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167807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综合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老战士所说的这种“精神”是()

①爱国主义精神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④集体主义精神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旅游时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购物付款扫一扫二维码,目前微信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A.航天技术的进步B.网络技术的发展

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D.生物技术的突破

5、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B.“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C.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D.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6、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

A.贫穷与富裕的矛盾

B.中华民族复兴梦与美国霸权主义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7、“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

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

8、“863计划”的实施,是中国共产党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为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该计划的第八个领域是()

A.原子能技术B.海洋高技术

C.自动化技术D.互联网技术

9、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

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

A.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美军的枪支B.《朝鲜停战协定》

C.抗美援朝亲历者的回忆录音D.《开国大典》油画

10、一位唐朝官员说:

“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11、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

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与图二是因果关系

B.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C.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开始于东南沿海地区

12、《人民日报》记者袁水拍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

“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

”“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3、流行语,是一个社会的“口头禅”,往往具有明显的时代印记。

下列流行语按时间先后出现排列正确的是()

①“发展是硬道理”②“打倒一切.全面内战”③“申奥”、“入世”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④②①③D.④①②③

14、1979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6倍多。

这种增长主要是因为:

(  )

A.打土豪,分田地B.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立了人民公社D.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15、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

“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

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道路

1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始于1901年,每年12月10日举行颁奖典礼,以表彰“在生物学或医学领域做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下列人物中获此殊荣的是()

A.袁隆平B.钱学森C.邓稼先D.屠呦呦

17、在历史学习中,常会遇到“历史资料”与“历史观点”的区别。

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西班牙、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

B.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

B.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实施“新政”

18、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非洲年”的历史含义是()

A.波澜壮阔的民族独立浪潮B.亚非国家凝聚“万隆精神”

C.殖民统治在非洲彻底终结D.揭开非洲民族独立的序幕

19、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B.国有企业改革

C.民主与法制建设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

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2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

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

被周恩来称为“剧本”,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2、学习历史须分清史实和观点。

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78年在北京召开B.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D.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2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

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24、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

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②③①

25、伟大的转折指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转折”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

二、非选题(第1题18分,第2题15分,第3题17分,共50分)

1、中国近代史,既是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也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

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

“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三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

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

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终年积雪;

渡过了24条河流,穿越了11个省;

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

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性……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案文献

材料四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

“陕变事起……常通电主张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征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

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1936年12月《桂林日报》

材料五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就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

“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有何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依据材料三,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除长征精神因素之外,答两条)

(4)材料四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

中国共产党怎样解决“陕变”的?

“陕变”的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材料五所指的三次伟大的历史性变化是什么?

2、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材料二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些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能准确判断形势,作出正确的选择。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

(1)材料一中的图画和诗词反映的是哪两个历史事件?

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长征开始后,广大干部、战士眼看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以来,红军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这与前四次反“围剿”胜利发展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

他们由此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贯彻执行错误的军事指挥方针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2)材料二中“觉悟到”的问题是在哪次会议上解决的?

会后,毛泽东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请你举出一例。

材料三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1936年,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筑梦中国》(第一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D

2、C

3、B

4、B

5、D

6、D

7、D

8、B

9、A

10、B

11、D

12、C

13、C

14、D

15、B

16、D

17、C

18、A

19、B

20、D

21、B

22、D

23、C

24、B

25、C

1、

(1)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

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意义:

①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2)“两只小鸡”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和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即工农红军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长征精神:

坚定信念、忠于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原因:

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团结合作。

(4)指“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影响: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1927-1936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5)第一次:

辛亥革命;

第二次:

新中国的成立;

第三次:

改革开放

2、

(1)学校:

黄埔军校。

成果:

创办黄埔学校,培养大量军事人才;

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2)背景:

中国的内战(或蒋介石对红军的“围剿”)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后果:

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3)标志: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或西安事变,。

胜利原因:

全民族的抗战(或人民战争,;

国共两党的合作。

(4)启示:

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两党合作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3、

(1)事件: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2)会议:

遵义会议。

事例: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等。

(3)因素: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加剧;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