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讲课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78393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的境界讲课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生的境界讲课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生的境界讲课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生的境界讲课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生的境界讲课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生的境界讲课稿Word下载.docx

《人生的境界讲课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的境界讲课稿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的境界讲课稿Word下载.docx

遵守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逻辑严密的哲学随笔,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陶冶情操。

设想通过教师讲解,点拨的方式,在理清全文的基础上,重点理解个别字词和句子的的含义,对本文所阐述的哲学思想在理性和感性上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梳理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重点语句,联系实际思考

3拓展阅读,追求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

理解语句,联系实际,提高精神境界(并非一时之功,这些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

教学难点:

对文章中哲学性术语的理解和哲理性语言的理解

教学方法:

质疑思辨法。

循循善诱,由浅入深。

主要运用实例。

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讲解重难点。

教师引导法和学生举例体验感悟为主。

教学用具:

粉笔黑板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同学们,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曾说:

人生应该有三层楼,底楼住物质,二楼住精神,三楼住灵魂

法国的雨果也认为,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能生活。

那么,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理解这两位哲学家的话呢?

(进一步引导,在他们的心目中什么占住了重要地位?

)(3分钟)

人生旅途中,我们会形成一套自己的人生哲学,那么作为人都会又怎样的人生哲学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是怎么说的。

请大家翻开第一课《人生的境界》

2作者简介:

冯友兰,我国著名哲学家,中学时成绩优异,1915年考入北大哲学系,后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哲学系任教。

大家都知道哲学是一门睿智的学问,而冯友兰先生就是世界哲学中的佼佼者,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

著作《新原人》是“贞元六书”之一,冯友兰自成体系的哲学著作。

名言“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3分钟

3解释课题: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人生的境界”,那么什么叫做境界呢?

境界就是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状态。

举个例子,我国著名的美学大师大学问家,王国维曾经把治学划为三个境界,他分别用三首词中的经典句表达。

原文是这样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三首词分别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柳永的《踏雀枝》,辛弃疾的《青玉案》。

对于这三个词人,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了。

那么,由王国维先生所概括的治学三境界我们可以引伸到这里所说的“人生的境界”。

(4分钟)

4初读感知:

要求他们先用大概五分钟的时间浏览文章,有初步的印象。

师:

刚刚已经给同学们讲解了境界,那么课文中讲了哪几种境界呢?

生:

四种境界

哪四种呢?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对的。

那么你们能找出文章中的主旨句吗?

可能会给出很多答案,(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境界)

本文的主旨句就是“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地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既然大家找出了文章的主旨句,也就是说,全文主要是围绕这个问题所展开的,我在上面提到过,本文是一篇哲学散文随笔。

5梳理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本文脉络。

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来划分一下文章的层次,就算说错了也没关系,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由的,老师想要的是你们思考本文的角度,这样我们就好从各个角度去理解文章,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大家踊跃发言吧!

生:

(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师:

嗯,大家说的都有各自的道理,老师认为这样分段也行,第一自然段作为第一段,由于主旨句在这一段,所以可以作为全文的总领,第二段从第自然二段到第7自然段,这一层主要讲了四种境界以及对四种境界的阐述,第三段呢,就是剩下的部分了,这一段是作者对第二段内容的升化,同时照应前面,中国哲学的具体体现以及中国哲学对内和对外的影响。

老师认为这样分层可能更加有利于大家对文章的理解,当然了,大家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毕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依据一部分同学和老师的这种分段方法,我们可以知道,本文是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典型的逻辑式议论文的三段论,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家再回过来看看,这篇文章的思路是不是已经很清晰了?

在学生们的答案中,可能有很多意见不统一的地方,根据段与段之间的内部联系进行分析。

是的。

但是在内容上还是有很多的疑惑

好的,不要着急,我们先来总结一下全文的思路,明确文章中心论点,即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进而阐述什么是人生的境界,有几个等级,有什么不同,从而更加明确哲学的崇高任务是教人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于是顺理成章,提出了如何成为圣人的方法的问题。

从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角度来阐述,得出了中国哲学既出世又入世的特征,展望了中国哲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层层深入”。

v(在讲解的同时板书)25分钟

6重难点分析:

好了,我相信大家已经对文章的整体有了一个清楚地认识,接下来我们就得研究研究“哲学”了!

老师跟你们说过这是一篇哲学随笔,必定涉及了很多哲学的语句,我们已经见识到了作者行文的严密思路,我们也要学习作者那样的思维方式来解读解读一下“哲学问题了”。

首先,还是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吧!

你们读了文章以后明白了四个境界的具体内容,你们分别从生活中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这四种境界。

生:

我说第一个境界吧!

(这时学生举例)

师:

你们举的这些例子都很恰当。

看来大家对四个境界还是把握得很好的,老师就不多讲了。

(如果出现学生有错误的,我就会举出相应的例子,第一境界,放羊娃的故事,第二境界,就拿我们某些同学的学习态度举例子,(社会上的沽名钓誉例子,大肆宣传的慈善家,为提高人气高调捐款的明星)第三境界。

周恩来。

第四境界,庄子《逍遥游》)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文章中有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是哪个?

哲学,觉解。

对,就是觉解。

大家知道觉解是什么意思吗.?

知道不知道

好的,请你说说你的看法。

应该是了解的意思

生2:

我认为是领悟的意思

好的,大家的看法又不一致了,文中的注解是了解和自觉。

我想这样你们都不怎么理解对吧?

(是的。

刚刚这几位同学的理解也是可取的,觉解的意思就是领悟,通过自觉地思考,不管是行为还是想法,然后

有意识的去改进,从而不断地进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就好像是人一步一步的往高处攀登,而这个人再往高处攀登的时候首先就得有登高的意识,正如同学们努力学习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一样,我们的这种

向往也可以称之为一种觉解。

不过,相对于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的“觉解”似乎有点渺小哦!

所以大

家要努力,应该在精神上也做一个有觉解的人!

好了,关于这个词语就讲了这么多,接下来同学们把你们

认为的有难度的,不理解的,或者带有哲学意味的句子划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10分钟)

7课后作业

1你认为作者的见解有没有道理?

哪些地方你表示赞同?

哪些地方你有所质疑?

联系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写一则读书笔记。

不少于300字。

第二课时

7重点句理解

对这一部分的教学设想是,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根据具体情形进行引导。

主要要求同学们理解作者的哲学思想,从而得到熏陶。

1,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

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前者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大家都知道,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最低的两个境界,也可以说是我们大部分人所处的两种境界,所以他说“是人现在就是的人”,也就是作者在委婉的指出我们大部分人还处在第一二境界,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是高层次的,这需要我们的觉解,自我的修炼才能达到,使我们应该努力奋斗的目标。

用一句很通俗的话来讲就是:

提高人的素质。

不难理解了吧!

学生谈认识举例子。

10分钟

2,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又出世的。

怎样理解“既出世又入世”呢?

大家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很矛盾呢?

我们知道入世就是投身社会的意思,而出世呢,就是超脱人世的意思。

作者认为的中国哲学家以及中国的哲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

请大家看到书本的第十一自然段,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寻常的事,。

他做只是平常人做的事”既然是平常人做的事也就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而之前文章在讲到功利境界的人有意识做有利于自己但同时也有利于别人的事,大家注意这样一个辩证!

他们做的事情相同,但是由于他们各自的动机不同,中国哲学成为圣人的人,从做一件平常事就开始有了利于他人的觉解,而功利境界的人却没有这样的觉解意识,所以就决定了他们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人。

也就是说,觉解的程度就是他们的境界高度,大家认为可不可以这样说?

中国的圣人入世做事,但是是用出世的精神来做入世的事!

大家能不能理解这样的说法呢?

(如果大家不理解一庄子孔子为例解释。

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治国主张)

请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谈谈各自对出世和入世的看法?

15分钟

考虑到时间,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性讲解。

2随堂写作:

理论联系实际哲学思考拓展

古罗马的哲学家奥勒留有这样的看法,他认为每个人都不必要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有很多看法都是很片面的,别人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一部分。

你们同不同意这样的说法?

在生活中大家是怎么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

补充:

老师知道,这么多同学天天相处在一起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口角,背后说是非。

这种情况老师很理解,那么你是怎么处理的呢?

(20分钟)

9板书设计

人生的境界

一作者简介

二整体感知

人生境界————————哲学任务

天地境界宇宙宇宙意义圣人——教人了解宇宙

自然境界社会人类社会意义贤人——授人道德原理

功利境界个人功利意义

自然境界本能(没有意义)

第一段

(1)哲学的任务

第二段(2—7)四种境界以及对四种境界的阐述

第三段(8—13)中国哲学的具体体现以及中国哲学对内和对外的影响

三逻辑式议论文的三点论

提出问题哲学的任务是?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10教学反思

从教师来看,应该更加的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点是如何把文章讲得形象生动,提高学生积极性,由于本文是一篇哲学散文,“形象生动”这一点确实有难度。

所以,经过这次授课我得出,要上好这一堂课应该提前给学生相关的哲学小故事阅读,深入浅出,在兴趣中找到乐趣。

从学生来看,由于阅读面和人生阅历狭窄,不善于思考,给本课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只有不会教书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所以,我得出在平时语文教学中,应该更多的教会学生在生活中体会文学,思考文学。

同时也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当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