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学案3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学案3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文档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学案3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由自然力到使用人造的蒸汽动力,加快了工业化的速度。
(2)改变了工业的布局:
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而向交通发达、资源丰富的地区集中,从而也促进了近代工业城市的兴起。
(3)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陆路和海路交通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进而也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
(4)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归纳总结]
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1)机器的发明者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科学技术在工业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不大。
(2)发明的机器主要是在轻工业领域,而煤炭和交通运输业发展较慢,且是在轻工业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
(3)这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并居主导地位,绝大多数发明成果都出自英国,使其成为世界发展的核心。
(4)工业革命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机器工业)过程开始了。
[深化探究]
探究点1 工业革命的成就
材料
图一 意大利纺 图二 英国纺织工厂 图三 早期火车 图四 英国煤矿
织工场
思考
(1)图一与图二在生产方式上有何差异?
(2)从图二、图三、图四中你能得到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哪些信息?
答案
(1)①前者是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以手工劳动为主,以集中的工场形式组织生产;
②后者是机器大生产的方式,以工厂的形式组织生产。
(2)①蒸汽机在生产上使用;
②工厂制度形成;
③工厂的劳动强度大;
④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⑤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探究点2 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 1851年,英国全国1800万人口中,大部分都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2%。
这一年,英国十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0个,其中,首都伦敦的人口达230万。
英国就业人口比重
材料和图片反映了哪些信息?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信息:
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
工业革命的开展。
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快。
二、打造“世界工厂”
1.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增。
2.措施
(1)政治方面:
进行民主化改革,通过三次议会制度改革,英国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化运行机制。
(2)经济方面:
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把自由贸易作为英国的国策。
(3)法制方面:
进行法制化建设,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4)外交方面:
推行“炮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
(5)文教方面:
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
3.结果
(1)工业革命使英国的资本迅速增长,19世纪中期,英国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2)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
[名师指津]
随着机器手段的变革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英国初步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在此期间,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
民主化改革为其提供了政治保障,法制化建设为其扫除了发展的障碍,维护了自由主义的原则等,因此要全面认识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手工工场和机器生产工厂的异同
(1)相同点:
都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
(2)不同点:
手工工场生产仍以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进行,而机器生产则使用机械化劳动;
规模不同,通常,手工工场的规模要小于机器生产;
手工工场是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
英国19世纪中后期进出口比例图
(1)观察上面两幅图,分析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居什么地位?
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英国的进出口比例反映了英国这一时期对外扩张的哪些特点?
答案
(1)英国是“世界工厂”,世界贸易的中心。
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2)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其作为原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市场。
三、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
1.工业革命创造了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
(1)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2)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条件。
(3)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2.形成过程
(1)19世纪中期,日本的“开国”和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以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2)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的确立,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概念阐释]
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指市场交易场所,是世界各国通过互相合作和贸易往来建立起来的商品交换领域。
广义的世界市场是指发展为世界规模的资产阶级经济社会的整体。
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1)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开展,迫使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2)轮船、火车为列强征服世界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3)极大地增强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军事实力,从而增强了他们征服世界的能力。
材料 历史图片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图一 蒸汽轮船和蒸汽机车
图二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1)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
图二表明当时英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
(2)有人说19世纪的世界是逐渐连成一个整体的世界。
请以上述的两组图片说明其对整体世界形成的重要作用。
答案
(1)因果关系:
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便利了英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地位:
英国掌握着世界工业霸权和商业霸权,成为“世界工厂”。
(2)图一,迅速、快捷的交通工具便利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图二,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直接将世界各地连成一个整体。
1.“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 )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中“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是指推动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海外市场的扩大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机器工厂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表现,而不是条件。
2.1820~1870年,英、法、德、美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一直占70%以上,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占50%左右。
下图是英国的两项比重,从图示中可以得出(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工业革命失去活力,英国地位下降
C.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
D.英国取得工业和贸易的霸权地位
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中的材料内容和时间可以看出,到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工业革命的威力取得工业和贸易的霸权地位,故选D项。
A项错在“已经形成”,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形成;
B项错在“工业革命失去活力”;
C项说法错误,此时英国仍拥有“世界工厂”的地位。
3.《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
“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
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机器是新纪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B.工厂制的生产模式造就了现代工人阶级极强的组织纪律性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工作环境的改善
D.工业化带动家庭结构转型
答案 B
解析 首先全面理解材料,准确提取材料的主要观点,即工人在工厂里按机器设备的速度而统一工作,即在机器大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统一的工作组织和纪律。
故B项较符合题意。
此外,A项过于表面化,且对材料的理解不全面,忽略了工人和机器的关系;
在工厂里,工人们无法自由自在地工作,工作环境是恶化的,故C项错误;
材料中未涉及到家庭结构的内容,故D项错误。
4.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
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和掠夺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
答案 C
解析 “穿袜子”的普及反映了生产、制造袜子的能力极大地提高,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进行。
5.下图为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第二章《混乱时代》中的一个场景,表达了对曾经的“世界工厂”的敬意和对这一改变人类历史进程时期进行的反思。
如果给这一画面配上标题,最恰当的是( )
A.《工业革命的红与黑》
B.《混乱时代的世界工厂》
C.《浓烟滚滚 血泪滔滔》
D.《拔地而起 开天辟地》
解析 对工业革命应一分为二的进行评价,巨大的烟囱既是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象征,又带来生态破坏、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故选A项。
B、C、D三项片面看待工业革命,不符合题意。
[基础达标]
1.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
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解析 材料说明市场需求与生产手段的关系,市场需求的扩大要求技术的更新,而非“殖民掠夺”“资本流动”“经济发展”带动或要求工业革命。
2.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厂制度的诞生
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使工厂的设置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为工厂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出现提供了可能。
故选C项。
3.有人认为:
……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
“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
A.拓展殖民地市场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D.输出机器
解析 “向下”是指挖煤,因为蒸汽机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煤的用量;
“向外”指殖民扩张,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市场和财富,故选A项。
4.19世纪中叶,一位经济学家骄傲地宣称“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
这位经济学家的国籍最有可能是( )
A.葡萄牙B.荷兰
C.西班牙D.英国
解析 18世纪下半叶开始,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5.工业革命后,英国在全球范围内加紧扩张的根本动机是( )
A.掠夺黄金等财富B.输出鸦片
C.掠夺原料和拓展市场D.贩卖黑奴
解析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销往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而工厂所需要的原料也要来自世界各地。
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故C项正确;
A、B、D三项是工业革命之前的现象。
6.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其媒介主要是( )
A.资本主义制度B.坚船利炮
C.物美价廉的商品D.新式机器
解析 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产品物美价廉并销往世界各地,据此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坚船利炮是资产阶级使其商品倾销到世界各地的手段。
7.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分别撰写了“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产业工人的贫困”、“世界市场的形成”、“落日余晖的晚清帝国”等论文。
该小组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
A.近代清朝的兴衰B.工人运动的发展
C.交通工具的变革D.工业浪潮的冲击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史蒂芬孙发明机车,促使铁路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资本家变本加厉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产业工人相对贫困;
工业革命后,列强加紧全球扩张,输出商品,掠夺原料,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而此时的中国处于晚清时期,封建专制统治达到顶峰,封建经济牢牢占据统治地位,较之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堪称“落日的余晖”,据此选D项正确。
其他选项均为以偏概全,不能反映材料的整体,故排除A、B、C项。
8.“在1763~1871年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材料中的“善事”主要指( )
A.进一步加强世界联系
B.传播工业文明的成果
C.推动近代工业的兴起
D.为世界各地提供商品
解析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扩大侵略,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深重灾难,但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由此可知,这里的“善事”主要指传播工业文明的成果。
[能力提升]
9.维基百科上说:
“博尔顿和瓦特成为合伙人后,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
”这本质上体现了( )
A.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
B.专利制度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
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
D.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解析 专利保护有利于保障专利人的收益,从材料信息可知,瓦特的专利保护延长能够更大程度上保障瓦特的经济利益。
而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这本质上反映出经济利益驱动着工业革命。
10.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
“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
”这是因为( )
A.它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C.它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解析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解决了工业生产的动力问题,使工厂的设置摆脱了对河流的依赖,使工业城市的出现成为可能。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议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议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000个以上,从1760~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变化趋势:
1801年英国农业就业人数高于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但1851年后已经大大低于工业和服务业就业人数。
(2)主要原因:
工业革命的推动;
圈地运动的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0
21.0
27.5
51.0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
(4)综述以上材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
(1)原因:
立法推动圈地运动;
重视科技;
工业革命(蒸汽机的运用)。
(2)影响:
推动城市化进程;
导致环境严重恶化;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3)措施:
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
(4)启示: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解析 第
(1)问,以概括要点的方式在材料一中找出促进工业发展的因素,如圈地运动、科技推广、工业革命等。
第
(2)问,从城市人口的构成、工业的污染等方面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
第(3)问,注意各阶级各阶层的活动如方法、建议、宣传等。
第(4)问,注意从科技、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来展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