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17章生物默写资料有答案+七下识图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1178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0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17章生物默写资料有答案+七下识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七下17章生物默写资料有答案+七下识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七下17章生物默写资料有答案+七下识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七下17章生物默写资料有答案+七下识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七下17章生物默写资料有答案+七下识图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下17章生物默写资料有答案+七下识图Word文档格式.docx

《七下17章生物默写资料有答案+七下识图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17章生物默写资料有答案+七下识图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下17章生物默写资料有答案+七下识图Word文档格式.docx

男性睾丸体积增大,并分泌(雄性激素),开始产生精子和出现(遗精)现象;

女性卵巢质量增加,并分泌(雌性激素)开始产生卵细胞和出现(月经)现象。

出现第二性征的差异。

(5)青春期突出特征:

(性发育和性成熟)

青春期显著特征:

(身高突增)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

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种类:

人体需要(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作用:

人类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是(有机物),水和无机盐是(无机物)。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是人类的主要能源物质;

(脂肪)一般是备用能源物质;

(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基本成分,是人的(修复和建造身体)以及(受损细胞修复和更新)的重要物质,(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能作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

几种维生素的来源及缺乏症

名称

来源

缺乏症

维生素A

肝脏、玉米、胡萝卜、鱼肝油

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B1

牛肉、肾脏、豆角、谷物

(脚气病)

维生素C

蔬菜、水果

(坏血病),皮下和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肝脏、鸡蛋、鱼肝油

幼年(佝偻病)、

成年(骨质疏松症)

几种无机盐的缺乏症

海带、紫菜、加碘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菠菜、花生、红枣

(缺铁性贫血)

2.合理膳食

平衡膳食宝塔(课本P33识图);

能量分配:

早中晚的能量分配为(3:

4:

3)。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2)

3.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唾液腺--分泌唾液

胃 腺--分泌胃液

消化腺(肝脏)--分泌胆汁

胰 腺--分泌胰液

肠 腺--分泌肠液

消化过程:

口腔:

口腔中与消化食物有关的结构有牙、舌和唾液腺,其中(牙)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可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

(舌)的主要功能是辨别食物的味道、搅拌食物、辅助发音等;

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使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胃:

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

其主要功能是:

(暂时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

胃里面有胃腺,胃腺能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结构特点:

(1)小肠在消化道中最长,大约有5~6米,起始部相当于十二手指并列的长度,故称(十二指肠);

小肠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这些特点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2)肠腺分泌(肠液),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进入小肠;

胰腺分泌(胰液),含(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进入小肠;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进入小肠,能乳化脂肪;

所以小肠内有丰富的消化液来帮助消化食物;

这些特点有利于(消化)。

(3)小肠绒毛及绒毛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他们的管壁都很(薄),适于吸收营养物质。

这些特点有利于(吸收)。

肝脏: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位于膈肌之下,腹腔的上方偏右,它能分泌(胆汁),

流入胆囊中储存。

胆汁呈碱性,虽然无(消化酶),但可乳化脂肪,使脂肪变成

脂肪微粒,这是(物理性消化)。

2、食物的消化过程

探究实验: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方法:

主要采取(对照试验)的方法。

按教材书上的设计形成了

(2)组对照,单一变量分别为(是否有唾液)、(是否有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实验步骤:

具体过程见教材P30

实验原理:

1号试管内的馒头碎屑通过搅拌充分与唾液混合,唾液内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故加碘液(不变蓝);

2号试管没注入唾液,故馒头碎屑内的淀粉遇碘液(变蓝);

3号试管虽注入唾液,但唾液没有充分与馒头碎屑混合,唾液无法使大部分淀粉分解,故加碘液(部分变蓝)。

实验结论: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消化、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关。

3、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吸收部位:

人体消化器官口腔、咽、食道、肛门基本上没有吸收能力,

(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和酒精,

(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酒精、

维生素和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4.小肠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特点:

(1)小肠长、有皱襞、有小肠绒毛,与(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

(2)小肠绒毛壁薄,内有丰富毛细血管,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3)小肠中有三种消化液,胆汁、胰液、肠液,与(消化)功能相适应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组成:

人体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的。

其中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器官是(咽)。

功能:

呼吸道既是气体进入人体的通道,又能对空气进行处理,使到达肺的气体(温暖)、(清洁)、和(湿润),但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其他:

吞咽和呼吸(不能)同时进行,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呛到是因为(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

声音是由(喉)中的声带发出的。

痰产生于(气管和支气管壁)。

肺的结构: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其结构特点:

(1)(肺泡)数量多;

(2)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3)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薄,都只有

一层(上皮细胞)。

2.发生在肺部的气体交换

发生在肺部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呼吸肌

胸腔容积

肺内压

收缩

扩大

减小

吸气

舒张

缩小

增大

呼气

演示实验:

模拟膈肌的运动

原理: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动作和呼气动作。

1在平静吸气时,吸气动作的原理为:

肋间外肌、膈肌等呼吸肌(收缩),引起胸廓(扩大),胸腔容积(扩大),导致肺(扩大),于是肺内气压(减小),肺泡内的气体(进肺)即(吸气)。

2在平静呼气时,呼气动作的原理为:

肋间外肌、膈肌等呼吸肌(舒张),引起胸廓(缩小),胸腔内容积(缩小),导致肺(缩小),于是肺内气压(增大),肺泡内的气体(出肺)即(呼气)。

3模拟膈肌实验中,上推橡皮膜模拟的是(膈肌舒张,膈顶上升),下拉橡皮膜模拟的是(膈肌收缩,膈顶下降)。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原理:

气体在肺泡和组织内的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即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指肺泡内的气体与肺泡外缠绕的毛细血管内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其结果是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

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指组织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其结果是血液里的(氧气)扩散到组织细胞里,而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里。

呼吸实质: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完成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功能,其实质就是在氧的作用下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释放出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全部(能量),并维持人的正常体温。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公式:

(氧气+有机物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

血液、血管、输血和血型

1.血液

①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

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血浆成分主要是水,约90%,还有细胞所需的养分,主要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细胞代谢的废物等。

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等。

红细胞:

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

即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它具有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跟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跟氧分离的特性。

红细胞的数量最多且有运输氧的功能,如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都会出现(贫血),贫血患者平时要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白细胞:

形状各异,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数量最少,有(吞噬病菌)的功能。

如白细胞数量超过正常值,可能患(炎症)。

血小板:

形状不规则,个体最小,没有细胞核,数量比白细胞多,比红细胞少,有(加速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②种类:

(1)(动脉血):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

(2)(静脉血):

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③观察人血涂片时:

最多(红细胞),最少(白细胞),最大(白细胞),最小(血小板)

④以下简称含义:

RBC(红细胞),WBC(白细胞),PLT(血小板),Hb(血红蛋白)

2.血管

动脉: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它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速度(快),管腔由(大)变(小)。

静脉: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管腔由(小)变(大)。

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的倒流。

毛细血管:

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它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管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3.输血与血型

血量: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

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一个人一次失血不超过血量的10%,不会影响健康,超过30%,就会危及生命。

输血:

输血前应先对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进行鉴定,输血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紧急的情况下,(O)型血可以输给各类血型的病人,(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第四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2)

心脏与血液循环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位置:

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跟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结构:

(1)四个空腔:

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上面有(左心房)和(右心室);

下面有左心室和右心室。

由于输送血液距离长短不同,心脏四个腔的壁厚薄不同,(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更厚些。

只有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

(2)瓣膜: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

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

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

(3)血流方向:

瓣膜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血液在心脏中血流方向是:

(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4)相连血管: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

可见,心室与动脉相连;

心房与静脉相连通。

心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当它(收缩)时,血液被压出心脏,(舒张)时,血液流回心脏。

就这样,心脏昼夜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即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体循环:

(1)途径:

(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目的:

完成组织处各部的(物质)交换,将运来的(氧气、营养物质)送给细胞,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

(3)结果:

(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完成肺部的(气体)交换,使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同时使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

(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联系: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二者同时进行,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地送来氧和养料,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两个循环途径的出发点和终点都是(心脏),血液从心脏出发,同时经两条途径流动,最后又回到心脏,从左心室流出的血一定流回右心房,从右心室流出的血一定流回左心房。

(心脏)是体循环或肺循环中动脉和静脉的联系者。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排泄

排泄:

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

人体有三条排泄途径:

一是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分泌并排出汗液;

二是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

三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尿液。

排泄意义:

排泄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而且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平衡,从而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保证体内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人体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肾脏:

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因而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由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个部分,(肾小球)是一个由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的血管球,血液从(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从(出球小动脉)流出肾小球。

3.尿的形成和排出

尿的形成:

血液通过肾动脉流经肾脏时,主要经过以下两个过程:

(1)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中。

剩下的物质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最后流向肾盂。

比较:

原尿与血浆相比,除缺少(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的成分如水、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物质完全相同;

尿液与原尿相比,除缺少(葡萄糖)和小分子的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尿素所含比例增多。

尿的排出:

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膀胱内的尿液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产生(尿意),进行排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

1.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由(脑)和(脊髓)组成,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2)周围神经系统:

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组成,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

或者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他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小脑: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接,里面有基本的生命活动中枢,管理人的(心跳、呼吸、血压)等。

大脑:

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具有神经中枢),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

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使人体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为人类所特有)、(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

脊髓: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平齐。

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具有(反射、传导)功能。

神经元:

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其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2.眼与视觉

眼球结构:

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

(1)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

外膜:

包括(角膜)和巩膜;

中膜:

包括上有色素的(虹膜)、可调节晶状体曲度的(睫状体)和有遮光、形成暗室的作用的(脉络膜);

内膜:

主要是(视网膜),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2)眼球的内容物:

包括房水、玻璃体和能折射光线的(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像双凸透镜)。

视觉形成:

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

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

(1)形成物像: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后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

(2)产生视觉:

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物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近视: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使远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是近视眼。

用(凹透镜)来矫正。

预防近视:

为了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

3.耳与听觉

耳的结构: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

主要包括耳郭和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三块听小骨;

内耳由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组成

听觉形成:

人从外界接受的各种信息中,听觉信息的数量仅次于视觉信息,居第二位。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

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震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

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接受的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

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来完成的。

神经结构:

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它包括五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类型:

按照反射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反射分为两类:

(1)(简单反射):

是人生来应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脑干和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2)(复杂反射):

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的参与下形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

特有反射:

人类除了对具体信号(如食物的气味、声音、光等)发生反应,建立与动物相同的一类复杂反射以外,还能对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这类复杂反射的建立,与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有关。

2.激素调节与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

腺体内没有(导管),它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各处。

激素: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躯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的含量很少,只有百分之几微克,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种类功能: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

(1)(垂体):

分泌生长激素等,此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

(2)(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此激素对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有重要调节作用。

(3)(胰岛):

分泌胰岛素等,此激素能调节血糖平衡。

(4)胸腺:

分泌胸腺激素。

(5)肾上腺:

分泌肾上腺激素等。

(6)性腺:

卵巢(女)——分泌(雌性激素)等。

睾丸(男)——分泌(雄性激素)等。

人体内主要的激素:

(1).生长激素

(2)、甲状腺激素

(3)、胰岛素

3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关系: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调节)的调节,但也受(激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