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7433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时作业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气郁字敛D.雅俗共赏

4.下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

第4题图

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隶书等三种字体刻写。

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5.某同学参观了一次书法艺术展,他看到以下几副对联,其中与王羲之《兰亭序》的书体最相似的是(  )

 A     B     C     D

6.李泽厚先生这样评价中国书法,“人的情感和书法艺术应该是对整个大自然的节律秩序的感受呼应和同构……它们是真正美学意义上的‘有意味的形式’”。

有学者认为该评论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的美术作品。

下列名画最能体现此种“有意味的形式”的是(  )

A.女史箴图(局部)B.清明上河图(局部)

   C.仕女图       D.竹石图

7.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蜀锦才驰名天下。

不过据西汉文学家扬雄《蜀都赋》描述:

“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传代无穷。

”由此可知(  )

A.文学作品往往蕴含历史信息

B.蜀锦起源时间已经有定论

C.历史事实需要文学作品验证

D.埋首文籍为学术研究正途

8.《文心雕龙·

辨骚》认为“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能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

这一评论反映的作品(  )

A.展现了大一统时代文化气度

B.句式灵活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C.强调表现个性追求抒情写意

D.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

9.2017年11月,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发现前,殷商时期属于“传说时代”。

随着殷墟发现大量甲骨文遗存,它记录了商代的天象祲异、王室组成、宗法与宗庙制、王权与神权关系、卜官与占卜制度、土地所有制等,使商代成为可资考察的“信史时代”。

由此说明(  )

A.“传说时代”没有可信历史

B.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古文字

C.考古发现可以填补史书缺载

D.历史研究只能依据原始史料

10.关于《史记》的史料来源,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曾说:

“余尝西至崆峒,北至逐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

在《儒林列传》中曾说:

“余读功令(国家对学者考核和录用的法规)”;

在《项羽本纪》中又说:

“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  )

A.司马迁主要通过文献查阅史料

B.司马迁通过实地考察获取史料

C.《史记》选择史料有多种来源

D.《史记》的史料记述来自见闻

11.明代徐渭在《南词叙录》中说:

“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

”他所说的文学体裁(  )

A.通俗易懂、豪放飘逸B.重章叠句、四言为主

C.平实浅近、句式工整D.辞藻华丽、手法夸张

12.《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二、非选择题

13.从汉代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突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

……“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

于是声传一时”。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材料二 古有儒、释、道三教。

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

小说。

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

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

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钱大昕(清)《十架斋养新录》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

对此你有何认识?

14.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

材料一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

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

材料二 宋代之后起源于吴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的“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从“劲歌狂舞”逐步变为“浅吟低唱”……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陈述1598年的社会情景说:

“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

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

——摘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

(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文学形式是什么?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旺”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以后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37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D【解析】本题考查火药。

据材料“《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可知是文学作品的描述,而文学作品的描述不能作为第一手史料,因此依据错误;

依据材料“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火药应用与战争是在唐朝末年,因而结论是错误的,选择D项符合题意。

2.C【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

识别不同的字体,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行书两字,结合各种字体的特点可知A、B、C、D项分别为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故选C项。

3.B【解析】气粗字险强调人的情绪和字之间的关系,与张旭的书法无关,故A项错误;

逸势奇状,可以看出是草书,符合张旭的书法特点,故B项正确;

气郁字敛体现的是楷书的风格,故C项错误;

雅俗共赏是行书的风格,故D项错误。

4.B【解析】A项不符合史实和题干的材料,可以排除;

先秦古文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文字状况,小篆反映了秦统一后的文字状况,隶书反映了汉代以来的文字演变状况,由此可知,B项正确;

当时流行的是楷书,C项错误;

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D项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

5.C【解析】本题考查王羲之《兰亭序》。

王羲之《兰亭序》的书体为行书。

A项书体为隶书,故A项错误;

B项书体为楷书,故B项错误;

C项书体为行书,故C项正确;

D项书体为草书,故D项错误。

6.D【解析】女史箴图》是人物画,不能体现注重意境,故A项错误;

《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也不注重意境,故B项错误;

《仕女图》是人物画,不能体现意境,故C项错误;

《竹石图》是文人画,注重意境,能体现有意味的形式,故D项正确。

7.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蜀锦就已闻名,并被文学作品所记录,故A项正确;

蜀锦闻名于齐鲁至西汉之间,不能断定起源时间,故B项错误;

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但文学作品存在大量创作成分,不可作为信史,故C错误;

学术研究,埋首文籍仅是一种方式,故D项错误。

8.B【解析】材料表明是战国时期屈原创作的楚辞,大一统与战国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

楚辞不是儒家经典,故B项错误;

楚辞易于表达情感,但不强调个性,故C项错误;

《离骚》想象奇特,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与材料表述相符,故D项正确。

9.D【解析】A项内容认为文学作品能够完整反映历史信息的说法不准确,故A项错误。

B项内容没有体现文学作品和考古发现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完整反映题意,故B项错误。

题干材料的内容体现的是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的相互印证,而非该项所叙述的单方向的证实,且该项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

长安城遗址图可以和《西都赋》相互印证,所以D项正确。

10.C【解析】材料显示,司马迁的史料来源有实地考察、官方文献、民间传说等,故正确选项是C项;

A、B、D三项均是以偏概全式的错误,均可排除。

11.A【解析】由材料可以看出此文学通俗易懂和豪放飘逸,故A项正确;

B项对应的是《诗经》与题干无关;

材料体现不出句式工整,C项错误;

D项对应的是汉赋,与题干不符。

12.【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修撰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增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

故答案为C项。

官修史书不一定就比私家撰著更为真实,排除A项;

官修史书受政治因素影响大,不能保证对历史的评价更具有公正性,排除B项;

历史解释受主观因素影响大,D项结论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3.

(1)现象:

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

受到上层贵族(王室)的喜爱。

特征:

大一统。

(2)原因:

都市(城市)的繁荣;

商业的发展;

市民数量的增加(或民间娱乐的需要);

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3)特点:

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群包括了社会各阶层);

影响力超过儒佛道三教。

因素:

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黑暗);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4)趋势:

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

认识:

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

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14.

(1)形式:

宋词。

 原因:

词有利于表达个人情感;

形式活泼有利于娱乐传播;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2)特点:

平民化;

娱乐性;

形式灵活;

关心时政;

表达情感。

(3)关系:

相互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