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即使有完整的反射弧,也不一定出现反射活动,如肌肉麻醉后不能完成反射,C错误;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不相同,反射是功能,反射弧是结构,D错误。
2.下图为某反射弧示意图,甲为感受器、乙为效应器(肌肉)。
现a处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C )
A.既有感觉,同时肌肉又有收缩反应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也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肌肉有收缩反应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则肌肉无反应;
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因而能形成感觉。
3.(2019·
石家庄模拟)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④的反射活动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①②③④⑤
根据题图可以判定,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A错误;
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时,④会产生具体效应,但是由于反射弧不完整,不能称为反射,B错误;
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正确;
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有③④,即传出神经和效应器,D错误。
4.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组成部分)。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突触只位于c处
B.兴奋时b处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Ⅱ处表示突触前膜,可发生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D.图中包括三个神经元,Ⅰ与Ⅱ之间为组织液
从图中可以看出d有神经节,属于传入神经,所以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神经元之间都有突触,A错误;
兴奋时b处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B错误;
Ⅱ处是胞体膜,表示突触后膜,可发生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
图中包括三个神经元,Ⅰ与Ⅱ之间为组织液,D正确。
考点二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1. 膜电位的测量及膜电位曲线解读
(1)膜电位的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
测量图解
测量结果
电表一极接膜外,另一极接膜内
电表两极均接膜外(内)侧
(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2. 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判断
(1)指针偏转原理图
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
(2)例析电流偏转问题
①在神经纤维上
a.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②在神经元之间
a.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部位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3. 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
(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
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占据,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的三大原因:
①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
②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
③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4. 兴奋传导方向的实验探究
(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方法设计:
电刺激图中甲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乙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②结果分析:
若A有反应,且乙处电位改变,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若A有反应而乙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先电刺激图甲处,测量丙处电位变化;
再电刺激丙处,测量甲处的电位变化。
若两次实验的测量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
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1.如图为膝跳反射的效应器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图甲中a为神经元的轴突,b为突触后膜
B.图甲中神经递质受体受损可导致电信号向化学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C.图乙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持续刺激b膜
D.图乙中显示相关神经递质可能为兴奋性神经递质
突触小体应为“轴突”末端膨大形成,图为神经—肌肉接头,b为肌细胞膜,即突触后膜,故A正确;
若神经递质受体受损,将导致神经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从而阻碍突触后膜上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化,B不正确;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迅速分解,C不正确;
图乙显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推测该类神经递质一定为兴奋性神经递质,D错误。
2.(2019·
邯郸模拟)如图表示神经纤维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B )
A.ab段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
B.bd段主要是Na+外流的结果
C.若增加培养液中的Na+浓度,则d点将上移
D.若受到刺激后,导致Cl-内流,则c点将下移
图示为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产生机理。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
bd段表示受刺激后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主要是Na+内流的结果;
若增加培养液中Na+浓度,会使Na+内流增多,动作电位变大,d点上移;
若受到刺激后,Cl-内流,使膜内电位进一步降低,静息电位增大,c点下移。
3.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C )
A.在甲图中,反射弧中包含三个、两种神经元和两个突触
B.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a、c为兴奋部位
C.兴奋在③处和⑥处传导时,信号变化和速度均不同
D.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在甲图中共显示了三个、三种神经元,即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两个突触但只有一种突触,即轴突—细胞体;
由于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a、c为未兴奋部位;
兴奋在③处以电信号传导,在⑥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形式传导,③处传导速度较⑥处快;
因缺乏对照实验,只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不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4.图1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图1中B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下移
C.图2中B点钠离子通道开放,是由于乙酰胆碱与钠离子通道相结合
D.神经纤维的状态由图1中B转变为A的过程中,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图1中B为动作电位,相当于图2中C点的电位,A错误;
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则适宜条件刺激下,膜外钠离子内流量下降,造成动作电位偏低,故图2中C点下移,B错误;
图2中B点钠离子通道开放,是由于一定强度的刺激,而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C错误;
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是由于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钾离子外流,导致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D正确。
5.(2019·
枣庄模拟)已知一个鲜活的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的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如图甲所示。
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置于某一等渗溶液E中(其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可能会呈乙、丙、丁图所示。
与小鼠的组织液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乙图,等渗溶液E中K+浓度更低
B.乙图,等渗溶液E中Na+、K+浓度都更高
C.丙图,等渗溶液E中Na+浓度更低
D.丁图,等渗溶液E中K+浓度更高
乙图的动作电位比甲图高,可能是等渗溶液E中Na+浓度较高、内流较多引起的,而静息电位不变,说明K+没有什么改变,A、B错误;
丙图受到刺激后电位没有变成正电位,没有产生动作电位,说明Na+内流的很少,即等渗溶液E中Na+浓度更低,C正确;
丁图的静息电位比甲图高,故等渗溶液E中K+浓度更低,D错误。
6.(2019·
绵阳模拟)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此种局部麻醉药单独注射时不能通过细胞膜,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D )
A.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局部麻醉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据图2可知,局部麻醉药与Na+通道结合,使其关闭,导致Na+不能进入细胞内,从而抑制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A正确;
根据图1可知,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Cl-进入细胞内,导致静息电位加大,不利于产生动作电位,B正确;
神经细胞静息时的电位是内负外正,兴奋时的电位是内正外负,故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C正确;
γ-氨基丁酸属于神经递质,局部麻醉药不属于神经递质,D错误。
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1.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
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说明脊髓的排尿反射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A正确;
“植物人”具有呼吸和心跳,也能排尿、排便,呼吸中枢在脑干,排尿、排便反射中枢在脊髓,B正确;
大脑皮层H区是听觉性语言中枢,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谈话,C正确;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错误。
2.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人脑的高级功能专指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
B.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生物节律等功能无关
C.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中枢在脑干
D.小脑和脊髓内有调节躯体运动等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
人脑的高级功能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等,也包含感知等功能。
下丘脑是体温、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属于低级反射,中枢为低级中枢。
武汉模拟)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D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低级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与高级中枢无关,A错误。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形成的长期记忆属于高级中枢控制的条件反射,B错误。
大脑皮层的言语区是人类特有的高级中枢,C错误。
排尿反射有两个中枢,低级中枢在脊髓,在婴幼儿时期控制排尿功能,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随着婴幼儿脑的发育,高级排尿中枢形成,脑与脊髓建立联系后,高级中枢可控制低级中枢,从而控制排尿。
意识丧失的病人,高级中枢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病人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才能行使对低级中枢的控制功能,D正确。
4.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温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D.下丘脑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正确;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患者不能看懂文字,B错误;
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C错误;
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错误。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2.静息电位的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是由K+外流形成的;
动作电位的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是由Na+内流形成的。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式是局部电流,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的电流方向一致。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可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传递方向为单向传递,发生的信号转换为: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产生反应≠反射:
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当电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时,都能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
误认为只要有刺激就可引起反射,反射的进行需要接受适宜强度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破坏后,产生的结果相同,但机理不同:
感受器破坏,无法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破坏,无法传导兴奋;
神经中枢破坏,无法分析和综合兴奋,也不能向大脑皮层传导兴奋。
最简单的反射弧至少包括2个神经元——传入(感觉)神经元和传出(运动)神经元。
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不同
(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中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与脊髓的结构,神经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区域。
中枢神经系统中含有许多神经中枢,它们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同一生理功能可以分别由不同的神经中枢来调控,这些不同的神经中枢之间相互联系与调控。
1.(2018·
全国卷Ⅲ)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D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本题主要考查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与特点。
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内的K+浓度高于细胞外的K+浓度,细胞外的Na+浓度高于细胞内的Na+浓度,故D项符合题意。
2.(2018·
天津卷)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
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
神经调节可受激素影响,如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错误;
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C错误;
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的系统是免疫系统,D错误。
3.(2018·
江苏卷)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K+的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错误;
bc段Na+大量内流,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通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B错误;
cd段为恢复静息电位阶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正确;
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需要达到阈值的刺激,在受到阈值以上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且不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加大,D错误。
4.(2017·
江苏卷)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结构①为线粒体,可为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运出细胞提供能量,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需要能量,A错误;
静息电位为内负外正,动作电位为内正外负,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错误;
神经递质经过③时的运输方式是胞吐,不是主动运输,C错误;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引起的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改变有关,故与④膜的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
5.(2017·
海南卷)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脑和脊髓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
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在大脑皮层。
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体液调节。
6.(2016·
全国卷Ⅰ)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大量的ATP。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ATP。
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将Na+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ATP。
7.(2015·
江苏卷)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
神经递质存在于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生物膜的分隔作用可避免其被细胞内的其他酶系破坏。
神经细胞上的神经冲动属于电信号,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从图中可以看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效应是引起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使下一个神经细胞兴奋或抑制。
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该神经细胞膜外侧Na+大量内流,从而导致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Cl-内流会使神经细胞受到抑制,两者不能同时发生。
8.(2016·
全国卷Ⅱ)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填“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能(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胞吐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B表示ADP和Pi,E表示ATP。
据图可知,A—C在突触间隙中,被D酶催化分解成A和C,其中,C又被突触前膜吸收回突触小体中,重新与A反应生成A—C,由此可知C能循环利用。
神经递质
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A—C将无法分解,会导致受体持续受A—C刺激,从而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学习至此,请完成课时作业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