奥斯卡金像奖的评奖标准对我国的启示概要文档格式.docx
《奥斯卡金像奖的评奖标准对我国的启示概要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斯卡金像奖的评奖标准对我国的启示概要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卡金像奖的神秘性。
著名摄影师顾长卫说得:
“奥斯卡是美国的奖,就象内地的金鸡百花,香港的金像,
台湾的金马之类,是一个本地的电影奖,它不同于国际电影节,敞开大门,各国都来。
奥
斯卡奖评的是美国自己的电影,外语片也要求在美国上映过,它看重的是市场,不象电影
节注重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内容。
”因此,中国电影人不用太在意奥斯卡,毕竟它也不是衡量
电影的唯一标准(虽然奥斯卡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很大)。
得奖也并非衡量一个导演或演员甚
至一部影片的唯一标准。
西南大学宣传部代碧峰在《电影评介》杂志中认为作为中国电影人,为中国电影长远
发展诩当然个人发展除外),更应该脚踏实地,做好内功,少些“冲奖”情结。
理性对待
“奥斯卡”,立足于本民族,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等电影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结合
我国电影自身的优势和百年来的优良传统,做自己的民族电影,把它做大做强。
一位哲人
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近几年崛起的韩国日本电影就是最好的明证。
2.奥斯卡电影与美国社会的联系
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奥斯卡奖,凭借其影响力和专业水平起到了当今电
影界的风向标作用。
以好莱坞为主的电影产业是美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除
了其电影的创意元素、营销模式、高新技术的应用,剖析影片的主题可以看出美国电影大
多以美国精神和价值取向为主题,体现了一种在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吸引力与张力。
美国人罗伯特·
贝拉在《心灵的习性》一书中提到了奥斯卡电影主题随着时代发展的
变化,说明了美国主流价值观的一些转型:
第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平衡。
当奥斯卡
反战影片中主人公表现出无奈与内心的折磨,当人们逐渐感受到了社会中人人为自己而独
立奋斗的冷漠之后,社会化生产和全球产业紧密联系使得传统极端的个人主义价值观难以
维系,美国主流价值观在寻求一种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平衡。
第二,普世价值的平民化解读。
贫富差距、少年犯罪、老年孤独等社会矛盾充斥着口常生活,这些社会现实问题使美国的
普世价值从关注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间的冲突问题,转向对特定群体甚至个体命运的关
注。
第三,奥斯卡在伦理道德领域尝试新突破。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矛盾的发展,
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科技伦理问题的暴露,公众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包容性增强,
美国作为一个文化“熔炉”必须对这些问题做出反馈。
奥斯卡对一些尝试突破传统道德伦
理影片的肯定,并不是要充当一个裁判者的角色,而是赋予电影制作者和观众以创造和讨
论的平台,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对主流价值观念的转型做出一个回应。
综观奥斯卡获奖影片名单,透视不同影片在各个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倾向,可以总结美
国文化和精神的价值取向。
奥斯卡获奖影片反映出美国个人英雄主义、普世价值、崇尚自
我奋斗等文化精神取向。
随着时代的变革奥斯卡获奖影片的风格是变化的,表现为对弱势
群体和个体命运的关注,对战争思考的深化,对社会矛盾问题的思考等。
通过对奥斯卡最
佳影片的整体性研究和趋向性分析,可看出电影艺术作为一种思想文化载体,对于传播文
化和价值观的独特作用以及对社会历史状况的影射。
3.奥斯卡评奖标准的隐性规则
华语电影在“冲奥”道路上布满荆棘。
乃许多复杂原因所然。
其一是小金人的政治企图、
文化隔阂、功利至上。
一贯奉“政治上正确”为评选基准的小金人给了李安执导的《卧虎
藏龙》、《断臂山》总共7项奖,实际上是向雄起的华语电影与影人发出信号:
“必须学会在
美国牛活和拍片.必须学会做美国式的电影人。
”(《时代周刊》影评专栏作家理查德·
科
里斯语)其二是小金人确实有许多“潜规则”,华语电影第一波和第二波“冲奥”确实是因
不了解之而误打乱撞。
“国人优先”:
奥斯卡奖毕竟是美国的电影奖,尽管随着好莱坞推行全球化,自上世
纪80年代以来也越来越呈现国际化,但一年一届的奥斯卡奖不外是“表彰美国电影年度成
就”。
他们实际上所实施的正是‘艺术保护主义’,或者叫‘对国际电影精英的遏制’。
”
“政治正确”:
任何电影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社会、文化和思潮等的语境下进行评
选的。
奥斯卡奖也不例外。
它首先考虑的是影片的政治方面而非艺术方面,亦即所谓的
“在政治上正确”。
“巨片情结”:
小金人“厚大薄小”早已成为俄狄浦斯式情结:
“大片开创了电影的
全新领域,小金人愿意也喜欢庆祝伟大的成就。
“老年情结”:
细数历届获奖演员名单,发现高年龄者相当多。
这实际上是小金人驾
驭演员的心理术:
俯首听命好好千,奥斯卡奖总有一天会给你的,耐心等吧。
(摘自严敏的
《奥斯卡奖的"
潜规则"
和第81届奥斯卡奖展望》)
4.奥斯卡金像奖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学者陈俊在《奥斯卡奖品牌效应的形成对中华文化传播的启示》一文中介绍了奥
斯卡奖品牌效应形成的四个方面,指出了该效应的之所以令其包含的美国文化的传播能够
获得成功,是由于其充分的市场化运作、发挥了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用明确的文化优势影
响受众、围绕品牌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机制。
阐明了这些都应当是中华文化在世界传播过程
中应当加以着力优化和改善的方面,对中华文化的世界传播具有重要的启示。
中国学者杨剑龙、孔小彬在《奥斯卡之梦
——中国电影发展的现状与展望》一文中指
出当下中国电影已然进入以大投入、大制作为表征的大片时代,这似乎是中国电影在全球
化时代的一种应对策略。
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获奖作品大致上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共性:
一是对表现人性深度的表达;
二是关注现实人生;
三是大多以个人小叙事为主,较少历史、
民族的宏大叙事。
因此,针对奥斯卡金像奖,我国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该十分重视电影剧本
的创作,应重视影片内容的丰富性深刻性。
第二,中国电影应该走市场与艺术兼顾的路线,
打破完全由商业化绝对主导的局面。
第三,应当努力培养与提高观众的品位,形成高雅艺
术电影的欣赏氛围。
(三)研究内容
1.研究的主题: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2.研究的问题:
(1)获得该奖项的个人有何特点?
(环境、天赋、才艺、演技、创造力、外貌、知
名度、在观众心中的形象)评委更注重哪些方面?
(2)获奖得主的基本情况方面(国籍、性别、职业)对于获得该奖有什么影响?
不
同的国籍是否有不同的评奖标准?
(3)在这些获奖得主中,电影制作工作的哪个职业更有可能拿到这个奖项?
演员的
知名度(是否为好莱坞或百老汇演员)和经典作品数量对于获得此奖项有什么联系?
(4)同时代乃至之后的中国为什么没有个人或电影获得该奖项,不足之处
在哪里?
对我国今后的电影事业有何影响?
对我国演员今后的发展又有什么启发?
3.分析单位: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
4.界定总体范围:
1950年——1970年获奖名单
5.抽样:
1950年—1970年获得该奖项的人员和电影(注:
1963年,1964年获奖者为空)
二、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影视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进
步,但在国际上依然不能占到一席地位。
奥斯卡犹如一潭深水,浪花飞溅之下是涌动的暗
流。
奥斯卡金像奖是电影界的诺贝尔奖,它无疑是电影界最有影响力,含金量高的奖。
斯卡金像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美国的电影界,成为全世界电影人士成功的象征。
奥斯卡
被推到举世瞩目的地位,除了它本身的“软硬件”和谐匹配外,还有更深的一层原因,那
就是——利益。
据内行人估计,一部影片如果获得奥斯卡提名,其票房增加值在3000万美
元左右,而如果一旦获奖,票房收入还将增加2000万美元。
同时,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的演员也因此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将当之无愧成为电影事业工作者,这将是无与伦比的
荣耀。
通过以往获奖得主的一些经验和性格特征,可以分析出我国影视业工作者所缺乏的
国际化特征,从而改进我国影视业发展现状。
(一)概念操作化
奥斯卡金像奖评奖标准:
金像奖的评选经过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票,先由学院
下属各部门负责提名(采用记名方式),获得提名的影片,将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学
获奖得主
主要维度
子维度
具体指标
得主基本情况
客观
姓名、性别
国籍
职业
获奖年份
得主其他情况
性格特征
演技特征
演员知名度
经典作品数量
院的所有会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采用不记名方式),最后以得票的多少决定影片的获奖。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原名奥斯卡荣誉奖(Academy
Honorary
Award),指
在奥斯卡
奖设立之初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给奥斯卡奖项没有包括的领域的杰出人士或团体
机构。
后来随着奥斯卡奖项的增加和完善,奥斯卡荣誉奖逐渐演变成颁给终身为电影事业
贡献的人士。
奖项得主:
指一个特定奖项颁发给的人物,此人物在某领域内有突出建树或才能并与
该奖项匹配。
获奖原因(突出建树)
(二)抽样方案
1.找出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在1950年——1970年获奖名单(获奖电影除外);
2.忽略1963年和1964年的获奖人物空缺情况;
3.从1950年——1970年获奖名单中找出30位得主情况较全面的人作为个案进行分析;
4.时间即获奖年份划分为两个时期,即1950——1959年和1960——1970年。
(三)问卷设计(编码)
年份人物姓名
编号
1.性别
(1)男
(2)女
2.国籍
(1)美
(2)英
(3)俄(4)法(5)其他
3.职业
(1)演员
(2)制片人
(3)舞蹈家
(4)导演
(5)编剧
(6)剪辑师(7)摄影
(8)特技家
(9)创新人员
(10)化妆师
(11)不详
4.性格特征
(1)多才多艺
(2)天赋高
(3)学历高
(4)外
形外貌好
(5)创新意识强
(6)演技好
(7)观众心中形象
好
(8)曾担
任过多种职业
(9)不详
(最多选三项)
5.获奖原因
(1)对电影的表演贡献
(2)对电影的创新贡献
(3)对技术革
新的贡献(4)对电影事业的贡献
(5)受到全球群
众的肯定
(6)
某部电影中的一种卓越技术
6.是否为百老汇演员
(1)是
(2)否
7.是否为好莱坞演员
(1)是
(2)否
8.经典作品数量
(1)30部以上
(2)20-30部
(3)10-20部
(4)10部以下
(四)使用的软件及命令
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是采用
SPSS
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主要对自变量(两个时间段)
与上述七个因变量进行交互分类统计和卡方检验,然后依据结果分析从性别、国籍、职业
形象、性格特征、获奖原因、演员知名度(是否为好莱坞或百老汇演员)以及经典作品数
量七个方面进行描述和解释。
3、结果
(一)获奖时间与获奖者性别
获奖者性别可以反映一个时代对男女的社会性别的重视程度。
社会性别它是指社会对
男女特征、角色、活动、责任的期待和规范。
它强调,社会文化对男女的特点、特长、分
工的定型,以及相应的资源和机会的分配、能力和特长的发展影响了该社会对男女高低不
等的评价,形成男女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并且通过家庭、社区、市场、国家,
在文化习俗、教育、宗教、法律、政策等作用下得到巩固和加强,被该社会作为行为规范
而固定下来。
那么,不同的时期对获奖者的性别是否有很大的区别呢?
下面是获奖时间与
获奖者性别的对比(见附表
1--1)
附表
1--1按获奖时间与获奖者性别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1的结果中可以看出:
1950年——1970年之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绝大
部分为男性,在30个个案中只有一名女性,说明在这个奖项这个时间段中男性得奖的可能
性更大,更具有影响力。
(二)获奖原因与经典作品数量
获奖原因是以最有说服力的言辞来使获奖者名正言顺的拿到这个奖项,说明得到了大
部分人的肯定。
而经典作品数量又是对获奖者在此领域的建树的表现,对于影视人员来说,
也是评估事业是否有成就的一个指标。
获奖原因不同与其经典作品的数量有什么样的关系
呢?
下面是获奖原因与经典作品数量的对比(见附表1--2)
附表1--2获奖原因与经典作品数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2的结果可以看出:
要获得以对电影的表演贡献为原因的奖或以受到全球群
众的肯定为原因的奖,大部分人都需要有20部以上的经典作品;
要获得以对电影事业的贡
献为原因的奖,大部分人有20部以下的经典作品;
要获得因某部电影中的一种卓越技术为
原因的奖,对经典作品的数量没什么规定,但肯定有更特殊的要求。
说明不同的获奖原因
需要的条件不同,评奖的规则也有区别。
(三)国籍
1.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设置的对于电影事业有突出贡献的名誉奖项,不同国籍的演员
拿到此奖项的要求或许是有所不同的,各个国家的电影业的发展也是有所不同的,那么对
于美国而言的经典作品数量又有多大的差异呢?
对于美国自身来说又有什么要求呢?
是否
与其他国家有所差别呢?
下面是国籍与经典作品数量的对比(见附表1--3)
附表1--3国籍与经典作品数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3的结果可以看出:
作为美国的终身成就奖得主,有一半的以上的演员需要
有大量的经典作品数量,而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像英国和法国,他们的作品只要在10部以
上便可以,但同时也一定是经典作品数量越多,知名度越高,得奖的可能性越大。
2.获奖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演员在哪个方面造诣最高,也有人说那些获得奥斯卡
终身成就奖的明星有好多都是多次获得了主要奖项的提名,却始终拿不到大奖,所以才开
设的这个安慰奖。
其实不然,作为美国本土的电影界大奖,也不是谁想得到就可以轻易拿
到的,那么不知道其评奖标准与授奖原因在国籍上有什么区别,是否做到了一视同仁呢?
(见附表1--4)
附表1--4国籍与获奖原因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4的结果可以看出:
美国籍的获奖者最多,对电影的表演贡献而获得该奖的
全部为美国人,不得不令人质疑难道其他国家就没有对电影事业做贡献的演员吗?
足以见
美国对于奖项评比上还是有私心的。
特别是受到全球群众的肯定作为授奖的的原因,更表
明了当时这个奖并没有在全球进行公平评比,因此这也是有异议的。
在技术、创新和特效
应用上,其他国家的获奖者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的,这属于硬性的可观测的成就,因此就
具有了相对的公平性。
(四)职业
1.职业与经典作品的数量在表面上看来,会潜意识里认为演员的经典作品数量最多,
但是基于终身成就奖是个特殊的奖项,并不意味着演员最有可能获得这个奖,有些演员并
没有特别多的作品,但因其不断地努力与其奉献事业的精神也当之无愧的拿到这个奖;
在
职业中,也有很多的编剧和摄影师获得此奖项。
这之间又有什么规律呢?
(见附表1--5)
附表1--5职业与经典作品数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5的结果可以看出:
有一半的演员要有30部以上的经典作品才能获得此奖;
作为制片人、舞蹈家、创新人员,10部以下的经典作品也能拿到该奖项,对他们的作品数
量要求并没有很明确的规定;
作为导演和编剧,大部分人都需要有30部以上的代表作品才
能拿此奖项。
2.职业与获奖原因
通过自己的职业获得的奖项,想必一定是在此职业上有重要的建树或突破,才能获得
该奖项,分析获奖原因与职业的关系,可以更直接的看出哪种职业会因哪种获奖原因并最
终拿到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此职业获得该项奖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见附表1--6)
从附表1--6的结果可以看出:
大部分演员和编剧是因为对电影事业的贡献及表演贡献
或是其演技与付出的到了全球群众的肯定而得到的奖;
很多制片人和导演则是因为对电影
事业的贡献或是创新贡献获得的奖;
一多半创新人员则是因为对电影的表演贡献或是电影
事业的贡献而获得的奖;
剪辑师和化妆师毋庸置疑则是因某部电影中的一种卓越技术而获
得的奖项。
由此看来,不同的职业会因为不同的获奖原因会得到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这个奖
项。
附表1--6职业与获奖原因的交互分类统计
(5)性格特征与职业
“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
性格特征只有相似而没有完全一致的。
那么,什么样的性格特征适合电影业的各种职业呢?
性格与职业又有什么联系呢?
(见附表1--7)
附表1--7性格特征与职业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7的结果可以看出:
演员所具有的特征大部分为多才多艺、天赋高、外形外
貌好和演技好;
制片人和剪辑师更需要的品质是创新意识强;
编剧和创新人员大部分都需
要有高的学历和创新意识;
同时,编剧、演员和导演也有很多曾担任过多种职业,人生阅
历比较丰富,才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展示给观众。
(六)知名度与经典作品数量
作为影视界的明星,有了众多的经典作品才会火,才会有更高的知名度,被观众所铭
记,若是好莱坞或百老汇的大腕,其知名度就更不用说了,就算没有很多的影视作品,也
会有那么一些极为经典的代表作品。
那么其知名度到底和经典作品数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见附表1--8)
附表1--8知名度与经典作品数量的交互分类统计
从附表1--8的结果可以看出:
有一半的好莱坞演员的经典作品数量在10部一下,一
部分演员的经典作品数量在20--30部之间;
有一半的百老汇演员的经典作品数量在10--20
部之间,还有一大部分的演员其经典作品数量在30部以上。
因此,知名度与经典作品数量
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4、分析
(一)社会背景
1950年到1970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的恢复到二战前水平,并在第三次
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实下了飞跃,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绝对优势的经济超级大国,而日
本欧盟则快速复苏。
美国在这一时期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高峰。
加上美国现代企业组织
的新发展,国家和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国成为高度现代化
的超级大国,并开始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化。
20世纪50--60年代是二战后美国经济
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服务业等新兴工业不
断发展壮大,影视业也有了很大的突破,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消费,因此就有越来越多的人
看电影,在电影制作方面投资资金,在这一阶段便出现了很多优秀的经典创作,例如《千
金小姐》、《戏王之王》、《罗马假日》、《埃及艳后》、《窈窕淑女》、《雾都孤儿》等等,至今
都是好评如潮。
正是这些经济上的支持,观众及消费市场的需要,才会有那么多的经典作品,每年获
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人也比原来增长很多,这同时也反映了电影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
很大的发展,影视界的人才数量也有了很大比重的提高。
第三次科技革命也推动了新技术在影视业的应用。
由于以原子能技术、宇航技术、电
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的兴起推动美国经济高度现代化的发
展。
于是,便有了各种创新人才因在电影制作中开创并使用了新的特效技术而获得了终身
成就奖。
在这期间,美国由海外扩张走向全球扩张,奉行对苏冷战和对华遏制政策,也与广大第
三世界国家和人民发生尖锐对抗。
但同时美国也不断援助西欧和日本,壮大其资本主义国
家队伍,于是在影视业上会发现有很多英法国家的电影工作者得到美国的大奖,相对于社
会主义国家是少之又少,有的话或许也是对文化不分国界这个幌子的尊重;
特别是日本,
这段时间内,有多部电影获得了终身成就奖,这就更证明了政治与文化之间也是有着不可
分割的联系的。
在当时的那个时代,由于社会性别中的女性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关注,特别是对于这种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一样的权威性奖项,女性获得的机率很小,在统计的30个案例中只有一
个,足以证明在当时的人们心中,男性还是要比女性有所建树的,“女强人”的形象也是不
符合当时社会的发展的。
(二)国籍
奥斯卡金像奖作为电影界的诺贝尔奖,它无疑是电影界最有影响力,含金量高的奖。
奥斯卡金像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美国的电影界,成为全世界电影人士成功的象征。
但同
时也要记得,这是美国开创的并在好莱坞发起的一个“非营利组织”,美国电影与演员也当
之无愧成为这个组织里的重头戏。
奥斯卡提名人员会因为国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并非完全的一视同仁,在不同的
评价标准下,被视为经典作品的数量也会有所分岐;
对于获奖原因也会有一定的主观性,
不能完全作为衡量一个电影工作者价值与贡献的标准。
因此,获得奥斯卡奖的非美国奖项
得主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不断向自己的目标前进,把这小金人当作是对自己的鼓励即
可。
有人说奥斯卡奖重视影片的政治和商业因素,即影片在全球取得高票房、高关注度以
及符合美国主体政治意识是获奖的重要参考,由于这种市场指标,获奖作品中的商业大片
和政治影片比率很高,奥斯卡奖也因此成为世界关注度最高的电影奖。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
中国的电影和电影事业工作者能拿到奥斯卡小金人的才会屈指可数。
但现在电影越来越国际化,电影工作者也越来越国际化,所以对于奥斯卡的奖项评比
活动也越来越公平,国籍、肤色、语言等障碍渐渐消失,有的只是共同对电影事业的热爱。
(三)职业
随着技术的进步,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电影制作,使影视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好,这
就像是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但又高于社会。
社会不会停止发展的脚步,那么电影事业也
将永不止步的发展。
那么就需要有更多的在各个方面的人才,一部好的电影也少不了任何
一个方面,从编导、导演、演员、制片人、摄影师、特效师、剪辑师到后期制作工作者,
每一个环节都是紧紧相扣的。
根据对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得主职业的分析,虽然演员的数量占了一半,但还是有很多
其他职业的电影工作者获得该奖,他们不需要有多少经典作品,哪怕是一部拍的很成功,
能看出你在这部电影中的努力与创新就好,就有可能拿到这个国际性的荣誉。
对于作品的
数量没有严格限制,但是观众及其他电影工作者的同行也需要能给他们一个原因,一个你
能够胜任此奖项的理由,让他们心服口服打心里觉得你就是这个奖项当之无愧的得主,祝
贺你取得的成功与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