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803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docx

《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docx

2005年山东省《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1.D.[解析]本题属于推断运算类。

根据题意知,

(1)+

(2)>(3)+(4),(7)+(8)>(5)+(6),则可推出轻球一定为(3)、(4)中的一个和(5)、(6)中的一个,由此可排除A、B、C项。

所以选择D选项。

2.A.[解析]本题属于复杂行程问题,可采用作图法求解。

设由学校至少年宫的路程为线段AB,第一班学生坐车至C下车时,第二班学生恰行至D;空车返回至E恰与第二班学生相遇;此时第一班学生已由C行至F;第二班学生乘车由E行至B时,第一班学生也由F步行至B,两班学生同时到达少年宫。

依题意画出该路程图,可有如下解法:

设AD=3,由于载人车速为人步行速之10倍,故AC=30,DC=27。

由于空车速为人步行速之12.5倍,人与空车分别从D、C出发相向而行,至E相遇,故DE=2,EC=25。

根据题意知,CF与DE相等,所以CF=2。

由于车载二班从E至B恰好追上一班,由速度比知EB=10FB,即EC+CF+FB=10FB,所以FB=(25+2)/9=3,故AB=(2+3)×2+25=35。

第一班学生步行之路程为CB=2+3=5,CB∶AB=5∶35=1/7。

所以选择A选项。

3.C.[解析]本题属于推断运算类,可采用带入排除法。

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为5的倍数,排除D。

采取带入法,当五个连续自然数和的最大值是70时,有A=4,B=8,C=2,D=3,E=6,F=5,G=1,H=9,I=7,而A、C都不可以。

所以选择C选项。

4.C.[解析]本题属于几何问题,可采用比例法求解。

容易知道,阴影三角形面积为最小正方形的3/8,最小正方形面积为第二大正方形面积的1/2,第二大正方形面积是最大正方形的1/2,则阴影三角形的面积为3/8×1/2×1/2=3/32(厘米2)。

所以选择C选项。

5.C.[解析]本题属于分段计算问题。

第二串数一位数有9个,两位数(10~99)有90个,因此1~99共有9+90×2=189个,所以第一串数中100的个位数字0在第二串数字中的位置是189+3=192。

所以选择C选项。

6.C.[解析]本题属于最值问题,可采用整除判断和带入排除法求解。

设一到五名获得的本数分别为:

a1,a2,a3,a4,a5。

由题意得:

a1=a2+a3……①,a2=a4+a5……②,①+②有a1+a2=10000-a1……③,③+①有3a1=10000+a3。

又因为每一名次的奖品本数是100的整数倍,故10000+a3必须能被300整除,只有C项符合。

所以选择C选项。

7.B.[解析]本题属于概率问题。

从6个球中摸到三个白球的概率为1/C36,即为1/20,则一天有300人摸奖时,中奖的人数有300×1/20,即15人,摊主能骗走的钱数为(285×2-15×8)=450元。

所以选择B选项。

8.B.[解析]本题属于应用计算问题,可采用数字特性方法进行判断。

根据题意,甲、乙钱数相差一定不超过10元,所以甲给乙的钱数一定少于5元,排除A、D;若甲给乙2元则总钱数尾数为4,同理给4元则总钱数尾数为8,依题意总钱数应为整数平方数,平方数的尾数不可能出现8,故可排除C。

所以选择B选项。

9.C.[解析]本题属于应用计算问题,可采用数字特性法求解。

先看乙班捐书,由于6+8×3=30册,很容易看出,乙班的册数是10的倍数。

乙班捐书册数在400+101=501到550-28=522之间。

所以乙班的册数有两种可能,就是510册和520册。

当乙班捐书510时,甲班捐书538册,则甲班有(538-6-7×2)÷11≈47.1人,不符合题意,所以乙班捐书520册。

因此有乙班人数是(520-30)÷10+4=53人,甲班有(520+28-6-7×2)÷11+3=51人,丙班有(520-101-2×4-6×7)+8=49人。

所以选择C选项。

10.C.[解析]本题属于应用计算问题。

起点站上车的人数,将在中间13个站和终点站(共14个站)下完,故开始有14人。

同理:

到第一站时有13人上车,1人下车;到第二站时有12人上车,2人下车;……;到第十三站时,有1人上车,13人下车;到第十四(即终点站)时,无人上车,14人下车。

上车人数递减,下车人数递增。

到第七站时人数最多,有(14+13+12+11+10+9+8+7)-(0+1+2+3+4+5+6+7)=84-28=56人。

所以选择C选项。

11.D.[解析]本题属于几何问题,主要考查圆柱体积公式。

该容器体积V=πr2·h,当h=25cm时,v=2500πcm3,所以D项错误。

所以选择D选项。

12.A.[解析]本题属于应用计算题,主要考查对每个时间点的理解。

电车全程走15分钟,每5分钟发一趟,可知自行车是与第四辆电车同时出发的。

自行车到甲站是第十二辆电车出发,所以自行车行驶的时间为5×(12-4)=40分钟。

所以选择A选项。

13.D.[解析]本题属于几何问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法则。

根据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法则,①③正确,②错误。

所以选择D选项。

14.B.[解析]本题属于应用计算问题,可采用方程法求解。

设第二车间人数为x,则第一车间人数(x-48),第三车间人数(x+15),根据题意有(x-48)-(x+15)=14,解得x=140,则前三个车间人数是138+140+124=402,总人数=402÷(1-)=670人。

所以选择B选项。

15.C.[解析]本题属于几何问题。

由GF/DC=AG/AD,AD=CD,可推出GF=AG,又知AF=10cm,可推出AG=5,则S△AGF=1/2×5×5=25,又S△AGF=S△BHE,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一个半圆减于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可推出阴影面积为(π·102/2)-25×2=157-50=107cm2。

所以选择C选项。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16.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

A项和C项与段中意思相符,但并非论点,只属于论据,段中资料未涉及D项。

所以选择B选项。

17.B.[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

依据文段中的明显的时间顺序可以看出,该段主要是讲国际奥委会的起源以及发展历史,其他项文段中没有提及。

所以选择B选项。

18.D.[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

根据段意,现有法律“没有将承包权明确为物权”,在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方面存在缺陷,而《物权法》“可以更好地保护农民权益”,故D项正确;A项错,段中未提到《物权法》是基本法;B项未提及;C项不全面。

所以选择D选项。

19.C.[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

根据最后一句可知,该段主要强调的是红色旅游的旅游功能特征,而不是政治及其他功能,故C项正确,A项与段意不符;B、D项未提及。

所以选择C选项。

20.C.[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

本段内容主要讲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要公正地对待一线工人、服务人员或进城务工人员,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段意。

所以选择C项。

21.D.[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

文段从不同语种、不同时代讲解了“信息”的含义,故D项正确;A项未涉及;B项不符合段意;段中未提到“信息”的概念,故C项错误。

所以选择D选项。

22.D.[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A项不符合段意;B项中“运算”和“心理操作”的说法把理解和表达信息的方式局限化了;依据最后一句话,“问题是遇到障碍的个体提出来的,它总是以一定的方式被理解和表达。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个体的主观认知操作过程,而不能说是把握信息,故C错误。

所以选择D选项。

23.C.[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

依据段意,“预言一种动物未来的价值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应该以此“决定保护哪些动物”,所以选择C选项。

24.A.[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意可以推知一下的逻辑关系:

国家政治稳定→财富公正分配→经济风险不存在→经济不能有效运作→不能富有,故选A;B项中“有效运作”只是一种中介,故B项说法不全面,C、D、E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择A选项。

25.D.[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

根据文意,现场表演在时间安排上,午餐时间是为了减轻公园餐厅的压力,傍晚时间是为了使参观者留下来吃晚餐,都提到了餐厅的作用,因此,表演的潜在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餐厅的作用。

所以选择D选项。

26.D.[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

根据段意,有些人故意设下“连环套”,以引起学术界的人“群起而攻之”,从而抬高自己。

所以选择D选项。

27.B.[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A项属“立诚”;C项属“真诚”;D项属“信诚”。

B项属于“精诚”。

所以选择B选项。

28.A.[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段意“敬”有“慎重、郑重”之意,但并非死板而失去活泼之气,“而是要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感觉舒服”。

所以选择A选项。

【争议题——无答案】29.[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

选项A、B、C、D、E无法从文段中推出。

30.D.[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根据文意,“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三个联合公报,不支持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和宣布‘独立’的言行,不会向台湾当局发出不一致的信号。

”是符合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的,因此对布什政府表示“高度赞赏”,D项“对布什政府的做法表示不满”是不正确的。

所以选择D选项。

31.D.[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D项中,由文段可知,“反分裂法”的颁布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白宫发言人才抛出这些表态,呼吁中国重新考虑这些法案。

所以选择D选项。

32.A.[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这次政治宣言要求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带有“强令性禁止”之意,属于强制性;而且,中国之所以投反对票并不是因为考虑到宣言是否具有实质性约束力。

所以选择A选项。

33.B.[解析]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由该段文字可得,“混沌”是一种新的现象,即“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其含义并不是混乱。

所以选择B选项。

34.A.[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

该段文字的中心句在最后一句,即“到那个时候,我们的飞机将变得更加智能、舒适和安全,像各种鸟一样适应各种环境自由地飞翔。

”由此判断,所以选择A选项。

35.D.[解析]此题的原文如下“你可以看到,东部地区、一些大城市,有很多高楼大厦。

而在一些农村,农民还住在茅草房里,还在用牛耕种。

中国还有3000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我们新一届领导通过抗击SARS这场疾病,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注意协调发展。

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就如同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样,一定会跌跤的。

一个国家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也会跌跤的。

但是我们必须在发展中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说东部地区继续加快发展,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可以提供更多的财力来支援中部和西部地区。

与此同时,我们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最近,我们又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这样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使中国能够逐步走向协调发展。

但是,请记住,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可以看出这段话主要谈的是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所以选择D选项。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36.D.[解析]本题属于数量类。

每个图形都是由3个小图形元素所组成,且互不相同。

只有D选项符合此规律。

所以选择D选项。

37.A.[解析]本题属于样式类,考查图形的旋转规律。

下一个图是由上一个图逆时针旋转90°度所得,所以选择A选项。

38.D.[解析]本题属于样式类。

题干已知图都是轴对称图形。

由此判断,只有D选项符合。

所以选择D选项。

39.A.[解析]本题属于位置类,考查图形旋转规律。

第1组图的规律是顺时针旋转90°,由此可得,第2组图也是顺时针旋转90°,所以选择A选项。

40.A.[解析]本题属于数量类,考查图形顶角个数。

第1组图的顶角数分别为4,8,16,构成等比数列。

第2组图的边数为2,4,6,构成等差数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