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网工程投标方案技术部分Word格式.docx
《地下管网工程投标方案技术部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管网工程投标方案技术部分Word格式.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JB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7、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8、GBJ20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9、GB50277-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0、GBT3280-2007《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11、GBT4237-200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12、YB-T5092-2005《焊接用不锈钢丝》
13、GB-T12459-2005《钢制对焊无缝管件》
14、HGT20592-2009《钢制管法兰(PN系列)_化工机械-法兰标准》
15、HGT215152005《常压人孔》
16、JB3595-84《电站阀门制造技术条件》;
17、JB755-89《压力容器锻件技术条件》;
18、JB2640-81《锅炉管道附件承压铸钢件技术条件》;
19、JB3962-85《压力容器锻件超声波探伤》;
20、GB3323-87《钢融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21、JB3965-85《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
22、GB1048-70《管子和管路附件的公称压力和实验压力》;
23、JB2921-81《阀门电动装置技术条件》;
24、GB10868-89《电站减温减压阀技术条件》;
25、JB2195-77《YDF系列电动阀门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26、JB2196-77YBDF-WF系列户外,防腐、隔爆型电动阀门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27、GB3767-83《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简易方法》;
2.4、施工安全管理规范、规程及规定
(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1998
以上标准的内容如有相互抵触,应以其中技术要求最高的标准执行。
除上面所列的标准外,还应执行其它有关的迄今最新版本的中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上述标准规范如有更新版本,以最新版本为准。
第三章人员、工器具、材料、后勤安排
1、施工现场组织原则
本着符合流程、有利施工、及时处理施工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进行;
2、施工组织机构.
2.1、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项目副经理
后勤保障负责人
电控负责人
专职安全员
土建负责人
管道负责人
物资负责人
质检员
土建工程施工班组
综合机动
班组
电气、仪控施工班组
管道业施工班组
2.2、管理人员简历表
项目经理简历表
姓名
徐长军
性别
男
年龄
43
学校和专业
工业电气自动化
职务
职称
建筑工程师
参加工作时间
1998年
从事项目
经理年限
8年
项目经理级别
贰级
已完成工程项目情况:
曾获国家部级以上荣誉奖励情况:
建设
单位
项目名称
及规模
承包
范围
合同
金额
在项目中
担任职务
开/竣工
日期
黑龙江宏通热力有限公司
2014年临时新增、部分换热站安装及部分管网施工、肇东
换热站安装
50万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肇东华能集中供热工程2015年新增换热站安装、肇东
49.8万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
肇东华能集中供热工程2016年新增三个换热站工程、肇东
热电厂设备安装
注:
1.只填写类似工程项目已完成情况;
2.投标人承诺委派的项目经理原则上在整个工程中间不得更换。
若要更换,须书面报请建设方同意,否则建设方可视情况扣除合同款的(0.1~0.5)%
投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印全称并盖章)
法定代表人:
___________________(打印姓名并签字)
或
委托代理人:
日期:
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3.劳动力计划表
本工程项目劳动力计划表
工种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焊工
4
6
10
起重工
1
2
管工
12
16
辅助工
20
24
32
电气
热控
辅机
8
瓦工
木工
钢筋工
架子工
力工
保温工
防腐工
备注:
劳动力计划曲线随本表一并提供。
(人)劳动力曲线图
90(高峰)
70
(平均)
55
30
051525405060(天)
4、责任分工
1)经理及现场经理职责:
是本工程的第一责任者。
全面负责改造的安全、质量、进度、技术、项目内专业协调及人员的管理等工作,并参加甲方组织的工程调度(或协调)会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2)技术质量员职责:
全面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组织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的学习、参加施工图纸会审、组织编制本项工程的施工措施,制定本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代表乙方签收有关质量文件和质量验收单,负责与甲方设备维护部、生产技术部和监理进行日常工作联系,并与专职工程师一起参加甲方组织的技术和质量会议。
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二级验收项目的检查、验收。
作好工作量、工期、材料消耗和劳动工时等资料的积累工作;
整理汇总施工技术记录,提交竣工移交技术资料。
3)安全员职责:
全面负责本项施工的安健环工作、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检查及督促整改工作。
代表乙方签收有关安键环文件,负责与甲方安键环部进行日常工作联系,并代表乙方参加甲方组织的安键环会议,按要求填写安全日报;
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施工技术问题。
4)负责改造的专业负责人的职责:
直接指挥并合理安排技术工人进行操作,同时负责本施工队内的安全、质量、进度的管理工作。
在施工前重审施工技术要求,施工中严格按工艺规程办事,作好质量自检记录;
督促专业各施工人员作好本职工作,搞好班组管理;
对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可越级上告;
认真做好施工中控制点的控制。
5)作业人员的职责:
施工人员是完成检修施工及工艺的直接操作者。
应熟悉改造环境,熟练掌握施工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明确施工任务和改造施工工艺,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严格按照改造工艺流程和安全规程进行工作。
主要工种有:
本体技工、行车司机、焊工、起重工等。
5.主要工器具与消耗性材料
5.1主要工器具计划表
用于本工程项目的主要施工机械装备及试验仪器一览表
序号
机械装备
(试验仪器)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额定
功率
原/现
价值
备注
砂轮切割机
Ф400
1台
空压机
3W-1.6/10c
1套
3
磁力钻
逆变焊机
ZB-300
15台
5
焊条烘干箱
YHX-40
焊条保温筒
15个
7
手动葫芦
3/2T
25台
角向磨光机
Ф100
8台
9
试压泵
4DSY-44/6
1.5
良好
电锤
2把
11
小型工器具
若干
挖掘机
13
运输板车
14
25t汽车吊
第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依据及原则
1.1、总平面布置依据
1.1.1招标文件及附近;
1.1.2《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原则》(2014年版);
1.1.3《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2012年版)
1.1.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2014年版);
1.1.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年版);
1.1.6本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
1.1.7各种施工力能的总需要量。
1.2总平面布置原则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内相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在施工平面布置时遵照一下原则:
1.2.1临建布置原则
生产临建尽量使用业主方提供的厂区内房间做为现场办公室。
若业主方无力提供,我单位可以考虑租用集装箱,作为现场办工场所(业主方提供相应的场地)。
1.2.2机械布置原则
以最大限度满足施工,减少与电厂生产运行交叉影响为原则,遵循“多固定、少活动、用方便、退及时”的布置原则,尽量消除现场通道的占堵,确保其最大限度、最长时间的畅通。
本工程考虑租用当地的汽车吊,作为本工程的主要吊装机具。
1.2.3材料库布置原则
把数量大、体积大、重量大的材料存置于业主提供的存放场。
1.2.4设备堆放场布置原则
利用机组周围闲置场地进行规划布置,并确保布置区域通道合理、畅通,以利于现场及时运输使用。
1.2,5施工现场的临时用水、用电接口由电厂提供的借口进行引接,然后根据现场总体布置分别接引到位。
第五章外委方案及管理措施
一、主要施工措施
1.1.施工程序
勘测现场情况→办理工作手续→现场布置→技术安全环境交底→设备清点、编号、外观检查→设备卫生清理→设备解体→设备检查→质量控制点检查→设备合格回装→工作完成清理卫生→整体调试验收。
二、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一)施工测量
1.总则
根据设计对本工程平面坐标和高程的要求及业主提供的高程、轴线控制点,准确地将建筑物的轴线和标高反映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以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对整个工程进行控制。
2.测量施工组织
2.1测量人员
本工程的测量工作投入人员如下:
测量工程师1人,主要负责技术核定和测量工序的协调;
测量员1人,测量工人2人。
2.2测量仪器
主要测量器具一览表
仪器名称
精度
用途
全站仪
GTS-601
2"±
(2mm+2ppm)
距离和角度测量
经纬仪
J2-2
2"
角度测量
精密水准仪
NI005A
±
0.5mm/1km
沉降观测
水准仪
DSZ2
1.5mm/1km
水准测量
钢卷尺
50M
经计量局检验合格
垂直水平距离测量
线锤
垂直度测量
对讲机
5Km
通讯联络
(1)测量仪器必须按规定周期进行校准,并做好校准状态标识,使用中的测量器具必须在检定有效期内,处于合格状态;
(2)测量仪器由项目计量员统一管理;
(3)测量过程中,若发现测量仪器偏离校准状态,必须对已测结果进行追踪评定,确定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4)在测量仪器的搬运和贮存期间,应确保其准确度和使用性处于良好状态;
(5)测量仪器出现故障时,使用人不得随意拆卸,应由计量员送到有相应资格的单位检修。
3.控制点设置和校核
3.1基准平面控制网的设置
基准平面控制网的设置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准点为依据。
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其基准点精度应控制在2mm以内。
基准点的精确程度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测量精度,故设置时要求同时满足稳定、可靠和通视三个要素。
同时,还需附加一些保证措施,如建立一个控制副网或设置方位汇交点等方法来防止基准控制网遭到不可预见事件的破坏。
3.2基准水准点的建立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采用往返水准或闭合水准测量。
施工基准水准点应布置在受施工环境影响小且不易遭破坏的地方。
3.3所有桩点每隔30天复核校准一次。
3.4控制点的埋设方法
平面控制点标桩的埋设方法:
如是永久性的标桩则用直径30mm以上的钢筋,将上端磨平,在上面刻十字线作为标点,下端弯成弯钩,将其浇灌于砼之中,埋置深度不得低于0.5m;
如果是临时性的控制标桩则用木桩,木桩直径应在100mm以上,打入土中的深度根据现场的土质而定,一般不小于80cm,木桩打入土中后,应将桩顶锯平,为保证其在使用期限间不下沉和移位,可将桩四周浮土挖去,用砼或水泥砂浆围护。
永久性标桩埋设方法见下图:
4.建筑物定位放线
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会同项目测量员和有关施工员接收和复核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再根据测量控制点和施工总平面图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地形情况来确定总个工程的控制轴线,利用全站仪放出总的控制轴线和分区控制轴线,经项目总工程师复核无误,并请相关部门验线后,在建筑物外围设立稳固的控制桩点。
5.施工平面测量
轴线传递
(1)基础施工阶段,依据控制线在建筑物的内部设置控制坐标,然后按照设计图纸利用经纬仪和钢卷尺进行轴线传递。
(2)基础施工完后,将控制线引到楼面上,设立内部控制点,依据内部控制点进行轴线传递。
(3)对投测到施工层的轴线控制网,应先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用钢卷尺配合经纬仪进行分部施测放线。
(4)为确保预埋件的预埋精度,将建立两套独立的轴线引测系统,土建队和预埋队独立施测,然后进行汇合复核,以减少出现误差的机率。
6.施工垂直及高程测量
6.1根据业主给出的水准点,进行标高控制。
6.2基础施工完后,将标高控制点引到建筑物外侧墙上,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作为结构往上施工的高程控制点。
6.3往上传递高程时,须用经过校准的钢卷尺从高程控制点向上丈量,每次取四点的平均值,划出相对标高线,注明相对高程,并用水准仪按设计标高操平。
6.4高程传递到施测层时应先进行闭合校核,再进行高层传递。
7、建筑物的观测
7.1沉降观测
①.水准点的布设: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这些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并且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复核,水准点的数目应多于2个,本工程拟设置2个水准点。
水准点的布设原则是:
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超过30米,以保证观测的精度;
离开公路、地下管线和滑坡地段至少5米;
埋在受震区以外的安全地点。
本工程的水准点的埋设在中标后依实际情况确定。
②.沉降观测水准点的高程应根据业主提供的永久基点引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往返测量误差不得超过±
1nmm(n为测站数),或±
4L。
如果沉降观测水准点与永久水准点的距离超过200米,则不必引测绝对标高,而采取假设标高。
③.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应与设计院协商确定,一般应沿建筑物的四周每隔15~30米设一点。
要求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柱身或墙身保持一定的距离;
要牢固、通视、便于观测且点上能垂直置尺。
④.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
本工程的观测点埋设在钢筋砼的柱或墙上,一层柱或墙模扳拆除并达到规定的强度后,用钢凿在选定的柱或墙上±
0.00标高以上10~50cm处凿洞(或在浇灌时预留孔洞),将直径20mm以上的钢筋(制成弯钩形),平向插入洞内,再以1﹕2水泥砂浆填实。
具体见示意图:
观测点与柱面或墙面应有40mm左右的距离,以便于放置水准尺。
具体埋设方法见下图:
⑤.沉降观测的方法和规定:
a.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
本工程设计图纸对沉降观测次数及频率未有具体要求,故观测前应与设计院协商确定。
我司建议,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层结构施工完后观测一次;
结构封顶后在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每个月观测一次;
竣工验收以后第一年每四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观测两次,直至沉降稳定。
b.沉降观测的工作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规定本工程的沉降观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观测,由项目专职测量员和各分区施工员组成观测小组,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部有关人员定期进行复核;
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
c.对使用仪器的要求:
本工程采用N3级的水准仪。
d.确定沉降观测的路线并绘制观测路线图:
进行沉降观测前,应到现场进行规划,确定安置仪器的位置,选定若干较稳定的沉降观测点或其它固定点作为临时水准点,与永久水准点组成环路,并根据选定的临时水准点、仪器架设位置及观测线路,绘制沉降观测线路图,以后每次都按相同路线进行沉降观测。
e.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
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根据,因此必须提高首次观测的精度,一方面是用精密水准仪进行首次观测,另一方面是每个观测点应同时进行两次观测后决定其首次高程。
f.观测中应注意的事项:
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视距一般不超过50米,前后视距要尽可能相等;
前、后观测用同一根水准尺;
前视各点观测完毕以后,应回视后视点,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⑥.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a.本工程的精度要求应是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高差测定的容差为±
1mm(即仪器在每一测站观测完前视各点后,再回视后视点,两次读数之差不得超过1mm)。
b.每次观测后,要检查记录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表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并注明观测日期和荷重情况,最后绘制时间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
7.2垂直度观测:
本工程采用激光铅垂仪进行控制轴线的传递,每层控制线用经纬仪引测到外墙上,再用经纬仪进行垂直度观测。
建筑物每层垂直度误差≤3mm,全高垂直度误差≤20mm。
(二)土方工程
1.土方开挖
根据场地情况,需做好排水及基坑围护工作。
1)、根据土方开挖土质和深度、水位等特点来进行放坡、护坡。
3)、独立基础部分开挖较浅,拟采取二层开挖方案。
第一次挖至基础垫层底以上300mm处(具体深度待开挖前根据施工图详细计算土方平衡后确定),采用机械挖运,土方部分外运至业主指定地点留存。
4)、土方开挖拟配备两台挖掘机、相应人工及自卸车,同步进行。
2.基坑排水
基坑为防止土方开挖施工中遭遇雨季,雨水流进基坑,基坑水不能外排使基坑护坡不稳,影响施工,在基坑上部四周设挡水沟,底部设置排水槽、集水井和潜水泵。
3.土方回填
1)、本工程土方回填要求:
压实填土载基容许承载力标准值≥120KN/M2。
压实系数为0.94。
2)、操作要点及质量保证措施:
填土前,应将基坑的松散土及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并把基层整平。
在土料下基坑前,应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
在摊铺土料前,应做好水平标高的控制标志,即从基坑底算起,沿边坡向上每1m钉木桩,作为虚铺土层厚度的控制标高。
机械碾压的施工要求:
根据场地规划,回填的同时应分层碾压,用12吨压路机纵横碾压,压路机碾压要求来求叠合1/4压路机宽度,分层回填块石,碎石土,对于现场爆破后的块石可用于地基回填的基层,要求级配良好,粒径大小,含量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回填的面层采用爆破石粉级配掺水泥(用量6%)做法,厚度300MM,回填时每层虚铺厚度300MM,每层纵横碾压6遍或根据实验确定遍数,再回填到设计室内标高±
0.00以下1米范围,以便设备基础施工.在每层回填土夯实后,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若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根据测验情况,进行补压1—2遍,再测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的铺土工作。
当整个土方回填完成,应进行资料整理。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设计要求的土干密度,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和试验人员签字归档。
3)、回填土的质量控制与检验:
为使本工程回填土的质量能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
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的干密度。
当检验结果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土。
为保证填土的质量,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