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词语教学方法例谈2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低年级词语教学方法例谈2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词语教学方法例谈2课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或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
请看《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纷纷”一词的教学片断:
师:
(拿出预先准备的蒲公英实物,使劲一吹)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
我看到蒲公英的种子一个接一个地飞起来了。
我看到蒲公英种子有的往上飞,有的往下落,有的往左飞,有的往右飞,一点儿顺序也没有。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像这样一个接一个、没有顺序地飞,就叫做——
纷纷。
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秋天到了,树上的黄叶纷纷落下来。
冬天,雪花纷纷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大家说得很好。
“纷纷”不仅可用在“物”上,还能用它说“人”呢。
比如刚才大家举手,就可以说——
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好。
说别的事呢?
下课了,大家纷纷走出教师,参加课间活动。
这一教学片断,教师先通过“吹蒲公英”这一直观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理解了“纷纷”之义。
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在迁移运用中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
最后再次创设蒲公英种子纷纷出发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有效训练了语言感受力。
再如学习《坐井观天》一课,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的:
谁能说说“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天很大,找不到边在哪里。
谁来读读这句话,让人听了你的朗读,感到天很大,大得没有边际?
(学生感情朗读: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
除了天无边无际,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
你能用“无边无际”说话吗?
生纷纷回答:
大地无边无际,大得很。
大海无边无际,大得很。
我不同意,大海是有边的。
你的话有道理,海的边是海岸。
但是有一个可以形容海的词语,它与无边无际意思相近,哪个同学能想起来?
当你站在岸边向远处望的时候,怎么样?
一眼望不到边。
一望无际。
用上“一望无际”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大海一望无际,大得很。
你们还能说什么“无边无际”,什么“一望无际”?
宇宙无边无际,大得很。
草原一望无际,大得很。
……
大家还可以把话说得更好,让这些图片帮助我们,请看大屏幕。
(师出示雄鹰在蓝天飞翔、轮船在大海航行、骏马在草原奔跑、羊群在草原上吃草、骆驼在沙漠行走、杨利伟坐在宇宙飞船里在太空遨游的图片,引导学生看清楚这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在干什么。
)
结合图片的内容,用上“无边无际”或“一望无际”再来说话,你会说得很精彩。
一只雄鹰在无边无际的蓝天上飞翔。
一只轮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航行。
你已经说得不错了,但还可以把“只”改为“艘”,把“航行”换成“乘风破浪”,就可以这么说了:
一艘巨轮在一望无际是大海上乘风破浪。
杨利伟乘着“神州五号”,在无边无际的太空中遨游。
精彩,为他鼓掌。
像“无……无……”这种形式的词语有不少,这类词语,“无”后面的两个词意思大多相同或相近,例如:
“无边无际”中的“边”和“际”意思相同,“际”就是“边”。
“无”的意思是——(生答)没有;
用两个“无”就是为了强调没有。
无边无际就是——(生答)没有边际。
你能说一个这样的词语吗?
无缘无故。
还有吗?
(学生思考)想不起来了?
请看大屏幕。
(出示:
无缘无故、无穷无尽、无影无踪、无依无靠……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积累下来。
这个教学环节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借鉴:
(1)“无边无际”是文章的重点词语,但学生学习词语,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更重要的目标应指向运用。
因此,教学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说话写话,让词语教学效益最大化。
这个教学片断,学生对“无边无际”的理解主要是以说话形式呈现的,学生在情境运用中提升了对词语的理解程度。
(2)词语教学要追求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对“无边无际”的教学,从理解,到应用,到拓展,再到积累,体现了过程和方法,融入了情感。
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积累由肤浅到深入,由单一到丰富,语言运用由模糊到准确,由简单到具体生动。
学生在顺利调遣和正确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这些词语也在学生的心中有了生命,“活”了起来。
4、联系上下文理解: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低年级的课文内容虽然浅显,但有些词语的内涵却非常丰富。
注意到了这点,就会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年级上册的《小熊住山洞》是一篇连环画式的课文,图美文简是这篇课文的特点。
小熊和他的爸爸想盖一座木头房子,因为舍不得砍树,所以一直住在山洞里。
课文的结尾处写道:
“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小熊一家,给他们送来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与这段文字相配的是动物们感激的笑脸,手中举起的一束束鲜花和小熊父子俩略带羞涩的幸福憨态。
正是看到了“感激”一词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环境的喜爱和小熊父子二人保护环境行为的高度赞赏,所以,教师没有让这个词语悄悄溜走,于是出现了下面这个教学情境。
同学们,小熊一家没舍得砍树,一直住在山洞里,森林里的动物都很感激他们,给他们送来了一束束鲜花。
看看图,都有谁来了?
小鸟来了,小松鼠来了,小兔子也来了。
还有小鹿、野猪、野鸡也来了。
啊,来了这么多呀。
看看他们感激的笑脸,猜一猜,当他们把手里的鲜花送给小熊一家的时候,会说什么感激的话呢?
小鸟说:
“谢谢你们不砍树,我们不会担心没有地方住了。
“
小鹿说:
“谢谢你们,你们这么爱护树,就是爱我们大家的家啊!
”
小兔子说:
“谢谢你们,你们的心真善良!
松鼠说:
“谢谢你们,你们不砍树,我就有很多野果子吃了。
野鸡说:
“谢谢你们不砍树,使森林这么美丽!
同学们都明白了“感激”的意思,所以都向小熊一家说了声“谢谢!
”是啊,小熊一家,宁肯一辈子住潮湿的山洞,也不砍伐树木,给自己造一座漂亮的房子,就是因为他们爱护树木啊!
森林里有了这么多的树木,才会有春天的绿叶,夏天的花朵,秋天的果实,冬天小鸟温暖的家!
有这样美好的环境,谁不感谢他们呢?
被这么多人感谢,又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在上面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引导学生让“感激”开口说话,不仅是理解这个词语的必要,也有利于学生体会课文的内涵,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议论纷纷”一词出现在二年级上册的《从现在开始》一课中。
当猫头鹰宣布大家都要像他一样白天休息,夜里做事时,“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
”但是,动物们究竟在议论什么,课文中并没有说。
弄清“议论什么”,不仅可以理解“议论纷纷”一词的意思,而且,从动物的口中,我们可以找到猫头鹰最后没有当上大王的原因:
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不管是大王还是普通百姓。
而这正是本文的意蕴所在。
因此,让“议论纷纷”议论起来就显得非常必要。
我们看看下面这个教学片断:
猫头鹰的命令一发布,大家就议论纷纷,他们都会说什么呢?
(指图)比如小兔子——
“晚上出来,多害怕呀,再说,我习惯白天,晚上睡觉的。
其他人说什么呢?
棕熊说:
“这是什么命令呀,我还是头一回听过。
袋鼠说:
“是啊,是啊,狮子大王可从来没有这么要求我们过。
斑马说:
“为什么一定要像他一样?
晚上不让睡觉,谁熬得住啊!
“这下,我们可倒霉了,晚上出来飞,怎么能看得见东西呢?
大家这样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这就叫——(生:
议论纷纷)
对!
从你们刚才的议论中,我听出来了,猫头鹰的这个命令,大家可是不赞成啊!
难怪要“议论纷纷”了。
从这个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对“议论纷纷”一词学生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词义理解上,而是赋予了它实际的内容,这个内容又直指猫头鹰荒谬自私的命令。
至于猫头鹰为什么不得人心,学生在议论过程中已有所理解,教师就不需要将什么了。
我们常说,作者的情感、文章的意蕴,都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而这字里行间的或陌生或熟悉的词语,如果我们能注意到它们,看到它们可以生发的潜力,并且给它们足够生长的空间,是真的可以开出色彩斑斓的“语言之花”的!
5、组词理解:
古诗是现代语言的浓缩,简单的一个字往往有着深厚的内涵。
在理解古诗中字的意思时,就要调动学生已有的词语积累,给字组词,然后结合语境对所组的词语进行比较判断,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下面是全国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古诗《草》的词语教学片段:
于老师让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离离原上草”中的“原”,我不懂。
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
生:
原因。
原来。
高原。
校园。
师:
“校园”的“园”不是这个“原”。
草原。
原子弹。
原始人。
嗬!
小朋友知道的还真不少!
(教师指着刚刚板书在黑板上的上述词语)小朋友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指的是黑板上的哪一个词语?
草原!
大家同意吗?
是的。
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
“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
当学生提出对“离离原上草”中的“原”不理解时,教师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用“原”组词,调动起了学生的词语积累和生活经验;
然后让学生在语境中对所组的众多词语进行比较和判断,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这种做法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学习特点,是引导学生“自悟”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师直接的“授予”。
6、借助板画理解: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离他们生活经验较远的词语,一般可借助画图来理解。
如,《坐井观天》中的“井沿”,《葡萄沟》中的“梯田”“碉堡”等词语,均可在教学时几笔勾勒出具体的形象帮助理解。
下面我们欣赏一个于永正老师对“离离”一词的教学片段:
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
请看——
(于老师)顺手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草原图”)
小朋友,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
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
草原上的草长得很密,一棵挨着一棵。
草原上的草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
说得太美了。
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离离”是什么意思了。
谁说说?
“离离”就是茂盛的意思。
“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更多强调的是感性、诗性、灵性的教学。
如案例中“离离”一词,要让二年级的学生直接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显然有相当大的难度。
为此,于老师别出心裁地借用板画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感悟、想像,从而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词义,又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真可谓“一画胜百言”。
7、比较辨析理解:
教学中常常遇到字形、词义较为接近的词语,一般可借助字形辨析来理解词语。
如,《纸船和风筝》一文中,在第七自然段先后出现了“漂流”“飘荡”两个词语,,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两个“piāo”字的字形,想一想哪张词卡应该贴在空中的风筝旁,哪一张又该贴在水中的纸船旁?
借助部首比较,可轻松地突破难点。
理解句子时,更换词语进行比较理解,也是加深感悟词语的好方法。
这样既能联系旧知识,启迪新知识,又可以领略作者遣词造句时的精准。
《动手做做看》一课中有一句话:
伊琳娜问朗志万:
“您怎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来哄骗我们小朋友呢?
”教学其中“哄骗”一词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哄骗”一词进行换词比较训练。
学生首先把“哄骗”换成“欺骗”,然后通过比较阅读,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哄骗”和“欺骗”都有说假话骗人的意思,但是“哄骗”还包含长辈用假话糊弄小孩,开玩笑的意思。
学生通过比较阅读,从中体会出作者用“哄骗”这个词的特别含义,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
在教学中恰当地进行这种训练,学生不仅可以逐步感受到作者用词的准确,还有助于积累意思相近的词语,可谓是“一举两得”。
又如《葡萄沟》一课中“五光十色”的教学:
出示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你从哪儿读出了“五光十色”?
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
说明葡萄的颜色——
非常多!
“五光十色”还可以换成那些词语?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五彩斑斓。
把“五颜六色”放到句子里读读,看看有什么感觉。
(读后)“五颜六色”只是说颜色很多,“五光十色”除了颜色很多,还很鲜亮,闪闪发光。
是呀!
葡萄不仅颜色多,而且还反射出光芒,亮晶晶的。
同学们想一想,哪些事物可以用上“五光十色”这个词语?
(思考后)夜晚的城市、舞台上的灯光、模特身上的时装、柜台里的珠宝。
请大家看一组图片,展开自己的想象,用“五光十色”说一段完整通顺的话。
(屏幕出示:
夜晚的北京、繁华的夜市、流光溢彩的舞台、绚烂的时装)
学生观察体验后发言:
夜晚的北京城,在霓虹灯的装点下,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如果你到了那儿,就会舍不得离开。
时装发布会上,模特们穿上五光十色的衣服,在T台上来回穿梭,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呀!
反思上述教学之所以成功,原因有两个:
1、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出“五光十色”的第一层意思:
颜色非常多;
教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让学生找出意思相近的词语,体会“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细微差别。
学生通过辨析,对词语的意思有了准确的理解。
于是,原本模糊的词语在学生的心目中逐渐变得明朗起来。
2.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一切知识的学习只有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会体现出价值来。
当学生把学习的知识内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能力后,学习过程才是有效的。
教师让学生发挥想象,寻找与“五光十色”有关的事物,观察有关的图片,并进行句子训练,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具体的语境里,原本单调的词语,在学生的心里“活”了起来。
8、做动作理解: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
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演一遍,可以加深对重点词句的准确把握。
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表达各种动物尾巴活动的动作:
摇、甩、摆,可以让学生用身体语言活灵活现地表演。
再如,《我不是最弱小的》文中“簇拥”的理解,可请几个孩子上台紧紧地围着老师,来感受文中铃兰花簇拥野蔷薇的画面。
总之,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因词而异,因生而异。
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设计,采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机械呆板的词语教学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词语的意思,恰当地运用词语。
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理解句子,领会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低年级适合运用游戏法、直观显示法或简笔画等,中高年级则适合采用比较法、创设情景法、联系上下文法等,许多词语教学还可以同时运用几种方法,教师在词语教学中一定要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而富有个性的学习,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从而真正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