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5、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
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
教学准备:
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
(一)导入新课
1、讲述:
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
2、生回答.
3、师讲: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
(二)新授
1、观察土壤
(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土壤是什么颜色的?
有几种土壤?
(2)分组实验:
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
2、自主研究
(1)摸:
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
看:
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
捻:
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
握和搓:
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
(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
(记录在记录本上)
3、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
4、小结:
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
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5、探究透水性能:
(1)观察:
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
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
触摸:
土壤摸 上去感觉像什么?
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
握一握:
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
闻:
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
(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
①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纱布.
②倒入相同的水.
③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
(3)小组回答实验结果.
(4)小结:
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好.
6、探究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
(1)分组讨论
(2)大组交流
(3)小结:
红薯适合沙土.水稻适合黏土.花生最适合.
四、课后作业
1、课后继续认真研究周围的土壤.
2、实验册
1.2了解土壤
沙土壤土粘土
1.3肥沃的土壤
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1、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2、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
2、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
1、观察有落叶的土地
(1)学生分组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落叶下有什么?
(2)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
(1)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
(2)交流:
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
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
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
3、制作肥料袋
(1)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
(2)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
①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搅拌.
②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
③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
(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4、观察肥料袋
(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
(2)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5、管理肥料袋
(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
(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三)总结巩固
概述课文.提醒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1、观察肥料袋
2、管理肥料袋
3、了解其它动物会增加土壤肥力
讲述:
除了蚯蚓之外.鼹鼠能够挖洞松土.使土壤中有充分的空气.这一切都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增加.以利于动植物的生长.
(四、)课后作业
1、继续观察自己的制作的肥料袋.并作好记录.
2、完成实验册
3、肥沃的土壤
腐殖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腐殖质形成的过程
1.4土壤的保护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2、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
1、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
2、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
3、能够进行环保宣传.
4、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土壤的重要.
2、产生感激土壤的情感.
3、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教学准备
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
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掌握好水土流失对比实验中的条件.
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保护土壤.(板书课题)
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1)小组交流:
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巩固应用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1、为保护土壤作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2、完成实验册
1.4土壤的保护
植物生长北方窑洞
鼹鼠的家制作陶器
2.1果实和种子
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1、认识果实和种子.
2、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
3、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4、知道种子萌发需要和条件.
1、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2、愿意开展长周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
解剖并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师:
放大镜、绿豆、培养皿或学生.3个分格的小盒子或三只同样的小器皿.(每组一套)
学生:
用水泡过的菜豆、花生、葵花子、蚕豆、黄豆种子和与之对应的干种子自带做绿豆发芽实验的器皿
一、谈话
导入.回忆原有知识.引发研究内容
1、你已经知道那些植物的知识?
2、倾听学生发言.了解学生已有知识.
3、了解种子吗?
发表自己的看法
填写活动记录
学生提出种子构造!
能参与讨论.并在小组中发表意见.较快的记录;
对研究问题有兴趣
二、解剖观察种子.发现种子的共同点
1、提出:
你认识那些植物的种子?
2、提出:
只有解剖了种子.才能观察.
3、你觉得解剖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4、解剖观察其他植物种子.你发现什么?
1、说出常见植物种子的名字.
2、讨论发表注意点.
3、解剖、观察大豆的种子.并记录.
4、学生解剖其他种子.发现种子的构造相同点!
讨论归纳
1、讨论积极.认真倾听.
2、实验、观察、记录合作好.
三、讨论种子的萌发
1、猜一猜种子为何能长出一棵植物?
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说吗?
2、指导实验(讨论注意点)
1、讨论.发表意见
2、一起做好种子萌发的实验.填写活动记录
1、积极发现问题
2、能完成7天实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四、交流问题
关于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共同讨论
2.1果实和种子
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
2.2根和茎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根和茎的不同形态.
2、知道根和茎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认识根和茎的作用.
2、能继续照顾好自己栽种的植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
认识根和茎的形态及作用.
区分直根和须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直根须根的植物、盆栽植物、课前用红水浸泡过的富贵竹或芹菜茎、刀片等.学生自带两种带根的蔬菜.
一、观察实物.认识根的不同类型
1、谈话:
课前老师叫同学准备两个带根的植物.请同学投影自己所带的植物.同学观察它们根的特点.
2、汇报小结:
像菠菜、青菜、芫荽菜等这样.根是从茎的下面长出来长长的一根.粗粗的.外面长了一些细小的毛.这样的根在科学上叫做直根.像葱这样.在茎下面长出的根有很多.都是差不多粗细和长短的.这样的根在科学上叫做须根.
3、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把自己带来的植物的根按直根和须根分为两类.然后画出一个直根和一个须根.(在书67上)
4、学生按要求活动
二、认识不同形态的茎
植物的根上连接的就是植物的茎.大多数植物都有茎.同样茎也有多种类型.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些茎有什么不同?
汇报小结:
(见下资料)缠绕茎、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同时简要板图.
三、认识根和茎的作用
植物的根和茎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你知道它们对植物来说有些什么作用吗?
2、学生交流自己的经验.
3、指导学生看书19的图示.或根据实际情况观察盆栽植物的根.
4、汇报得出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同时又有吸收水分和营养的作用.
5、教师出示用红水浸泡过的富贵竹、芹菜茎等.演示横切和纵切.观察茎内部的变化.
6、学生对茎进行横切和纵切.汇报现象.小结:
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四、巩固应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取一支白百合或其他白色的花.把茎的下面分成两半.一半浸泡在红水中.一半浸泡在蓝水中.观察现象.
2、完成科学实验册.
2.2根和茎
观察盆栽植物的根
观察茎的作用
2.3叶和花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寻找到不同植物的叶形状、颜色、大小、结构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知道花的构造.
2、知道叶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能够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植物所需要的养料;
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1、意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事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叶得作用;
知道花的构造及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和解剖一朵植物的花
桃花(或油菜花)、镊子、放大镜、透明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捡拾、采集一些不同植物的叶子;
教师提前为各班准备两盆植株、品种相同的植物.供做对比实验用.
一、故事引入.了解叶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1、故事:
《我要的是葫芦》.讨论:
种葫芦的人的想法对吗?
为什么?
2、交流观点
3、提问:
你知道叶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4、小结:
叶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大多数植物的叶子就像一个食物加工厂.能够在叶子里自己制造植物所需要的养料.
5、视频资料: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读一读:
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养料.
二、展示课前采集的叶子.观察叶子.
1、对植物的叶子你还有哪些了解呢?
课前大家采集了不少叶子.组内展示.布置任务:
观察一片树叶的正面和反面.比较有什么不同.
2、汇报观察结果.
3、小组活动:
观察更多的树叶.从颜色、形状、大小、品种等不同的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采集的叶子.
4、观察、讨论:
这些叶子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5、小结:
不同植物的叶子大小、颜色、形状、轻重、软硬、质地都不相同.但一般都含有叶片、叶柄两个部分.在某些叶柄的基部还可以看见很小的结构——托叶.
6、既然各种不同植物的叶子有很多不同的特点.你可以把带来的叶子分分类吗?
准备怎么分?
7、小组分类活动.
8、汇报交流分类情况.
9、小结:
相同、相近品种的植物的叶子在形状上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不管叶片的形状、颜色、大小如何.它们在植物的生长中始终起到重要的作用.
10、植物叶子的作用:
三、研究关于叶子的问题
1、关于植物的叶子.你们想研究哪些问题?
2、出示研究问题一:
阳光对植物生长有影响吗?
(1)如何设计实验?
(2)需要哪些材料?
(3)准备如何研究?
3、利用电子幻灯片作方法指导
4、介绍研究植物的向光性的实验
预测:
两个星期以后.你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思考:
豆苗为什么会这样生长?
四、拓展活动:
你还能对叶子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吗?
找几个同伴.课后研究你们感兴趣的关于植物的叶的问题.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及时与老师联系.
五、认识花的构造
1、出示几盆鲜花.提问:
你认识这些花吗?
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你还见过
哪些花?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2、同学们都被这些花的色彩和千姿百态所吸引.可你们知道花有哪些部分
吗?
学生说说.
雄蕊
花药
柱头
花丝
雌蕊
花柱
子房(胚珠)
3、教师示范从外向内的顺序解剖油菜花.强调力要小.手要轻.
4、学生解剖自己带来的花.用放大镜观察各部分的样子并画下来.
5、展示自己画的花的构造.看看同学们带来的花是不是都具备这四部分?
区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有这四个结构.
6、用放大镜观察雄蕊.发现了什么?
试着捻捻雄蕊上的花粉.在白纸上再抖抖.看留下了什么?
7、这些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你能猜出来吗?
出示备选答案
六、了解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1、讲解:
植物花朵里的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花就可能结出种子.
2、花粉成熟以后从雄蕊的花药里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做传粉.
自花传粉
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
异花传粉
一朵花的花粉依靠外力传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大部分的花既可以自花传粉又可以异花传粉.
雄蕊上的花粉是怎样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呢?
植物是靠哪些方法来传粉的呢?
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的资料.
4、交流:
植物传粉有哪些方法.
5、讨论:
虫媒花和风媒花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6、视频:
植物如何传粉?
7、拓展:
人工授粉的方法.
2.3叶和花
制造花粉接受花粉
保护未开的花吸引昆虫
2.4植物和我们
1、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
2、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1、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2、知道我们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哪部分.
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图片.一些食物.
a)引入:
i.问:
我们平常吃什么?
ii.生回答
iii.讲述:
今天我们来研究植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b)新授:
i.了解植物的用途
A:
出示图片:
棉花、枸杞子、各种蔬菜、燃料、建筑材料
B:
分组研究
C:
大组交流
D:
小结:
棉花就可以用来进行纺织.做衣服.各种蔬菜都是我们平常必须要的.还有一些建筑材料可以制作家具.还有……
ii.了解我们吃植物的哪一部分.
土豆、花生、香焦、南瓜、大豆、青菜.
分组研究:
我们吃它们的哪一部分.
大组交流.
土豆是吃的茎.香焦是吃的果实.南瓜是吃的果实.青菜是吃的茎和叶.山芋吃的是根.
iii.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植物以种子、根、茎、叶、果实等提供食物的有关信息.
出示:
一棵植物图
指出:
叶、花、果实、茎、根、种子.
分组研讨:
一棵西红柿植物.并进行记录.
大组交流:
一棵西红柿植物.有根、茎、叶、果实和种子.我们吃的是果实.
作业:
1、课后继续进行植物的研究.
2.4植物和我们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1认识固体
1、能够辨别周围的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1、教师准备:
文具盒、石块、笔、鸡蛋等各种固体;
水、饮料、胶水、酒精等液体;
天平、量筒、量杯.
2、学生准备:
各种固体、锤子等.
二课时
第一课时(24-9)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认识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
(二)自主学习.
1、按固体和液体两类给物体分类.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些物体.请学生按固体和液体分类.
(2)师生交流.
(3)还有哪些物体是固体或者是液体.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牙膏是固体还是液体?
”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需要下定论.只要学生能够说出道理即可.
(5)教师演示“和面”的实验.
往水里加水.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边搅动边让学生描述当时是固体还是液体?
从而让学生明确固体和液体的区别.
2、研究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1)小组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
(2)组内讲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3)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记录研究的情况.
(4)小组内交流.完善本组的研究成果.
(5)小组间交流.描述固体的性质.还要比一比.哪个组研究的项目多.引导学生发现:
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能够全面地认识固体的性质.
(6)引导学生总结固体的共同性质:
都有一定的形状.
(7)学生实践活动:
用多种办法把P44上列举的固体弄碎.并按硬度的强弱排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上认识固体.
二、新授
1、继续研究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2、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是否变化.
教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天平来共同完成这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发现.固体混合前后和重量不变.
(2)研究固体混合前后体积是否变化.
让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独立完成此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原来自己的猜想与实际情况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