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24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_精品文档.doc

《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_精品文档.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答案_精品文档.doc

2009年广西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1D2B3C4A5A6A7B8B9B10A11C

12B13C14A15B

第二部分常识判断

16B17C18D19D20D21D22B23D24B25A

26D27B28D29C30B31A32C33C34C35C

36C37C38C39D40A41C42D43B44B

45D46B47C48D49B50B51C52C53C54B

55D56C57D58B59B60A61D62B63D64A

65C66A67C68A69D70B

第四部分判断推理

71D72C73A74B75A76C77B78B79C80A

81C82C83D84C85A86B87B88D89D90B

91A92D93D94A95A96C

97C98B99D100C101B102B103B104

106C107A108C109A110B111B112C113A

114C115D116A117B118D119C120A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121D122B123C124C125D126D127C128B

129B130C131B132B133A134C135D

-------------参考答案到此结束,下一页为详细解析------------

2009年广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1.D【解析】本题的规律是:

3×1+1=4,4×2+2=10,10×3+3=33,33×4+4=136。

故选D。

2.B【解析】134÷2+1=67+1=68,68÷2+2=34+2=36,36÷2+3=18+3=21,21÷2+4=14.5。

故选B。

3.C【解析】本题的规律是5+7=12,12×2=24,7+24=31,31×2=62,24+62=86,86×2=172,因此为172。

故选C。

4.A【解析】本题的规律是取两两相乘的积的个位数,1×7=7,7×7=49,7×9=63,9×3=27,因此未知项为7,本题为典型的相乘尾数题。

故选A。

5.A【解析】分析数列,可以将其变化为15,26,37,48,易得出未知项为59。

故选A。

6.A【解析】本题可看作是12+3=4,22+32=13,32+33=36,42+34=16+81=97,则未知项为97。

故选A。

7.B【解析】两项相减为质数列:

13-11=2,16-13=3,21-16=5,28-21=7,28+11=39,则未知项为39。

故选B。

8.B【解析】这个数列是奇数项为等差为4的等差数列,偶数项为等差为-1的等差数列,即为8,7,(6),5。

故选B。

9.B【解析】16支球队平均分两组,每组打单循环赛,共需打(7+6+5+4+3+2+1)×2=56(场)或C28×2=8×72×2=56(场)比赛。

故选B。

10.A【解析】可以用勾股定理得出第三边为8cm,三角形面积为6×8÷2=24cm2。

故选A。

11.D【解析】题目说周一到周五是晚上9点到次日7点半价,总计是3+4×(3+7)=43小时半价,而周六周日是2×24=48小时半价。

所以一周共有43+48=91小时半价。

故选D。

12.B【解析】本题是圆周种树问题,始端与终端重合,则一共种50÷5=10棵。

故选B。

13.C【解析】一副完整的扑克牌是有四种花色的A到K,一共是4×13=52张和两张大小王,要保证五张花色相同,就必须选出4×4=16张再加上两张大小王是18张,这时无论再选一张什么样花色的牌都可以保证有五张花色相同,因此要选出19张才能保证。

故选C。

14.A【解析】班上共有65人,男生有30人,说明女生有35人;少先队员共45人,男少先队员12人,说明女少先队员有33人,那么不是少先队员的女生有35-33=2人。

故选A。

15.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要使每一行,每一列的三个数字之和均为15,则数字1~9的中位数“5”一定位于中心位置,即位于C项处,其余的和为10的数字两两一组位于与“5”共线的其他空格。

当“1”位于顶点处,即A、D项处时,必须同时满足横、竖两个方向的2组数字之和均为15,而满足条件的组合只有“1+9+5”和“1+8+6”,而由于“5”一定位于C项外,则“1+9+5”不满足条件,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A、D两项。

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处,正确的排列方式如右图。

故选B。

第二部分常识判断

16.B【解析】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而这也是为了纪念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

故选B。

17.C【解析】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故选C。

18.C【解析】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

它的出现与资本输出密切相关。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大大发展起来,这时才开始出现少数跨国公司。

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大型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开始跨国性经营。

因此,跨国公司是一国的或以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起来的。

故选C。

19.D【解析】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五种。

指引作用是指法对本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一种行为标准,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使法律对一般人的行为产生影响;预测作用是指凭借法律的存在,可以预先估计到人们相互之间会如何行为;强制作用是指法可以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

法的这五种规范作用是法律必备的,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具有。

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在不同的法律制度中,由于法律的性质和价值的不同,法的规范作用的实现程度是会有所不同的。

故选D。

20.D【解析】法律实施和公布是不同的概念。

法律的公布是指由特定机关将通过的法律向全社会予以公告,法律的施行则是指法律开始生效。

法律从何时开始生效,一般根据该项法律的性质和实际需要来决定,通常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这种方式在我国立法中曾较多地运用,但近年来逐渐减少,主要适用于对法律、法规的修订或者法律、法规较少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情形。

第二种是法律公布后先予试行或暂行,而后由立法部门加以补充完善,再通过为正式法律,但在试行期间,该法律也具有约束力。

第三种是法律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施行,经过一定时期后才开始施行,法律中明确规定生效施行的日期。

这是近年来我国在制定新法时使用的主要方式。

故选D。

21.C【解析】拉瓦锡于1777年向巴黎科学院提出了一篇报告《燃烧概论》,阐明了燃烧作用的氧化学说,要点为:

①燃烧时放出光和热。

②只有在氧存在时,物质才会燃烧。

③空气是由两种成分组成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吸收了空气中的氧,因此重量增加,物质所增加的重量恰恰就是它所吸收氧的重量。

④一般的可燃物质(非金属)燃烧后通常变为酸,氧是酸的本原,一切酸中都含有氧。

拉瓦锡的氧化学说彻底地推翻了燃素说,把燃烧过程解释为一种氧化反应的过程。

故选C。

22.B【解析】根据拉弗曲线:

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少,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所以A项错误。

提高税率,通常会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能抑制消费和投资,所以C项错误。

合理的提高或者降低税率都能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所以D项错误。

适度的提高税率可以抑制投资,并可以防止经济过热。

故选B。

23.D【解析】“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译为特别是秋季骤热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身体了。

此处的“将息”是说休养、调理身体。

故选D。

24.B【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即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故选B。

25.A【解析】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对义务教育学校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

故选A。

26.D【解析】法律关系的构成,包括三个要素:

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内容。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

在每一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相同,在大体上都属于相对应的双方:

一方是权利的享有者,成为权利人;另一方是义务的承担者,成为义务人。

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它是法律规范的指示内容(行为模式、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一般规定)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落实,是法律规范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一种状态。

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本题中,乙方将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转给丙,法律关系的主体就由甲和乙变成了甲和丙,即发生了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

故选D。

27.B【解析】国情,泛指一国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基本情况。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

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因为对国情认识不清、不足甚至错误,致使革命受到挫折、损失,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毛泽东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中,才认清了中国的国情,主要是认清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及至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革命性质等基本问题,引导了中国人民革命走向胜利。

故选B。

28.D【解析】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大自然的反作用。

题目中由“北大荒”到“北大仓”,再由过度开垦到停止开荒的转变过程,体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合理调节。

故选D。

29.C【解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