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73982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九章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九章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九章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九章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文档格式.docx

《第九章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文档格式.docx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的或引致的需求。

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

消费者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吃、穿、住、行等需要而购买产品。

因此,对产品的需求是所谓“直接”需求。

与此不同,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不是来自消费者,而是来自厂商。

厂商购买生产要素不是为了自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

例如,购买一台机器并不能直接提高某个人的效用,而是增加生产的能力。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直接需求.而被认为是“间接”需求.

更进一步来看,厂商通过购买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从中获得收益,部分地要取决于消费

者对其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

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则厂商就无法从生产和销售产品中获得收益,从而也不会去购买生产资料和生产产品。

例如,如果没有人去购买汽车,就不会有厂商对汽车工人的需求;

没有对保健服务的需求,则不会产生对医生和护士的需求。

由此可见,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学者认为.生产要素的需求又是所谓“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厂商之所以需要生产要素是为了用它生产出各种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

因此,分配理论研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行为仍然属于生产者行为理论的组成部分。

2.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

生产要素往往是联合起来在生产中发挥作用的,生产要素之间要形成一定的比例结构才能变成生产力,转化出产品。

这个特点是由于技术上的原因,即生产要素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

一个人赤手空拳不能生产任何东西;

同样,光有机器本身也无法创造产品。

只有人与机器(以及原材料等等)相互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生产的目的。

对生产要素需求的这种联合性特点带来一个重要后果,即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不仅取决于该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其它生产要素的价格。

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可能存在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厂商要根据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相对价格变动幅度和相互影响的程度进行合理的生产要素组合。

例如,厂商对劳动的需求不仅取决于劳动的市场价格,即工资率,与劳动所创造的产品产量的关系;

还取决于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劳动的其它生产要素,如资本的使用价格,即利息率的变动。

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既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又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因此,严格来说,生产要素理论应当是关于多种生产要素共同使用的理论。

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的联合性导致了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比一般产品价格的决定要复杂得多,仅靠局部均衡分析是远远不够的,他还涉及到一般均衡分析理论.一般均衡理论是本教材第十一章的内容。

二 

研究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生产要素需求的派生性与联合性决定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比对产品的需求复杂得多,在分析生产要素的市场结构时要注意如下问题:

1.要区分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

上两章厂商理论讨论生产厂商在产品市场上的生产者行为,生产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根据什么原则确定最佳产量,以获得最大利润。

本章则讨论生产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的生产者行为,生产厂商在要素市场上根据什么原则购买多少生产要素,以获得最大利润。

2.要区分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

在厂商理论中,我们讨论了产品市场中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产品市场可以区分为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同样存在着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生产要素市场也可以区分为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与不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

分配理论中的完全竞争厂商的含义不同于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厂商。

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厂商仅指厂商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而不涉及该厂商在要素市场上的地位。

现在所讨论的完全竞争厂商是指该厂商在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上都是竞争者。

关于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行为是本章第二节所要讨论的问题.

不完全竞争厂商要区分买方垄断厂商,卖方垄断厂商和在两个市场都垄断的厂商。

买方垄断是指:

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买方垄断,而在产品市场上完全竞争;

卖方垄断是指:

厂商在产品市场上卖方垄断,而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完全竞争。

垄断厂商还有可能在两个市场上都处于垄断地位,即在要素市场上买方垄断,在产品市场上卖方垄断。

不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行为是本章第三节所要讨论的问题.

3.要区分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变动与多种生产要素的变动。

生产要素使用的联合性特征决定了生产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仅要看生产要素本身的价格和它在生产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同时还要看与之相关的其它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化,其中即包括替代性的生产要素,也包括互补性的生产要素。

讨论厂商对两种和多种生产要素的需求行为比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行为要复杂的多。

由于篇幅所限,本教材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4.要区分一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整个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家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一般不会引起产品市场的价格变化。

原因在于,该厂商

在产品市场上的供给量只占整个市场供给数量的一小部分,该厂商使用要素数量的变化所引起的产量的变化不会改变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当然也就不会改变产品的市场价格。

这一特点在完全竞争厂商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但如果把问题研究得更深入一步,考虑到整个行业对生产要素需求的调整,则问题就会复杂起来。

全行业对生产要素需求量的变化,会引起整个市场产品供给数量的改变,导致产品价格的变化。

产品价格的变化同样会影响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行为,这也是本章所要涉及的问题.

第二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生产要素需求

一、完全竞争厂商

以前分析产品市场时,曾经给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厂商下过一个定义。

在那里,完全竞争市场被描述为具有如下特点:

大量的具有完全信息的买者和卖者买卖完全相同的产品。

显然,这种完全竞争厂商实际上只是在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厂商。

一旦从产品市场的分析扩展到产品市场加要素市场,则仅仅是产品市场的完全竞争还不足以说明厂商的完全竞争性,还必须要求厂商在要素市场也是完全竞争的。

和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一样,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基本性质可以描述为:

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都很多;

要素没有任何区别;

要素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

要素可以充分自由地流动,等等。

显然,完全满足这些要求的要素市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存在的。

本章把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称为完全竞争厂商。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如上所述,这里的完全竞争厂商是指在要素市场和在产品市场都完全竞争的厂商。

同时假定,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一种产品,追求最大利润。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不仅适用于产品产量的决定,也同样适用于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决定。

首先需要明确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含义。

1.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VMP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生产力概念中的“边际产品价值VMP”,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产值。

边际生产力(或边际生产率)的含义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追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或收益。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如果使用多种生产要素生产某一产品,那么在其它生产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不断追加某一种生产要素,随着这一可变要素的不断增加,其边际生产力最初上升,超过某一点后,每一单位追加的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将会递减,这被称为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有两种表示方法:

如果以实物来表示某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可称为该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即生产理论中的边际产量MP);

如果以收益来表示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则可以称为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

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由于厂商无论使用多少生产要素,生产出多少产品,都不会改变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产品价格都不会因此而改变。

所以,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边际产量MP)与不变的产品价格(P)的乘积.即:

VMP=MP·

P

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下,不断增加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该生产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是递减的,边际产品价值也是递减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即边际产品价值(VMP)不同于在前两章厂商理论中所讨论的产品的边际收益(MR)。

产品的边际收益(MR)是产量的函数,一般记为MR(Q),Q是产品产量。

产品的边际收益(MR)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VMP)是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函数,如果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L),边际产品价值函数可以记作VMP(L)。

边际产品价值VMP随着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变化而变化。

由于收益是产量的函数,产量又是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函数,因而,收益就是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复合函数。

基于以上关系,于是有:

VMP(L)=MP(L)·

表9-1是一张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产量和边际产品价值表,表中给出了厂商使用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数量(L)与其各自的边际产量(MP)和边际产品价值(VMP)的数量关系。

表9-1 

 

边际产量和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数量

L

边际产量

MP

产品价格

边际产品价值VMP=MP·

要素价格

W

1

10

2

20

9

18

3

8

16

4

7

14

5

6

12

 

图9-1厂商的边际产量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图9-1是根据表9-1的数据而绘制的。

图中,横轴表示劳动要素的数量L,纵轴表示边际产量MP和边际产品价值VMP。

由图可见,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产量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均向右下方倾斜,但二者的位置不同。

一般来说,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位置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要素的边际产量函数MP(L)和产品价格P。

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或要素的边际产品函数上升,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相反。

边际产品价值函数与边际产量函数的相对位置关系则取决于产品价格是大于1,还是小于1,或等于1。

如果产品价格大于1,(如上例中P=2),则对于给定的某个要素数量,边际产品价值大于边际产量,因而整个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高于边际产量曲线。

如果产品价格小于1,则情况恰好相反,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将位于边际产量曲线的下方。

特别是,产品价格恰好等于1时,边际产品价值的数量与边际产量的数量相等,两条曲线完全重合。

2.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要素价格W

在讨论收益概念时我们区分了产量的收益和要素的收益,同样道理,在讨论成本概念时我们也要区分产量的成本和要素的成本。

在成本理论(第六章)中曾专门讨论过厂商的成本函数。

不过在那里.成本函数是表示厂商的成本与产量水平之间的各种关系.或者说,成本被看成为产量的函数:

C=C(Q)

但是,由于产量本身又取决于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故成本也可以直接表示成为生产要素的函数,这一函数即是在生产理论(第五章)中所提到过的成本方程。

根据成本方程便可以得到要素使用的成本概念。

若设所使用的劳动要素的价格即工资为W,则使用要素的成本就可表示为:

C=W·

即使用要素的成本等于要素价格和要素使用数量的乘积。

其中,要素价格W是既定不变的常数。

这是因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买卖双方数量很多且要素毫无区别,任何一家厂商单独增加或减少其要素购买量都不会影响要素价格。

换句话说,要素价格与单个厂商的要素使用量没有关系。

由于要素价格为既定常教,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即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恰好就等于要素价格。

例如,设劳动价格为固定的每小时5元,则厂商每增加使用一小时劳动就需要增加5元的成本。

于是它所使用的要素的“边际成本”为5元,就等于不变的生产要素价格。

在图9-2中,以横轴表示生产要素(劳动L)的使用数量,以纵轴表示成本,边际成本曲线就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其与横轴的截距就是单位劳动的价格,工资率(W0)。

它表示,在完全竞争的生产要素市场上,单个厂商每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即边际成本是一直不变的。

图9-2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曲线

3.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这个一般原则在要素使用问题上的具体化,它可以简单地表述为:

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

根据上面的讨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要素价格w,而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产品价值VMP,因此,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可以表示为:

VMP=W

或者:

MP·

P=W

当上述条件被满足时,完全竞争厂商达到了利润最大化,此时使用的要素数量为最优要素数量。

在图9-3中,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与要素价格曲线W0相交于A点,A点所表示的要素使用量L0就是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量。

要素使用量多于或少于L0都不能实现最大利润。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原则,不妨先来考察VMP≠W0时的情况。

在图9-3中,如果劳动使用量少于L0,则VMP>

W0,这时增加使用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收益(边际产品价值VMP)会大于增加的成本(要素价格W0)。

显然,厂商增加劳动使用量可以增加利润。

随着劳动使用量的增加,劳动的价格W。

不变,而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从而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将递减,最终使VMP=W0,厂商增加劳动使用不再能增加利润,厂商实现了要素使用上的利润最大化;

反之,如果劳动使用量多于L0,则VMP<

W0,这时减少使用一单位劳动所减少的收益(边际产品价值VMP)会小于所节省的成本(要素价格W0),因而厂商应该减少劳动的使用以增加利润。

随着劳动使用量的减少,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增,从而边际产品价值将上升,最终也将达到VMP=W0,实现利润最大化。

总起来说.不论是VMP大于w0,还是相反,只要二者不相等,厂商都未达到利润最大化,其劳动使用量都不是最优数量,厂商都将调整劳动使用量。

只有当VMP=W0,即边际产品价值恰好等于要素价格时,厂商的劳动使用量才使利润达到了最大。

图9-3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

也可以用数学方法推导上述要素使用原则。

假设π代表完全竞争厂商的利润,它是要素(L)使用量的函数,则由利润的定义(总收益减总成本)有:

π(L)=P?

Q(L)-W?

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应该使:

dπ(L)/dL=P[dQ(L)/dL]–W=O

即 

P[dQ(L)/dL]=W

其中dQ(L)/dL就是劳动的边际产量MP

可以推导出:

MP=W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还可以通过上表9-2来加以说明。

根据表9-2,当要素价格W为10时,利润最大的要素投入量为6单位,因为只有在这时VMP=W。

如果要素投入量小于6单位,则厂商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

如果要素投入量大于6单位,则厂商会有利润损失。

如果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则厂商的要素投入量也应相应调整。

例如,要素价格上涨到12,则最佳投入量应该减少到5单位。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生产理论(第五章)中的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水平的确定问题。

那时,我们只讨论了合理投入区域问题,关于合理投入点的确定现在有了结论: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的投入点,应该在区域Ⅱ的边际产量曲线与要素价格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可变要素投入水平。

三 

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

生产要素需求曲线表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厂商根据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化所决定的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的变化,它反映生产要素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在不考虑行业内其他厂商的情况下,完全竞争厂商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恰好重合。

或者说,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这个关系可以用要素需求表来说明。

表9-2与表9-1相比,除了最右边一栏“要素价格W”以外,其它完全相同。

在表9-2中“要素价格W”是一组变动的量,我们要考察,在不同的“要素价格W”条件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数量L”会做出什么样的调整。

表9-2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表 

要素需求数量

根据表9-2,如果市场上的要素价格(W)很高,例如在20,厂商会根据边际产品价值VMP等于要素价格W决定要素需求量(L)为1,以实现最大利润。

要素价格20与要素需求量1的组合点一定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上。

如果要素价格W降低到18,厂商还会根据VMP=W来确定利润最大化的要素需求量2,要素价格与要素需求量的组合点仍然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上。

以此类推,随着要素价格W的不断变化,厂商总是要根据VMP=W来调整要素需求量,以获得最大利润。

因此,要素价格W与要素需求量L的组合点会一直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上。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结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厂商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就是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

(参见图9-3中的VMP线)

应当指出的是,尽管要素的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为一条线,但这同一条线在这两个场合的含义却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它包含的变量的含义不同。

作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它的L表示要素使用量,而作为要素需求曲线,这个L却是表示最优要素使用量或要素需求量。

其次,它反映的函数关系也不同。

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场合,自变量为要素使用量L,边际产品价值是要素使用量的函数。

而在要素需求曲线场合,自变量却是要素价格w,要素需求量L是要素价格的函数。

需要注意的是,要素需求曲线等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结论实际上要依赖于两个潜在假定。

第一,要素的边际产量曲线MP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

第二,产品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

如果局限于讨论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情况(如本章所假定的那样),则第一个假定自然满足。

另一方面,如果局限于讨论只有一个厂商进行生产要素调整,而并不考虑其它厂商调整的情况,则第二个假定自然满足。

但是,讨论一旦扩大到考虑使用多种生产要素或者多个厂商的调整行为,则上述假定就不再存在,从而不能再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代表要素需求曲线。

换句话说,在考虑多要素共同使用以及多个厂商共同调整时,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一般说来就不再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由于本章假定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下面只讨论多个厂商共同调整生产要素时对要素需求所造成的影响。

四 

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市场当中,如果不考虑其他厂商的调整,而只有一个厂商根据要素市场价格的变化调整要素需求量,则要素价格的变化就不会影响产品的价格,从而不会改变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这是由于,当要素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厂商会因此增加或减少要素的使用量,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也随之而变,但其他厂商并不因此而调整要素需求量,也不会因此而改变产量,再加之产品市场是竞争性的,这一个厂商的产量变化不会改变整个市场的产品供求关系,所以该厂商产品产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到产品的价格。

不过,如果其他厂商也调整,则情况会完全不同。

要素价格的变化会导致所有厂商的一致行动。

单个厂商的要素使用量和产量的变化不会影响产品价格,但所有厂商的要素使用量和产量的变化却会影响到产品价格。

产品价格的变化反过来又使每一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发生改变,进而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也不再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完全重合。

图9-4 

多个厂商调整时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见图9-4,设给定的初始要素价格为w0。

,相应的产品价格为P0,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为P0·

MP,从而要素需求量为L0。

于是点H为需求曲线上一点。

如果这时没有其他厂商的调整,则P0·

MP曲线就是要素需求曲线。

假定要素价格降为w1,则要素需求量会增加到L2。

但现在由于要素价格下降,其他厂商也会因此而增加要素使用量,增加产量。

产品市场供给增加,产品价格下降,于是该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将向左下方移动到P1·

MP位置。

这样,在要素价格为w1时,L的需求不再是L2,而是稍少一些的L1。

于是又得到需求曲线上一点I。

重复上述过程,可以得到需求曲线的其他各点。

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了厂商在其他厂商也调整时的要素需求曲线dm。

dm表示经过多个厂商相互作用的调整,即经过行业调整之后得到的这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因此称为行业调整曲线。

一般说来,行业调整曲线仍向右下方倾斜,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一些,缺乏弹性一些。

到目前为此,讨论的内容仍然是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紧接着的一个工作就是把要素的需求理论从单个厂商推广到整个市场。

如果已经求得了在行业调整情况下的每个单个厂商的行业调整曲线dm,则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所有单个厂商的行业调整曲线的水平相加。

例如,假定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包含有n个厂商,其中,每一个厂商的经过行业调整后的要素需求曲线分别为d1,d2...dn。

整个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D可以看成是所有这些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即:

n

D=∑dm

m=1

特别是,如果这些厂商的情况都一样的话,则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