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真题教育类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599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真题教育类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真题教育类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真题教育类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真题教育类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真题教育类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真题教育类_精品文档.doc

《山东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真题教育类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真题教育类_精品文档.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真题教育类_精品文档.doc

2010年山东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真题(教育类)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本大题共65小题,每小题0.6分,共39分)

  1.我国教育领域的根本大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一般而言,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D.社区教育

  3.下列教育学经典著作中属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是

  A.《理想国》B.《爱弥儿》 C.《民主主义与教育》D.《被压迫者教育学》

  4.规定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是

  A.教育内容B.教育目的 C.教育方法D.教育途径

  5.教师通过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思想观点,发展学生能力的方法是

  A.谈话法B.讨论法C.读书指导法D.讲授法

  6.根据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处于

  A.精英化阶段B.大众化阶段C.普及化阶段D.初级化阶段

  7.《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被誉为“现代课程论的圣经”,其作者是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A.斯宾塞B.涂尔干C.康德D.泰勒

  8.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也叫学校系统,简称

  A.学分B.学年C.学制D.学程

  9.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言行进行评价以促进其品德成长的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B.形象感染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p#分页标题#e#

  10.“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

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这句话反映出的教育观是

  A.遗传决定论B.优生论C.环境决定论D.预成论

 11.将孔子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

  A.孟子B.荀子C.曾子D.朱熹

  12.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的是

  A.遗传素质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家庭教育

  13.运用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形象和事迹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品德评价法D.榜样示范法

  14.学校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官方课程

  15.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B.科研C.服务D.实践

  16.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规定的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标准B.课程资源C.课程目标D.课程结构

  17.社会学习德育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B.科尔伯格C.班杜拉D.诺丁斯

  18.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学生,又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出严格要求的原则是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B.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C.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相结合的原则D.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19.“欲速则不达”“盈科而后进”等话语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20.以课程的表现形态为标准,可以将课程划分为

  A.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C.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D.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21.观察法是学校教育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以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为标准,可以将观察法分为

  A.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B.开放式观察与封闭式观察#p#分页标题#e#

  C.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D.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22.教育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一种

  A.过程取向评价B.结果取向评价 C.方法取向评价D.内容取向评价

  2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政治相结合B.教育与经济相结合 C.教育与文化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4.根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

  A.接受真理B.发现真理 C.创造真理D.认同真理

  25.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又称

  A.学科课程B.分科课程C.活动课程D.结构过程

  26.“部分的简单相加并不等于整体,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结合”。

有可能赞成这一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B.弗洛伊德C.韦特海默D.华生

  27.面对危险时,我们通常伴有心跳加快,肌肉紧张等状况以动员全身力量应付危机。

这是因为

  A.脑神经的作用B.交感神经的作用 C.副交感神经的作用D.脊神经的作用

  28.控制某些本能活动,在情绪和记忆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延脑B.小脑C.丘脑D.边缘系统

  29.由于塌方在矿井下停留多日的工人,在抢救出来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眼睛。

这一做法的心理学依据是

  A.明适应B.暗适应C.后像D.视觉对比

  30.如果A>B,A<C,C>D,C<E,那结果必然有B<E。

这种思维是

  A.发散思维B.分析思维C.辐合思维D.创造思维

31.智商也叫智力商数(intelligencequotient),常用IQ表示,计算智商的公式为

  A.智商=(智龄÷实龄)×100℅B.智商=(实龄÷智龄)×100℅

  C智商=(智龄÷实龄)×100D.智商=(实龄÷智龄)×100

  32.犯人获得假释,以后就没有出现违法行为。

这种情况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

  33.儿童从为者的行为结果——强化与惩罚中进行学习,班杜拉将这种强化成为

  A.正强化B.负强化C.替代强化D.内在强化#p#分页标题#e#

  34.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这种现象叫做

  A.视敏度B.视觉掩弊C.后像D.闪光融合

  35.学习骑自行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

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正迁移B.顺向负迁移 C.逆向正迁移D.逆向负迁移

  36.我们通常能够同时做好几件事情,如可以一边骑自行车一边欣赏风景,或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等。

适合解释这些现象的注意理论是

  A.认知资源理论B.衰减理论 C.双加工理论D.过滤器理论

  37.问“铁受热会膨胀么”?

人们根据“一切金属受热会膨胀”的原理,推出“铁是金属,铁受热会膨胀”的结论。

这个过程是

  A.思维B.想象C.推理D.概念形成

  38.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语言活动是

  A.独白语言B.内部语言C.书面语言D.对话语言

  39.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的儿童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

  A.自卑B.孤独C.亲密D.内疚

  40.人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是在1-3岁,第二个飞跃期是在

  A.儿童期B.成人期C.青少年期D.老年期

41.感觉衰退最早的是

  A.触觉B.味觉C.温度觉D.听觉和视觉

  42.小明原来看见陌生人就躲避。

上幼儿园后一个月,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学习的是

  A.语言信息B.智慧技能C.动作技能D.态度

  43.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巴甫洛夫称之为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条件反射

  4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了好的印象后,就会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好;反之,若发现某人某些方面不好,就可能认为他什么都不好。

这是印象形成中的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

  45.霍兰德认为:

儿童在人类社会里长的过程中,学会抑制某些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

这个过程叫做

  A.角色认同B.社会化 C.印象管理D.自我发展

  46.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等制作所依据的心理学原理是#p#分页标题#e#

  A.动景运动B.运动后效 C.自主运动D.诱发运动

  47.下列选项中,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A.鲁迅先生创作的“阿Q”形象 B.各种神话、童话中的形象

  C.建筑工人根据建筑蓝图想象出的建筑物的形象 D.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的各种动物的形象

  48.某人得了虫牙,疼痛难忍,但却迟迟不肯就医。

这种行为所反应的动机冲突是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49.下列情况中发生了学习的是

  A.小张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B.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C.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D.小明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50.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努力不够。

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B.内部而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D.外部而稳定的归因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找出恰当的选项,并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51.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策略主要包括

  A.树立正确的学生观B.主动与学生沟通 C.热爱和尊重学生D.公平对待学生

  52.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主要包括

  A.教师劳动的示范性B.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C.教师劳动的创造性D.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53.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缺点是

  A.不利于因材施教 B.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C.不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培养 D.不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54.“教有法,但无定法。

”创造性地选用各种教学方法要综合考虑

  A.教学的目的和任务B.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C.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D.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

  55.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苏格拉底法”又称

  A.问答法B.产婆术C.讲授法D.满堂灌

  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的法定权利包括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B.获得奖学金权 C.获得公正评价权D.申述诉讼权

  57.“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其具体内容是教育要#p#分页标题#e#

  A.面向现代化B.面向科学C.面向世界D.面向未来

  58.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

  A.主张运用教学机器B.主张培养自我实现的人 C.主张程序教学D.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59.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

  A.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D.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规律

  60.现代师生关系的特点包括

  A.教育内容上的授受关系B.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C.课堂上的商家与客户关系D.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61.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属性包括

  A.学生是迅速发展中的人B.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

  C.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可能性D.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62.《论语》是我国的经典教育名著,下列教育格言出自《论语》的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B.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温故而知心,可以为师也D.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

  6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现行学位制度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