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621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

《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docx

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

2020年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医药护技人员考试试题及解析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增殖性肠结核患者不经常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发热

B、腹泻

C、腹痛

D、便秘

【答案】B

【解析】增殖性肠结核少见腹泻。

2、医疗实践中医患关系道德影响医疗质量主要是通过()。

A、满足患者需求,建立良好关系

B、调动患者积极性,争取患者配合

C、告知医疗信息,提供诊疗条件

D、注重医疗言行,建立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

【答案】BD

【解析】医疗实践中医患关系道德影响医疗质量主要是通过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争取患者配合;注重医疗言

行,建立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

故选BD。

3、MBR的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比较,正常变动范围是()。

A、±(10%~15%)

B、±(15%~25%)

C、±(3%~5%)

D、±(5%~8%)

【答案】A

【解析】MBR的实测值与正常平均值比较相差在±(10%~15%)以内的,都属于正常范围。

4、确定肺结核是否为传染源的主要依据是()。

A、血结核抗体检查

B、痰结核菌检查

C、X线检查

D、血沉检查

【答案】B

【解析】痰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考核肺结核疗效、确定肺结核患者是否为传染源及病灶活动性的主要

依据。

5、骨折愈合过程中不会出现()。

A、骨性骨痂

B、软骨骨痂

C、血肿

D、病理性钙化

【答案】D

【解析】骨折愈合过程中出现血肿、肉芽组织、软骨骨痂和骨性骨痂。

这一过程的钙化严格说不属于病理性

钙化。

故选D。

6、患者女性,42岁,主因“活动后气短半年,加重1个月”入院。

查体:

双肺部可闻及细小湿性啰音,

胸部X线可见肺内多发浸润影,胸膜下小叶间隔增厚。

该患者若进行肺功能检查,可能的结果为

()。

A、肺总量增加

B、残/总比增加

C、限制性通气障碍

D、弥散功能无变化

【答案】C

【解析】间质性肺病主要累及肺间质,同时也累及肺泡壁、小气道和小血管。

UIP的特点有病变分布不均

一,新旧交替,成纤维细胞广泛增生,肺泡炎程度轻,对糖皮质激素反应差。

但UIP患者病情进展较慢,数

月甚至数年逐渐加重。

7、下述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治疗后病变吸收较快,短期内可有变化

B、多隐匿起病,不会出现急性发病和高热

C、继发性肺结核不包括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D、肺部病变好发于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

【答案】D

【解析】1999年公布的结核病分类标准中,继发性肺结核包括浸润性、纤维空洞和干酪性肺炎等。

继发性肺

结核常有空洞形成或干酪样坏死,病灶好发于两肺尖后段或下叶背段,起病多缓慢,但呈干酪性肺炎时,起

病可以急剧。

胸部X线的特点包括病变吸收慢、1个月以内变化较小。

PPD试验阴性除表明未受感染外,还

可见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干扰时。

8、学生解答问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这说明下列哪种思维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D

【解析】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从一个目标出发,思路朝着多个可能的方向进行,

得出多种合乎条件的结论的思维。

学生“一题多解”正是说明学生的发散思维强。

故选D。

9、在经典和旁路途径中均起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C1q

B、C4

C、C2

D、C3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组成及两条主要的激活途径的认识。

常见错误是选C1q或C1r,认为不

论哪条途径都应有C1的成分参加,所以没仔细审题便选了一个补体成分;选C2和C4者较少,认为两条途

径任何成分都可以参加;本道题不容易错选C2和C4,而容易错选C1q或C1r。

10、诊断伤寒肠热症用()。

A、神奈川试验

B、外斐试验

C、锡克试验

D、肥达试验

【答案】D

【解析】肥达试验为用于协助诊断肠热症的血清学试验。

11、知觉包括()等几种。

A、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B、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和痛觉

C、空间知觉、深度知觉、平面知觉和错觉

D、平衡觉、运动觉、视知觉和错觉

【答案】A

【解析】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故选A。

12、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治疗原则是()。

A、以应用血管活性药为主

B、补液应早期、快速、足量

C、以扩容为主

D、以应用激素为主

【答案】C

【解析】肾综合征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治疗的原则包括积极补充血容量、注意纠正酸中毒和改善微循环,由

于低血容量主要是血管损伤血浆外渗造成,故以扩容为主,补液宜早期、快速、适量。

13、β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是()。

A、血管收缩冠脉流量减少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心肌抑制,耗氧量降低

D、抑制肾素释放

【答案】ABCD

【解析】β受体阻断药由于阻断心脏β1受体,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量

下降。

阻断支气管平滑肌β2受体,可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阻断肾小球旁细胞的β1受体,而抑制肾素的释

放。

故选ABCD。

14、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决定于()。

A、皮肤温度

B、环境温度

C、皮肤和环境的温度差

D、风速

【答案】C

【解析】常温下环境温度低于机体温度,机体主要通过:

(1)辐射散热:

以热射线(红外线)的热量散发到

外界。

此种方式散发的热量,在机体安静状态下约占散热量的60%左右,取决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气温的温度

差;

(2)传导散热:

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他直接接触的较冷的物体;(3)对流散热:

受风速影响极大。

(4)蒸发散热:

环境温度高于表层温度时,蒸发散热称为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

故选C。

15、肿瘤性增生区别于炎症性增生的特点是()。

A、增生组织不分化不成熟

B、血管增生

C、纤维组织增生

D、器官的实质细胞增生

【答案】A

【解析】肿瘤性增生区别于炎症性增生的特点有增生组织不分化不成熟、相对无限制性、与机体的不协调

性、对机体的有害性、代谢旺盛等。

血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甚至炎症细胞浸润不但可以发生在炎症,也

可以发生在肿瘤。

器官的实质细胞增生也可发生在炎症。

故选A。

16、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有()。

A、运输功能

B、营养功能

C、调节酸碱平衡

D、凝血及防卫功能

【答案】ABCD

【解析】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包括:

①营养作用;②运输功能;③运输作用;④缓冲血浆中可能发生的酸碱

变化,保持血液pH的稳定;⑤缓冲血浆中可能发生的酸碱变化,保持血液pH的稳定;⑥参与机体的免疫功

能;⑦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⑧生理性止血功能。

故选ABCD。

17、患者,20岁,建筑工人。

因高热伴头痛、腰痛4天,无尿2天而入院。

体格检查:

体温39.6°C,血压

75/45mmHg,神志清楚,颈软,结膜充血,胸前散在小出血点。

周围血液白细胞数为16.2×109/L,N0.80,

L0.16,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尿蛋白(++++),血小板为7.3×109/L。

对本例诊断有意义的实验室检查是

()。

A、头颅CT检查

B、检测血清中流行性出血热的IgM抗体

C、肥达反应

D、肌电图检查

【答案】B

【解析】判断的能力,以及能否作正确处理。

预测错误率较高。

常见错误:

选答“肌电图检查”、“肥达反

应”、“血液培养细菌”,说明对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表现与周围血液细胞检查特点不熟悉,未能掌握流行

性出血热IgM抗体作为确诊本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18、心率超过180次/分时,每分输出量减少的原因是()。

A、快速充盈期缩短

B、快速射血期缩短

C、慢充盈期缩短

D、减慢射血期缩短

【答案】A

【解析】回心血量绝大部分是在快速充盈期进入心室的,心率超过180次/分时,由于快速充盈期缩短每分

输出量减少。

19、心率超过180次/分时,每分输出量减少的原因是()。

A、快速充盈期缩短

B、快速射血期缩短

C、慢充盈期缩短

D、减慢射血期缩短

【答案】A

【解析】回心血量绝大部分是在快速充盈期进入心室的,心率超过180次/分时,由于快速充盈期缩短每分

输出量减少。

20、恶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营养不良

B、骨髓红细胞生成障碍

C、叶酸利用障碍

D、内因子缺乏

【答案】D

【解析】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病症。

贫血的类型主要有缺铁性贫

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内因子是胃壁细胞分泌的糖蛋白,维生素B12必须与“内因子”

结合,才能免受胃液消化,有利于在肠道吸收。

胃黏膜萎缩所致的“内因子”缺乏可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引

起恶性贫血。

故选D。

21、血栓形成的条件不包括()。

A、血液流速过快

B、血液呈高凝状态

C、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D、血液流速过慢

【答案】A

【解析】血栓形成的条件包括:

①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心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具有抗凝和促凝的两种特

性,在生理情况下,以抗凝作用为主,从而使心血管内血液保持液体状态。

②血流状态的改变,主要指血流

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等改变,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③血液凝固性增加,是指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

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

故选A。

22、细胞核呈车轮状,细胞质在靠近细胞核处常出现一淡染区,是指()。

A、脂肪细胞

B、淋巴细胞

C、肥大细胞

D、浆细胞

【答案】D

【解析】浆细胞由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转化而来。

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嗜碱性,核周胞质着色浅,

形成一淡染区;核偏向细胞的一侧,异染色质呈块状聚集在核膜内侧,核仁明显,整个核呈车轮状。

D选项

正确。

故选D。

23、医学伦理学的不伤害原则,是指()。

A、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病人的伤害

B、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病人的心理伤害

C、最大限度地消除对病人的躯体伤害

D、消除对病人的任何身心伤害

【答案】A

【解析】医学伦理学的不伤害原则是指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病人的伤害。

医务人员的整个医疗行为,无论是动

机还是效果,均应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这是底线,也是对医务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故选A。

24、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解离后抗体的特异性改变

B、抗原抗体结合牢固不易受环境影响

C、解离后抗体不能再与抗原结合

D、解离后抗体的活性和特异性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抗体与抗原解离后不发生改变,其活性和特异性不变。

25、患者女性,12岁,主因发热、膝关节红肿、疼痛及心慌入院。

实验室检查血液ASO滴度升高、血沉加

快。

患者发病前20天曾患急性扁桃体炎。

该患者现在可能患()。

A、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B、上呼吸道感染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风湿病

【答案】D

【解析】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关节红肿热痛,ASO滴度升高、血沉加快,可诊断。

26、HIA分子属于()。

A、共同抗原

B、异种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同种异型抗原

【答案】D

【解析】HLA是人的主组织相容性抗原,由于同是人类,不同个体的遗传基因不同故HLA亦不同,属同种

异型抗原,错误选异嗜性抗原、共同抗原者对异嗜性抗原和共同抗原的概念记忆不清。

27、脑神经共有多少对?

()

A、11

B、12

C、13

D、14

【答案】B

【解析】脑神经亦称“颅神经”。

从脑发出左右成对的神经。

共12对,其排列顺序通常用罗马顺序表示。

依次

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