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7.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604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7.doc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7.doc(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7.doc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题库

知识素养

选择题

()1.《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是()字。

A.25万B.40万C.100万D.145万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粗犷(ɡuǎnɡ)狙(zǔ)击鳞次栉(zhì)比战战兢兢(jīnɡ)

B.欺侮(wǔ)租赁(lìn)刚愎(bì)自用恪(kè)尽职守

C.泥泞(nìnɡ)湖泊(pō)苦心孤诣(yì)惟妙惟肖(xiāo)

D.浸渍(zì)提(tí)防引吭(hánɡ)高歌一叶扁(piān)舟

()3.臼字的笔顺是()。

(A)撇、竖、横折、点、点、横

(B)撇、竖、横折、横、横、横

(C)撇、竖、横、横折、横、横

()4.下面有三组词语,请选择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

(A)①心照不喧②相儒以沫③杯盘朗籍

(B)①心照不宣②相濡以沫③杯盘狼藉

(C)①心照不喧②相濡以沫③杯盘狼籍

()5.边塞诗派是盛唐诗歌的主要流派之一,请选择出下面不是边塞诗派的诗人。

 

(A)王昌龄(B)贺知章(C)高适(D)岑参

()6.以下作品中有一部不是出自《安徒生童话》的,它是()。

(A)白雪公主 (B)一颗小豌豆 (C)丑小鸭  (D)坚定的锡兵

()7.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他一生留下许多传世之作,下列作品中哪一幅不是达芬奇的作品?

(A)《岩间圣母》(B)《最后的晚餐》(C)《向日葵》(D)《蒙娜丽莎》

()8.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2周年,是香港回归祖国______周年,是澳门回归祖国______周年。

(A)12 12(B)1414(C)1214(D)1412

()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称未成年人是指()的公民。

(A)未满十四周岁   (B)八到十八周岁 

(C)未满十六周岁  (D)未满十八周岁

()10.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

A.素质教育B.创新教育C.八年制义务教育D.九年制义务教育 

()11.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A.人类与自然B.发现的时代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D.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2.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

传说中的年是_____。

(A)一种怪兽       (B)一座古城的名子

(C)某一个君王的称号(D)一种植物

答案:

1.D2.B3.C4.B5.B6.A7.C8.D9.D10.D11.C12.A

简答题

1、我国有哪几个直辖市,哪几个特别行政区?

4个直辖市分别是(括弧中为简称):

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或申)、重庆市(渝)。

2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括弧中为简称):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2、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指出:

“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请你谈谈对这一提法的理解和看法。

使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本色,又要做到扎实有效,真正体现高效低耗。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请你谈谈对这基本性质的理解,以及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这一性质特点。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还应包括是收集、处理信息的工具,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甚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

其具体的范畴。

应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

“人文性”,就是说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

4、我国一位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说过: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请你结合语文新课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与看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

“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等老师教,自己能阅读。

首先就肯定了“教”的功能性和必要性,即“教”是手段,是途径。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是,教师决不是机械呆板地传授书本知识,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的本领,即“不需要教”是目的。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5、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指什么?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指什么?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7、语文课程的五大领域指什么?

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8.唐宋八大家为都有谁。

(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9.填写古诗文名句

(1)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

(2)落霞与孤鹜齐飞,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生我材必有用,

(5)长风破浪会有时,

不亦乐乎

秋水共长天一色

心有灵犀一点通

千金散尽还复来

直挂云帆济沧海

10、假如下面课文的主人公也被评为感动××十大人物,请任选一个,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颁奖词。

(10分)

黄继光哈尔威船长钱学森桑娜董存瑞

诸葛亮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廉颇居里夫人

[示例]

获奖人:

袁隆平(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获奖人:

颁奖词:

概括出人物的生平的事迹和人生价值,要求高度概括、言简意赅、语言准确、生动优美、意蕴丰富、评价中肯。

朗读

1、三年下《趵突泉》(片段)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

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

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

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

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

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

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2、四年下《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便目不转睛的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遍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

太阳升起来。

人看不见它。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3、二年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4、五年下《我们去看海》

我们去看海

走啊,一起走,我们去看海

海风已吹进我们的心中

耳边已响起潮声澎湃

走啊,去看海,海是我们的梦

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

海的家园如此的富足

海是我们的另一个家

看见海,就像走进了宝库

我们在海的怀抱里跳跃

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

海在我们的怀抱里欢笑

潮起潮落都有动听的歌

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

看到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

6、六年下《为学》

为学

[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

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书写

鲸鱼莱茵贪婪轮廓飘渺巩固绮丽弧线

寻觅茅屋韵味霹雳讹诈瞩目贡献辉煌

我们国旗游泳农村春天座位诊断碧绿

剪刀猴子化验功课道理非常事业湿润

彩霞模范普通咆哮玫瑰崎岖沸腾恍惚

哆嗦募捐优雅幽静幼稚氛围赏赐嫉妒

疲惫酝酿繁华喉咙嘹亮疏远残酷嘀咕

梳理黎明经典蓬勃抒情震撼承诺跋涉

拘束寓言舞蹈和谐运输经营敬重盼望

展翅后悔支持港湾赞美坚持艰难喜欢

(题库三)

文学常识

一、李香君是下面哪本著作中的人物()

A《西厢记》B《牡丹亭》C《长生殿》D《桃花扇》

答案:

D李香君血溅桃花扇

二、下面哪个是《水浒传》中的人物()

A柳湘莲B罗刹女C顾大嫂D蒋干

答案:

C顾大嫂,外号母大虫

三、“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是诗人()的诗。

A.歌德B.雪莱C.泰戈尔D.艾青

答案:

雪莱

四、填空题:

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在天愿作比翼鸟,()。

山重水复疑无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