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里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8946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1 大小: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新里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建新里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建新里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建新里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建新里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新里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建新里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新里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新里高层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2.2.3楼梯栏杆及扶手做法参见05J8-16-2栏杆颜色刷浅灰色调和漆法05J1-80-涂14靠楼梯井一侧扶手水平长度超过500者及顶层的楼梯栏杆水平扶手高度为1100,垂直杆间距110。

楼梯有隔墙时,在上行左侧设靠墙扶手做法见:

05J8

2.2.4所有外露预埋铁件均刷红丹铅油各一道,所有预埋木砖均浸热沥青两遍

2.2.5雨水管采用内排水做法:

定位见屋顶平面图雨水管采用HDPE管,每隔两层设一止动段管。

2.3防水、防潮

2.3.1地下室防水工程执行«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2.3.2本工程场地的常年地下水位为室外地坪下2.5m,根据地下室使用功能,防水等级为二级,设防做法为明挖法

2.3.3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缝,穿墙管道预留洞,专角,坑槽,后浇带等部位地下工程薄弱环节建筑构造做法应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处理

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及地下室顶板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为S8,地下室地面及外墙面的防水做法见05J21B5,采用钢筋混凝土自防水和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单层1.5mm。

2.4节能设计

2.4.1本工程楼的体形系数小于0.21。

2.4.2外墙保温南北外墙采用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板70厚,传热系数为0.543<

0.60,东西山墙采用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板90厚,传热系数为0.446<

0.45

2.4.3外窗为断桥铝中空玻璃窗,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规定的4级水平,中空玻璃厚度为5+10+5传热系数为2.5

2.4.4外窗的保温性能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规定的7级水平。

2.4.5屋面保温材料为110厚聚苯乙烯保温板传热系数为0.397<

一层地面做法:

楼面选用88J1-1楼40第6条改为80厚挤塑型聚苯乙烯保温板传热系数为0.40<

0.50

一层接触室外空气的阳底板顶板及阳台栏板外贴25厚阻燃聚苯板,传热系数为1.49<

1.60

凸窗上下钢筋混凝土板外铺90厚阻燃型聚苯乙烯保温板,其具体做法参见05J3-1A9-2

2.4.6住宅靠公共部分墙体外贴35厚阻燃型聚苯乙烯保温板,传热系数为0.98

2.4.7聚苯板密度≥20Kgm3

2.4.8住宅分户墙两侧分别抹10厚胶粉聚苯颗粒,传热系数为1.56,E,户型起居室贴电梯处,在起居室一侧贴40厚阻燃聚苯乙烯保温板。

2.5防火设计

2.5.1防火分区:

建筑防火、防烟分区示意图,地上部分每个单元为一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之间用防火墙分隔。

地下一、二层分别设二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之间用甲级防火门连通第二防火分区的楼梯间作为第一防火分区第二安全出口

立面相临套房开口部位间设置不低于1.2m的窗槛墙。

仅靠单元隔墙两侧窗洞之间最近水平距离大于2.0m,或出挑1.0m长防火竖板

2.5.2本设计每个单元各设有一座楼梯及一部消防电梯,每个单元有一个安全出口,楼梯间在首层与地下层的出口处设置12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及乙级防火门与地下层隔开,各单元楼梯均通至屋顶。

2.5.3防火门:

防火墙上必须设置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

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厚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

消防电梯机房与相临机房间隔墙上的门为甲级防火门,开向前室及楼梯间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

2.5.4建筑设有火灾应急照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系统。

3、结构设计:

3.1本工程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特征周期值为0.4s

3.2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3.3建筑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3.4本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3.5结构抗震等级为:

剪力墙三级

3.6主要结构材料:

3.6.1混凝土强度等级:

1)垫层:

C15;

2)标高-0.160以下均为C30(含标高-0.160层板),抗渗系数S8,

3)标高-0.160以上均为C25

3.6.2钢筋:

采用HPB235钢筋及HRB400钢筋。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3.6.3砌体:

采用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容重≤9.0KNm3,强度≥MU2.5,混合砂浆强度M5.0

3.7屋面和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注:

1、使用及施工堆料重量均不得超过以上值

2、设备荷载按实际重量考虑

3、未注明的活荷载均按现行荷载规范取值

4.工程范围:

该工程按施工图完成全部工程施工总包

5.现场自然条件:

5.1交通运输条件:

现场道路入口设在主楼南侧,朝向城市主干道港城大街,交通条件较好。

5.2现场水、电源条件:

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及施工水源水源均取自城市自来水管网,电源引自城市电力网,按施工需要引至各用电处。

5.3施工现场场地条件:

施工现场场地基本平整,无障碍物。

5.4施工条件:

本工程需求的大型机械包括大型塔吊、搅拌机、双笼升降机等均为公司自有设备,由公司安全设备处根据主要施工设备需用计划的时间要求,按期组织进场。

工程所需的模板、脚手工具等周转材料,由公司材料处按计划组织供应。

本工程除设食堂外,现场设职工宿舍及办公区、库房等临时建筑设施。

序号

荷载类别

活荷载标准值

KNm2

1

楼梯

3.5

2

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

2.0

3

栏杆水平荷载

0.5

4

电梯机房

7.0

5

阳台

2.5

6

不上人屋面

7

上人屋面

1、项目经理部

1.1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刘德明

技术负责人:

张长玉

施工员:

张银国

质检员:

王宝

技术员:

刘剑寒

安全员:

董精卫

材料员:

高永石

预算员:

王海军

核算员:

刘小华

保管员:

张建荣

设备员:

张国才

资料员:

李翠玲

1.2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职责

负责施工项目的全面管理工作,组织和管理进入工地的人、财、物;

协调分包单位与工地的关系解决施工出现问题:

严格管理工地材料的采购、保管和使用:

负责按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经济效益、安全、文明施工。

组织好人力、物力、完成各项指标,并负责成品、半成品保护。

对工程质量技术完全责任。

按照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好重要部位施工方案,及时解决和处理施工中的技术难题和质量问题;

负责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筑工程法律、法制、法规、施工规范、验评标准;

对进场的成品、半成品,进场材料认真检查,做好技术交底,认真了解设计意图和工程细部做法。

按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各项措施及质量目标,控制好施工质量和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检查工作;

负责隐蔽工程的验收。

安全员:

负责工程的安全保卫、文明施工工作。

对施工现场工人进行三级教育、安全文明施工教育;

检查安全文明施工情况;

特殊工程坚持持证上岗,并建立台帐;

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安全措施。

对特殊人员作特殊技术交底,加强用电管理,做好防盗、防火、防电、防暴工作。

质检员:

负责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材料员:

负责进入工地材料的质量、数量验收,协助单位工程负责人对进入工地的材料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堆放,并对材料型号、规格、品种进行标识。

设备员:

负责工地各种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核算员:

负责核实工程量,掌握工程进度。

保管员:

复杂工地所有材料的保管及发放工作。

资料员:

负责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竣工图等。

第三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第四章施工部署

1、施工总体部署

   按照工期要求650日历天完成,我公司采用科学管理办法,统筹安排各工序、各专业,合理利用机械,预计2008年7月1日开工,2009年9月1日竣工,中间经历两个雨季、一个冬季施工。

计划428天全部完成承包合同工程量。

2、施工流水段的划分

基础筏板进行整体浇注,主体工程从整体施工考虑,把主楼分两个部分进行浇注(即中间留后浇带),进行流水施工,以提高生产效率。

3、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本着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安装的原则进行施工。

先施工主楼后施工车库,待主楼施工到3层时施工南部车库,作业区在北侧;

南部车库施工完成后,把作业区移到南侧,施工北部车库。

现场三通一平及临建搭设

测量放线

土方开挖

垫层及底板防水

基础筏板

地下层施工

主体结构

填充墙砌筑

主体竣工验收

内外装修

水暖电安装调试

竣工验收

第五章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第一节测量定位及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1、施测原则

1.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

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1.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1.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1.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1.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2、准备工作

2.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

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座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

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对比基础,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

2.2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或专业计量检测单位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

器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水准仪

S3E

激光经纬仪

J2B

激光接受靶

300*300mm

钢尺

50m

盒尺

5m

塔尺

对讲机

8

墨斗

9

计算器

10

计算机

2.3测量的基本要求

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

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3、工程定位与控制网测设

3.1工程定位

根据建设单位及规划部门提供的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按照所计算的建筑物主轴线坐标点进行轴线定位。

3.2平面控制网测设

3.2.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的原则。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布设呈矩形。

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桩位必须用混凝土做好保护,并做法标记。

3.2.2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共设置二横四纵六条主控轴,分别为:

A轴、L轴和1轴、14轴、17轴、②轴。

3.2.3主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线,横轴东侧投测到17#楼散水上,西侧投测到马路上;

纵轴南北两侧均设置定位轴线桩。

墙上、地面引线均用油漆作红三角标出,清晰明了。

施测完成后报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后,加以妥善保护。

3.3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3.3.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

根据建设单位给定高程点引测场区高程控制网。

先用水准仪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高程竖向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该点也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并做好保护、标记)。

3.3.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技术要求

1)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等级

高差全中误差(mmkm)

路线长度(km)

与已知点联测次数

附合或环线次数

平地闭合差(mm)

三等

50

往返各一次

12

3)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

水准点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

墙上水准点应选设在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

水准仪型号

前后长度(M)

前后视距较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辅分划读数差(mm)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三级

≤75

≤2

≤5

0.3

3.0

3.4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

3.4.1将J2B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各不得少于二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闭合检验。

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全高偏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3.4.2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

2mm。

3.4.3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暗柱、暗梁、洞口等必须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注清楚。

3.4.4轴线允许偏差如下:

L<

30m允许偏差士5mm

30<

L≤60m允许偏差士10mm

60<

L≤90m允许偏差士15mm

90<

L允许偏差士20mm

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3.5±

0.000以下部分标高控制

3.5.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3.5.2±

0.000以下标高的传递

施工时用钢尺、塔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定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据基坑情况,在基坑内将其引测至基槽外围砖模内侧壁,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剪力墙拆模后,应在墙柱立面抄测出建筑1000线。

(1000线相对于每层建筑设计标高而定)。

3.5.3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

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于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该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过±

3mm。

3.6土方开挖测量方法

3.6.1基坑开挖由28轴向1轴推进,根据土方施工方案,挖土分两层进行,故高程分两次传递,在距槽底设计标高1.5米的边坡上钉钢筋头,架设水准仪,随时校核槽底标高。

3.6.2开挖到槽底标高60cm处,在基坑边L轴控制点处架设经纬仪,向基坑投测主控线,在木桩上钉铁钉,确定控制点,并用小白线拉通。

然后,在基坑边1轴控制点处架设经纬仪,以同样方法确定主控线。

当纵横主控线投测交叉后,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修整槽边。

随挖土进度依次放出各主控线,并放出细部集水坑、基础大放脚、后浇带边线。

3.7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3.7.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地下一、二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经纬仪将轴控线引弹到一层平面上,并在每层施工时留置投点眼。

二层控制也靠外侧的点投测。

2)在施工到三层部位时,即拆除首层模板后,控制点由首层地面的点控制,采用内控点传递法。

顶板满堂脚手架避开铁件,确保可以架设仪器,保证上下通视。

3)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A、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地下一层楼面基准点,调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

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

通过顺时针转动望远镜360度,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

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

通过移动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圆心与轨迹圆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

在进行控制点传递时,用对讲机通信联络。

轴线点投测到楼层后,用光学经纬仪进行放线。

B、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

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出墙体边线、墙体200控制线、门窗洞口边线。

C、测量精度要求

距离测量精度:

15000;

测角允许偏差:

20″;

D、垂直度控制。

结构施工中每层施工完毕,应检测外墙偏差并记录,并每层检查门窗洞口净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层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层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弹外墙窗口边线竖直通线。

竖向测量允许误差:

层间:

2mm;

全高:

3H10000,且不应大于±

10mm

E、标高传递法

依据现场内半永久性标高控制点,引测到北侧外墙阳角处,作为标高控制点,一层控制点相对标高为+1.000米,以上各层均以此标高线直接用50米钢尺向上传递,每层误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向室内引测+1.000cm水平控制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设范围内中心位置,并进行精密调平。

F、标高传递技术要求

a.标高引至楼层后,进行闭合复测。

b.钢尺需有检定合格证。

c.钢尺读数进行温差修正。

d.标高允许误差

层高:

±

2mm;

10mm;

4、沉降观测

4.1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4.1.1沉降观测水准点引自标准水准点。

本工程安装图纸给定位置设定4个沉降观测点,分别位于四角位置,便于水准点间的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发生变化。

4.2.2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布设必须考虑到:

1)水准点尽量与观测点接近,距离不超过100m,以保证观测精度;

2)水准点布置在施工震动影响范围外,以防受震动影响;

3)水准点必须埋设在坚实的土层,避免埋设在低洼积水和松软地带;

4.2.3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按图纸设计要求设置,并对观测点编号,以进行观测和记录。

观测点的布置要求如下:

1)观测点应埋设牢固,能长期保存;

2)观测点上部应有明显突出处,与墙身保持一定距离;

3)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通视条件良好。

4.3沉降观测时间、要求

沉降观测水准点设立15天后,复测该水准点的绝对标高。

本工程的沉降观测待±

0.000以下施工完毕后进行首次观测,观测时间和次数为:

在施工期间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包括地下部分)竣工后第一年不少于四次;

直至沉降稳定(连续二次半年沉降不超过2mm)为止。

每次观测应认真填写观测记录,并保证其真实有效。

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结果的正确性,在观测过程中保证做到四定:

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使用固定水准仪和水准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5、质量保证措施

5.1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进行。

5.2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5.3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5.4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核,向监理报验。

5.5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

5.6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问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

5.7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6、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6.1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6.2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经纬仪稳定性。

6.3在已施工完的楼层内架设激光经纬仪时,要有人监视不得有东西从放线孔中掉落打坏仪器。

6.4操作人员不得从放线孔向上仰视,以免掉物伤人。

6.5轴线投测完毕,须将洞上防护盖板复位。

6.6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

6.7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

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不得只顾弹线或其他事情,忘记仪器不管。

6.8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

6.9仪器使用完毕后需立即入箱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6.10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刻擦净卷起。

第二节降水工程

1.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得出渗透系数、抽水影响半径,计算出涌水量。

定出井点数量,井深及间距。

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1.2抽水的同时,随时观测基坑中间观察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