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考公务员面试模拟试题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85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考公务员面试模拟试题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招考公务员面试模拟试题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招考公务员面试模拟试题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招考公务员面试模拟试题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招考公务员面试模拟试题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招考公务员面试模拟试题_精品文档.doc

《招考公务员面试模拟试题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考公务员面试模拟试题_精品文档.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招考公务员面试模拟试题_精品文档.doc

2011年招考公务员面试模拟试题

A卷

1.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温家宝总理在多个场合一再强调“信心要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2.基层干部经常爱用“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基层工作。

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你认为应当如何发挥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组织的作用?

B卷

1.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请你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此的理解和看法。

2.如果你到乡镇工作后,遇到某村群众集体到镇政府上访,反映村民委员会主任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并要求罢免该村民委员会主任的职务,领导安排你带队到村里进行调查处理。

请问你将怎么办?

C卷

1.温家宝总理在他的诗作《仰望星空》题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对此,请谈谈你的理解。

2.近年来,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尤其是少数领导干部还比较突出,群众对此意见较大。

请你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

D卷

1.世界第一高楼是位于迪拜的迪拜塔,而上海正在建造的上海中心将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你认为中国是否需要建造第一高楼?

为什么?

2.如果五一假期,领导安排你自己在乡镇政府机关值班。

县委主要领导在事前没有通知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来到乡镇察看工作,请问你将如何处理?

你将如何向县委领导介绍你们乡镇的情况?

能否现场表演一下?

E卷

1.当前的金融危机对我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造成了很多影响。

请问你有什么样的亲身体会?

能谈谈你对这方面的看法吗?

2.如果你到乡镇工作后,领导决定利用农村赶大集的机会,组织党委、政府和有关镇直机关负责人,开展一次大接访活动,同时安排你具体负责这项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请问你将怎么办?

你认为这项活动的难点、关键环节是什么?

对此,你有什么办法?

F卷

1.基层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条件差、要求高,你能够适应吗?

为此,你做了哪些准备?

2.第11届全运会将于今年10月份在我省举行。

为此,你所在乡镇(办事处)拟举办一次以“创文明,迎全运”为主题的活动。

现在领导安排你具体负责策划和组织工作。

请问你打算具体组织一次什么样的活动?

你认为这次活动的难点是什么?

应当如何解决?

G卷

1.近年来,选调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

有的基层反映,有的选调生存在吃苦精神差、工作不安心、眼高手低等现象。

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在实际工作中,你将如何避免或克服这种现象?

2.假如有一村民因宅基地纠纷等问题,到镇政府上访。

如果领导安排你接访,你将如何处理?

如果你按照分管镇长的指示,向这位村民作了答复和处理。

镇长知道后,并不认可这个意见,并对你进行了批评。

你将怎么办?

H卷

1.有人说,选调生到基层后,必须广交友,只要这样才能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实际情况。

也有人说,最重要的是要慎交友,只要这样才能防微杜渐,不陷入基层的矛盾旋涡里面。

你如何评价上述两种观点?

2.星期天你一个人在乡政府机关值班。

突然,接到报告,辖区有2个村庄,长期以来,因为山林归属问题一直不和,有摩擦。

这天,由于2名初中生的口角斗殴,引发了2个村庄的上百名群众对峙,群体性冲突事件一触即发。

在这种情况下,你将如何处理?

I卷

1.有些乡镇干部感叹现在农村基层工作难做,他们说:

现在是“老办法不适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顶用”。

假如,你成为一名乡镇公务员后,你将以什么样的思维和工作方法,来开展新的工作?

2.“如果生活给你石头,你要自己决定,将之建成一座桥,还是一堵墙”,这是印度一所学校的校训。

请问此校训对你又何启示?

J卷

1.古语说:

“人比必自爱也,而后人爱之;人必其自敬业,而后人敬之”,谈谈自己的感受。

2.单位为了一个项目的顺利进行,请了两个专家,并指定你负责联系这两个专家。

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专家经常在你面前说对方的坏话,而且互相不配合工作,导致该项目由被搁浅的危险,事实上,你知道这两个专家都是各自领域最优秀的,换人已来不及了,你怎么办?

K卷

1.常常听人说:

“在生活中,有无坚定的信心,是成败事业的关键”,请你谈谈对“信心”的理解。

2.你一直认为某位同事是你最好的朋友并成为知己,无话不谈,但在某一天,你无意间听到这位同事在领导面前无中生有的诽谤你,你将怎么办?

L卷

1.在工作中,有时会发生“三个臭皮匠憋死一个诸葛亮,一个臭皮匠气死三个诸葛亮”的现象,你是怎么看待这个现象的?

2.一次聚会中,有人建议每个小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表演节目助兴,以上台表演者的表现都获得喝彩,当轮到E组表演时,该组的召集人问张三:

“你行吗?

”,“哦我不行”,张三本能地回答道,而在旁的李四却踊跃登台表演,并赢得阵阵掌声。

其实张三说出“不行”两字后就后悔,因为他失去了一次展示自我的自己,请分析张三、李四的行为,你更欣赏哪一位,说明理由。

备注:

本模拟试题完全参照《公务员面试实用指南》一书里面的形式编写,并经过该书作者齐绍平教授进行了指点审核。

参考思路

A卷

1.温总理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我有以下几点理解: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这句话就是强调了人的意识的重要性,突出体现了意识的巨大能动作用和力量。

(2)信心与黄金和货币相比,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它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民族不可或缺的信念,是迎接困难和挑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前提,是前进道路上源源不竭的动力。

如果没有自信,一切都无从谈起,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将陷入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无法克服困难而后取得成功。

(3)联系到目前的现实情况,我国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受挫,经济增速减缓。

危机前所未有,机遇也前所未有。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以充足的信心迎接挑战,以一种信心饱满的姿态正视面前的困境,坚信通过全民族的共同努力和集体智慧,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

(4)这句话也启示我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特别是到了基层工作,势必会遇到许多未知的棘手问题,当我们陷入困境时不能丢失最宝贵的信念,相信自己才有可能做好工作,迎来美好的明天。

备注:

(1)“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这是2009年9月,在纽约华尔道夫饭店,温家宝曾这样鼓励惊惶不安的国际经济金融界人士。

(2) “希望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2010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他曾这样向困境中的人们描绘未来。

(3)“胜非为难,持之为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是他在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刻,又一次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励13亿人民继续保持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奋斗。

2.这句话用形象的比喻强调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

我有以下几点理解:

(1)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党是群众的贴心人和领路人,基层工作直接面向群众,最能够体现党的宗旨,代表党的形象,因此,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上面千根线”是指基层对于上级许多部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工作中千头万绪,工作量大、担子重,“下面一根针”则形象的表现出基层工作“穿针引线”的作用,各个部门的各种政策、规章、计划等等都需要基层组织去实施和落实,而基层又面临着人手少、资金不足等种种困难,因此基层工作既十分重要又很艰巨。

(3)基层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要求基层工作人员一方面要提高认识,充分重视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当工作中的多面手,既要有专业性又要全面发展,才能适应基层工作的要求,面对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工作做到有信心、有思路、有办法,胜任一根针的角色。

(4)这句话也给了我很深的启示:

俗话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们如果将来走向基层,一定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争取把每一条线都捋直、捋顺,脚踏实地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B卷

1.温总理引用的这句话强调了自力更生的重要性,我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哲学上讲内因和外因中,内因起主要作用,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因此,内因在事物发展中尤其重要。

总理的话就是强调了内因的重要性。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自力更生,有句俗话说的好“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老,靠自己最好”,遇到困难,不等不靠,而是通过自身发展赢得机遇、迎接挑战,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发展。

(3)联系目前的形势,我们遭遇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速下滑,出口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的优良作风,扩大内需,依靠国内发展带动经济的整体正常运行。

(4)这句话也启示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自力更生都是最重要的选择。

我们走上基层工作的岗位,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增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练内功”才能有大成。

备注:

此话出自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等编著《淮南子·卷六览冥训》,意指求取火种不如自己去使用上古取火的器具,想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

2.假如领导将这个任务交给我,我将按以下几个原则和方法进行处理:

(1)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群众的事无小事,特别是上访这类事件,是群众对于切身利益相关事件的一种反映方式,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稳定的大局,因此要高度重视、慎重对待、谨慎解决。

在进村调查一开始就先要安抚好群众情绪,防止事情进一步扩大,将事情规范在可控范围以内。

(2)要秉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察民情,看民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争取得到第一手的资料,查出事件的真实情况,以保护群众的利益,维护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3)调查的最终目的是查出事实真相,要站在中立的角度上,听取矛盾双方的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要针对矛盾问题仔细听取双方解释,理性分析两方面的意见和表现,透过现象看清事情的本质。

(4)经济问题不同于其他问题,影响大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组织专业人员看单据、查账目,从根源上为事件定性。

(5)将所有的调查情况汇总,向领导汇报,请求领导批示,然后依照领导的要求按照法律程序处理。

C卷

1.

(1)总理是站在了全局的角度上,强调了树立远大目标重要性,只有怀有美好的理想和目标,才会有前进道路上源源不竭的动力,才有可能走向更大的成功。

(2)具体事务与我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不容忽视,但精神上的追求,塑造国家精神和民族灵魂的事业很容易淹没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被忽视。

这是极其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慎重对待,重新关注天空,关注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和长远未来。

(3)联系我们的现实情况,社会上有一些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眼光的现象,这不利于我们民族的长远发展,不利于国家的长足进步,可能短期能取得一些经济效果,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弊大于利。

(4)总理的话也启示我们,要经常地仰望星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不要因为在基层组织工作,就只会关注眼前的一些小事,要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有大局的眼光和思路,有远大的目标和美好的理想,有自己的精神追求。

2.

(1)所谓“走读”是指干部白天工作在乡镇,晚上回到城里住宿。

“走读”现象从某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乡镇干部精神不振、纪律不严、作风飘浮问题。

综合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客观条件有所限制、乡镇干部工作单位不稳定、日常管理有所放松等。

当然,现在交通发达了,往返方便了,也是客观原因。

(2)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不是小事,不仅造成干部作风懒散、脱离群众,而且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滋生蔓延,直接影响了干群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3)解决办法,一是加强纪律教育,提高干部自身素质是关键。

二是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是。

三是改善干部在乡镇的生活。

四是实行优惠的政策。

D卷

1.对于是否需要建造第一高楼这个问题,要辩证的看待。

(1)建造第一高楼是一种经济实力的体现,可以展现新的国家形象,有一定的可行性。

我们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