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班主任职业压力应对.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720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班主任职业压力应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班主任职业压力应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班主任职业压力应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班主任职业压力应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班主任职业压力应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班主任职业压力应对.doc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班主任职业压力应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班主任职业压力应对.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班主任职业压力应对.doc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班主任职业压力应对  

一、团体方案名称  

工作倍轻松——班主任职业压力应对  

二、参加对象  

全校所有班主任教师。

  

三、团体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

2013年12月13日。

  

活动地点:

安静的、有活动桌椅的宽敞教室(二楼多功能厅)。

四、团体整体目标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课改的推进、人事制度的变革以及社会对教育的评价要求越来越高,小学班主任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越来越大。

而不良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教师们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影响和谐学校氛围的营造。

为此,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支持的小组氛围,使教师们通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学会面对现实,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五、团体活动方案  

(背景音乐)主持人:

各位老师好,欢迎你们参加我们这一期的“班主任情绪管理辅导活动”。

教师可以说是整个班级经营中的灵魂人物,教师本身的人格特质、班级管理技巧与教学技巧等,都在影响着整个班级內学生的学习情況。

然而,每个人难免都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如果教师本身不能好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但教师自己不好受,班级內的学生也会受到负面的影响。

主持人:

我们这次辅导活动就是在了解自己的过程中,怎样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怎样提升自己等方面,通过形式活泼的演练、讨论、分享和角色扮演,不但为你传授心理学知识,还可以通过团体辅导体验,让你清晰地了解自己,调节自己,促进自己。

主持人:

团体活动有一个原则就是:

组内开放、坦诚;组外保守秘密。

而且团体是大家的,开放的越多,收获的越多。

我们每一个环节,都是根据人情绪发展的规律而设计的,如果你少参加一次,就会对你自身和团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各位老师能积极、准时参加这次活动,做到善始善终。

主持人:

在团体活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做一个热身活动。

暖身活动

活动一:

贴心按摩

活动时间:

5分钟

活动目的:

1、通过身体接触,使人们发笑,从而创造融洽欢快的氛围。

2、激发活力,改变听众的生理状态,使其情绪兴奋,对课程充满期待。

3、在短时间内提升培训师的亲和力,拉近与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操作步骤:

1、培训师告诉大家:

为了让学习的过程充满乐趣,而又能始终精神饱满,下面请所有人一起来玩一个集体按摩的游戏。

2、这时候音乐放起来,请大家全体起立、出列、向右转。

每列站在最前面的人,一起拍手,后面的人依次把手放到千面人的太阳穴上,开始按摩。

3、按摩的顺序为太阳穴、耳朵、肩膀、背部、腰部、臀部、大小腿。

4、全部按摩完毕之后,培训师说,“付出终会有回报”,然后让所有人向后转,将第一遍的按摩再做一遍。

5、在按摩的过程中,听众听培训师的口令,按顺序进行。

活动二:

大风吹

请大家围成一个圈坐好,主持人下口令:

吹大风,大风吹到“什么特征的人身上”,符合这个特征的人就要迅速离开自己的座位,换一个座位坐下。

比如,我说大风吹,吹到穿皮鞋的人身上。

那穿皮鞋的人就要迅速离开自己的座位,换一个座位坐下。

团体活动

活动三:

我爱我家,相亲相爱  

(一)活动目的  

1、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激发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道具:

  

报纸若干张。

  

(三)活动顺序:

  

1、参与者先随意围成大圈,三到四人一组组成“一家人”,认识家庭成员,并记住他们; 

2、主持人将报纸分散摊在场地上,请每个家庭找一张报纸表示一个“家”,“一家人”站在这个“家”上;  

3、主持人说“散步”,大家即分散,打乱家庭组,绕大圈散步;  

4、主持人拿掉一张报纸,在说出“回家”口令后,大家停止散步,马上找到“家人”,并占据一个“家”。

新的家庭成员相互介绍和认识家庭成员。

没有恢复家庭组的,或没有找到“家”的,被认为淘汰。

被淘汰家庭可以家庭形式表演小节目,也可推派代表表演;  5、几次活动后,请成功家庭和无家可归家庭分别围坐在圆圈的两半,分别谈谈感受。

 

(四)交流分享:

  

1、怎样才能尽快找到“家”?

有经验可与大家分享吗?

  

2、当“无家可归”时,你有什么感觉?

你与家庭成员交流过你的感受吗?

  

3、被淘汰后,你还会关注其他“家庭”的找“家”行动吗?

  

4、活动中你还观察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五)注意事项:

  

1、游戏的活动空间要大一些,方便找“家”的过程中跑动。

  

2、在交流分享环节中,主持人要多关注被淘汰“家庭”。

表演环节意图是使被淘汰“家庭”在失败中重生。

  

3、拿掉第一张报纸前,让大家先有两次组合成功的体验,游戏过程大约持续到一半“家庭”出局时即可停止。

  

活动四:

自画像

活动材料:

油画棒、彩笔、A4纸24张

活动要求:

现在我们利用10分钟的时间给自己画一个像,可以用任何形式来画出自己,抽象的、形象的、写实的、动物的、植物的什么都可以。

总之,把自己心目中的最能代表自己的东西画出来。

如果你想起一个标题,也可以,当然,也可以无标题。

若有标题,如:

生活中的我、我的梦等。

无标题的随自己的意思。

时间到!

请大家把自己的画和同伴互看,然后在小组内分享。

活动五:

心有千千结

活动六:

腹式呼吸法

时间:

15分钟

步骤:

1、介绍胸部呼吸以及其局限性。

我们大多数人,大都采用胸式呼吸,即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

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

胸部呼吸只是肋骨上下运动及胸部微扩张,许多肺底部的肺泡没有经过彻底的扩张与收缩,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这样氧气就不能充分地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时间长了,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状况,很多慢性疾病就因此而生。

在长时间高负荷的紧张工作环境下,机体的耗氧量很大,但是我们的呼吸通常是浅短、急促的呼吸,每次的换气量非常小,往往在吸入的新鲜空气尚未深入肺叶下端时,便匆匆地呼气了,这样等于没有吸收到新鲜空气中的有益成分!

所以造成在正常的呼吸频率下,依然通气不足,体内的二氧化碳累积;经常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工作综合征,甚至还会出现紧张、失眠、焦虑、抑郁等症状。

2、介绍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能够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量。

膈肌每下降一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250至300毫升。

坚持腹式呼吸半年,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四厘米。

3、腹部呼吸训练

观察自然呼吸一段时间。

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

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

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就可以将手拿开,只是用意识关注呼吸过程即可。

注意事项:

1、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2、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3、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种左右。

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4、每次5—15分钟。

做30分钟最好。

5、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

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

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

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50—100次。

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活动七:

我说你画  

活动目的:

  

1、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认识体验压力产生的原因;  

2、交流职业压力,认识和分享教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压力。

    

活动材料:

彩笔、硬纸板。

  

活动顺序:

  

1、将事先准备好的彩笔和硬纸板分别发给每位参与者;  

2、宣布游戏规则:

参与者根据指令一笔一笔地画,不许问,不许涂擦,不许相互观望;  

3、主持人下指令:

先画一个大圆,再画很多条直线,再画一个中圆和两个小的椭圆,再画一个直勾和两个半圆;  

4、参与者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大家从中挑选出感觉最好的作品和最不好的作品;(最好的指看起来像一幅画;最不好的指什么也不像。

)  

5、请被选出的最好作品的作者A和最不好作品的作者B,讲述自己完成作品的过程;  

主持人讲解:

这是一个利用心理投射原理进行的心理测验游戏。

我并没有想到要大家画出什么,只是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明白。

在完成同样一件事情时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

A的心理压力最大,B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原因是,A在接受外部工作任务的同时,又不自觉地给自己再下了一道任务(如,我必须…,我应该…等)。

这样任务加任务就使得任务变得复杂化,他执行起来难度就加大,心理压力就大。

从这个角度讲,心理压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交流分享:

  

1、从游戏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谈谈教师工作中所感受到的种种压力。

  

注意事项:

在画的过程中,注重第一感觉,随心而画,不要询问,也不要和旁人商量。

 

活动八:

信任背摔(高度1米4)

活动器材:

背摔台,或高140公分左右的桌子(能纵向站两人)

动作布置:

1、接人动作布置:

做右弓步,双手伸出,手掌掌心向上交叠放在对方锁骨上(要注意五指并拢、拇指不能向上),一组的两个人要将脚和膝盖贴紧,腰挺直,抬头斜向上45度看背摔者。

2、背摔者动作布置

(1)背摔者手部的准备动作:

前伸、内翻、相扣、翻转抵住下颚。

(2)绑带后,令背摔者站在站台上进行以下动作:

脚跟并拢、膝盖绷直、腰挺直、含胸、低头、手抵住下颚,准备背摔。

操作步骤:

全队每个人轮流上到背摔台上背向队友,双脚后跟1/3出台面,(培训师做出示范动作)身体重心上移尽量垂直水平倒下去,下面的队员安全把他接住即为完成。

注意事项:

1、有颈椎、腰椎疾病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成员不可参加

2、卸下眼镜、手表、戒指等束缚物

3、不要向后窜跃、倒下时肘关节收紧不要打开、不要垂直向下跳、要控制自己的双脚不要上下摇动并打开

4、搭人床的队员第一组队员的肩膀距背摔台沿约30公分的距离,个子可以不用很高,第二、三组应用力度最强的四个人,如果背摔者的个子较高受力点应向后调节

5、每组队员的肩膀应紧密相连勿留空隙;人床形状应保持由低渐高的坡状,剩下的队员要用双掌推住最后一组队友的肩膀处,以保护人床的牢固,所有队员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撒手或撒退

6、当听到背摔队员的询问:

准备好了吗时,头要向后仰同时侧向队友的背部,当队友倒下来后一定遵守“先放脚后将身体扶正”的拓展安全第一原则;另外,做保护的队员不要迅速撒手或鼓掌,以免发生其他意外。

最后,二、三组队员在承接几名队员后要互相交换组位以免疲劳。

活动九:

音乐冥想放松训练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学会调节紧张情绪,体验放松的效果;  

2、掌握自我放松的要领和技巧。

  

活动准备:

指导语、放松的音乐。

  

操作步骤:

  

1、选择一首轻松而舒缓的音乐,配以想象意境的指导语。

  

2、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仰卧在床上,将四肢伸展放平,使有舒服的感觉;  

3、随着音乐和指导语的播放,呼吸保持深慢而均匀;  

4、意念随着指导语的播放,同时伴随着想象的意境,在想象的同时,感觉到有股暖流在身体内运动。

  

指导语:

我躺在美丽的大海边,沙子又细又柔软。

我感到很舒服。

我躺在温暖的沙滩上,一缕阳光照射过来,我感到温暖、舒服。

耳边想起了海浪的声音,我感到温暖而舒服。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的感觉。

微风带走了我的思想,只剩下一片金色的阳光。

海浪不停地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