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8414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最新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最新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最新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最新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最新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Word格式.docx

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10.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

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4分)

春望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

3、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颓垣残壁的惨象,使人怵目惊心;

一个“深”字,写出了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4、结合全诗内容,说出试题中的“望”字包含哪几层意思.

5.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6.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什么情景?

有什么作用?

7.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破”“深”二字的表达效果.

8.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11.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12、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1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石壕吏

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本诗的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4.老妇向官吏诉说家中的悲惨遭遇,目的是什么?

5.对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句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归园田居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著名的“田园诗人”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愿望或理想?

(主旨、中心思想)

3.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出的画面.

4.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的含义?

你是如何看待陶渊明归隐“遁世”的?

5.说说“带月荷锄归”一句的妙处.

6.诗中表现诗人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起得平淡,明白如话,好像一个老农娓娓道来,透露了诗人热爱农村劳动的心情

B、三四两句写一早一晚:

早起去锄草,直到黄昏月出后才扛着锄回家.截取两个片断,

将一天劳动的苦辛,从”理荒秽”中可体现出来.

C、五六两句承上句而来,描绘了道路狭隘、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诗人垦荒南亩劳动的艰辛.

D、“但使愿无违”是全诗的归结和主旨.”愿无违”是说诗人不怕劳动的艰辛,不怕露水沾衣只怕朝廷又要他去做官的思虑.

使至塞上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__________.

2.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颔联诗人以“”、“”自比,表达了的感情.

4.从修辞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5.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

6.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圆”二字的妙处.

7、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8.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燕、孤烟、长河、落日为对象,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意境奇特,气势博大.

B颔联写途中所见,既是叙事,也是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孤独惆怅的内心情感.

C颈联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诵读时应该使用急促的节奏,低沉、悲凉的语调,表现劲拔、坚毅之美和苍茫之感.

D尾联写行至萧关,探马来报,都护逐杀敌军,已到了最前线.语透雄豪,既见军情紧急,又见诗人对战事的关心.

10.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渡荆门送别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仙”__________.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

任选一个角度进

行赏析.(2分)

3.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情.(2分)

4.赏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说说“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中的“下”字好在哪里.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登岳阳楼(其一)

2.诗歌以“”和“”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一句所展示的画面.

5.谈谈你对“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的理解.

6.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7.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B、诗的颈联以含蓄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C、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抒发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破败、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D、与杜甫的《春望》《石壕吏》等诗相比较,能看出此诗的老杜风格.诗人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布控精巧、情思绵绵,自成一格.

长歌行

1.从写法上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2.体会“老大徒伤悲”中“徒”的妙处.

3.本诗劝勉珍惜青春,积极进取,不要老来空自悲叹.苏轼却在他的《浣溪沙》中用“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联想人生也可以老当益壮,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举例说明.

4.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

5.请再写出一句劝勉人们珍惜时光的名句.

野望

2.发挥你的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再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景象.

3.本诗寓情于景,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4.本诗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5.体会“欲何依”这一细节,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6.分析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

7.“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早寒江上有怀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__________.

2.这是一首抒情诗.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

3.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4.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论语微子》里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这里作者借“”慨叹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

7.说一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一句写景的妙处.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本诗前四句描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四句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现的画面.

4.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的“蒸”和“撼”两个动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6.分析尾联的表达技巧,并说说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7.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黄鹤楼

2.诗的前四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抒写了怎样的感慨?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画面.

4.尾联情景交融.试想象烟波江上日暮之景,体会其中融入的乡愁之情.

5.在马致远的《秋思》中与“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意境相似的两句诗是.

6.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

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7.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送友人

3.赏析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4.赏析“横”与“绕”两字的妙处.

5.赏析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6.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

秋词

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情景.

3.你怎样理解诗中“鹤”的形象?

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么?

5.从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两个方面与《天净沙·

秋思》进行比较阅读.

6.诗歌后两句借景抒情.这两句描写丁什么样的景?

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

(4分)

7.诗中说:

“自古逢秋悲寂寥”请写出一句“逢秋悲寂寥”的古诗词名句.(2分)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古到今文人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寥,这是因为只看到秋天气象萧杀,而作者却看到了秋天正是喜获丰收的美好季节.

B.第二句中的一个“排”字,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这正是诗人虽遭贬抑,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C.第一句应诵读得深沉旷远,使人们联想到从古到今众多“悲秋”的名句名篇,给人一种厚重的沧桑之感

D.后二句,显示出乐观向上、气冲霄汉的豪迈气概和开阔雄健明净爽朗的意境.所以诵读时应愈来愈高昂有力.

鲁山山行

2.颔联“改”“迷”用的好,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所展现的画面.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诗描写景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6.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总写“山行”所见所感,先写所感再写所见,突出了诗人爱山的情趣.

B、颔联用一“改”字写山的千姿百态,用一“迷”字写诗人游兴之浓,两字十分传神.

C、颈联采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山行”所见的动景,可见诗人内心非常闲适.

D、最后写云外传来一声鸡鸣,告诉诗人有人家的地方还很远很远,诗人耐内心陡生隐懊之情.

浣溪沙

1.本词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__派词人__________.

2.本词通过描写清泉寺优雅的风光和环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3.描绘上阕所展现的画面.

4.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中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本词的作者是(朝代)著名的诗人.

2.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所展现的画面.

3.作者“僵卧孤村”,为什么“不自哀”?

4.联系前两句诗,谈谈“尚”字的表达作用.

5.对本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人“尚思为国戍轮台”.

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

C、诗人特别想要去戍守“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D、诗人以梦境来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于激越豪迈之中也透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参考答案

望岳

1.本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诗圣”杜甫.

2、望高大雄伟峰峦连绵山色青翠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通过描写泰山的神奇秀丽,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青年时期的豪情和远大抱负.

“钟”是“聚集”意思,大自然将神奇秀丽集中于泰山,运用拟人,将大自然写的有情,生动形象的写出大自然的神奇秀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割”是“分开”的意思,写出了泰山将山南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隐天蔽日的奇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③“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思接近即可)(2分)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意思接近即可)

人生哲理:

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一面明亮,一面昏暗,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

7、D8、D(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9、C

10、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

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

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

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得满分)

春望

2、望山河草木花鸟

3、破长安城里凄凉的春景

4、“望”有“观望”“希望”“盼望”之意.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

希望战火平息;

盼望能与亲人团聚.

通过写长安城沦陷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情怀.

国都沦陷,城池残废,虽山河依旧,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这两句诗用春草的茂盛反衬城中的萧条景象,突出了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情感.

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1分),突出战乱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或答“表现出国都战乱之后的荒凉萧条”)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1分)

“破”是沦陷的意思,山河虽在,但国都已沦陷,“破”字突出战乱危害,以景衬情,突出作者的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情感.

“深”是茂盛的意思,写出了长安城春天乱草遍地,树木苍苍的萧条景象,“深”字写出了战乱的危害,以景衬情,突出作者的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情感.

感伤国事花也落泪,怅恨亲人离别,鸟啼令我心更乱.这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借景抒情,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感时忧国、恨别思家的情感.

9.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画面: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的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白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的无法梳髻插簪.

含义:

运用细节描写,含蓄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感时忧国、忧国思家的情怀.

10、用对偶(夸张)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11.“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1分),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1分)诗人“白头搔更短”的原因是什么?

(国家残破(忧国)(1分).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1分))

12、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家书难得,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13、C

全诗通过叙述差吏乘夜捉人,连衰年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对国家的担忧,对人民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3.本诗的题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