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性促感性最终达成理性的分析与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6301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感性促感性最终达成理性的分析与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以感性促感性最终达成理性的分析与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以感性促感性最终达成理性的分析与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以感性促感性最终达成理性的分析与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以感性促感性最终达成理性的分析与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感性促感性最终达成理性的分析与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x

《以感性促感性最终达成理性的分析与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感性促感性最终达成理性的分析与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以感性促感性最终达成理性的分析与认识Word文档格式.docx

对于古诗文所描绘的景象,所营造的意境,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这就要用赏析和品悟的方法。

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所有的内容尽量留给学生去分析完成,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古诗文创作的感性问题,并适当借助电化教学的手段,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切理解文章内容,并自我分析出让学生赏析的补充诗文的感性特点及表现手法,真正领悟到诗文的意境之美。

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和提示,不做过多的讲解。

四、学习目标:

1、回顾“感性”的含义。

阅读引文,回顾并明确作者的观点。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

运用作者所讲的方法,学会赏析古诗文,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其中第一个目标是回顾上节课的内容,第二个目标是本节课的重点。

所说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是通过举一些我们曾经学过的古诗文为例,以课件的形式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使学生更易于理解作者所说的感性的问题,进而学会赏析新的诗文。

因此在重难点的安排上也以第二个目标为主。

五、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

六、教学过程:

预备铃响后,学生齐备《诗词九首》。

上课铃响。

师:

上课。

生:

起立!

老师好!

同学们好!

请坐!

(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回顾背诵了我们曾经学过的古诗词,背得很好。

不过,会背只是学习古诗词的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学生自由回答,有学生回答道:

赏析)说的不错,学习古诗文还要学会赏析。

当我们读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时候,我问同学们写的怎么样。

有同学就会说:

很好。

当我们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时候,我又问同学们写的怎么样。

有同学仍然会说:

真好。

当我们读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我再问同学们写的怎么样。

有同学还是只会回答道:

太好了。

是啊,诵读古诗文,我们能感到古人写得真好,却常常苦于说不出到底好在哪里,怎么好了。

这就表明我们还没有掌握赏析的方法,能够进行赏析。

不过,相信通过今天深入的学习,我们就能够掌握赏析古诗文的方法。

好,现在我们进一步学习《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一文。

(同时,课件展示本课课题)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题目中所说的“感性”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

感性,就是敏锐的感官经验。

说得对。

不过这是用专业性的术语来解释,把它进行明确化、具体化的解释,它包括——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

对。

在这里,视觉还包括“视角”。

另外,老师还觉得应该再加一条:

以及由以上各种感觉而触发的内心感受,即各种情感体验。

这也应该属于“感性”的范畴。

(同步课件展示“感性”的含义)

本文是一篇“文艺理论文”,讲的是专业性很强的创作理论问题,因此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观点。

而本文在内容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是节录了大量引文,并在分析引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又一个观点。

上节课,我们已经明确了作者的观点,接下来我们借助引文,回顾并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

(展示第一段引文:

冈重岭复,乔木苍苍。

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

——宋王质《游东林山水记》)

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文字。

(齐读)

请问,作者通过对这一段文字的分析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生举手。

指名一学生回答:

作者提出的观点是——用词新颖。

(师板书:

用词新颖)

关于什么的观点?

山水游记的文章应该富有感性。

好,请坐。

哪名同学分析一下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引文的分析而提出这一观点的呢?

文章中写到了“月一眉挂修岩巅,迟速若与客俱”,“月一眉”用眉做量词,用词很新颖。

老师觉得学生的回答欠完整,进一步追问:

“用词新颖,使文章怎么样?

而使文章富有了感性。

好,这就把你的意思表达完整了。

说到这,我们已经理解了作者的观点。

不过我却想问同学们,用词新颖就能说明文章富有了感性吗?

这两者之间恐怕没有必然的联系。

谁能给我们解释解释呢?

是不是中间还应该有一个环节?

生一时难以回答。

看同学们一时难以回答,那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下。

现在请同学们从你们曾经学过的古诗文中举出用词新颖而使文章富有感性的例子。

哪位同学说一说?

生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哪个词用词新颖而使文章富有了感性?

请你分析说明。

“绿”字用词新颖,不但写出了春风吹来大江两岸一片绿色的情景,而且把春风吹来使得大江两岸的山坡、土地渐渐变绿的动态过程也表现了出来。

让人能够想象得出春天到来一片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象。

使得这首诗一下就富有了丰富的感性。

这位同学分析得太好了。

他抓住了关键词“绿”,指出了这个词不但具有名词“绿色”的特点,而且具有“变绿”的动态特征,写得是形神兼备,充满感性。

这位同学分析得清楚而完整。

哪位同学还能再举个例子说一说。

生2: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请指出用词新颖的词并分析说明。

“闲”字用词新颖。

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白云在天空中随意、悠闲地飘浮,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情景,充分展示了云的特点。

让人一下就想象出那种情景。

分析得非常好。

确实,一个“闲”字生动地展现出天空中云的特点,即使我们没有看到那种景象,也能使我们在头脑中想象出那种景象。

这样诗歌就真的充满了感性。

我也再举个例子,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这个观点。

同学们平时描写到人的脸,常会用到什么样的量词,写成一什么脸?

(自由答)张,面。

是啊,我们平时都是这样描写的,可是有一位作家在描写人的脸时用了一个很新颖的词语,一下子就使文章充满了感性。

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不知道。

(板书)饼。

(生笑,自言自语道:

一饼脸。

)是的,一饼脸。

当读到这个词语时,我相信你们的脑海中一下子就能想象出这个人的脸的特点,是什么样的?

你们说说。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显得轻松、愉快,学生大声喊着自己的理解。

大,圆的,扁又平……(生笑,听课老师也笑了)

说得好。

你们看,一个词语用得好了就一下子能让人想象出事物的特点,这就是作者所提出的观点:

用词新颖就能使文章富有感性。

同学们理解作者的观点了吗?

理解了。

好。

可是我们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用词新颖就能说明文章富有了感性吗?

用词新颖还必须得怎样才能使文章富有感性?

(生思考、解答,教师总结、明确。

用词新颖,还必须要准确、恰当地描绘出事物的情状,使人们的头脑中能想象出事物的特点,这样文章就具有了感性。

理解了作者的第一个观点,我们现在来看下一段引文,总结并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观点。

(展示第二段引文:

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

小驻古柳根,得酒两罂,菱芡数种。

复引舟入荷花中,歌豪笑剧,响震溪谷。

风起水面,细生鳞甲,流萤班班,若骇若惊,奄忽去来。

夜既深,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

天无一点云,星斗张明,错落水中,如珠走镜,不可收拾。

——宋王质《游东林山水记》)

同学们放开声音,自己读一下这段文字。

(自由读)

指名一生:

要调动多种感官来叙写事件或景物。

(师板书观点)

请具体说明。

文章中写“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绿偃,摇荡葳蕤”是从视觉的角度写荷花在风中的情态;

“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是从嗅觉的角度写荷花的香气浓郁,同时“冲怀罥袖,掩苒不脱”把嗅觉的香气又触觉化了;

“歌豪笑剧,响震溪谷”是从听觉的角度写人们欢快、嬉戏的情景;

“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是从人的感受上写夜晚山势给人的一种压迫感。

文章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人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描绘了这一景象。

某某同学回答得具体而详细,把我们上节课所分析的这一观点理解得非常透彻。

现在同学们谁能从学过的诗文中举几个例子来加深一下理解呢?

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分别通过视觉、触觉、听觉来写景叙事,描绘出了那样一幅情景。

比如我们学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既有通过视觉所描绘的山水景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也有通过听觉写到的声音“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几位同学举的事例恰当准确。

可见真正理解了作者的这一观点。

作者通过这一段文字的分析,还提出了一个观点,是什么?

指名一学生:

善用动词写景,静景也要写得有动感。

对,请对照引文具体解释一下。

文中写道“山益高且近,森森欲下搏人”,山本来是静态的事物,作者却用“欲下搏人”写出了山倾斜的动态感,好像是要跳下来打人一样。

把山一下子写活了,充满了情趣。

(其他学生举手要求继续发言。

文中写道“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香气本来是嗅觉方面的感受,作者却用了“冲、罥、掩苒”这些动词来描绘,使得香气仿佛有了形象,有了质感,我们能用触觉感受到。

生3:

文中写星星倒映在水中的景象,用了“如珠走镜,不可收拾”来描绘,写得具有了动态感。

把星星倒映在水中随着水面的起伏而不断变化的景象描绘了出来,把静态的事物写动了,使文章富有了感性。

解释得非常好。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从我们学过的诗文中举几个例子深入地理解一下呢?

比如我们学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写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用了一个“竞”字,把静态的山写得具有了动态感,好像山都在争着向上生长,写出了山势的高峻与挺拔,写得形象而生动。

还有后面的“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了“争、指”这两个动词,把山就写活了,能让人想象出山的情态。

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写泰山的景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作者用了一个动词“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高峻与挺拔,形象而生动。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写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写山用动词“舞”,写原用动词“驰”,山和原本来都是静态的,作者却用了这两个动词表现出了它们的动态感,分别写出了山的起伏舞动,原的奔腾纵跃的情景,令人感到充满了感性。

几位同学举了丰富的例子,深入分析理解了作者的这一观点,具体明确,详细深刻,可见你们已真正学会了赏析古诗文。

同学们已经深入理解了作者的观点,很好。

关于这一段,我觉得描写香气的内容写得真好。

香气本来是诉之于嗅觉的,可作者却写道“冲怀罥袖,掩苒不脱”,香气已经充满了整个胸怀,衣服中全都装满了,还缠绕在你的衣袖上,你甩都甩不脱。

香气是无形的,可作者这样一写就仿佛有了形象,有了质感,似乎我们能用眼睛看到她,也能用手去触摸到她。

真是写得太富有感性了。

不过说起来这还不算什么,古人还有这样的诗句,写自己从春天的郊外回来是“归来犹存肌骨香”。

王质写香气还只是停留在衣服上,人家写香气都已经渗透至肌骨之中了,衣服脱了,仍然是全身散发着香气。

这香气充满着渗透性,似乎具有了力度。

有同学会认为太夸张了吧,哪有这么厉害。

我们描写人呼吸到一股清新空气的时候常用到一个成语是——沁人心脾。

连心脾都能沁入,透肌入骨又有何不可呢?

我还想起一首写香气写得非常好的现代诗,七年级下册我们学过王宜振的一首儿童诗《初春》,诗的最后一节写到“采一片树叶做一支叶笛,把春天吹得摇摇晃晃;

走进家门抖一抖衣袖,竟抖出一地春的芳香。

”作者写人们在春天的田野之中玩耍,身上浸透了春的气息,回到家中抖一抖衣袖,竟然把春的芳香抖落了一地,那芳香掉落在地上,似乎我们能看到她的存在,看到她在慢慢地弥散,漫到了屋中的每个角落,你可以随时伸出双手把这香气捧起来,放到鼻边轻轻地嗅一嗅,嗅到春天的芬芳。

作者的描写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感性。

通过第二段引文,我们深入理解了作者的这几个观点,接下来我们一起赏析一下第三段引文,看看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

(展示第三段引文:

复坐文殊岩下,置酒小酌。

日既入,轻烟浮云,与暝色会。

少焉,月出寒阴,微明散布石上,松声倏然自万壑来,客皆悚视寂听,觉境

愈清,思愈远。

已而想与言曰:

“世其有乐乎此者欤?

”——元末麻革《游龙山记》)

指名一学生朗读这段文字。

作者通过这段引文的分析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与其描写感性的来源,不如描写感性的后果。

作者的这个意思就是要我们学会运用什么样的手法来写作?

侧面烘托的手法。

引文中写什么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写松涛声,不写松涛声如何大,来得如何突然,而写人们突然听到松涛声时惊惧的、凝神细听的表情。

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

那么同学们能不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举几个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叙事状物的典型例子呢?

我们学过的《小石潭记》中写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作者明着在写鱼,写鱼的数量,鱼的情态,而实则是在写水,通过鱼的情态的描写来表现水的清澈。

特别是作者用了“空游”一词,写鱼似乎在悬空游动,毫无凭借,侧面表现了水至清的特点,已经清到好像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样写比直接写水清效果要好得多。

郦道元的《三峡》中写夏天的水势迅猛,不直接写,而是通过写传达王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一千二百里的路程,虽然骑上快马,也比不上船这么快。

以此来表现水势的迅疾。

两位同学举了我们学过的非常典型的例子,深入理解了作者的观点,体会到了作者所说的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写景状物的好处。

同学们应该掌握住这一写作方法,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四段引文,进一步理解作者的观点。

(展示第四段引文:

由恶溪登括苍,舟行一尺,水皆污也。

天为山欺,水求石放,至小洋而眼门一辟……落日含半规,如胭脂初从火出。

溪西一带山,俱似鹦绿鸭背青,上有腥红云五千尺,开一大洞,逗出缥天,映水如绣铺赤玛瑙。

日益曶,沙滩色如柔蓝懈白,对岸沙则芦花月影,忽忽不可辨识。

山俱老瓜皮色。

又有七八片碎翦鹅毛霞,俱黄金锦荔,堆出两朵云,居然晶透葡萄紫也。

又有夜岚数层斗起,如鱼肚白,穿入出炉银红中,金光煜煜不定。

盖是际天地山川,云霞日采,烘蒸郁衬,不知开此大染局作何制?

意者,妒海蜃,凌阿闪,一漏卿丽之华耶?

——明王思任《小洋》)

同学们看这一段引文中用蓝色标出的字都是写的什么?

作者看到的景物。

那用红色标出的字呢?

是这些景物的色彩及其变化。

由此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用丰富、宽广、精细、绚丽的色彩描绘景物。

请同学们举出具有丰富色彩感的古诗文。

深入体会这样的诗文是如何更富有感性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句诗中写到了黄色的黄鹂鸟,碧绿的柳树,白色的鹭鸶鸟,青蓝色的天空,色彩丰富,让人能够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有一望无际的荷叶的碧绿,也有在阳光照耀下的鲜艳的红色,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用色彩表现景物是画家擅长的技巧,而用文字给景物上色却有很大的难度,只有善于观察,善于描写的作家才能运用得非常好,也才能使他所写的文章更富有感性。

总结一下前面所讲的内容,我们通过四段引文,归纳出了作者的五个观点,分别是:

1、用词新颖。

2、要调动多种感官来叙写事件或景物。

3、善用动词写景,静景也要写得有动感。

4、写感性的后果,以侧面描写来烘托。

5、用丰富、宽广、精细、绚丽的色彩描绘景物。

这些观点最终要说明的观点是什么?

山水游记应该富有感性。

(师板书文章的主要观点)

同学们,我们已经深入理解了作者的观点,而作者的这些观点又是在谈古诗文的赏析方法。

那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是否已学会了赏析的方法呢?

下面我们做一做赏析练习,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掌握了赏析的方法。

(展示赏析练习1:

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

请同学们赏析一下这两段文字,特别注意标出的字。

“红杏枝头春意闹”,用词新颖,通过一个“闹”字把春天到来后,杏花盛开,红艳艳地缀满枝头的景象描绘了出来。

“闹”字还写出了杏花很多,挤在一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喧闹景象。

“闹”字还写出了蜜蜂在枝头飞来飞去采蜜时嗡嗡的声音。

赏析得非常好。

经过几位同学生动的描绘和不断的补充,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已经展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了。

接着赏析下一句。

作者写红色的花开满山巅,用了一个“燃”字,使得花的开放一下具有了动态感,把静态的事物写动了,写活了,远远一看,好像山上烈焰腾腾,烧着了一样。

抓住了关键词“燃”来分析,理解到了善用动词写景,静景也要写得富有动感。

理解的非常好。

这句诗中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景。

江水的青碧才更显出水中鸟的白,山的苍青色才更显出花的红艳,似乎燃着了。

另辟蹊径,与众不同。

可见你非常善于观察,而且很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为我们开启了思路。

我们赏析下一段文字。

(展示赏析练习2:

花尽酒阑春到也,离离。

一点微酸已着枝。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我们对这段文字不太懂写的什么意思。

师讲解:

这是节选的几句话,诗中写道春天到了,树上的花已经落尽了,一点青梅果已经在枝头长出来了。

枝头长满了果子,本是通过视觉来描绘的,但作者手法巧妙,把视觉的内容通过味觉来表现。

不说青梅已长在枝头,却说“微酸已着枝”,我们读到这样的文字,感到嘴里也已经是流满酸水儿了。

作者这样写青梅真是太富有感性了。

同学们理解了吧?

(展示赏析练习3: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哪位同学来赏析一下这首诗?

这首诗写的是夜晚下雪的情景,作者并没有直接看到屋外下雪了,但是他却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天气的寒冷,白雪纷飞,雪下得很大,把竹枝都压断了的情景。

分析得很好。

那么这首诗都运用到了我们前面所讲到的作者观点中的哪些观点呢?

运用了调动多种感官来叙写事件或景物的方法。

运用了写感性的后果,以侧面描写来烘托的手法。

一首小诗就运用了这许多方法,能不富有感性吗。

赏析了这么多的古代大家的诗文,我们也来看一看同学自己的习作,是不是也是富有感性的。

(展示赏析练习4:

学生文章赏析:

春日的阳光,从敞着的窗户大片大片地翻涌进来,笼罩住了整个房间。

春天的歌,那些泛着绿意,浸着热烈,充满欢乐和活力的音符,在光秃秃的树杈间跳跃,把严寒顷刻间融化成光泽的新绿。

觉得快乐像雾一样在身体里蔓延开来,我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一段春天。

这位同学的文章中描写阳光照射到屋子里面,她用的是“翻涌”一词,用词很新颖,把太阳照进屋中时的动感特点写出来了。

有时候你映着阳光会看到空气中的浮尘在上下翻动,真的就有了翻涌的感觉。

评点准确恰当,而且还能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来解说和品味,真是太有感悟了。

这正证明了“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这一理论。

她说“春天的歌……泛着绿意,浸着热烈……在光秃秃的树杈间跳跃,把严寒顷刻间融化成光泽的新绿。

”她写春天,用了“跳跃”“融化”等动词,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发,生命律动,春意盎然的特点,让人深深地感觉到春天的美好。

抓住了关键词来评点,评点得太好了。

这位同学能把春天这样写,说明她很会使用——

动词。

对!

这就是我们讲的作者的观点:

文章中写道:

“快乐像雾一样在身体里蔓延开来。

”快乐是一种情绪,是心理上的东西,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她却比作了“像雾一样”,就使得无形的东西变得有形了,似乎可以看到快乐在她身体中扩散、蔓延。

能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有形,这是一种写作技巧,更是一种写作能力,愿同学们都能掌握这种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那么刚才这位同学评点的内容用作者余光中先生的观点来说是哪一点呢?

学生有的回答:

调动多种感官来叙写。

有的回答:

写感性的后果,以侧面描写来烘托。

还有的回答:

有丰富、宽广、精细、绚丽的色彩感。

我们同学的一篇文章竟然引来同学们如此丰富的理解,可见这位同学的文章写得真是太美了,竟然用到了余光中先生所说的好几个观点。

(掌声)

小结:

好了,同学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就已经学完了。

下课!

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