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高三省质检语文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6922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高三省质检语文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高三省质检语文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福建高三省质检语文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福建高三省质检语文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福建高三省质检语文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高三省质检语文含答案.docx

《福建高三省质检语文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高三省质检语文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高三省质检语文含答案.docx

福建高三省质检语文含答案

2010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

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题使用O.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填写所选题目的序号。

5.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高余冠之岌岌兮,          。

(屈原《离骚》)

(2)开荒南野际,          。

(陶渊明《归园田居》)

(3)落霞与孤鹜齐飞,         。

(王勃《滕王阁序》)

(4)小学而大遗,        。

(韩愈《师说》)

(5)           ,羽化而登仙。

(苏轼《前赤壁赋》)

(6)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暴方子传

俞 樾

暴方子,名式昭,河南滑县人。

祖名犬儒,字超亭,官江西知县。

方子以巡检指省①江苏,补平望司巡检。

刻苦自厉,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

虽其母不能具甘旨,妻子无论也。

时谭叙初中丞以苏藩护理巡抚,禁博禁妓禁食鸦片烟。

方子平日不以此为利,文到奉行,诸弊竟绝。

谭公嘉之,举荐贤守令数人,方子与焉,诏军机处存记。

会以母忧去官。

免丧复至江苏,补吴县甪头②司巡检。

清操愈厉,曰:

“吾母在尚尔,今岂为妻孥计温饱哉!

甪头司驻太湖西山。

方子布衣芒履,徜徉山水间。

遇先贤祠墓,每刻石表识之。

又访求山中遗老诗文集,刻以行世。

公事之暇,好读史,《史记》、两《汉》、《三国志》、《晋书》皆卒业。

然性傲岸,喜凌上,坐是失上官意,竟劾去之。

官罢后,饔飧不继,山中人争以米馈,未匝月,得来百馀石,柴薪膎菜称是。

山中有秦散之者,为作《林屋山民馈米图》。

及归滑,贫益甚。

光绪二十年,倭事起,湘抚吴清卿中丞自请督师。

方子喜曰:

“伟哉此举,吾愿从之。

谒中丞于津门。

中丞吴人也,见之大喜,拜疏言:

“臣前丁忧家居,即闻头巡检暴式昭坚

持节操,灰不善事上官被劾,深以为惜。

请开复其官,交臣差遣。

”得旨:

准留营差遣,俟有微劳,印行开复。

方子乃从中丞出山海关。

奉檄至塞外买马,往返千里,不私一钱。

中丞

叹曰:

“此人若为牧令,政绩必有可观矣!

其明年,感疾,卒于关外,年仅三十馀,闻者深惜之。

【注】①指省:

清代捐纳制,没有补授实缺的官员,不等吏部抽签分发,而由自己出钱,指定到某省去听候委用。

②甪[lù]头:

地名,在江苏吴县东。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以母忧去官会:

适逢

B.每刻石表识之识:

认识

C.刻以行世行:

通行

D.俟有微劳,即行开复俟:

等到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廉洁的一组是(3分)

①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

②方子平日不以此为利,文到奉行

③举荐贤守令数人

④然性傲岸,喜凌上

⑤未匝月,得米百馀石,柴薪蹊莱称是

⑥奉檄至塞外买马,往返干里,不私一钱

A.①②⑥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暴方子严于律己。

他到江苏听候委用,补员为平望司巡检,但他生活俭,就连他的母亲也不能享受到美味。

B.暴方子在世三十多年,担任过一任知县,两任巡检,其间曾因冒犯上司被免官。

光绪二十年,追随吴清卿去抗倭。

C.暴方子风雅好学。

在苏州,他常常穿着布衣踏着草鞋游览太湖西山;在公事之余,喜欢读史书,《史记》等史书他都已通读。

D.吴清卿对暴方子的廉洁非常赞赏,认为他如果担任牧令,政绩一定有可观的地方。

可惜第二年方子就因病去世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吾母在尚尔,今岂为妻孥计温饱哉!

(3分)

(2)坐是失上官意,竟劾去之。

(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第6题。

西江①晚泊

赵嘏②

茫茫霭镭欠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

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

【注】①西江:

指长江的九江至南京段。

②赵嘏:

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晚唐诗人,曾官渭南尉。

6.本诗写景富有动感,充满画意,请作简要赏析。

(6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玛丝洛娃在狱中看见聂赫留朵夫,告诉他她被主人赶了出来,孩子死了。

她不愿意提那些使她屈辱和苦难的旧事,最后聂赫留朵夫给她一些钱,她拒绝了,这让聂赫留朵夫感到陌生而失望。

(《复活》)

B.地藏庵的两个姑子来到贾府,受到宝钗的冷遇,便到了惜春的住处。

她们说到修善果等,见能引起惜春的共鸣,便巧言激惜春出家。

最后,惜春不顾大家的劝阻把头发剪了,执意要出家。

(《红楼梦》)

C.“绞刑架让我厌恶的程度还远远不如你呢。

当克洛德最后一次在绞刑架前让爱斯美拉达选择时,虽然爱斯美拉达非常想活下去,但面对克洛德的求爱,她作了上述回答。

(《巴黎圣母院》)

D.琴是新女性的典型。

她能冲破封建礼教的柬缚,想学同学的样子把头发剪掉。

在剪发遭到母亲反对后,意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决心走新的路,与觉民一起争取婚姻的自由。

(《家》)

E.查理来到索漠时,带着母亲留给他的一个十分精致的盒子。

在动身去印度前,查理把盒子留给了欧也妮。

因为这个盒子,老葛朗台差点和欧也妮闹翻。

查理发达后,表示不在乎这个盒子。

(《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

(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堂吉诃德说:

“那就是曼有利诺的头盔呀!

你走开,单让我来对付他。

你可以瞧瞧,我不用白费时间,一句话不说,马上就能完事,把我下心想望的头盔弄到手。

这是堂吉河德在准备出行的骑士装备时说的话。

他得到头盔了吗?

请简述这件事。

(《堂吉诃德》)

(2)歇后语“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第()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

盂子曰: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自得之,则居之安①;居之安,则资②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③。

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

【注】①居之安:

所学的道理处于心中安固而不疑惑。

②资:

积累。

③原:

同“源”。

(1)用原文词语填空。

(3分)

君子为学按照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做,这种方法就是“□”;锲而不舍地运用这种方法使自己的认识不断加深,这种过程就是“□□”;积累够了,自己能拿身边事物来印证学理的本源,这种境界就是“□□□□□□□”

(2)概括上面选段的主旨。

(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一般人常欢喜说“自然美”,好像以为自然中己有美,纵使没有人去领略它,美也还是在那里。

其实“自然美”三个字,从美学观点看,是自相矛盾的,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

如果你觉得自然美,自然就已经过艺术化,成为你的作品,不复是生糙的自然了。

比如你欣赏一棵古松,一座高山,或是一湾清水,你所见到的形象已经不是松、山、水的本色,而是经过人情化的。

各人的情趣不同,所以各人所得于松、山、水的也不一致

流行语中有一句话说得极好:

“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的欣赏极似“柏拉图式的恋爱”。

你在初尝恋爱的滋味时,本来也是寻常血肉做的女子却变成你的仙子。

你所理想的女子的美点她都应有尽有。

在这个时候,你眼中的她也不复是她自己原身而是经你理想化过的变形。

你在理想中先酝酿成一个尽美尽善的女子,然后把她外射到你的爱人身上去,所以你的爱人其实不过是寄托精灵的躯骸。

你只见到精灵,所以觉得无瑕可指;旁人冷眼旁观,只见到躯骸,所以往往诧异道:

“他爱上她,真是有些奇怪。

”一言以蔽之,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

美的欣赏也是如此,它也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

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

不过美的欣赏和寻常恋爱有一个重要的异点。

寻常恋爱都带有很强烈的占有欲,你既恋爱一个女子,就有意无意地存有“欲得之而甘心”的态度。

美感的态度则丝毫不带占有欲。

亠朵花无论是生在邻家的园子里或是插在你自己的瓶子里,你只要能欣赏,它都是一样荚。

老子所说的“为而不有,功成而不居”,可以说是美感态度的定义。

古董商和书画金石收藏家大半都抱有“奇货可居”的态度,很少有能真正欣赏艺术的。

我在上文说过,美的欣赏极似“柏拉图式的恋爱”,所谓“柏拉图式的恋爱”对于所爱者也只是无所为而为的欣赏,不带占有欲。

这种恋爱是否可能,颇有人置疑,但是历史上有多少著例,凡是到极浓度的初恋者也往往可以达到胸无纤尘的境界。

10.根据文意,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从美学观点看,“自然美”这个概念是自相矛盾的,因为纯自然的美是不存在的。

B.古松、高山、清水等一旦成为欣赏对象,就会因主观色彩而改变了本色。

C.美存在于自然之中,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心灵的产品,与人的情绪等无关。

D.各人的情趣不同,从一样的松、山、水等自然景象上获得的美感并不一样。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情人眼底出西施”是因为“情人”已成为恋人的欣赏对象,即使不美也觉得美。

B,只要不带“欲得之而甘心”的态度看花,花不论是邻家的还是自己的,都是美的。

C.古董商和书画金石收藏家大半都带有占有欲,很少有能真正欣赏艺术的。

D.极浓度的初恋者往往胸无纤尘,历史上不乏著例,不应质疑“柏拉图式的恋爱”是否存在。

12.根据文意,请概述美感是怎样产生的。

(3分)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高手

刘学林

孔老四十岁当上处长,六十岁还是处长。

自觉政绩不错。

孔老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惟一的癖好是饭后茶余到街心花园观棋。

观而不弈,无胜无败,无喜无怒。

时间久了,棋盘上的各种高招绝技、阴谋杀机、圈套陷阱,尽皆诸熟。

有时给失利者指点几步,无不反败为胜。

于是,会聚在这里的棋迷们都尊他为高手。

一天晚饭后,孔老摇一把雁翎扇,悠悠然来到街心花田。

卞群人重重叠叠田戌浑厚的一圈,伸长脖子如长颈鹿一般。

孔老凑上,目光如锥竟插不进去。

他拍拍一小伙子肩膀,问:

“谁和谁?

”小伙子扭头一看,大喜,松出一口气,说:

“这下好了,孔老来了。

”众人一听,都如身释重负一般,忙两边让开。

孔老趋前,见是本土棋王老钟正和一面生的中年汉子对弈。

老钟执红子,中年汉子执绿子。

红帅已被兵因皇城,虽不一招即死,却也命在旦夕。

故老钟眉头锁紧,目光凝结棋盘;中年汉子坦然自若,左手心玩健身球一样玩着两枚棋子,极熟练。

孔老手摇羽扇,观透棋局,从旁支招格斗两回合,红帅之围遂解。

之后又点拨两步,老钟竟然赢了中年汉子

中年汉子手中依然玩者两枚棋子,对孔老挑战地一笑,说:

“我想向这位老同志请教一局。

”“是我多嘴了。

”孔老歉意一笑,又谦虚说,“对不起,我向来不下棋。

”中年汉子说:

“您刚才几步够绝的,怎么说向来不下棋呢?

”孔老说:

“我是向来不下棋。

”中年汉子咄咄逼人:

“那就请老同志破例赐教了。

”孔老执意谦让,众人早已不平,纷纷怂恿:

“孔老,您就和他下一局。

”孔老说:

“不下不下。

”然而众人早已替他摆好棋子,不由分说簇拥他坐在中年汉子对面。

“晚辈就先走了。

”中年汉子说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