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3445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代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代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代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代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

《古代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学Word文档格式.docx

顺便说到枚乘的散文。

多用偶句,有辞赋化的意味。

汉赋的代表作家司马相如

西汉赋,据《汉书?

艺文志》著录有九百余篇,而武帝时代就占了一半,有四百余篇。

其中重要的作家有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等,司马相如(?

-前118)尤为杰出,是汉赋发首席作家。

到宣帝时,效武帝时故事,大力提倡辞赋,著名作者有王褒、张子侨、刘向、华龙等,一时称盛,但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

司马相如乃研究得很不够,鲁迅先生给予高度重视,见于《汉文学史纲要》。

他在实际教学中不选他的大赋,而选《美人赋》这样的小赋,显示了非凡的文学史眼光。

司马相如可以说是汉赋的首席作家,《文选》选了他三篇赋:

《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一般认为这些就是他的代表作;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也首先提到《子虚赋》和《上林赋》,但在这里却一概未选,另选了一篇《美人赋》(韩元吉本《古文苑》卷三)。

鲁迅并不是随便选的,这一篇比较短小,而且更富有文学性,鲁迅后来指出:

“相如亦作短赋,则繁丽之词较少,如《哀二世赋》,《长门赋》。

独《美人赋》颇靡丽,殆即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犹骋郑卫之音,曲终而奏雅’者乎”,看来鲁迅认为这一篇最能代表他的风格和成就。

在《美人赋》里司马相如说,过去的圣贤虽不好色,但那是“未见其可欲”的不好色不动心;

而自己水平却要高得多,赋中描述了两件事,一件是“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翘翘而西顾,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于兹矣,臣弃而不许”;

另一件更加突出,自己在旅行途中经过郑卫,遇到一个极其漂亮的独处女郎,她主动提出共为鱼水之欢,并采取种种过激的行动,而自己却断然拒绝了:

……玉钗挂臣冠,罗袖拂臣衣。

时日西夕,玄阴晦冥,流风惨冽,素云飘零,闲房寂谧,不闻人声。

于是寝具既设,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帐低垂,裀褥重陈,角枕横施。

女乃驰其上服,表其亵衣,皓体呈露,弱骨丰肌。

时来亲臣,柔滑如脂。

臣乃气服于内,心正于怀,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举,与彼长辞。

描写相当艳丽露骨,而最后以一本正经结束。

鲁迅认为这种路子在汉赋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于是选作教材。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钱钟书先生也非常重视《美人赋》,在《管锥编》中提出了很详细的分析。

西汉末年的辞赋作家扬雄

雄字子云,四川成都人,口吃,不善言谈而好深思,四十岁进京,官位甚低,历成、哀、平三世而不升迁;

王莽称帝后校书于天禄阁,后受人牵连被捕,投阁而下,未死,后召为大夫,卒。

扬雄是著名学者,仿《论语》作《法言》,仿《周易》作《太玄》,另有语言学著作《方言》;

他作辞赋模仿司马相如,代表作有《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赋,流畅而有气魄,但较少创造性,后来悔其少作,以为没有什么价值,起不到讽喻作用,“童子雕刻,壮夫不为”。

他还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将楚辞和汉赋分开来评述,在批评史上很有影响。

他的《解嘲》一文记述自己甘于澹泊,不愿趋炎附势,文中有云:

“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旦握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

”又讽刺当时不重视知识分子的风气道:

“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群卿不揖客,将相不俯眉。

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

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迹。

此外他还有《逐贫赋》、《酒箴》等,并有可观。

其中多不平之气。

其《反离骚》是仿《离骚》而作的,主题是明哲保身,他以此来吊屈原。

鲁迅对这一篇很重视,认为可以从中看到古代士人的思想。

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合称汉赋四大家。

东汉的辞赋

东汉前期的辞赋以班固为主要代表,仍然受司马相如的影响,典型之作如《两都赋》,开京都大赋之风,《文选》列为首篇。

东汉后期至末叶,赋的内容、体制、风格都发生很大变化,歌功颂德以铺采为能事的大赋逐渐减少,而反映社会现实,揭露政治黑暗、抒情咏物的小赋开始兴起。

这是因为这时的形势越来越不好,外戚宦官争权夺利,政治日趋腐败,贵族一天比一天奢侈,民生凋敝,社会动乱;

文人们不能像他们的先辈那样有着高昂的热情,而变得与中央离心离德,陷于失望、悲愤,充满忧患意识。

代表这一重大转折的是张衡。

其代表作为《二京赋》、《归田赋》。

前者就体制而言,仍远攀扬马,近仿班固,但已经充满了危机感,赋末告戒最高统治者,天险不可恃,民怨实可畏;

该赋内容广泛,涉及风土民情等许多方面。

《归田赋》描写自然风光,表现自己的澹泊之志,语言清新,是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

后来写抒情言志小赋的有赵壹、蔡邕。

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对汉末的政治黑暗提出无情的批评,语言犀利,情绪悲愤,很有深度。

蔡邕的《述行赋》反映民间疾苦批评社会黑暗。

蔡邕是建安文学的重要先驱,见旧作《蔡邕论》,又《建安文学史》导言部分。

蔡邕另有专著《独断》,《独断》上下卷,四库全书本。

按书中《历代帝系》之末云“从高祖乙未至今壬子岁,四百十一年”,然则此书作于汉灵帝熹平元年壬子(172);

但书中又有涉及本年以后之事者,例如书中曾引用王充(仲任)《论衡》,而此书作者要到光和三年(180)避居吴会以后才能看到,看来初稿完成后作者还有所增补。

这是一本载录以以皇室为中心的典章制度的专著。

蔡邕去古未远,又是这一方面的专家,所以他的说法常常被后人引用。

例如卷上释“朕”字云:

朕,我也,古者尊卑共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

尧曰“朕在位七十载”,皋陶与帝言曰“朕言惠,可底行”,屈原曰“朕皇考(曰伯庸)”,此其义也。

至秦,天子独以为称,汉因而不改也。

本来人人可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朕”从此成为皇帝的专利,其他人不能用了。

古代的帝王实在专制得可怕。

又如释“陛下”一词云:

陛下者,陛,阶也,所由升堂也。

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阶侧,以戒不虞;

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上书亦如之。

及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阁下、执事之属,皆此类也。

现在世界上“陛下”很少了,但“阁下”、“足下”、“左右”一类的词还经常在用,表示尊敬和客气;

其本义应当是不敢指斥、因卑达尊,而人们平时说惯了,已经不往这个方面去想,

《独断》虽然是一部讲制度的书,从中也很可以考见古代的意识形态和古人的思想,如卷下释“茅土”云:

“天子太社,以五色土为坛。

皇子封为王者,受天子之社土,以所封之方色,东方受青,南方受赤,他如其方色,苴以白茅授之。

各以其所封方之色,归国以立社。

故谓之受茅土。

汉兴,以皇子封为王者得茅土;

其他功臣及乡亭他姓公侯,各以其户数租入为限,不受茅土,亦不立社也。

”天子立太社用五色土,表明他对全国土地的占有和统治;

分封于地方的皇子立分社,用单色土,表明他从父皇那里分得对诸侯国土地的占有和统治。

外姓虽因功勋得以封侯(所谓列侯),但只能享受其封地的租税而对该地的土地并没有所有权。

这就是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可知是不是立社,用什么土立社,关系到那时土地所有制的大问题,决不单是个形式而已。

又,卷末有“帝谥”,介绍如何给予死去的帝王以一个字的总体评价,这里当然以好听的字眼为多,如“武”(克定祸乱)、“文”(经天纬地)之类;

但也有贬义的,例如“雍遏不通曰幽”,“暴虐无亲曰厉”,“在国逢难曰愍”,“去礼违众曰炀”,等等,并不是像开追悼会似的只说好话。

虽贵为天子,到盖棺论定时,也可以揭露问题,加以批评。

看来中国古人深通辩证法,并且能够贯彻到各个方面去。

政论

西汉政论文

西汉前期(武帝以前)以贾谊和晁错为主要代表,参见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有关部分。

贾谊的《过秦论》和《论积贮疏》为代表作。

作品选中的《过秦论》,选自贾谊《新书》,个别字句依从《史记》和萧统《文选》。

《新书》是贾谊的专著,按说从这里选出文章来就可以了,可是今本《新书》很可能已经非该书的原貌,现在看到的都是明、清的刻本,有待进一步整理。

所以,要选贾谊的作品还得参考《史记》和《文选》。

司马迁在《史记》中率先为贾谊立传(《屈原贾生列传》),又在《秦始皇本纪》中收录了他的名篇《过秦论》,《史记》文本显然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

《文选》是萧梁时代的昭明太子萧统编撰的大型文学选本,水平很高,历来传诵很广,研究这一选本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文选学”,或简称“选学”——其中所收录的文本往往比较好,也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

所谓校勘,是指整理古籍时尽量恢复文本原貌的一种工作。

原来古代的篇籍在流传(传抄、刻印、翻刻)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种种错误,或多出若干字句(所谓“衍”),或丢了若干字句(“脱”或“夺”),或弄错若干字句(“误”),颠倒若干字句(“倒”),同一作品收入不同之书以及同一书之不同版本所形成的各种文本,字句往往有所不同,也就是错得往往不大一样;

所以,可以通过对这些不同文本的比较研究来订正这些错误,从而尽可能地恢复原著之旧,这种工作称为校勘。

既然同一作品具有不同的文本,从事校勘的时候一般要选定其中一种作为主要的依据,在这个本子的基础上进行工作。

这个本子称为“底本”。

课本中的《过秦论》以《新书》本作为底本。

其他用来参考、比较、对照的本子叫作“他本”(同一部书的其他版本)或“他书”(收录了所校文章的其他书籍),统称为参校本。

课本以《史记》本和《文选》本的《过秦论》为参校本。

包含校勘成果的新文本称为“校本”,“校本”如果是将错误都直接改过来的,叫作“定本”;

如果不改,而在底本上说明他本他书与底本有何不同,应当采取哪些字句,则称为底本附校勘记——那些说明性的文字就是校勘记。

课本和普及性的读物一般采用定本式,这样头绪最为清楚,不会用那些细碎的校勘记来干扰读者;

供研究者读的书一般采用底本附校勘记的方式,这样态度更为客观,最便于读者了解全面情况,独立地作出选择和判断。

定本虽然往往不加校勘记,但仍然是经过仔细的校勘而获得的,只是没有把那过程写出来罢了。

采用这种方式实际上是让校勘者的责任更重了。

课本的校勘是搞得很好的,如果允许吹毛求疵的话,可能有两处还可以再考虑。

其一,“……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按《文选》(卷五十一)本无“北”字,如此则“收要害之郡”讲的还是秦在东方的进展。

《新书》本东南西北四个方面都说到了,好象比较完整,文章也有气势,但是与史实不符。

历史事实是“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史记?

李斯列传》引李斯《谏逐客书》)。

在北方,秦国虽然也收得上郡,但那并非要害之地,要害乃在东边的成皋之险。

据《史记?

秦本纪》,秦惠文王五十年“魏纳上郡十五县”,此后大量的战争是向东进击,逐渐扩充其版图,如武王四年“拔宜阳,杀首六万”,《正义》云宜阳“在河南府福昌县东十四里,故韩城是也。

此韩之大郡,伐取之,三川路乃通也。

”庄襄王元年“使蒙骜伐韩,韩献成皋、巩,秦界至大梁,初置三川郡。

”这样秦就占据了非常有利的地形,为此后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准备了条件。

在“收要害之郡”前面加一个“北”字虽然也可以讲出一些道理来,那就是以上郡为“要害”,但没有这个“北”字大约更有道理些。

《史记?

秦始皇本纪》引用《过秦论》亦无此“北”字。

其二,“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文选》本“赢”作“嬴”;

李善注引《庄子》曰:

“今使民曰,某所有贤者,嬴粮而趣之。

”又引《方言》曰:

“嬴,担也,音盈。

”可见“嬴”是古代的一个方言词,“赢”则是“嬴”的借字。

《文选》的版本极多,它本身也存在一个校勘问题,这里依据的是比较通行的清胡克家刻本,该书有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本。

关于《论积贮疏》的难点

贾谊《新书》中有《无蓄》一篇,讲国家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汉书?

食货志》全文录入;

文章很有名,后来的选本常常选取此篇,文字依《汉书》而改题为《论积贮疏》。

此文也常常进入语文课本。

其中有两个句子比较难懂:

其一,汉人请卖爵、子。

《论积贮疏》云: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这里的“爵”、“子”是并列关系,都是“卖”的宾语。

卖的人当然是“民”。

卖子是中国老百姓救穷已经无计可施时的最后一着,既以救子,亦以自救。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汉书?

食货志》)——官方允许老百姓卖儿救穷。

卖爵则是汉初特有的一种情形。

当时部分老百姓因为建立过军功的关系,获得了某种爵级,这个东西也可以卖。

孝文本纪》载:

“天下旱、蝗,帝加惠,令诸侯毋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贫民,民得卖爵。

”《索隐》引崔浩云:

“富人欲爵,贫人欲钱,故听买卖也。

”——这是官方允许老百姓卖爵级。

文帝时晁错曾经建议“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论贵粟疏》),让朝廷通过卖爵来增加粮食储备。

这与允许老百姓卖爵救穷是两回事。

贾谊文中要求卖爵的是“民”,不可与此混为一谈。

《汉书?

食货志》“请卖爵、子”句下颜师古注引如淳云:

“卖爵级又卖子也”,早已解释得十分清楚。

其二,关于“政治未毕通”。

《论积贮疏》:

“……政治未毕通也。

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流行的一种解说把“政治未毕通”解释为“政治没有完全上轨道”,这样讲好象也讲得通,但很容易产生一个误解,好象原文中的“政治”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政治。

其实这是两回事。

古人所谓“政治”指的是政令,治理,大体近于行政管理,与今天所说的政治很不一样。

在《新书》中,“政治”二字作“法”或“政法”(详可参见阎振国、钟夏《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4、166页),则指政令、法令的意思尤其清楚。

文中的“通”大体相当于现在常说的贯彻落实,“未毕通”是说没有完全得到贯彻,在这种情况下边远地区就容易出乱子。

贾谊的原意如此。

笼统地讲“政治没有完全上轨道”无助于准确地理解原文。

西汉后期以桓宽和刘向为主要代表。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经学成为士人仕进的工具,家法森严,章句烦琐,许多读书人皓首穷经,日益脱离社会生活的实际;

西汉末年,谶纬之学兴起,东汉大盛,使空疏的经学又增加了神学的色彩,一般士人也无不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政论文也蒙上了神秘的经学雾障,迂腐板滞,很少有生气。

文风因为首辞赋的影响,有趋于整饬、排比的特点,但颂扬皇帝的文章并不多。

桓宽在汉宣帝时根据昭帝始元六年(前81)盐铁会议的文件,整理为《盐铁论》一书,保存了一批非常珍贵的经济文献,其中也有对当时社会情况的反映,对不合理现象的揭露,对于不讲实际的经生的讽刺。

全书用问答的形式来写,可能首到辞赋的影响,文字质朴,有一定的文学性。

刘向字子政,高祖同父弟楚王刘交的四世孙,今文经学家,著名的文献学家,曾长期主持古籍整理,著有《别录》,是目录学的开山大著,其子刘歆继承父业,撰成《七略》,乃《汉书?

艺文志》的蓝本。

刘氏父子在文献学史上具有及其崇高的地位。

刘向也是重要的作家,能辞赋,今存《九叹》,在《楚辞》中。

《楚辞》最早正是由他编成的,后来王逸继续做了一些工作。

著有《说苑》、《新序》、《列女传》三书,颇近于小说。

作者的本意大约在于用历史故事来宣扬封建主义的政治思想、伦理观念,但其中除了有先秦至汉的历史材料(例如关于屈原的重要材料)之外,还有一些流行于民间的逸事、传说和寓言,颇有近于小说的东西,如《新序》中的叶公好龙、《列女传》中的孟母三迁等等。

《说苑校证》,向宗鲁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第1版

《新序详注》,赵仲邑注,中华书局,1997年第1版

《刘子政集》,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

东汉政论文

东汉以后社会矛盾日趋激化,风气渐坏,不少政论家出来发表意见,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王符、崔寔(实)、仲长统三人。

仲长统其实已经到了建安时代。

王符(85?

-163),字节信,甘肃人,终身不仕,著书“以讥当时失得,不欲卒显其名”(《后汉书?

王符传》),因题作《潜夫论》。

现存35篇,另有叙录1篇。

虽有脱乱,当属旧本,有清朝人汪继培笺注本,可用。

《潜夫论》内容涉及甚广,如批评当时用人、行政、边防方面的弊端,批评迷信巫卜、交际势利等不良风气等等。

作者的思想以儒家为主,兼用法家,内容切实,说理透辟,指斥尖锐。

文字几乎通篇排偶,显示了文风的变化。

崔寔,字子真,汉末人,官至辽东太守。

著《政论》五卷,“指切时要,言辩而确”,书于北宋时亡佚,今有辑本,在《全后汉文》中,凡九篇又零星若干。

言多中肯,如讲必须给官员足够的薪水以养廉云:

人非食不活,衣食足然后可以教以礼义,威以刑罚。

苟其不足,慈亲不能蓄其子,况君能检其臣乎?

故古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今所使分威权御民人理狱讼干府库者,皆群臣之所为,而其奉禄甚薄,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活妻子。

父母者,性所爱也,妻子者,性所亲也,所爱所亲,方将冻馁,虽冒刃求利,尚犹不避,况可令临财御众乎!

是所谓渴马守水,饿犬护肉,欲其不侵,亦不几矣……虽时有素富骨清者,未能百一,不可为天下通率。

圣王知其如此,故重其禄以防其贪欲,史之取足于奉,不与百姓争利。

此论现在读去尚有启发。

又书中小品也颇可读,举二则如下:

永平中……诏洛阳帻工作帻,皆二尺五寸围。

人头有大小,不可同度,此诏不可从也。

理世不得真贤,犹治病无真药。

当用人参,反得芦菔根。

仲长统(180-220),已入建安时代,习惯上仍放在东汉散文中来讲。

他生于汉末乱世,怀才不遇,有隐逸的倾向,愤世嫉俗,“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后汉书》本传)。

他的《昌言》一书是一部思想政治的杂论集,颇近于杂文,任气骋才,铺张扬厉,形象鲜明,有骈偶化的倾向;

原有34篇,约10万余言,他去世后由友人缪袭整理成书,《隋书?

经籍志》著录12卷,又录1卷,入杂家类;

旧唐志著录10卷,新唐志也著录10卷,改入儒家类。

宋时亡佚,明胡维新《两京遗编》中有《理乱》、《损益》、《法诫》三篇,严可均从《群书治要》录出9篇,益以本传3篇,以《意林》次第之,定著2卷,其辑本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

对其人其书的分析,见旧著《建安文学史》第18-22页。

王充《论衡》

王充(27-97?

),会稽上虞人,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早年师事班彪,做过几任小官,后专心著述。

《论衡》今存85篇,重点在于批评当时的谶纬迷信思想,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蔡邕读此书后,思想和文风都为之一变。

关于文学,本书提出如下的主张:

主张内容必须真实,反对虚妄迷信。

本书的基本精神就是“疾虚妄”。

主张文章有补于世用,起到劝善惩恶的教育作用。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外表里完全一致。

《谴告》篇批评司马相如的大赋“欲讽反劝”。

此说与扬雄有一致处。

提倡独创,反对模拟因袭,反对“尊古卑今”。

提倡运用口语,反对古奥艰涩的文风。

但是他不大区分文章的类型,不大考虑文学的特点,因此立论有偏颇处。

有今人刘盼遂《集解》,又有北大历史系注释本可用。

>

返回<

<

第五章古诗十九首

五言诗的起源

五言诗起源于民歌,汉乐府中有杂言,有五言,后来倾向于五言。

五言虽然只比四言多了一个字,但句式样可以多变,更富有表现力,逐渐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

详见旧作《略谈中国古代诗歌的体类》。

文人五言诗

文人五言诗,现存者以班固的《咏史》为最早,质朴无文,技巧远位熟练。

东汉中叶以后文人模仿乐府作五言诗的风气逐渐形成,如赵壹《刺世疾邪赋》后附诗二首,就比较通俗流畅。

传世的所谓苏李诗乃是伪作,与苏李的生平不合,可能是汉末无名氏所以作,近于《古诗十九首》,也可能是更晚的作品,曾经有过热烈的讨论,参考梁启超、刘跃进等人的论著。

到建安时代,模仿乐府作五言诗才在上层社会形成风气。

后人所谓“古诗”往往是下层文人所为。

古诗十九首

是现存古诗的精华部分,题目和文本都源于萧统《文选》。

当是汉末下层文人作,当时外戚宦官专权,两次发生党锢之狱,门阀势力逐渐形成,下层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往往背井离乡,痛苦不堪,因此转入抒发私人感情之一途,其主题集中于友谊和爱情、牢骚和哀怨。

前者大抵是因为此时知识分子的流动性大为加强,其目的本为谋取出路不能实现,转入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个体从群体中解放出来,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

参见余英时对“士”的分析。

后者更能代表下层文人的特色,内容丰富,感情真实,有颓废的倾向,详见另文的专门分析。

古今关于古诗十九首的研究评论甚多,可主要参考朱自清、叶嘉莹的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