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6501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交通站场枢纽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需要服务于车辆的停车、保养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用地的保障,目前存在停车场面积不足和用地权属不明的问题,使得公交车辆的停靠和保养得不到保证,难以发挥其实际功能。

为此,在现状基础上进行公交站场建设是必要的。

1.5.2城市公共交通量预测

预测到2012年,**的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由现状的9.5%提高到18%,到2020年达到25%。

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提供的数据,预测:

到2012年**城市人口规模60万,预测城市公交车辆客运量将达到:

33.03万人次/日

1.5.3规划建设方案

根据公交线网规划及公交车辆发展预测,公交车辆到2012年将达到660辆,拟规划公交站场4处、枢纽站3处,停车场1处,其中:

场站中心站、**站、**站、**站各占地50亩,枢纽**站、**站、**站各占地5亩,停车场占地30亩。

1.5.4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承办单位是**公交交通公司。

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项目的征地、折迁及项目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项目建设期一年。

1.5.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7385.8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6995.8万元,申请上级扶持4000万元,项目单位自有资金解决2995.8万元;

流动资金13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90万元由项目单位自有资金解决,其余申请流动资金贷款。

1.5.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建设规模

站场、枢纽站、停车场

4、3、1

占地面积

245

2

总投资

万元

7385.8

2.1

固定资产投资

6995.8

2.2

铺底流动资金

390

3

项目定员

924

4

年销售收入

12045

5

年利税

1106.2

6

年利润

829.7

7

全部投资回收期

7.35

8

投资利润率

%

11.23

9

投资利税率

14.98

10

财务内部收益率

14.83

11

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

1198.02

12

贷款偿还期

5.78

含建设期

13

盈亏平衡点

54.49

1.6结论与建议

改善城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引导各类发展主体向城区聚集,发挥城区功能和区位优势,是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项目建成后,对改善城区的公共交通状况,改善城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冲积平原,西邻安阳市、鹤壁市,西南与新乡市接壤,北部与河北省,东部与山东省相邻,东西长103.24公里,南北宽101.46公里,总面积4266平方公里,总人口356万人,是闻名遐迩的国家石油化工基地(中原油田所在地),并先后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人居环境金质奖等“六城二奖”,是一个充满朝气、蓬勃发展的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委、市政府依据“强化中心、开拓东进、三位一体、城郊共荣”的总体发展战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带领广大人民积极进取,努力拼搏,使得全市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止2005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82.7亿元,比“九五”末增长了75%,年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716元;

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53.8亿元。

目前**已成为豫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的经济、贸易、流通中心。

截止2006年,城区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区非农业人口36.8万人。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城市空间和小汽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的城市公共交通再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重大的压力和挑战。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虽然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与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的出行还远远不能相适应。

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严重滞后,大中城市普遍面临交通拥堵的“心病”。

造成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欠账严重。

为此,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四部委在2006年12月联合下发《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明确要求:

各地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地方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基础设施配套等政府基金要向城市公共交通倾斜,并完善各项补贴。

在地方公共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意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包括境外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公共交通投资、建设和经营,通过实施特许经营制度,逐步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

建设部部长汪光焘透露,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严重滞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居民对城市公交服务的不满意率高达70%。

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是城市交通的主要载体,必须实行低票价政策,以最大限度吸引客流。

《意见》指出,对于实行低票价以及月票,老年人、残疾人、伤残军人等减免票政策形成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政策性亏损,城市人民政府要给予补贴。

对于**来讲,公交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同步发展,但同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1、现状公交网络主要集中在新市区和中原油田基地,难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居住区居民出行的要求;

2、服务于客流集散的公交枢纽和站点是公交核心,现状公交换乘枢纽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公交服务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3、公交车辆的运营调度需要服务于车辆的停车、保养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用地的保障,目前存在停车场面积不足和用地权属不明的问题,使得公交车辆的停靠和保养得不到保证,难以发挥其实际功能。

第三章城市交通分析

3.1城市交通现状

**现状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大部分集中在新市区和中原油田基地,并已初步形成具备一定功能的道路网系统。

由于国家投资政策的改变、多年的城市基础实施投资欠账及中原油田的条块分割,使得**城市道路系统不够完善。

目前的状况是新市区和油田基地条块分割,交通不畅,道路规划实施没能统一实施。

1、客运总出行量

**规划区内城市客运总出行量为102万人次/日,居民日平均出行次数为2.65人次,与国内同等规模其他城市相比较,居民出行次数中等,出行的主要目的有:

上下班、走亲访友、购物、上学、旅游等。

2、出行方式结构

**居民出行方式结构符合我国城市的普遍性,即步行与自行车交通占最高的比重,其中:

自行车交通超过了50%,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仅为9.5%,步行有所下降。

这说明:

居民出行机动化水平提高,反映机动化的交通方式是出租车、单位客车、摩托车、公交车等。

伴随机动化水平提高的是步行下降、自行车上升,其结果是出行距离的增大。

3、出行目的

一般而言,以家为起点的出行都有一次回家的出行与之相对应,所以回家出行的比例最高,约占36.9%,上班出行是对城市交通影响的最大因素。

在出行的各目的中,上班占28.5%、上学占11.23%,其主要交通方式是自行车和步行。

4、出行时间分布

一日出行有四个峰值,因城市规模小,工作距离近,中午基本都能回家休闲。

5、出行时耗和出行距离

**全市平均出行时耗20分钟,与其他同等城市十分接近,平均出行距离2.6公里/人次。

3.2交通需求分析

3.2.1远期城市发展前景分析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到2020年将现在清丰县的马庄桥镇纳入城区总体规划,随着国家户籍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经济将呈现快速平稳发展的态势,届时**城区面积将达到40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5万,整个市域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5.7%.

3.2.2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

**城区在北扩的同时吸纳**工贸示范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翼,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

整个城市结构形成了原主城区带动,北部新城区、工贸示范区共同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3.2.3交通需求出行量的变化

首先将出现出行总量规模的增加,将由目前的102万人次/日增加到2020年的218万人次/日,总量翻番;

其次,在出行方式结构选择上,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将承担更加大的作用,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到2020年将达到30%以上,公共交通出行总量将达到65万人次/日,公共交通方式将在关键截面承担更加重大的作用。

3.2.4道路交通车辆发展

1、机动车

到2007年末,**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5.21万辆,其中:

汽车1.82万辆。

根据**城市交通规划,推算2012年**客货机动车2.4万辆,未来摩托车、电动车、助力车拥有量按照4.5万辆控制,则城区机动车总量将达到6.9万辆。

2、自行车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居民出行距离的增加,促使居民出行由传统的自行车交通方式转向机动化交通方式。

另外,随着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交通服务质量更加敏感,这必然会导致对自行车这种缺乏安全感的人力交通方式需求的减少。

但自行车价格低廉和灵活机动的特点决定了在组团内部的短距离居民出行中仍是一种有效的交通方式。

因此,未来发展中,自行车仍将是**居民出行中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但在客运结构比例中将下降。

3、出租车

和其他城市相比,**的出租车超前发展,从发展趋势上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为控制出租车过快增长,影响行业发展,政府制定了一定的准入措施。

出租车作为城市客运交通主要方式之一,其服务对象为高收入阶层和特殊目的的居民出行,不应该也不可能城市居民上下班和走亲访友的主要出行工具。

4、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城市对道路设施建设的投入将进一步增加,城市路网将逐步形成系统,城市道路用地面积指标、路网密度指标有较高提高,城市交通秩序将得到改善,但道路供给能力的提高总是赶不上城市交通量的增长。

第四章公共交通发展与交通量预测

4.1公共交通现状调查和分析

4.1.1公交车辆

**公交公司自1992年以7台车运营以来,止2007年底,**拥有公交汽车329自然台,折合312.2标台,万人公交车拥有率为6.54标台/万人,低于规范要求的10标台/万人,在河南省只是处于中游水平。

4.1.2公交车站设施建设

截至目前,公交公司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停车场站,仅有的几个停车场全部是租赁使用,致使公交车的夜间停靠较为混乱,夜间停车后公交车辆遍布市区各个角落。

这样,既给城市综合治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同时也使得公交行业的规范管理成为老大难问题。

根据公交线路上下客流量调查,按高峰上下客流量分为大中小三类,其中:

高峰小时上下客流量大于1000人次的公交站点为大型站点,500—1000人次的公交站点为中型站点,500人次以下的站点为小型站点。

根据站点分类及高峰上下客流量统计,**大型站点有:

**站、**站、**站、**站、**站等5个,中型站点8个。

4.1.3公交客运量

**公交公司成立较晚,1988年成立,成立后为建市之处,人口少,城市规模小,收入水平低,一直没有运营。

根据城市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公司自1992年开始运营,1993年年公交客运量达到174万人次,到2006年**公交客运量已经达到3400万人次(不包括出租车),增长速度较快,年递增率达到了25.7%,实现了公交事业的快速发展。

4.1.4城市公交网络特征分布

1、公交线网结构

目前,**公共交通线网的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①总体来看,城区公交线路走向大部分集中在东西走向,南北方向线路较少,这与**城市现状道路网布局相吻合;

②公交线路过分集中在胜利路、京开路、大庆路、黄河路等城市主干道上,通往郊区的公交线路很少且多集中在中原路上;

③开发区公交线网密度较低。

这样的线网结构不甚合理,使得**城区居民的出行相当不便。

2、公交线网特点

截至2006年底,**公交公司共拥有公交营运线路18条,线路总长度273公里,平均线路长度为15.1公里。

最短线路为4路(盟城小区—水电),线路总长约9.5公里;

总长线路为31路(岳村—皇甫),线路总长约29公里。

公交线网密度为2.72公里/平方公里。

4.1.5现状主要问题及分析

1、路网布局不完善导致公交线路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几条城市主干道上;

2、随着城市用地北上南下扩展,公交整体的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速度,限制了居民出行;

3、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公交客运量也逐年攀升,但公交方式的出行比例仍不高;

4、由于城市道路网建设速度缓慢,导致公交线网布局不够合理,线路重复多,市区站点间距短,平均运行速度较低;

5、由于公交线网布局的不合理,造成大型公交换乘站过分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地区公交线网密度低、配车少,居民乘用公交换乘不便;

6、没有公交站场,导致大量的公交车辆夜间占道停放,影响了市容和交通。

4.2交通量预测

4.2.1**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1、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出行距离加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方式的选择将进一步向机动化方向发展。

当出行距离小于2公里时,步行和自行车方式占主导;

当出行距离在2—5公里时,步行出行方式向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方式转移,在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上,视两者的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转移的方向;

当当出行距离在5公里以上时,公共交通比自行车出行方式优势大,但又面临出租车、摩托车和小汽车等机动化交通方式的竞争。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再加上就业观念的转变、职业选择自由度的加大,居民的出行距离将增大,出行方式从低费用的交通方式向高费用交通方式转移,不断提高对出行的舒适度和可达性的要求。

2、道路设施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影响

受国家相关政策如:

公交优先发展政策、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轨道交通发展政策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政策的影响,**路网水平将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度增长。

从远期道路网络规划和建设水平情况来看,道路建设为公交线路的开设、公交线网密度和服务面积率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必将有力促进公交事业的发展。

4.2.2公共交通车辆预测

1、基于交通发展目标的分析

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提供的数据,我市居民人均日出行次数为2.78人次/日,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按20%计算,公交换乘率1.1,平均载客人数为40人次/车次,车辆平均日运营次数15车次/日,车辆利用率90%,保持现状平均服务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预测:

到2012年濮阳城市人口规模60万,预测城市公交车辆客运量将达到:

客运量=人口*(出行次数/人)*公交出行比例*换乘率

=60*2.78*18%*1.1=33.03万人次/日

车辆数=客运量/平均载客人数/平均日运营次数/车辆利用率

=33.03/40/15/0.9*10000=611辆,折合10.2标台/万人

2、基于公交服务水平的分析

假设公交线路覆盖达到2公里/平方公里,公交车平均运行速度20公里/小时,平均发车间隔2分钟,到2012年濮阳城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约需公交标准车辆。

120公里*2辆/分钟*60*20公里/小时=720辆

3、公共交通车辆预测

考虑到濮阳城市经济发展实际和公交目前的发展水平,到2012年**公交拥有量按照万人11标台考虑,整体规模达到660标台。

第五章建设条件

5.1地理位置

**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与冀、鲁两省交界,东经115°

00′50″,北纬35°

45′41″,海拔高程(黄海高程,下同)48—57米,最高点61.8米,最低点47.5米,区内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南北自然坡降率1/5000-6000,东西自然坡降率为1/6000-8000。

5.2建设条件

5.2.1气候

**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光照充足,冬季干旱多风。

各主要气候资料如下:

①气温

全年平均气温13.6℃

全年极端最高气温42.3℃(1996.7.19)

全年极端最低气温-20.7℃(1971.12.28)

最热月平均气温27℃

最冷月平均气温1-3℃

低于零度寒冷期100天左右

全年无霜期210-220天

②湿度

年平均绝对湿度13g/㎡

年平均相对湿度70%

③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612.9MM

年最大降水量1067.60MM

年最小降水量264.5MM

小时最大降水量83MM

24小时最大降水量256MM

④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1663.3MM

年最大蒸发量1924MM

年最小蒸发量1541.8MM

⑤日照

年平均风速3.16m/s

瞬时最大风速24m/x

最大积雪厚度20cm

平均冻土厚度20.6cm

最大冻土厚度41cm

5.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5.2.2.1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河南省地质局水文一队的水文地质普查结果和有关资料说明,**地下水可分为浅层、中层、深层等三类。

浅层地下水无良好隔水层,属潜水或微承压水,水温15-17℃,水位埋深5-9米;

中层地下水隔水性好,为承压水,水温20℃,属微咸水或半咸水;

深层地下水为承压水,此层水矿化度差别较大,上部属半咸水,下部属淡水。

5.2.2.2工程地质

根据《**用地评定图》,**建成区范围内属黄河下游第四纪冲积平原,地表以下15米范围内均为新迁冲积的松散沉积物,主要岩性为亚粘土、亚砂土和砂土,属中高压缩地层,地基承载力较低,一般为10-20吨/平方米。

5.2.3抗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9)》显示,该区域为七度地震烈度区。

5.3外部建设条件

5.3.1交通

项目拟建地点在**主城区的交通干道上,通过开州路与鹤濮高速引线相连,外部交通方便快捷,铁路有汤—濮—台铁路与京九、京广两大动脉相连,交通便利,与外界沟通方便快捷,可满足项目建设的需求。

5.3.2通讯

**10万门程控交换机已安全运营多年,微波通讯、互联网均实现国际、国内互联,可以满足项目建设设置直拨电话、微机网络系统的需要。

5.3.3供电

**城区供电网络完善,公交站场及停靠站就近接入10Kv高压线,可满足项目维修、办公及生活等的用电需求。

5.3.4供水

**城区供水系统完备,由**自来水公司供应,公交站场及停靠站附近就是供水管网,就近引接,可满足项目清洗、维修、车辆加水、办公生活等用水需求。

5.3.5采暖

**城区供暖管网已铺设并进行二期扩建改造,由**热力公司供应,从换热站就近引接,可满足项目采暖的需求。

5.4外部供应条件

本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有:

生石灰、粘土、碎石、石屑、水泥、中(粗)砂等,其主要材料通过汽车运输均可由周边地区购得。

第六章规划建设方案

6.1公交站场设施的发展趋势

6.1.1公交车辆发展趋势

未来的公交车辆发展主要从能源类型、自身质量和有无空调几个方面来考虑:

1、能源类型:

目前,公交车辆可以采用的能源类型有汽油、柴油、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直流电网供电(及短程铅蓄电池),未来还会有燃料电池和液化天然气。

其中,柴油、压缩天然气是目前的主要类型,而燃料电池和液化天然气是比较有发展前途的能源类型。

目前,**公交车辆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柴油和压缩天然气,但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新的替代能源对在场内加油的要求越来越小。

2、自身质量: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公交车辆的质量越来越高,在运营期间,故障率也越来越小,使得保养和大修的工作量减少,另外,车辆自身的自检系统也将使未来的保养工作量减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保养场的效率,使得相同场地可以保养更多的车辆,节省了用地。

3、有无空调:

从目前国内公交的发展趋势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空调车的比例将增加。

综上所述,使用新型能源,车辆自身安装有空调、质量越来越高的公交车辆将得到更多的使用。

6.1.2调度水平的提高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未来人工调度的局面将逐渐被电脑所替代,而这一方面减轻了调度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可使调度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调度管理水平的提高,停车场的调度范围可以扩大,进而停车场的停车规模会增大。

6.1.3土地资源的价值

目前的站场模式更多的是考虑车辆的空驶,而对随之而来的人力资源浪费不是很看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进一步紧缺,提高整个站场运行效率、减少土地占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6.2站场规划原则

依据交通需求和发展战略控制规模,结合城市用地情况和总体规划布局,力求做到运营高效、管理方便、经济合理、节约用地。

具体体现在:

1、站场功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原则;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适应公共交通系统运营规模扩大所带来的运输管理的结构性调整,以保障功能和安全为前提,结合城市道路工程的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置场站内各功能区,满足运调和保修生产工艺等场站基本功能的实现。

2、注意价值功能原则;

积极采用新工程、新技术、新材料,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做到安全舒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3、运营效益优化原则;

与线网方案密切结合,保障公共交通运输效益的最佳发挥。

厂站内设施应保证线路运营车辆所需停、保、运调工作的基本要求,力求使场站所服务的公交线网的车辆在停、保作业时总空驶里程尽可能少,以发挥站场和公交车辆的最佳效益。

4、土地利用优化原则;

结合土地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