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418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docx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docx

ABO血型鉴定操作规程

ABO血型定型编号:

□□□□/J04-2016

操作规程版号;2016—A版第0次修改

1.目的;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特别订本规程。

2.范围;适合进行ABO血型鉴定相关科室的全体工作人员.

3.职责;

3。

1科主任负责本规程的培训,考核及督促实施。

3.2科室工作人员按文件进行操作并建立相关记录,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3.3全科人员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

4.原理

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A抗原和B抗原,将血分为A型、B型、O型和AB型四种。

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ABO血型.正定型是用已知抗A和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表面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反定型是用已知的A型红细胞和B型红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或抗B.反定型中使用O细胞是为了检测抗A、抗B以外的不规则抗体.

5,试剂

5。

1抗-A、抗B分型血清。

5.2~5%、B、O、试剂红细胞。

6试剂的质量控制;

6.1每个工作日在实验开始前,对试剂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有效期、有无渗漏等,试剂红细胞无明显溶血.

6.2每个工作日在实验开始前,对所有的抗—A、抗—B、试剂红细胞按《血型试剂确认操作规程》进行特异性验证。

6.3将试剂的厂家、批号及检测结果记录到《血型试剂质量控制记录»中.

7.工作程序:

7。

1正定型:

取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记“抗A”、“抗B",分别滴加抗A、抗B试剂1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加入受检者2%~5%红细胞1滴,混合。

7。

2反定型:

另取洁净小试管3支,分别标记“AC”、“BC”、“OC”,各加入受检者血清2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加入A、B和O型2%~5%试剂红细胞1滴,混合。

7。

3以3400转/15秒(或1000转/1分钟)离心将试管轻轻摇动,仔细观察细胞扣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

观察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也要注意凝集强度,这将有助于亚型等的发现。

8.结果判定:

凝集强度的判断依据《红细胞凝集强度判读标准》进行。

血型

正定型

反定型

抗A

抗B

AC

BC

OC

A

+

-

+

-

B

+

+

-

O

-

+

+

-

AB

+

+

-

9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有技术问题或红细胞和血清本身问题,常见者有以下情况;

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

红细胞悬液浓度过高或过低,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出现前带或后带现象),使反应不明显误判为阴性反应。

受检者红细胞表面抗原位过少或抗原性减弱等.

受检者血清蛋白紊乱,常引起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受检者血清中减弱或缺乏应有的抗A或抗B。

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血,误判为不凝集。

由细菌污染或遗传因素引起,多凝集和全凝集,往往是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

血清中有ABO血型系统以外抗体,如I(冷抗体)等,常干扰定型。

观察细胞扣时手法不当,未发现弱凝集。

如发现ABO正反定型不一致,首先要重复做实验一次(必须用试管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用质量合格的试剂以及细心观察和解读实验结果,就可以解决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必须进一步鉴定。

10相关文件

10.1«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10.2«临床输血技术更规范»

10.3«青海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建设验收评审细则»

10。

4«血型试剂确认操作规程»

11记录

11.1血型试剂质量控制记录。

11.2血型检定及结果登记.

 

2016。

4。

5

Rh血型鉴定编号:

□□□□/J04—2016

操作规程版号;2016-A版第0次修改

1.目的;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特制订本规程。

2。

范围;适合进行Rh血型鉴定相关科室的全体工作人员.

3.职责

3。

1科主任负责本规程的培训、考核及督促实施。

3.2科室工作人员按文件进行操作并建立相关记录,为实施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3.3全科人员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

4。

原理

Rh血型系统主要有五种抗血清,即抗D,抗C,抗c,抗E,抗e.用五种抗Rh分型血清来检查红细胞抗原。

在临床输血中,一般只做D抗原的鉴定,凡被检红细胞和抗—D血清凝集着为Rh阳性,不凝集者为Rh阴性。

5试剂,抗—D血清。

6。

试剂的质量控制:

每个工作日在实验开始前,对试剂进行外观检查,包括:

有效期、有无渗漏等;对所有的抗-D血清按《血型试剂确认操作规程》进行特异性验证。

将试剂的厂家、批号及检测结果记录到《血型试剂质量控制记录»中.

7.工作程序:

7.1取洁净小试管1支标识“抗—D”,加抗-D试剂1滴于试管底部,再加受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混合.

7。

2以3400转/15秒(或1000转/1分钟)离心,肉眼观察细胞扣,根据凝集情况判断结果.

8。

1结果判断:

凝集者为Rh(D)阳性,不凝集者再次检测,再次检测不凝集者为Rh(D)阴性。

8.2凝集强度的判断依据《血型试剂确认操作规程》

9.注意事项:

9.1红细胞悬液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抗原抗体比列不当会出现前或后带现象,出现假阴性结果。

9。

2试剂或被检血清和红细胞的比例要适当,否则会漏检阳性结果。

9.3观察细胞扣时手法要得当,防止用力混匀而漏检弱阳性。

10。

相关文件

10。

1«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10.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10。

3«青海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建设验收评审细则»

11。

血型检定及结果登记。

 

 

不规则抗体筛选实验编号:

□□□□/J04—2016

操作规程版号;2016—A版第0次修改

1.目的:

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特制订本规程。

2.范围:

适合输血科(血库)全体工作人员.

3.职责

3.1科主任负责本规程的培训、考核及督促实施.

3。

2科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

4.原理

红细胞血型抗体除了抗A,抗B外,可能含有潜在的其他不规则抗体,而导致输血反应等问题。

血型抗体分子的物理特性与血清学的反应性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

抗体主要分为IgM和IgG抗体,IgM抗体长度大于35.7nm,在盐水介质中能直接相连相应的红细胞,使之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IgG抗体长度大于24nm,在盐水介质中不凝集,而只能致敏相应抗原的红细胞,所以用3人份基本含盖常见抗原的O型红细胞,在不同的介质中检测,(盐水介质、凝聚胺介质或抗人球蛋白介质等)只要血清中存在常见的IgM和IgG不规则抗体,在不同的介质中就会和筛选细胞发生凝集。

5。

仪器、材料与试剂

5。

1凝聚胺试剂

5.2筛选细胞

6.试剂的质量控制:

每个工作日在实验开始前,对筛选细胞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无明显溶血,在有效期内;同时记录试剂厂家和批号.

7.工作程序及结果判断:

7。

1取试管3支,分别标记“1”、“2”、“3”、各管加患者血清2滴,分别加入1、2、3号筛选细胞各1滴,混匀。

以3400转∕离心15秒或(1000转∕离心1分钟)。

7。

2观察结果,3号管中有1管以上阳性者,为抗体筛选实验阳性,说明被检血清中存在IgM类抗体,要送血站进行抗体鉴定.

7.33管均为阴性,表示在盐水介质中抗体筛选阴性,说明被检血清中不存在1gM类抗体。

再将3管继续做聚凝胺实验。

7。

4在聚凝按介质中,3管中有1管以上阳性者,为抗体筛选试验阳性,说明被检血清中存在1gG类抗体,要送血站进行抗体鉴定,

7。

53管均为阴性,表示在2种介质中抗体筛选均为阴性,说明被检血清中不存在不规则抗体。

8相关文件。

9。

1《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9.2《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9。

3《青海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建设验收评审细则》记

9记录

10。

1交叉配血实验记录报告单起草人;

 

交叉配血实验编号:

□□□□/J04-2016

操作规程版号;2016—A版第0次修改

1。

目的;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保证安全输血,特制订本规程。

2。

范围:

适合输血科(血库)全体工作人员。

3.职责:

3.1科主任负责本规程的培训、考核及督促实施.

3.2科室工作人员按文件进行操作并建立相关记录,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3.3科室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原理及操作。

4原理

4。

1交叉配血实验分“主侧”即病人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相容性实验;“次侧”即献血者血清与病人红细胞的相容性实验。

分别用盐水介质法检测IgM类不规则血型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实验不合,用凝聚胺介质法检测IgG类不规则血型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实验不合。

4。

2凝聚胺介质法中低离子介质可以促进红细胞和相应抗体的反应,在加入凝聚胺后,带正电荷的凝聚胺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促进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近,引起的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集反应.如果是由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凝集,则会在加入再悬液时散开.

5.材料与试剂

聚凝按试剂盒。

5.2抗A.抗B分型血清。

5。

32—5%A。

B.O试剂红细胞。

5。

4抗—D血清.

6。

试剂的质量控制;

聚凝胺实验过程中,加入重悬液之前如无凝集时,将阳性对照血清代替待检血清按7.3操作进行质量实验,结果出现凝集,证实实试剂有效。

7工作程序;

7。

1查看输血申请单,核对申请单与血样管上姓名。

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等内容无误,方可进行配血。

7.2依据《ABO血型定型操作规程》,《Rh血型定型操作规程》进行献血者的受血者的ABO血型(正反定型)和Rh血型的复查。

7.3盐水介质配血

7.3。

1取试管2支,分别标记“主侧”、“次侧”,“主测"管加患者血清2滴,献血者2—5%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加献血者血清2滴,患者2—5%红细胞悬液1滴,以3400转/离心15秒或(1500转/离心1分钟),以肉眼观察细胞扣,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

7.3.2主次管凝集或溶血的要查找原因。

7。

3。

3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及溶血现象,为盐水介质配血结果阴性,再将原主次管继续进行凝聚胺介质法配血。

7.4凝聚胺介质配血

7。

41各管加LIM液0。

7ml(14滴),混匀,加凝聚胺试剂2滴,混匀后3400rpm离心15秒,弃取上清液,不要沥干,轻摇观察由凝聚胺引起的红细胞凝集。

7.42有凝集时各加入2滴垂悬液轻摇看结果:

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红细胞凝集应在1分钟内完全散开,若是由免疫性抗体引起的凝集,反应则不会完全散开。

7.4。

3凝聚胺介质配血阳性者,疑似由IgG抗体造成,需进一步抗体鉴定。

8注意事项

8。

1若红细胞中含有较多血清或血浆则需用盐水洗涤细胞一次.

8。

2若加凝聚按试剂后未见红细胞凝集需重做,可能是患者使用肝素类药物中和聚凝胺所致,需多加1滴poiybrene(凝聚胺)试剂以中和肝素。

8。

3观察盐水介质配血结果后,在阴性情况下再进行凝聚胺介质配血,如盐水介质配血结果为阳性,则勿需进行凝聚胺配血。

8.4患者血清中纤维蛋白没完全析出时,要放置到37水浴箱中15分钟,然后再离心。

以防未完全析出的纤维蛋白影响判断结果。

9结果判断:

凝集强度的判断依据«血型试剂确认操作规程»

10.相关文件

10.1«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10.2«临床输血技术范围»

10。

3«青海省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建设验收评审细则»

10.4«台湾贝索公司凝聚胺介质试剂盒说明书

11记录

 

11。

1交叉配血实验记录报告单

 

血液入库、管理编号:

□□□□/J04—2016

操作规程版号;2016-A版第0次修改

一、血液领取、接收、入库、核对、账目登记

(一)医院临床用血均须由所在行政区域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提供,不得自行采集异体血液.

(二)到血站取血时,医务人员须持单位盖章的取血介绍信(须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