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424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docx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docx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

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

一、储粮害虫防治的原则

  在粮食储藏的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虫害问题都应随时加以注意。

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害虫大量繁殖为害造成损失。

因此在储粮害虫防治工作中我们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就是"预防为主",理由很简单,因为在粮食储藏过程中,不能等到害虫已经严重发生,粮食已经受到重大损失时再去除治。

而应当是对无虫粮注意采取防虫措施,防止害虫侵入粮食繁殖为害。

对于发现有少量害虫的粮食,应根据情况,尽早采取措施、彻底除治害虫,使它不会大量繁殖为害,这样,也就起到了防的作用。

  防治储粮害虫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物理机械防治法,即利用害虫习性进行防治的习性防治法;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的化学防治法和利用生物进行防治的生物防治法。

其中有些方法很适合防治农村储粮害虫使用。

我们防治储粮害虫不应只依靠一种方法,而应根据时间、条件将各种适宜的方法恰当地配合起来使用,使我们能够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即可达到有效的防治的目的,在选用防治方法时,应应注意对人的安全性。

也就是说储粮害虫的防治应采用综合治理的措施,应采用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

二、物理机械防治方法

  物理机械防治是利用一些物理的方法直接杀死储粮害虫,或恶化储粮害虫的生活环境,抑制储粮害虫的发生发展,或用机械方法将害虫与粮食分开,防止或减轻害虫为害的一种方法,以达到确保粮油安全的目的。

  储粮害虫的生活环境中,有三个重要因素。

一是温度,二是湿度,三是空气。

利用改变这三种因素,使它不适合储粮害虫的生活,或使害虫死亡,就可以达到杀死或抑制害虫危害储粮的目的。

  物理防治的方法很多,如利用高低温杀虫,利用电离辐射杀虫,利用压盖密闭方法杀虫,利用改变空气成分即气调方法杀虫,利用真空或高压杀虫,利用光能、声音杀虫等。

以上许多方法中,有些方法很适合在农村的条件下使用,例如粮食趁热入仓密闭杀虫,"套囤"防治豌豆象,"泥麦堆密封防治麦类害虫"和密封自然降氧杀虫等方法。

在第三章"粮食入仓"一段中作为粮食入仓时的处理方法已详细叙述,这里只对未叙述的方法加以介绍。

  

(一)利用高低温杀虫

  一般来说,昆虫能够生存的温度约为3-400C,温度在40-500C时为亚致死高温区,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害虫可保持生命,但时间过长仍会死亡;高于500C为致死高温区,害虫在这个温度区域内很快死亡;测试在-10-30C的范围,叫亚致死低温区,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蹇呈昏迷状态,并不死亡,温度升高时,仍能活过来;低于-10-400C的温度区间时,害虫体液结冰,导致死亡。

根据害虫对温度的反应,我们可以利用自然或人工的办法,升高或降低粮食的温度,使之达到致死温度杀死害虫。

  不同种类的害虫对于高低温的耐受力是不同的。

有些害虫如日本蛛甲、豌豆象、锯谷盗和螨类对低温耐受力极强。

如在-150C的温度下,日本蛛甲幼虫的致死时间为17天,锯谷盗成虫为11天,一种毛螨成螨为3天,但它的休眠体的致死时间为120天。

豌豆象的成虫在-100C的温度下的致死时间为130天以上。

但另一些害虫如米象、杂拟谷盗、长角谷盗等只要几小时到一天的时间即可致死。

而另一些害虫又比较能耐高温。

如烟草甲在500C的温度下的致死时间为300分钟,锯谷盗为60-120分钟。

但总的说来,害虫在500C高温下几个小时基本都可致死,虫种间差异不大;而在低温条件下,有些害虫却比较难于杀死,虫种间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差异较大,但低温对于抑制害虫发生发展和保持粮食的品质是有利的。

1、高温杀虫

  

(1)沸水浸烫杀虫这种方法适合于消灭数量不大的豆类中的蚕豆象、豌豆象、绿豆象等豆类害虫。

处理时,先烧一锅开水,将豆子放在适当大小的筐子内,然后把装有豆子的筐浸到沸水中。

蚕豆浸30秒,豌豆浸25秒,烫豆子时必须保持水沸。

每次豆子数量不能过多,以保证豆子受热均匀,然后取出放入冷水中冷却,凉后取出再摊开晾干,这种方法一般可以将虫全部杀死,并且不影响豆子的发芽率。

  

(2)蒸汽杀虫感染有害虫的包装、小型仓储器材等物品,可以根据能否受热来决定采用蒸汽杀虫的方法,将有虫的物品放在蒸汔中蒸15-20分钟,就可把各种害虫杀死,然后再取出晾干。

  (3)太阳能人造场晒粮杀虫一般粮食日晒杀虫降水都在日照下敞开进行,在这种条件下粮食的温度不易保持,效果较差。

太阳能人造场是利用"热箱原理"收集太阳能,提高了它的利用率,在相同条件下,比一般日晒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达到更高的温度。

这种方法不太复杂,适合农村家庭采用。

  太阳能人造场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

如黑布、竹帘子、竹架子、塑料薄膜和砖、石、砂袋等镇压物。

置备容易,费用不多。

具体作法是,在平整干燥的晒场上,按粮食数量先铺适当大小的竹帘,帘上铺一层黑布,在日照下,待布晒热,温度升到400C左右时,将粮食均匀平摊在黑布,厚度为3-5厘米。

粮食摊平后,在粮面上再盖一层黑布,布上放上竹架,架上盖上塑料薄膜,使黑布与塑料薄膜之间保持20-30厘米的空间。

薄膜四周用长砂袋、砖石等镇压物压紧。

塑料薄膜四周留一些排气孔,供晒热的粮食排出水汽之用,以防结露。

排气孔在薄膜内出现水汽时打开。

  太阳能人造场由于集中了太阳能,效果很好,在17-200C的气温下,粮温即可达到50-600C,粮食4个小时可以降水5%-10%。

并能全部杀死粮食中的害虫,比普通日晒法降水效果提高一倍以上。

在相同条件下采用普通日晒法的粮温只有25-290C,完全杀不死害虫。

因此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用于气温稍低,日照好的条件下,进行降水和杀虫。

2、低温杀虫

  利用冬天和春季自然低温的条件杀死储粮、包装器材、仓储用具中的害虫是目前低温杀虫的主要办法。

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应用低温防治储粮害虫,均有显著效果;南方地区也可选择时机,利用冬、秋、春季寒流降低粮温,虽然不能杀死害虫,但可以有效地抑制害虫的生命活动,减少害虫繁殖的代数,使害虫大量发生的时间推迟1-2个月,这样仍可以减少粮食的损失。

冷冻杀虫可以根据当地情况,采取仓外冷冻、仓内冷冻或仓内外冷冻结合的方法进行。

  

(1)仓外冷冻,趁冷入仓选择干燥寒冷的天气,准备好干净场地,在下午将虫粮薄摊在场地上,厚度为7-10厘米,进行冷冻,粮温最好要求降到-100C以下,连续冷冻数日。

在冷冻过程中,应勤加翻动,使温度均匀,以保证杀虫效果。

如遇霜雪天气应堆起盖好苫,防止粮食水分增加。

  经过冷冻的粮食最好能采用风筛,除去粮食中的杂质、虫尸,再趁冷入仓密闭储藏,这样可使粮食保持较长时间的低温状态,以促进害虫死亡,对杀死玉米象、米象、豆象、麦蛾等隐蔽性储粮害虫和锯谷盗、日本蛛甲、螨类等耐寒力强的害虫,有良好的效果。

  在00C以下冷冻,如果粮食含水量高,则易遭冻害,爆腰率也会增加,出米率降低,色泽变劣。

据经验,粮食冷冻时含水量应掌握在:

粳稻、糯稻16%以下;籼稻、大米、大豆15%以下;三麦、杂粮13%以下,否则应先降水后再冷冻。

种子粮水分要在安全水分标准以内。

  

(2)仓内通风冷冻在寒冷、干燥的冬天,把仓库门窗都打开,利用自然风力,换气通风,同时要经常翻动粮面,挖沟扒塘,增加与冷空气接触的面积,加速粮温降低的速度。

如果有风扇、风机也可以使用,以加速通风降温过程。

当粮温下降到或接近外界温度时,就可以停止通风、关闭门窗,扒开粮面,使粮食继续保持低温,直至害虫死亡。

(二)机械防治方法

  机械防治方法是利用害虫和粮食的形状大小,密度不同和在机械运动中害虫受惊表现出的假死习性,利用风力、筛子把害虫和粮食分开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在农村家庭中用来除去粮食中的害虫。

它对在粮粒外生活的害虫的清除效果很好,但是对于粮粒内的害虫则很难除去。

由于机械防治法在清除害虫时也除去了粮中的杂质,有利于粮食的储藏。

  机械除虫在早春、晚秋和冬季低温季节进行效果较好。

在就温季节。

因害虫活动能力强,繁殖快,往往清理不久,又会出现害虫,效果较差。

  1、风车除虫

  在粮粒与害虫通过风车的时候,由于比重和形状不同,在风流的作用下,比重轻的害虫、尘杂被风流吹到较远的地方,比重大的粮粒吹到较近的地方,使害虫与粮粒分开,利用风车除虫时,应控制风车的转数和粮食的流量,使分离达到最好的效果。

  2、筛子除虫

  筛子除虫是利用粮粒和害虫的大小形状不同,用适当大小筛孔的筛子,通过过筛使它们分开。

农村中常用的有手筛、吊筛和溜筛,对清除粮食中的害虫都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要注意选择筛孔的大小,一般用每厘米2.4-3孔的筛子即可,过筛时要控制过筛粮食的数量,在筛中粮食厚度以2-3厘米为宜。

  如果使用溜筛,还应注意调节筛子的倾斜度,通常以35-60度的倾斜度最好,同时也要注意控制粮食的流量,不能太多,否则分离不好。

  3、风筛结合除虫

  为提高机械除虫的效果,使粮虫分离更完全,可以将风车和过筛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利用机械除虫时要注意将风车、筛子的虫杂出口用口袋罩住,防止虫杂飞扬。

清理地点应尽可能远离仓房等储粮地点,并且应在操作场地周围撒布防虫线,防止害虫逃逸。

清除出的虫杂,应深埋或烧毁或作杀虫处理。

三、习性防治方法

  习性防治方法是利用害虫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如机械、光、温、化学物质等的反应及害虫本身的生活习性,如群集性、上爬性等,采用相应的措施,诱集害虫,集中歼灭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行,费用低,效果比较显著。

利用习性防治必须经常性地进行,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一)粮面堆尖诱杀  

  堆尖诱杀是利用害虫的上爬习性,尤其在粮温较高时,害虫活跃,这种习性理炙明显,在粮食被搅动后,害虫上爬很快。

诱杀时先将粮面堆成许多,堆间距离1米左右,堆高30-60厘米。

用小稻草把,高梁穗或芝麻杆等诱集物放在堆尖上,堆尖上也可同时放上诱饵或毒饵,增加诱杀效果。

诱杀时关闭门窗,使仓内黑暗。

经过几小时后,取下诱集物,换上新诱集物。

取下的诱集物中的害虫用开水烫死或烧掉。

也可同时把堆尖部分粮食取下,过筛除去其中害虫。

这种方法要连续进行数次,才可收到明显的除虫效果。

使粮食达到基本无虫。

粮面堆尖诱杀的方法,只宜在温度较高时进行,气温低害虫不在表层活动,不宜使用。

  

(二)堆内诱杀

  用竹筒、木板或瓦棱纸板等作成小诱饵容器,容器一般不宜过大,四周、盖子和底部钻上许多小孔,孔直径在2-2.5毫米,这样害虫可以进入但粮粒不能落入。

诱饵箱中可放入毒饵。

除虫时将诱饵箱放入粮堆内。

经过一定时间后取出检查,除去进入的害虫和死虫后再行放入继续诱杀。

(三)揭顶除治麦蛾

  这种方法适合于新感染麦蛾的粮食,由于麦蛾侵入粮堆的深度约为20厘米左右。

粮堆若揭顶30厘米左右即可将受害的表层良层中的害虫全部除去。

揭顶可分两步,首先先揭去15-20厘米深的粮食,这样大部分的粮食中的麦蛾即被清除,然后再揭去10-15厘米深的粮食,就比较彻底了。

揭顶时要由里向外,并须保持粮面平坦。

揭出的有麦蛾的粮食,可集中熏蒸除虫或用其他方法杀虫,以防止麦蛾羽化蔓延。

  (四)扫动粮面扑打蛾类

  扫动粮面、扑打的办法是根据蛾类害虫的成虫的粮堆表层交尾产卵的习性,直接用扫把等物扫动粮面和扑打,杀死蛾类成虫。

一般在蛾类出现时每日早晚用竹扫帚在粮面扫动和扑打一遍,坚持7-10天左右,直到见不到活动蛾子成虫为止,这种方法对防治蛾类害虫有明显的效果。

  (五)诱杀越冬害虫

储粮害虫有不同的越冬习性,如蛾类多在仓内柱子、横梁、椽子和天花板等缝隙或角落中结茧化蛹越冬,因此可以在秋末时节用小草捆,旧麻袋片,苇席等钉在或挂在以上场所,引诱越冬蛾类幼虫在内作茧,经过一定时间取下检查和消灭作茧的蛾类幼虫。

谷蠹有在仓板缝隙越冬的习性,可以在粮堆表面,墙柱边放置松果或表

木板,待谷蠹或赤似谷盗钻入越冬时,取出用加热、水烫或药剂将它们杀死。

(六)饵料诱杀

  1.诱饵的配制

  诱饵的配制方法是取害虫喜食的食料,如米糠、芙皮、粉碎油饼;半干的南瓜丝、胡萝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