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7381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

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全册课时安排:

(约60课时)

(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

(三)、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

(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观察物体(4课时左右)

(六)、表内乘法

(二)(13课时左右)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

(尽量不要把直线和线段进行对比)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P1—P2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动手操作,体验统一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示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学具准备

每组有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各若干个。

2、要求量一量数学书有多宽

3、指导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

4、学生动手比一比、量一量

5、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1)选一组汇报

提问:

你是用什么方法去量的?

用了几个东西?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问:

你们都是量数学书的宽,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小结:

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得的结果不一样。

(2)全班同学汇报

通过测量数学书的宽,为什么用1角硬币去量都有7个那么长,用曲别针去量都有5个那么长,用三角形学具去量都有4个那么长,用方木块去量都有15个那么长?

根据你们刚才的测量,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3)教师小结:

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6、看书P1观察左下图,用不同颜色,大小一样的方木块量的结果是什么?

教师口述:

不管是什么颜色的方木块,大小一样,量得数学书的宽都是15个木块那么长。

二、用不同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测量

要求:

请同学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手指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汇报

你用什么东西去量?

量什么?

有几个那么长?

教师从中找出标准不同,数量相同的东西。

如没有,引导学生看书。

3、看书P1右下上图

数学书的宽有几个曲别针那么长?

(5个)

铅笔盒的长有几把小刀那么长?

它们都有5个那么长,那能说明数学书的宽与铅笔盒的长是一样长的吗?

你能说出理由吗?

4、看书本插图

桌子有几支铅笔那么长?

(4支)

(5把)

桌子和铅笔盒比,哪个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呢?

用我们手中的各种不同的东西去量物体的长度,能真正比出、量出物体的长度吗?

为什么?

你们能想出一个好办法量出物体的长度吗?

学生看书。

量数学书的宽和量铅笔盒的长用的物品一样吗?

量的物品一样,我们就说量的标准相同。

你能看出谁长?

谁短吗?

说说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5、教师小结:

从刚才同学们的操作中,知道了测量时只有用统一的标准去量,才能真正量出物体的长度。

三、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1、教科书P2“做一做”1

看图回答:

以谁做标准?

(以方格)

口头回答:

豆角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胡萝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剩下的请同学先看再填。

2、教科书P2“做一做”2

看书回答他们是以什么为标准来量桌子的长和高,椅子的高呢?

(用没用过的铅笔)

指导测量的方法:

下面老师请你们用整枝的铅笔去测量。

方法是从桌子的一端开始,对后一次接一次,这样测量结果才比较准确。

学生动手测量,并汇报测量的结果。

3、教科书P2“做一做”3估一估

题中都有什么?

“估一估”就是让我们用眼睛观察,看每种物品大约的几个正方体那么长?

四、联系实际,活动体验

(该环节除了鼓励学生估测之外,还要引导学生知道,有些物体,可能不是一个一个地摆,而是一次接一次地量)

 师:

同学们都做得很棒哦。

下面同学们在自己的书桌上,找找自己喜欢的物体,先估测一下它大概多长,多宽或多高,然后再测量一下,好吗?

师:

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测量的吗?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对你有什么帮助啊?

今天学到的知识,你觉得它有什么用啊?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科书P3的内容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建立1厘米的观念和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一、谈话

昨天我们通过动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了要测量得准,测量得公平,就必须有统一的标准。

劳动人民发现了测量长度的工具,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尺子)

尺子是做什么用的?

(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师讲述:

对,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二、新课

1、认识米尺

你有尺子吗?

(有)

请拿出来,观察尺子上都有什么?

刚才你们说尺子上有长短线,我们把它叫做刻度,数字都标在刻度的下面。

尺子最左端的刻度下面的数字是几?

师讲:

写有0的这个刻度叫做0刻度,0刻度在尺子的最左端表示起点。

尺子上除了有0刻度还有什么?

2、建立1厘米的概念

看书学习

正方体左边指的是什么刻度?

(0)

正方体右边指的是什么刻度?

(1)

从0刻度到1刻度的长度就是1厘米。

正方体的一边长是多少?

拿出你的尺子和两支铅笔,你能指出尺子上的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吗?

用你的尺子去量一量书上的图钉的长大约多少?

说说你是怎样量的?

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请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3、用铅笔在尺子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5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边看尺子图边回答。

从2刻度到5刻度,它的长是几厘米?

数数看是不是3厘米。

从刻度3到刻度7它的长是几厘米?

也数数看。

如果不用数的方法,谁能说说价钱是怎样知道的?

教师小结:

要知道是几厘米,就要用后面的刻度减去前面的刻度,得几就是几厘米。

4、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1)出示P3例2

量纸条的长度,书上告诉我们是怎样量的?

你能看出纸条的长度吗?

你是怎样看的?

(2)完成P6练习一的N1,两人互相说说你是怎样看的?

(3)小结:

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量物体的长度,要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子的几刻度,就是几厘米。

(4)量一量。

利用刚才所学的方法量量自己手掌有多宽,一柞有多长。

(一柞就是大拇指尖到伸开的中指尖的长度)

5、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

谁能说说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什么?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要用厘米量,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是“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三、练习设计

1、小组合作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长的毛线。

2、量一量,P6N3

3、个人动手(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条)量出5条长10厘米的纸条。

四、知识拓展

1、师:

老师这里有一把尺子,可是它断了一节,没有刻度“0”,只剩下刻度3到刻度10,那么这把尺子能不能用来量物体的长度啊?

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想办法,好吗?

2、其他测量长度的工具(课件展示)

卷尺、米尺、皮尺

3、其他的长度单位

尺、寸、英寸、米、公里、码、里、海里

 4、《买鞋》的故事

五、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啊?

这些知识有些吗?

我们能不能象那个“买鞋的”一样啊,为什么啊?

六、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P4例3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建立米的空间观念和用尺测量长物体的长度。

一、复习谈话

1、提问:

(1)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1厘米有多长你能用手势告诉大家吗?

(2)怎样量物体的长度?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要注意什么?

2、分小组量事先准备好的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3、现在我们请一位同学来量黑板的长度,其他同学帮忙计算,让学生从中发现这样量非常麻烦。

教师小结引出另一长度单位:

“米”。

二、新课探讨

1、认识“米”

(1)出示米尺并引导学生看书P4

观察米尺的刻度有哪些?

从0刻度到10刻度有10厘米长。

从10刻度到20刻度有多长?

从30刻度到40刻度有多长?

……

米尺的刻度都是以几厘米长为单位的?

(10厘米)

(2)让学生直观认识1米(横向、纵向)。

(3)小组合作,先找出1米,再量出1米

2、认识厘米和1米的关系。

(1)用手比一比:

1米大约有多长?

1厘米呢?

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哪个单位大?

哪个单位小?

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哪个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哪个单位?

(2)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用自己已剪好的确10厘米长的纸条,与黑板上画好了的1米长的线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知道1米等于多少厘米吗?

教师引导学生数纸条:

10厘米、20厘米……90厘米、100厘米。

(3)同桌的两个同学把各自剪好的10厘米长的纸条拼接起来,数数1米=()厘米。

3、用卷尺量比较物体的长度

(1)观察自己手上的卷尺有多长。

讨论:

假如我们要量教室的长度,而你的卷尺最长才有3米,应该怎样量?

(2)分小组测量教室各部分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分小组合作互相量每人的身高是()米()厘米。

汇报一下,你们小组谁最高,谁最矮?

分小组合作互相量每人的一庹有多长。

一庹就是把两臂伸直,量从一只手和中指尖另一只手的中指尖的距离。

2.在(   )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课桌长50(   )

四、总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P5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灵活量、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一、复习

我们学习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哪个长度单位大?

哪个长度单位小?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说出合适的长度单位。

(1)黄瓜长28()。

(2)一幢楼房高45()。

(3)学校跑道长200()。

(4)爸爸身高170()。

(5)小明的裤子长80().

二、新课探讨。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几条线段。

(不同角度的)

黑板上画的这些都是线段,请你观察一下这几条线段,你能发现什么?

线段是直的,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2、看书P5“量一量、做一做”中几条线段的长度。

(1)说说量的方法。

(2)用尺量一量并汇报。

(3)画线段。

我们已经学会量线段的长度,你会画线段吗?

画线段需要用什么工具?

怎样画?

请看书本例4,互相说说应该怎样画。

如何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有两种画法。

第一种是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画,画到3厘米的刻度,就是3厘米长的线段。

第二种方法是对准尺子的“0”刻度点一个点,再找到3厘米处点一个点,然后把两点连起来,就是3厘米长的线段。

如果你尺子上没有0刻度,你要怎样才能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请你举例说明。

学习任何知识都要会灵活应用。

三、巩固练习。

1.做P7N6、N8、N9、N10

2.画一条长7厘米的线段。

3.计算。

18厘米-5厘米=()厘米

60米+7米=()米

73米-40米=()米

24厘米+50厘米=()厘米

6米+28米=()米

50厘米+50厘米=()厘米=()米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

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