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5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学案.docx
《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5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5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民主革命第5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学案
第5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
考试标准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
考查频度
必考
加试
1.辛亥革命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2)武昌起义的爆发
(3)中华民国的建立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b
b
b
b
c
(2015·10月,31题第二问)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及意义
4次1考
2.新民主主义革命
(1)五四运动
(2)中国共产党“一大”
(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4)国民革命
c
b
b
b
(2016·10月,31题第二问)考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2017·4月,11)考查国民革命的指导思想
4次1考
4次1考
考点一 辛亥革命
[梳理·基础知识]
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
目的
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
组织基础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时间地点
1905年,日本东京
领导及纲领
孙中山;三民主义
性质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二、武昌起义的爆发(b)
1.爆发: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2.结果:
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影响:
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中华民国的建立(b)
时间
首都
临时大总统
国旗
纪年法
政权性质
1912年1
月1日
南京
孙中山
五色旗
公历,民
国纪年
资产阶级
政权
[知识拓展] 民国纪年法是以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为起始的纪年法。
民国纪年法和公历纪年法的换算:
民国*年+1911=公元*年;公元*年-1911=民国*年。
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1.颁布: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内容: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自由和权利;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等。
3.性质与意义: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c)
1.性质:
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意义:
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领域
影响
史实
政治
政治民主化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经济
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思想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反对
生活
社会生活近代化
破除封建习俗和观念,使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变迁
[突破·核心要点]
要点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史料 (2015·浙江10月选考T31改编) 漫画
[识图解史]漫画反映了《临时约法》体现的西方分权制衡、主权在民思想;仿效了美国的共和政体和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漫画中“民主了”说明《临时约法》怎样的重要意义?
提示:
指《临时约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要点二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史料 “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
[读史用史]
(1)史料体现了辛亥革命怎样的历史成果?
提示:
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有人说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主要是指什么?
提示:
推翻了满清政府的君主专制统治,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精练·选考题组]
【例】史料考查民权主义的内涵
(2015·9月浙江选考调研)孙中山提出: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这一主张主要体现了( )
A.“驱除鞑虏”B.“民权主义”
C.“恢复中华”D.“民生主义”
解析 材料中“参政权”“国民公举”“议会”等信息主要涉及政权建设问题,应是民权主义的阐述,故选B项。
答案 B
练1图示辨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2017·温州2月测试)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对下图所示事件结果或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各省响应武装起义
B.建立了湖北军政府
C.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D.宣告清王朝统治结束
解析 图示中“武昌”“楚望台军械库”等信息可知图示所示事件是1911年10月的武昌起义。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宣告清王朝统治结束是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
答案 D
练2史料考查辛亥革命的背景及局限
(2017·衢州质检)辛亥革命后,有人如此议论:
“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国朝二百多年深仁厚泽,人心思清,终必天与人归”。
这一议论反映他( )
A.认识到帝制的危害
B.留恋传统君主制
C.肯定民主共和观念
D.拥护责任内阁制
解析 史料中对清王朝的怀念、向往没有认识到帝制的危害,故A项错误、B项正确;“民国不过几年,早已天怒人怨”可见其对民国的厌恶,故C项错误;史料没有涉及到责任内阁制,故D项错误。
答案 B
练3史料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
(2017·温州十校高二期末)梁启超曾说,(民国初)“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
”这主要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
A.国民言论渐趋自由
B.民主政体初步建立
C.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解析 史料反映了各界言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不出A项,故A项错误;从舆论上反映不出B项,故B项错误;据史料“官府”、“政党”、“报章”、“街巷”、“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可知,人们普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C项正确;史料中反映不出D项,故D项错误。
答案 C
考点二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梳理·基础知识]
一、五四运动(c)
1.导火线: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和会拒绝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合理要求,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2.经过
(1)爆发: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
(2)发展:
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3)结果:
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意义
(1)性质:
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阶级基础。
(4)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
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二、中国共产党“一大”(b)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b)
时间
内容
意义
中共
一大
1921年
党的任务: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中共
二大
1922年
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
最底纲领:
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突破·核心要点]
要点一 五四运动的特点及影响
史料一 五四运动时期的标语口号和政治漫画
五四运动时期的对联: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学生欢呼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
[读史用史]史料一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彻底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根据史料,你能得出五四运动的哪些特点?
提示:
五四运动是一场群众广泛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工人、学生和民族资产阶级广泛参与,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初步胜利。
史料二 “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
[读史用史]史料二体现了五四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其中“突破”的表现是什么?
提示:
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要点二 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
史料 (2016·10月选考T31改编)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
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
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
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这座城市从此成为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舞台。
——摘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读史用史]人类是在特定的空间里创造历史,而历史又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空间。
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提示:
上海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上海成为工人运动的中心;《新青年》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有效结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对全国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指导作用。
[精练·选考题组]
【例】对比考查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
(2015·浙江会考)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下列主张出自该纲领的是( )
A.“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B.“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
C.“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D.“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解析 B项是中共三大提出的,C项是抗战时期国共合作时提出的,D项是九一八事变后提出的。
答案 A
练1设置场景考查五四运动
(2017·宁波3月模拟)杨绛(1911—2016)在晚年曾忆起她在8岁那年的5月4日的经历:
她看着穿长袍的学生们,举着小旗子喊着口号,一队队走过去。
旗子上除了有“抵制日货”,还有“恋爱自由”。
下列历史场景的叙述应会在当时出现的是( )
A.人们穿着的应该是中山装,因为它在民国时已大为流行
B.上街游行的应该是工人,因为他们此时已登上政治舞台
C.人们高喊的应该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政治口号
D.旗上不应出现“恋爱自由”,因为它在新中国才成为时尚
解析 题干显示杨绛生于1911年,“8岁那年”应是1919年,可知该场景设置应为五四运动。
故选C项。
答案 C
练2由中共“一大”切入综合考查近代政局的变迁
(2017·温州高二期中联考)“中共一大是在当局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的,会场一度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以致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文中的“当局”是( )
A.晚清政府B.北洋政府
C.南京临时政府D.国民政府
解析 北洋政府(1912~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
中共“一大”召开于1921年,故选B项。
答案 B
练3史料考查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2017·衢州质检)陈独秀在1923年指出:
“党在第一次代表大会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