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图专业在规划方案阶段的设计程序和内容Word文件下载.docx
《总图专业在规划方案阶段的设计程序和内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图专业在规划方案阶段的设计程序和内容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做总平面布置、道路、竖向布置的文字说明。
做综合管线、消防设计的文字说明。
6.做主要工程量统计表,包含:
主要、次要道路长度、面积;
填方量、挖方量;
挡土墙长度;
明沟长度;
主管廊或管沟长度等,以作为投资预算的依据。
7.按甲方投资规模要求,分期分批出报批文本及方案图。
将批准后的初设总平面布置图及竖向布置图提供给结构专业,配合结构专业提地质详细勘探任务委托书。
施工图设计中总图专业的程序和内容
地质勘查报告
分析地质勘察报告关于场地现状各类属性和数据,例如有无地裂缝及其分布、地下水情况、建议基础开挖深度、冻土深度、有无滑坡断裂带及其分布、有无各类沟管及其留设拆除情况、有无河流水面、地下暗河及整治情况等。
核查地质报告引用高程基准是否与地形图一致,若不一致,如何换算。
场地粗平土图
1.场地粗平土图:
按报批后的初设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为依据分期分区划分平土范围,做场地粗平土设计和土方调配图、堆放设计图这一阶段考虑到土石方挖填平衡,有可能需要局部调整修改总平面中建构筑物的位置、标高;
2.该阶段对场地与红线外部、场地内台阶之间的高差处理方式应明确,核查预留位置是否满足挡土墙、护坡放坡要求,如不足,也需要建构筑物的位置进行局部调整。
并与结构专业协商挡土墙合理的结构形式,与雨道专业协商排水系统是否可行。
3.一般山地工程的场地粗平土图应与台阶挡土墙、边坡护坡、地下涵管及排洪沟等一期提施工图资料,只有这样施工场地才能安全稳定。
绘制场地粗平土图,明确该施工图的各种技术要求和施工注计算该施工图工程量。
施工图解决中包含施工图方案定案步骤,这是在各个工种进入正式施工图设计之前,将前面的遗留问题予以澄清,并形成共识,以便在后续的施工图设计中避免“错、漏、碰”。
总平面布置图
1.建筑专业需提供建筑单体资料图给总图专业做总平面定位。
建筑物四周的标高关系必须与场地标高相吻合。
山地或大片区搞开发建设,建筑单体设计必须适应场地地形,不能让场地和道路去适应不同的建筑单体,不然会造成整个工程设计中各专业无休止的返工,拖延工期。
2.准确地确定和绘制出各道路系统的交点坐标、标高、转弯半径、曲线长、切线长及竖曲线半径等;
3.计算各类道路结构厚度;
4.确定和绘制道路、建构筑物、场地三种不同关系的挡土墙坐标及标高;
5.委托结构专业做挡土墙结构设计,提挡土墙平面、纵横剖面资料图;
6.将结构专业的建筑物基础和挡土墙基础绘制在总平面上(有时还要标注基础的大小、埋深,为今后的综合管线图创造条件)。
7.绘制总平面及竖向定位图、道路及建构筑物坐标表、明确该施工图的各种技术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计算总图施工图工程量。
场地排雨水图(场地细平土图)
1.根据场地排水方向绘制道路及场地排水沟,做道路雨水口布置。
并计算每个雨水口的排水标高,排水沟的坡长、坡度,标注排水沟起讫点坐标,并进行编号。
2.设计广场、停车场及大块绿地的分水脊线和谷线,确定分水脊线和谷线的排水方向、标高及位置,
3.绘制场地排水图,做排水沟工程量统计表,并计算排水设施工
程量(包括细平土及排水沟基槽土石方工程量)。
明确该施工图的各种技术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综合管线图
1.在总平面和竖向布置图和场地排水图的基础上绘制一张总图资料图(含道路、建构筑物、排水沟、雨水口),提给各管线专业作为设计的条件图,各专业以此为基础提供各自管线的路由交总图,并注明管线的管径大小、数量、埋深、有压力、无压力以及特殊要求等。
2.总图根据有关管线设计规范按先自留后压力、先主后次、先大后小的原则,将管线综合在总平面图上。
原则是必须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管线与建筑物基础不碰撞、管线与管线之间不碰撞,并且管线线路短捷、顺畅、合理。
3.各管线专业会审确认后,总图返各管线专业管线资料图(含控制点的坐标、标高)。
4.总图根据各专业最后返提的资料,看有无调整和修改,并准确绘制在总图上,最后发综合管线图。
(图中注明各管线专业施工图的编号和发图时间,便于施工管理)。
竖向布置与土石方工程
场地土石方平衡
在竖向布置中,考虑土石方平衡是必要的,但在设计中应注意:
(1).不能只以最终规模的土石方量进行全厂平衡,那样容易造成部分地区取、弃土困难和重复挖填的现象,甚至影响施工进度。
而是应在分期分区平衡和大厂房自身可能平衡的基础上再考虑全厂在经济运距内土石方挖填的平衡。
(2).在进行土石方平衡时,应注意各种情况下参加平衡项目的特点和变化,应使平衡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如在一般情况下,除场地整平的土石方外,还应包括:
地下构筑物、建筑物基础、管线地沟、排水沟、道路、铁路、堆场等工程的余土以及松土的余土量或湿陷性黄土的缺土量等。
如某工厂总图设计中,因设计人员对道路、堆场基槽余土考虑欠周,致使工程建设中大量土方需外运,由于受交通限制,最终在工厂边缘地带堆出一座假山,不仅造价增加,而且影响工期和总平面效果。
(3).如果场地土石方需在厂外取土或弃土才能平衡时,此时,除考虑土石方本身平衡外,还应考虑取土或弃土场地的运距、交通等条件。
但不问具体条件,仅从数量上考虑土石方平衡,是不会达到预期要求的。
因为填土需要分层辗压、夯实,费时费事,且须加深建筑物基础。
将挖方运于厂外,虽然加长运距,但总费用仍可能较在厂区内平衡为低。
即使费用相同或略高,因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或有利于城市建设,有利于缩短工期,从全局来看,也是合理的。
正确处理好挖、填关系
在考虑挖、填关系时,应立足少填少挖,填挖接近就地平衡。
如果自然地形、变化较大,必须进行较大的挖、填方才能满足竖向布置要求时,应在保证挖、填方总量最小且达到基本平衡的情况下,恰当地处理挖填关系。
(1).多挖少填。
由于填方不易稳定,且往往导致建、构筑物基础加深,使基础工程量增多。
而挖方区则可降低基础工程造价,如果弃土方便,可考虑多挖少填。
(2).重挖轻填。
就是把重型建、构筑物放在挖方地段,而把轻型辅助设施、堆场、铁路、道路等放在填方地段。
(3).上挖下填。
这有利于创造下坡运土的条件。
(4).避免重复填挖。
例如:
当填土区域内有大量地下工程时,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其成为保留区,待地下工程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填土,以避免重复填挖。
参考自徐杰的《略论总图竖向布置》。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研究
今天和大家来研究下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有哪些?
我们知道,在规划、总图、道路、建筑、水利、施工等工程建设中,常需要将自然地貌改造为水平的或者一个或几个坡度的场地,以便适于布置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
土方量的大小与工程的投资直接相关,因此准确、快速地计算土方量对开展规划设计、控制总投资及分配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有DTM法、方格网法、等咼线法、断面法、区域土方量平衡法和平均高程法等。
1、DTM⅛
由DTM模型(数字地面模型)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X,Y,Z)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三角网来计算每个三棱柱的填挖方量,最后累积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方和挖方分界线。
2、方格网法
方格网法主要适用于地形变化连续、地形起伏较小、坡度变化平缓的场地,方格网法大面积的土石方估算常用该法。
绘方格网,并求格网点高程。
根据场地范围绘制方格网。
方格网的大小根据地形复杂程度、地形图的比例尺、施工精度要求而定。
一般人工施工多采用10m*10m20m*20mB勺方格;
机械施工时多采用50m*50m的方格,并进行编号。
由等高线内插出每一方格顶点的地面高程,标注在相应顶点勺右上方。
确定场地平整勺设计高程。
该步骤也可根据甲方要求来定。
水平面勺设计高程等于场地地面高程勺平均值,即根据方格顶点勺地面高程及其在计算每格平均高程时用到勺总次数求权平均值。
计算挖、填方高度。
计算各方格顶点处勺挖、填高度。
用方格顶点高程减去设计高程,得每一方格点勺挖、填方高度,即
挖填高度h=H设计高程-H地面高程
“+”表示填方高度,“-”表示挖方高度。
挖、填方高度应标注在相应方格点左上方。
计算挖、填土石方量。
实际计算时,可按方格依次计算。
土石方量等于挖方面积(或填方面积)乘以平均挖、填方高度。
若格内既有填方又有挖方则分别求之,然后再计算挖方量总和和填方量总和。
挖、填土石方量勺计算也可根据角点、边点、拐点和中心点勺挖、填方高度,分别代表1/4、2/4、3/4、1方格面积勺平均挖、填方高度,按下式分别计算:
角点:
挖(填)方高度h*1/4方格面积边点:
挖(填)方高度h*2/4方格面积拐点:
挖(填)方高度h*3/4方格面积中心点:
挖(填)方高度h*1方格面积
计算出各点勺工程量后,再分别计算挖方量和填方量总和,填、挖方工程量应大致相等。
等高线法平原地区一般不采用该方法;
当地面起伏较大、坡度变化较多时,可采用等高线法估算土石方量,在地形图精度较高时更为合适。
等高线法勺工作内容与步骤和方格法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计算场地平均高程勺方法。
其场地平均高程勺计算方法如下:
在地形图上用求积仪或其他面积量测方法按等高线分别求出它们所包围的面积,相邻等高线所围起的体积可近似看成为台体,其体积为相邻等高线各自围起面积之和的平均值乘上2条等高线间的高差,得到各等高线间的土石方量;
然后再求全部相邻等高线所围起体积的总。
断面法
断面法在地形变化较大、场地狭窄的带状地区,可以用断面法计算土石方量。
沿场地ABC中央设一轴线LL,每隔一定距离L设横断面1-1、2-2、3-3等。
间距越小,计算土石方量精度越高。
平均高程法
平均高程法平均高程法测量时隔20m测1个碎步点,把所有的碎步点高程相加取平均,作为该测区平均高程。
该方法通常被施工单位采用,但该方法误差较大。
总结:
1、DTMi方法计算土方工程量精度高,但其计算过程中数据量大,占用大量存储空间。
因此,如果地图本身数据量大时就应慎重考虑是否采用该方法。
2、方格网法不论在平原地区还是在山区都与DTMfi最接近,且
数据量小,计算速度快。
因此,在不宜用DTM法时采用该方法较安全。
3、等高线法只适合地面起伏较大、坡度变化较多时采用,并且用该方法还必须与前2种方法结合使用。
因此,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一般不使用。
4、平均高程法不论在平原还是山区其精度都较差,并且其精度受选取高程点的位置影响极大。
因此,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建议使用。
5、断面法一般用在场地狭长的带状地区,如公路、铁路方面;
6、在平原地区各方法的精度较高,在山区精度较差。
因此,对山区进行土方量计算时要格外用心,应选取适当的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谈谈路基土石方调配
路基施工开始前,应做好土石方调配方案。
土石方调配是在线路纵断面图填挖方与土石方数量表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施工组织中的重要内容。
合理的土石方调配能减少路基工程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同时还能少占农田、支援农业。
1、路基土石方调配的基本概念
在路基土石方施工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填筑路堤的土应从哪里取?
路堑开挖出来的土石又运到哪里去?
这些土石是否可用来填筑路堤?
如果挖填两处距离较近,则移挖作填是省工、省时、经济合理的;
如距离较远或有障碍(如隔河、山等),则可能不经济。
因此,在各个路基工点中,必须进行合理调配。
确定哪些挖方的土石应运到填方处去利用,哪些挖方的土石应运到弃土堆中,哪些填方的土应从取土坑或取土场去取,这就叫做土石方调配。
2、路基土石方调配的原则
(1)•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空地作为取土、弃土的场地,少占耕地,并结合施工改地造田。
(2).取土坑的深度与弃土的堆置地点,要考虑排水系统的全面规划,禁止弃土堵塞渠道。
取土坑的深度应使坑底标高与桥涵沟底标高相适应,以利排水。
(3).在经济运距范围内,充分利用移挖作填。
如挖方少于填方数量时,可以先横向取土填筑路堤底部,再纵向利用路堑的挖土填筑路堤的上部。
如路堤两侧取土有困难时,可采取放缓路堑边坡或扩大断面的方法取土。
当挖方数量大于填方数量时,可先横向将多余土方丢弃,再纵向运输到路堤处填筑,如图所示:
(4).进行土石方调配时,还可充分利用改河、改沟、改移公路等
附属工程的土方。
隧道开挖出来的岩块可充分利用来修建桥涵、挡土墙等
结构物,还可用作线路道碴。
预留的复线位置或拟扩建站场的范围,都不应在其挖方上弃土,亦不应在预留填方处取土,最好将挖方上的弃土弃于预留填方处。
(5).大填大挖间的小填小挖应提前完成施工,为大填大挖整平运输通道。
在调配的范围内,如有大桥、长隧道阻碍,则一般不考虑跨越调配。
如有中小桥、涵洞阻碍,则需根据施工工期的长短,适当考虑进行跨越调配。
(6).计算调配的土石方数量时,还应考虑:
A、土石方经过挖掘、运输、填筑及压实后,其体积较原来有所
变化,有的体积增大,有的体积减少。
增加值或减少值可用松散率或压缩
率来表示。
其数值的大小与土石成分、性质、压实度、含水量和施工方法等有关。
在调配时,土石方的数量应根据其压缩率或松散率的经验数值进行调整。
B、土石在挖、装、运、卸过程中的损耗。
C、用机械填筑路堤时,为了保证压实路基边沿缘部分的填土,
施工时须将路堤每侧多填宽约0.4〜O.5m。
除上述各点外,还应注意到土石方调配与施工方法的密切关系。
施工方法不同,土石方调配的数量和经济运距也不同。
要做好土石方调配工作,不能单靠设计文件和图纸,必须进行现场调查。
只有结合现场实
谈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
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利用和改造建设用地的原有地形,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选择场地的竖向布置形式,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设计。
2)、确定建筑物室内外地坪标高,构筑物关键部位(如焦炉机械轨
道项)的标高,物料堆场和检修场地的设计标高,场地内道路标高和坡度。
3)、组织地面排水系统,保证地面排水通畅,不积水。
4)、安排场地的土石方工程.计算土石方填、挖方量,使土石方总量最小,填、挖方接近平衡,未平衡时选定取土或弃土地点。
5)、进行有关工程构筑物(挡土墙、边坡)与排水构筑物(排水沟、排洪沟、截洪沟等)的具体设计。
为什么水泥混凝土面层要设置传力杆
水泥混凝土路面属于刚性路面,在外部荷重情况下,荷重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应力也就不同。
同样的荷重,在混凝土板边缘所引起的应力要比中部为大。
也就是说,在设计混凝土板时,要考虑边缘的不利情况。
为解决这个间题,一般不外采取以下五种方法
1.把边缘设计厚些,即所谓厚边式。
4.板与板接缝的地方,做成企口,即企口缝,可以把一块板上的荷重传递一部分到邻板上去,使两块相邻的板能协同承受荷重。
5.在接缝处设置传力杆,同样可以把一部分受力传到邻板。
第一种方法,施工比较麻烦,一般很少采用;
第二种,施工虽较方便,但要多耗用混凝土,第三种,要多耗用钢材,故以上两种方法都不经济,第四种和第五种则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其中第五种效果更好一些。
传力杆采用的钢筋,其长度、直径、安放位置等,在设计图纸上均有规定,施工时严格按规程办事,要特别注意保持传力杆的正确位置,在浇筑混凝土和震捣时,要随时地注意检查。
伸缝传力杆还要在一端套上金属或塑料套筒,筒内装有部分锯末,其作用是使混凝土板在伸缝处移动时,传力杆可以随着移动。
对于缩缝和纵缝的传力杆则不需要这种要求,但同样要防止施工中位置变动。
设置传力杆不免给施工增加一些困难,然而,必须仔细操作,使其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否则,不但无效,有时还会引起接缝处产生意外的破坏。
由于方位不准和埋设不确切的传力杆,当路面发生变形时,就有可能产生搅动现象,从而,引起边缘的过早损坏。
什么是传力杆以及传力杆的作用
什么是传力杆?
传力杆系用圆钢筋制成,常用直径19〜25mm的光面钢筋。
长度约400〜70Omm传力杆的一端固定在混凝土内,另一端涂上沥青后套上内径较传力杆直径约大5mπ的金属或硬质塑料的套管内。
套管长80m〜100mm套管底与传力杆端部之间留出与伸缝宽度相同的空隙,其中填充弹性材料,如木屑等,使传力杆能自由伸缩。
传力杆常用间距为300〜500mm设置于地(路)面7昆凝土板的中心部位。
在同一条伸缝上的传力杆,应两边交错设置。
传力杆的作用
在运输繁忙的厂区道路上,或是装载车辆进出频繁的室外混凝土地面上,为了保证相邻的地(路)面板之间能有效的传递荷载,往往在伸缝处设置传力杆。
当车辆轮压施荷子某一板边时,通过传力杆将一部分荷载迅速传递至相邻一边的地(路)面上,促使相邻板块共同承受荷载避免因局部轮压过大而造成破坏,保证地(路)面的正常工作。
为保证传力杆位置正确,施工时,伸缝边的侧模板上应按传力杆的间距设置穿放传力杆的圆孔。
传力杆穿放好后,应作适当支垫,保证在混凝土内位置正确。
简单说说用地容积率
用地容积率=建筑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
也称建筑面积密度或楼板面积率,是反映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及其经济性的技术经济指标。
例如,在1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有4000平方米的建筑总面积,其容积率为0.4。
容积率反映了整个建筑物的体量,构成了土地使用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故而对容积率的控制为用地管理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容积率越大,土地利用程度越高。
但是,用地容积率并不能反映土地利用的其他特征,如建筑物的稀密程度、日照卫生条件等。
在研究城市建成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和城市规划管理中,为了全面反映和合理控制土地的利用,还必须把用地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城市人口密度、日照标准等指标结合起来综合地分析研究。
不少国家采用用地容积率作为分析和控制城市土地利用的手段。
例如日本在《建筑标准法》中对不同用途地域的用地容积率作了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