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考核要点.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084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考核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培训考核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培训考核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培训考核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培训考核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训考核要点.doc

《培训考核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考核要点.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训考核要点.doc

器械包装流程的培训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

考核要点:

1、包装器械包装工作制度是什么?

2、器械包装流程及如何进行器械包装?

灭菌流程的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

考核要点:

灭菌工作的制度及灭菌流程?

发放流程的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

考核要点:

发放的工作制度及发放流程?

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

考核要点:

1、护理文书书写的实时记录要求是什么?

2、书写过程出现错字的是如何进行修改的?

护士岗位工作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下和护师业务指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器材、敷料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保管、登记和发放、回收工作,实行下收下送。

2.经常检查医疗器材质量,如有损坏及时修补、登记,并向护士长报告。

3.经常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5.努力学习业务,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6.指导工人的回收、清洗、下送工作。

7.负责工人业务培训。

去污区工作制度:

1.污染区应分为回收区、清洗区和精洗区。

2.污染区工作人员应用防护用品,做好自我防护措施。

3.物品的去污应经过分类、浸泡、清洗(酶洗)、自来水漂洗、去离子水漂洗及干燥6个步骤。

非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灭菌前须进行去污、去热原、去洗涤剂、精洗4个步骤。

4.下收车必须定点存放,每日清洁消毒。

下收应做到定人、专车、专线回收。

5.正确选择、合理使用清洗设备。

护理缺陷、差错、事故报告制度的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理论考核

考核要点:

1、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后应什么时间报告及程序如何?

2、应如何保管护理差错事故后的物品?

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缺陷、纠纷的预案,预防缺陷、事故的发生。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病区的护理缺陷。

4)发生护理缺陷、事故后,要及时上报,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由于缺陷、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5)发生缺陷、事故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造成缺陷、事故的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缺陷后的报告时间:

凡发生缺陷,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表。

7)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缺陷报告表,由本人登记发生缺陷的经过、原因、后果,及本人对缺陷的认识。

护士长应对缺陷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1周内连报表护报送护理部。

8)对发生的护理缺陷,组织护理缺陷鉴定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缺陷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缺陷后,护士长对缺陷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10)发生护理缺陷、事故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给予处理。

11)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

考题:

下收、下送流程的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理论考核

考核要点:

1、下收工作制度及下收工作流程如何?

2、下送工作制度及下送的工作流程如何?

考题:

清点器械的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

考核要点:

如何清点器械

感染管理制度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理论考核

考核要点:

1、如何进行环境卫生及人员进行卫生监测?

2、如何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

识别各种器械的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

考核要点:

一般器械、特殊专科器械、手术室器械

污染区个人防护法的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

考核要点:

怎么样进行污染区个人防护?

消毒液的配制(消佳净的配制方法和浓度)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理论考核

考核要点:

消佳净的配制方法是怎么样和浓度是多少?

交接班制度考核要求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理论考核

考核要点:

1、交接班的礼仪应如何?

交接班的规范是怎么样?

2、交接班的内容包括哪些?

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制度考核要求: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理论考核

考核内容:

1、医疗废物的分类及特征?

2、盛装医疗废物的要求如何?

3、医疗废物分类放置及管理要求是怎么样?

考题:

一、选择题

1、医疗废物的分类包括:

A.感染性废物B.病理性废物C.损伤性物理D.药物性废物E.化学性废物

2、医疗废物存放要求:

A.露天存放

B.容器存放

C.医疗废物包装必须封口并标明产物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D.暂时贮存时间不超过2天

E.暂时存放时间不超过3天

3、下列说法正常的是:

A.黄色包装为医疗垃圾

B.黑色为生活垃圾

C.红色为生活垃圾

D.黑色包装为医疗垃圾

E.黄色为生活垃圾

二、间答题:

1、什么称为医疗废物?

2、医疗废物应如何进行交接班?

答案:

一、1.ABCDE2.BCD3.AB

二、间答题:

消毒供应中心(室)查对制度的考核要求: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理论考核

考核内容:

1、回收清洗查对的内容包括什么?

如何进行查对?

2、包装查对制度包括哪些?

如何进行查对?

3、灭菌查对制度包知哪些?

如何进行查对?

考卷:

一、选择题:

1、回收清洗时查对包括有:

A.物品名称、数量B.物品质量C.初步处理情况D.消毒液浓度E.设备性能

2、器械包装时查对包括有:

A.器械名称、数量B.清洁度C.器械性能D.包装材料质量E.双人核对

3、灭菌物品时查对包括:

A.装载时查物品性质、包装、装放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B.查灭菌时的温度、压力、时间

C.灭菌后查灭菌效果是否合格

D.灭菌时查包装是否合格

E.以上都不是

二、问答题

1、包装时如何进行查对及查对的内容包括哪些?

2、发放物品是应查对哪些项目?

答案:

一、1.ABCDE2.ABCDE3.ABCE

二、问答题:

1、器械包装时查:

器械名称、数量、清洁度、性能及包装材料质量,并双人核对。

2、物品发放时查:

科室、品名、数量、失效期及化学指示标签变色情况,有无湿包。

手卫生的考核要求: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理论考核

考核内容:

1、七步洗手法是什么?

2、洗手及手消毒的指征是什么?

3、洗手及手消毒的基本要求有什么?

4、手卫生的标准是什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洗手的指征:

A.进入普通病房前

B.直接接触病人后

C.灭菌操作前

D.处理清洁或灭菌物品之前

E.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2、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重要的方法是:

A.消毒B.灭菌C.清洁D.洗手E戴手套

3、下列哪项不是手消毒的指征:

A.接触未经消毒的仪器或设备后;

B.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病人污染物后;

C.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液之后;

D.戴清洁手套前

E.保持双手较长时间抗菌活性、需戴无菌手套时

4、洗手时不符合手卫生要求的是:

A.洗手时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和指关节

B.手拧式开关应采用防止手部污染的方法关闭水龙头

C.冲洗时手指朝上,让污水从指尖流至前臂

D.防止水溅到衣服和地面

E.冲洗至皂液洗净为止

5、洗手前应将衣袖向上卷至腕上:

A.5cmB.10cmC.15cmD.20cmE.25cm

6、洗手时揉搓双手不应少于:

A.5SB.10SC.15SD.20SE.25S

7、手消毒时,用含抗菌剂的肥皂或用手消毒剂涂抹双手的时间为:

A.2minB.1minC.5SD.15SE.25S

8、外科手消毒用消毒剂充分揉搓双手的时间为:

A.10-15SB.1minC.20-30SD.2-6minE.10-25S

9、洗手时应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

A.手掌B.手背C.手指D.指缝E.手臂

10、关于外科手消毒的目的,正常的是:

A.清除

消毒隔离制度的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理论考核

考核要点:

1、下收、下送车消毒的方法应如何进行?

2、污染、清洁、灭菌物品应如何区分?

3、如何进行消毒液的配制、更换及浓度监测?

4、如何进行空气消毒?

5、特殊感染物品是怎么处理?

考题:

锐器剌伤的预防与应急处理的考核要点:

考核方式:

提问检查理论考核

考核要点:

1、应如何预防锐器剌伤?

2、不慎被锐器剌伤后应如何处理?

3、职业暴露的上报程序是怎么样的呢?

考题:

一、选择题

1、预防锐器剌伤的措施有:

A.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按各项操作规程;

B.对容易造成意外损伤的物品应加强管理,小心使用;

C.加强自我防护措施,防止损伤发生;

D.禁止手持利器随意走动,禁止将针直接传递

E.针头无论使用与否,均按已污染处理。

2、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剌伤后复查时间为:

A.1个月、3个月、6个月

B.1个月、2个月、3个月

C.1个月、2个月、6个月

D.1个月、6个月、12个月

E.1个月、6个月、9个月

3、被锐器剌伤后应在多少时间内抽血查抗体:

A.12小时内B.24小时内C.6小时内D.36小时内E.72小时内

4、被剌伤后的记录内容:

A.剌伤人员姓名

B.锐器的名称、型号

C.事故发生的地点

D.分析事故发生的地点

E.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跟踪调查结果

二、问答题:

1、医护人员发生针剌伤时应如何处理?

答案:

一、1.ABCDE2.A3.B4.ABCDE

二、

1.锐器伤应急处理:

操作时不慎被病人血液、血制品、体液、组织液污染的利器损伤时,应:

1)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min;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伤口冲洗后,使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3)血液、体液或医疗废物污染液溅入眼内,马上反复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之后立即到专科进一步处理。

4)报告

5)寻求医疗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