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探究历史岳麓版练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2698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探究历史岳麓版练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版高考探究历史岳麓版练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版高考探究历史岳麓版练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版高考探究历史岳麓版练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版高考探究历史岳麓版练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探究历史岳麓版练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Word文档格式.docx

《版高考探究历史岳麓版练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探究历史岳麓版练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探究历史岳麓版练习第三单元 第6讲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Word文档格式.docx

并进而认为使用这些“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

这说明了(  )

A.主张学习西方的新思潮萌发

B.鸦片战争战败对外交的冲击

C.重振太平天国威风实际需要

D.傲岸自大的观念发生新变化

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故A项错误;

材料中洪仁玕的观点代表的是太平天国的外交,没有涉及“鸦片战争战败”,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轻污字样,是口角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且招祸也”得出洪仁玕只是为重振太平天国威风创造有利的环境,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得出太平天国外交观念的转变,故D项正确。

D

3.冯友兰讲:

“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

”钱穆说:

“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

”两位史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B.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

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

D.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

两位史学家都认为太平天国的成功是历史的“倒退”和“失败”,原因就在于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太平天国运动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不能顺应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故A项正确;

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中国的社会经济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太平天国运动的空想性并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

列强的镇压是外因,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故D项错误。

4.清朝的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督抚多由满洲贵族担任;

而从1860年到1864年,汉族官僚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21位将领担任督抚。

这一变化反映出(  )

A.清政府利用湘军来开展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朝军政局面

C.汉族官僚开始掌握中央政权

D.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到解决

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故A项错误;

督抚由满洲贵族担任变为汉族地主担任,反映了清朝重用汉人超过满人,清朝的军政局面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切源于太平天国运动,故B项正确;

督抚是地方行政长官,故C项错误;

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以解决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B

5.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专设删书衙,根据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原则删改儒家的典籍,特别是对专讲“吉礼”和“鬼神丧祭”之类的言辞统统删掉。

这些措施表明太平天国(  )

A.试图构建一种新文化B.对传统文化删改选用

C.全力破除传统文化D.严格上下尊卑等级制

材料仅体现了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进行删改,不能体现出其试图构建新文化,故A项错误;

太平天国的删书衙按照拜上帝教的原则删改儒家经典,反映出其试图把儒学改造为适合其利益和要求的文化,故B项正确;

太平天国对儒学的删改不是全力否定传统文化,故C项错误;

太平天国创立的拜上帝教主张人人平等,故删改儒学不是为严格尊卑等级,故D项错误。

6.1911年10月30日,清政府在《实行宪政谕》中说:

“促行新治,而官绅或藉为网利之图;

更改旧制,而权豪或祗为自便之计……驯致怨积于下而朕不知,祸迫于前而朕不觉。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导致清末立宪失败

B.清末立宪削弱了皇帝权力

C.清末立宪导致了官吏的腐败

D.清末立宪激化了社会矛盾

该项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因果倒置,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朕不知”“朕不觉”,表达了皇帝对清末立宪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浑然不知,故B项错误;

除官吏腐败外,该项不能体现“权豪或祗为自便”“怨积于下”等信息,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官绅或藉为网利”“权豪或祗为自便”“怨积于下”“祸迫于前”,清末立宪引发了官绅豪强与底层人民的矛盾激化,故D项正确。

7.1911年5月,在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前夕,一位名叫石长信的监察干部(给事中)在上奏中写道:

“四川、湖南现兴修铁路,因资金紧张,以租股为名,每亩土地皆征税,以充路款。

我听闻两省农民,民怨沸腾,又遇荒年,用强制手段收取更难以操作。

深恐民穷财尽,本欲图富强却使其更加贫弱。

所以干路收归国有之日,不必担忧百姓会阻挠。

”材料印证了(  )

A.铁路建设资金短缺B.民众抵触铁路修建

C.铁路国有恰逢其时D.保路运动发生原因

材料仅涉及四川、湖南兴修铁路,资金紧张,不能印证铁路建设资金短缺,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出百姓抵制的是加收土地税以充路款,而不是抵触铁路修建,故B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石长信的言论,仅能反映出清政府维护统治的目的,不能体现铁路国有符合当时的形势和需要,故C项错误;

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它不仅堵塞了民间资本介入投资的通路,而且将之前民间集资的铁路费用也收归国有,引起了四川人民的保路运动,故D项正确。

8.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立宪派首领汤化龙起草通电以咨议局、商会、教育会名义请各地响应。

各省宣布独立时,很多省是新军起事,咨议局服从,立宪派主政。

革命派依赖新军的实力,立宪派凭借社会声望。

这可以佐证(  )

A.辛亥革命的成功是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努力的结果

B.新军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体力量

C.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各省独立是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合奏

辛亥革命的成功,既离不开革命派对新军的思想动员作用,也离不开立宪派的社会号召作用,这是二者合力的结果,故A项正确;

新军虽然是推翻清王朝的主体力量,但这并不是材料所要佐证的观点,故B项错误;

立宪派的革命目标是君主立宪或者军事独裁而非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项错误;

各省独立与革命派和立宪派的联合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

9.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  )

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

B.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

C.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

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

袁世凯最终能够篡夺辛亥革命果实,与两个“临时”并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这也绝非是“本质体现”,故A项错误;

两个“临时”与孙中山的个人品质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故B项错误;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这一时期已然认识到,民主共和之路并非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两个“临时”正是其不懈探索精神的集中体现,故C项正确;

有无“临时”两字与中华民国政权是否获取人民支持同样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

C

10.有学者认为:

《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

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

该学者旨在说明《临时约法》(  )

A.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B.赋予议会过大权力

C.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D.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

根据材料“《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

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可知,《临时约法》本身在政体构建方面就存在着天生的缺陷,故D项正确。

11.1912年9月30日,袁世凯签署大总统令:

“参议院议决国庆纪念日案,兹公布之。

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又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为纪念日,是日均放假休息。

”这一规定(  )

A.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的胜利

B.满足了孙中山黄兴等革命派的诉求

C.是各方势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产物

D.符合黎元洪为代表的湖北派的意愿

根据材料“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看出符合革命派的诉求,不能算是北洋集团的胜利,不能全面地反映材料,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得出北洋集团的胜利,与革命派的诉求不符,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武昌起义之日即阳历十月十日为国庆日……以南京政府成立日即正月初一日”看出符合革命派的诉求,“北京宣布共和日即二月十二日”得出北洋集团的胜利,同时体现革命派和北洋军阀的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

材料中并没有明确体现湖北派的意志,故D项错误。

12.辛亥革命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500余家。

1913年7月,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平均每10人就有一份。

“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这表明(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民主政治体制保障了言论自由

C.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D.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

民主共和观念应该强调反帝制的内容,材料无此体现,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宣传民主思想的新报刊数量及发行量增多,普通百姓也接受报刊内容的宣传,说明社会思想环境自由,联系史实可知B项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材料仅体现公众接受报刊内容的宣传,未体现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高涨,故C项错误;

材料中无近代报刊业发展状况的比较,因而无法得出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的结论,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昌起义爆发时,传教士感到非常震惊,但他们很快认识到“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革命”,“结局以惊人的速度来临,说明了满族统治基础的腐朽和中国人民的高尚、有秩序,从来没有一场如此宏大的革命如此迅速、平和地完成”,他们进一步指出:

“整个世界都惊讶于中国能够开始并完成一场理性的革命,其流血之少,在任何东方国家中从未有过。

”在众多传教士眼中,“伟大的中国革命”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来讲),一次性彻底完成破坏的工作,不管转变怎样跌跌撞撞,不管进步是怎样不确定,确信无疑的是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了。

——据朱英等著《辛亥革命的

百年记忆与诠释》

材料二 1894年兴中会成立会上,孙中山带头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拟定盟书后带领大家举右手宣誓: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谕此,任众处罚。

”1912年1月1日晚10时,孙中山在南京原两江总督衙门就任临时大总统,便首开总统宣誓之先河: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带给传教士的印象,说明“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依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宣誓的不同。

(1)第一小问印象,据材料一“武昌起义爆发时,传教士感到非常震惊”“结局以惊人的速度来临,说明了满族统治基础的腐朽和中国人民的高尚、有秩序,从来没有一场如此宏大的革命如此迅速、平和地完成”和“‘伟大的中国革命’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可知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革命印象是突然发生,进程迅速,和平完成,影响深远;

第二小问说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总体上来说辛亥革命顺应了世界现代化历史潮流,然后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思考,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后君主专制统治结束,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经济方面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进一步成长,思想文化方面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受到冲击,近代意识逐步加强。

(2)可以从宣誓的目的和负责的对象方面进行分析,从宣誓的目的来看前者是为了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后者是为了在中国建立现代民主国家;

负责的对象,前者是对政党负责,后者是对国民负责。

(1)印象:

突然发生;

进程迅速;

和平完成;

影响深远。

说明:

辛亥革命顺应了世界现代化历史潮流;

革命后君主专制统治结束,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进一步成长;

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受到冲击,近代意识逐步加强。

(2)不同:

前者是为了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后者是为了在中国建立现代民主国家;

前者是对政党负责,后者是对国民宣誓。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洪秀全(1814—1864年),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主张建立“天下为公”的盛世。

他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列强侵略。

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864年在天京自尽,太平天国在他去世后不久覆亡。

孙中山(1866—1925年),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创立《五权宪法》。

他高举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

——文字材料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中洪秀全、孙中山是坚持中国民主革命的革命者,也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者,可以以两者为代表,阐述近代中国人不断进行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也可以阐述先进中国人对中国近代化的不断探索。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示例1)观点: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坚持民主革命斗争。

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

经过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示例2)观点:

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

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掀起洋务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学习君主立宪,领导戊戌变法;

陈独秀以“民主”“科学”为旗号,发起新文化运动。

中国人学习西方先后经历了学习器物、制度、文化三个阶段,不断为后人的探索抗争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