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沔镇志第二十五章 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6500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横沔镇志第二十五章 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横沔镇志第二十五章 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横沔镇志第二十五章 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横沔镇志第二十五章 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横沔镇志第二十五章 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横沔镇志第二十五章 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

《横沔镇志第二十五章 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横沔镇志第二十五章 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横沔镇志第二十五章 社会生活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节 人民生活

一、衣

元代之前,富人穿丝,穷人穿麻。

明代初期,横沔地区开始种植棉花,松江一妪黄道婆,自崖州(海南岛)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后,棉花纺织业迅速发展,土纺土织的土布(俗称老布)成为横沔地区人民的主要衣料。

直至解放前,横沔地区农民的衣着以土布为主,很少穿机织布。

土布有白布、紫花布、染兰布,也有条子布,格子布。

衣服式样:

短衫一般为男的对襟,女的大襟,裤子都是叠档的;

男的系作裙,女的系围裙,扎土布头布。

下田劳动,赤脚或穿草鞋。

贫苦农民穿破拾旧,一件衣衫要穿十多年,甚至一件棉衣要穿三代。

农村流传着这样的民谣:

“头上帽子开花顶,脚上鞋子脱后跟,身上衣衫布搭布”,“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这是贫苦农民衣着情况的真实写照。

富户人家夏天穿绸缎、麻布,冬天穿呢绒、皮货。

男的穿长衫马褂,戴大檐帽(即铜盆帽),穿皮鞋,备挂表;

女的穿旗袍或短袄、裙子、脚上穿绣花鞋或皮鞋,着长统丝袜,戴金戒、手镯、耳环、项链等金银首饰。

民国以后,横沔地区的富户又时兴中山装、西装、香港衫。

解放初,农民衣着仍以土布为主,城镇居民穿机织布增多。

服装式样,老年人很少变化。

青年人普遍改穿人民装,戴解放帽,叠档裤逐渐淘汰,改穿西装裤。

1951年起,流行列宁装,城镇男青年流行过穿苏联花布衬衫。

1960年以后,土布逐渐减少,穿卡其布的增多。

“文化大革命”期间,流行草绿色军便装、军帽,胸戴毛泽东像章,身背毛主席语录袋。

1978年以后,衣料从棉布发展到各种化纤、毛料织品、涤棉、中长纤维等。

衣服式样不断翻新:

青年装、茄克衫、风雪大衣、滑雪衫、太空衫、西装、猎装、直统裤、喇叭裤、高腰衫、一步裙……颜色从单调的兰、灰、黑,发展到紫、红、黄、绿、乳白色等,五彩缤纷,应有尽有。

20世纪90年代,老年人也开始讲究穿着,打扮。

手表、皮鞋已大众化,戒指、耳环、项链等高档首饰日趋普遍。

二、食

解放前,横沔地区一般农户以大米为主食,还常要搭些元、大麦粞,很少吃荤菜。

贫苦农民以麦粞、草头(苜蓿)、野菜为主粮,“一篮青菜八两米,只见青菜不见米”,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

有的还以乞讨为生。

富户的主粮是粳米,面粉仅作为调剂伙食时做点心,荤鲜不断顿,蔬菜吃时鲜,饮食习惯一日三餐,一干两稀,中午干饭,早夜吃粥。

婚丧喜庆,各户根据不同条件有所区别:

有8炒、8菜、4荤盆,也有仅8大碗的(俗称硬8样),都以荤菜为主。

逢年过节,差异极大,富有者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佳肴满桌。

贫穷人家“要吃白米饭,就等年夜饭,要吃鱼肉菜,熬到清明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横沔地区群众主食仍要搭些元、大麦粞、杂粮、青菜之类,以后逐渐转变为以大米为主。

三年困难时期(1959年~1961年),粮食和副食品紧缺,需凭票购买。

1965年,国民经济全面好转,农民生活开始改善。

1983年以后,籼米被逐步淘汰,副食品货源充足,鱼、肉、蛋成为家常菜,黄瓜、西红柿、生菜等各类蔬菜运用大棚反季节栽培,四季常有,品种齐全。

婚丧喜庆用8炒、8菜已不足为奇。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般有八冷盘、十二热炒、二水果、二点心、四插角(西瓜籽、开心果、开胃果、喜糖)、四大菜,山珍海味,一应俱全。

逢年过节,亲友往来,有七八样菜属于一般状况。

富裕人家上饭店、酒家,糖果、糕点当零食,冷饮、瓜果代茶解渴。

喝牛奶,冬天进补的人逐年增多。

三、住

解放前,横沔地区一般农户的住房绝大多是砖木结构的平房,杉木梁柱、木椽、门窗、黄道砖砌壁,瓦板,小瓦盖顶,有七路七开间或五路五开间,中间是客堂,两边是正房,再两边称落檐头;

正房用室板隔开,前作饭间,后作卧室,落檐头做灶间或杂用间。

有的1户只有1间屋子,只能半房半灶。

一般农户全家4人~5人,住房约40平方米~50平方米。

少数贫苦农民住的是草房,竹椽、芦编垫板、稻草盖顶。

民间流传这样的歌谣:

“空心椽子金条瓦,天窗开在屋四周,外面下大雨,屋里落小雨,外面雨已住,屋里雨不停”。

富裕大户的房屋,虽同样是砖木结构,但式样大有不同,有一正两厢房的,有四绞圈的(四合院),有几棣进深的,还有马头墙,东西有笆皮,后有拦脚屋,有围墙,有石库门,面积有100平方米至数百平方米不等。

大地主奚某某、王某某等一家人住着500平方米~600平方米的房屋。

做过官吏的奚八房、老旗杆、龚家旗杆、王家厅等处,更是深宅大院。

全镇住楼房的不多,只有横沔集镇在民国年间有几十户人家的平房翻造楼房,下为商铺,上为房间。

农村建房比较分散,便于农户就近收种耕作。

解放后,横沔地区群众的住房条件逐步改善。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造房材料大多数使用水泥梁、毛竹或杂木椽子、平瓦,用“八五”砖砌墙,大部分是平房。

1978年后,横沔人民公社统一规划新村点,建造楼房逐年增多。

一般每户造二上二下楼房和两间杂用间,建筑面积一般在200平方米左右,个别农户造三层楼。

造房材料使用“八五”砖和“九五”砖砌墙,水泥楼板,水泥梁,什木或进口木材做门窗,新村点分散在各个生产队。

1983年底,横沔人民公社有3955户建造楼房,占总户数的61%,全公社建筑面积达67.5万平方米,人均住房32.8平方米,室内装饰比较简单。

1988年,农民建造楼房4434户,占规划建房数的88.4%。

90年代以来造的楼房有不少是经过专门设计,呈多角型,款式新颖;

上面盖的是琉璃瓦,外墙装饰有汰石子或贴面砖,刷涂料等;

内部装饰漂亮,富裕人家尤为讲究,内墙刷涂料、油漆,贴墙纸或墙布,装三夹板等;

底层地面铺大理石、地砖或磨光石子,楼面上铺饰楔口地板;

有现代化灶间,豪华型浴室,有的还装上空调。

1998年,修筑环南一大道;

1999年,建设环线百米绿带、申江路一期工程和建造建桥学院时,横沔镇沔青、人西、高西、汤巷、沿北5个村的355家拆迁户安置在汤巷中心村,其中有204家安置厨卫配套多层结构的公寓房,住房面积每人24平方米;

有151家建造二层结构的自建房,装饰豪华。

1999年,横沔镇农民建楼房13011幢,建筑面积100.78万平方米;

建平房10298间,建筑面积27.56万平方米,全镇人均住房面积62.7平方米。

四、行

解放前,横沔地区群众出行以步行为主,境内无公路及汽车,农民到周浦、川沙、上海市区等地靠两脚步行,俗称“11路无轨电车”或叫“甩火腿”;

遇到携重物或带领小孩、老人或有病求医,或到镇上销货购物才用船只。

富户、官绅外出有骑马、乘轿的。

民国初期,从横沔集镇到上海市区有小轮船,到周浦镇有手摇班头船,方便横沔地区群众出行,但一般小商贩和农民很少搭船,仍以步行往返为主。

20世纪30年代,由横沔地区工商界人士出资修筑一条从横沔集镇到陈水关桥(后改称孙桥)的石路。

解放初期,乡村干部到南汇县城开会都是打起背包,步行来回。

随着农业集体化、机械化、现代化的发展,横沔镇的镇村道路经历了由羊肠小道演变为渠道路、机耕路、钢渣路、沥青路、水泥路的过程。

1970年5月,横沔人民公社驻军从沪南线三角地至高西村构筑沥青铺设的军民路,方便沿途5个大队农民的出行。

70年代,农民以自行车代步的逐渐增多。

拖拉机、挂机船代替木船,成为农村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

1977年12月1日,周(周浦)横(横沔集镇)公路竣工通车。

1985年12月,周横公路与川(川沙)黄(黄楼)公路接通,公交线路车往返于川沙县城厢镇至周浦镇之间,改变了横沔地区陆路交通闭塞的局面。

1978年,中共横沔人民公社委员会、横沔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制定农田基本建设十年规划,修筑宽4米、用钢渣铺设的高新路、创业路、立新路等(后改建为沥青路、水泥路),境内有机耕道21.64公里;

同时开挖高新河、创业河、跃进河等河道,陆路与水上交通运输便捷。

20世纪80年代,各村修筑钢渣或水泥铺设的机耕道与镇级主干道衔接,卡车能通到各村宅,劳动车能通到田头。

乡村企业职工上下班、外出都用自行车代步,摩托车逐步进入家庭。

90年代,年轻人外出都使用轻便摩托车,富裕人家备有轿车;

使用船只运输的已不多,一般都用卡车代替。

2000年,横沔镇农民拥有轻便摩托车1200辆、汽车600辆,其中客车150辆。

五、用

解放前,横沔地区群众的生活用具都非常简陋。

餐具有柴灶、瓷碗、竹筷、铁铲刀、铁汤勺等。

柴灶有3眼灶、2眼灶、行灶。

茶具除富户人家外,多数没有专用的,以碗代替。

澡具有木制平底脚桶、高脚脚桶等。

家具一般人家有脚桶、马桶、1幢箱(即在脚箱上面放2只~3只箱子)。

穷苦人家只有1只脚箱,甚至只有1个随身包裹而已。

富户人家有榉树或红木的橱、箱、八仙桌等。

解放后,随着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常生活用具日趋完善。

1983年,横沔人民公社农民购中高档商品(不包括街道居民及县属企事业单位职工占有数):

电视机938台,平均每20人有1台;

收录两用机197台,平均每96人有1台;

电风扇2097台,平均每9人有1台;

缝纫机2981部,平均每6.3人有1部;

自行车5594辆,平均每3.4人有1辆;

手表8603只,平均每2.2人有1只;

各类沙发658对,平均每28人有1对。

洗衣机、电冰箱等高档商品开始进入部分农民家庭。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日常用具开始向现代型、豪华型转变。

液化气灶逐步代替柴灶,新式餐具有电冰箱、脱排油烟机、不锈钢餐具、电饭锅、微波炉等。

茶具由陶瓷、塑料、不锈钢等多种材料制成,且款式新颖,多数人家备有专用茶具、茶盘。

9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横沔镇有90%以上的人家新建或改建卫生间,内装浴缸、抽水马桶、高脚水盆、浴霸、美容镜等。

普遍有电风扇,有的还装上空调。

据石门村2000年调查,全村拥有电话机326门,安装率82%;

电视机527台,占100%以上;

冰箱364台,占91%;

空调44台。

90年代中期开始,男女青年结婚时,筹备豪华型家具:

席梦思床、床边柜、衣柜、梳妆台、五斗厨、沙发、彩电、音响、VCD、洗衣机、录像机、照相机、电脑等;

根据各自经济条件,有7大件、9大件,数10件不等。

随着电信事业的发展,家庭电话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成为普通百姓的必需品,不但有坐机,还有手机等。

六、人均、劳均收入

解放前,横沔地区多数农民无田、少地,生产资料极少,生产落后,贫苦农民靠做长工、帮短工或租种地主土地过日子,遭受地租和高利贷剥削,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悲惨生活。

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分得土地,废除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生活得到改善。

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收支相抵略有盈余。

人民公社化和“三年困难时期”(1959年~1961年),农民收入下降,生活质量差,甚至吃不饱饭。

随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贯彻,农民收入开始恢复增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975年,横沔公社人均年收入168.91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乡村工业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得到提高。

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1985年,横沔乡农民人均年收入875元,比1975年人均年收入168.91元增长4.2倍。

90年代,横沔镇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生产力不断提高,市场物资丰富,人民生活逐步进入小康水平。

1999年,横沔镇人均年收入3038元,比1975年168.91元,增长17倍;

劳均年收入5926元,比1975年269.3元增长21倍;

城乡居民储蓄32005万元,比1983年368万元增长85.9倍。

1959年~1999年(部分年份)横沔镇(乡、公社)人均、劳均收入和城乡居民储蓄情况表

表24-1-1    项目

年份

人均收入(元)

劳均收入(元)

城乡居民储蓄

(万元)

 

1959

81.10

178.70

1965

95.60

182.50

22.35

1970

101.98

188.35

1975

168.91

269.30

1980

308.00

455.26

1983

452.00

735.00

368.00

1985

875.00

1320.00

1990

1505.00

2394.00

3375.00

1995

2777.00

4585.00

11852.00

1999

3038.00

5926.00

3200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