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物流对连锁企业的影响 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8906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现代物流对连锁企业的影响 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现代物流对连锁企业的影响 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现代物流对连锁企业的影响 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现代物流对连锁企业的影响 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现代物流对连锁企业的影响 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现代物流对连锁企业的影响 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论现代物流对连锁企业的影响 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现代物流对连锁企业的影响 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现代物流对连锁企业的影响 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传统的模式是在需求共性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新型的模式是在需求个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新型的模式采用需求管理和柔性生产技术,以批量产品的价格完成生产过程。

事实说明,新型的商业行为模式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无需占用流动资金,能有效地提高竞争力。

2.存货管理:

“零库存”管理,适时制(JIT)生产。

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先进的通讯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物流,利用电子化手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实现从网络前端到最终客户端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显著的特点是各种软件技术与物流服务的融合应用。

同时,通过应用客户关系管理、商业智能、全球定位系统、Internet、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配送优化调度、动态监控、智能交通、仓储优化配置等物流管理技术和物流模式,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连锁企业建立敏捷的供应链系统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3.经营风险大为降低。

由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使得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分装、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

这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JIT生产。

连锁企业可以规避原材料市场变动的风险以及产品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

 

二、现代物流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

1.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专业分工

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专业分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经济学鼻祖亚当·

斯密认为,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的好处在于能够获得分工经济与专业化经济,从而得到生产效率的提高。

分工专业化的不断深化在带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的同时,也会由于分工层次的增加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抑制了分工的进一步进行。

分工与专业化的好处和交易费用增加的两难构成了分工进化的基本约束。

2.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

现代物流管理可以优化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过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个拥有卓越物流能力的连锁企业,可以通过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竞争优势。

一个物流管理技术娴熟的企业,如果在存货的可得性、递送的及时性和交付的一贯性等方面领先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就能吸引供应商和理想的业务伙伴。

现代物流管理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同时提高企业的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

3.现代物流管理可以提供“理想的”服务

现代物流挑战了传统的经济理论--生产决定消费。

发达国家物流产业和物流市场的实践已表明,消费决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点,零售业也决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终端行业,零售业已成为再生产的先导产业,消费不是简单地反作用于生产,而是调节生产。

在买方市场日益发展的情况下,需求的多层次性、个性化甚至个人化使消费和生产功能互换。

连锁企业要使顾客满意,不仅要提供个性化甚至个人化产品,而且要提高物流速度,缩短流程,这些都必须依靠专业化物流服务。

三、现代物流是生产流通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20世纪60—70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追求利润的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降低物质资源消耗以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

然而,生产领域的这两个“利润源泉”都要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和生产工艺日趋程序化、规范化的新情况下,技术趋同性的增强使这两个“利润源泉”近于枯竭。

进入20世纪80年代,面对全球激烈市场竞争的挑战,人们开始把追求利润的目光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并惊奇地发现从事物流活动的成本相当高昂,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浪费仍然十分突出。

再加上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制度创新等因素,自20世纪80年代后,作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物流就自然成为市场竞争的一个新焦点,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

(1)第一个利润源。

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史中,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

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

资源领域的利润获得起初是靠廉价材料、燃料的掠夺或获取,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通过降低能耗,节约费用,综合利用、回收利用资源乃至大量人工合成资源而获取高额利润。

物质资源的消耗是实实在在的,也最容易被发现并受到关注。

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例如:

同样的产品,在当时的社会一般水平生产条件下,需要10元的物质消耗才能生产出来,如果有人用8元即可生产出来,那么,他就会获得多于同业者2元的利润。

这种降低物质资源消耗方式的利润之源,虽然形态各异,如开发廉价替代原材料、对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等,但无一不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条件为前提的。

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必然制约着这一利润源泉的更深入发掘。

(2)第二个利润源。

除了降低物质消耗之外,从商品中获得利润的最有效方式,便是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耗费。

人力领域的节约最初是使用廉价劳动力,其后则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力消耗或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来减少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第二章:

连锁超市物流的现状及其模式

超市(supermarket)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美国。

作为零售业的一种新型业态带来了商业的第二次革命,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方式,极大程度地促进了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自选商场”,真正的连锁超市起步于90年代初,在走过了艰难的创业期后,现在已经成为全国商业领域各种零售业态中增长最快的业态之一。

按照超市的经营组织形态,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单体超市、附属超市和连锁超市几个类型

一、连锁超市发展的基本现状

超市的经营运作具有区别于传统零售方式的自身特点:

其采用自我服务、一次购齐的销售方式,以经营食品和日常用品等中低档商品为主,实行低利润率、高周转的经营方针,一般具有较大规模。

尽管连锁超市的经营方式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连锁企业借鉴国外一些知名跨国连锁企业的先进经验和经营理念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一新型业态已经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认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传统零售模式的新特点。

面对国际零售巨头的大举入侵,国内的零售企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与国际零售巨鳄相比,国内零售企业仍然显得十分弱小。

2000年度,沃尔玛的销售额为1900多亿美元,2002年达到2400亿美元;

欧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零售商家乐福的销售额在2002年也达到了780亿美元。

相比之下2000年度中国零售业百强企业销售总额才为1600多亿元,中国最大的前20家连锁企业2003年上半年销售额为1074.47亿元,以2259家连锁店铺业绩名列全国首位的上海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额也仅为119.77亿元,可见我国的连锁经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见图2)

图2.连锁企业年销售额一览表

根据收集的数据整理所得

二、连锁超市物流运作管理模式

按照超市的经营组织形态,连锁超市是目前超市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根据提供物流服务的主体,一般将其运作模式分为以下四类:

1.自营配送模式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2001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当中,有80%的企业拥有自建的配送中心,在连锁超市企业当中这一比例更高。

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91家超市公司,配送中心的平均面积达到8300多平方米。

配送中心在连锁超市物流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集货、储存、流通加工、配货、配送等功能越来越完善。

现代化物流的实现必须依靠配送中心来实现商品的集中储存和配送,以实现在企业内形成一个稳定运行的物流系统,满足超市对于商品多品种、多批次、低数量的及时配送的要求。

既有利于保证和保持良好的服务水平,又便于企业对超市物流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

巨额的基础设施投资使得一些中小连锁超市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来与之抗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连锁超市的行业壁垒。

2.第三方物流模式

中小型连锁超市企业由于规模小导致物流业务量相对较小,资金实力方面的欠缺,不适于自己建设如配送中心等一些项目投资大,回收期长的服务性工程,因此这些企业通常会采用与社会性专业物流企业结成战略联盟的方式,将业务外包,有效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完成仓储和配送任务以完全实现或近似实现本企业零库存的目的。

相对于日本大约有30%的连锁超市将其配送业务外包给社会化的专业配送企业,我国连锁超市在物流配送方面第三方物流的比例还比较低,行业的规模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3.共同化配送模式

共同化配送是指多家连锁超市企业联合起来,为实现整体的物流配送合理化,在互惠互利原则指导下,共同出资建设配送中心,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共同使用配送车辆的配送模式,特别是一些经营规模较小或门店数量较少的连锁超市常采用这一模式。

既能减少连锁超市企业的物流设施投资,使物流设施布局合理化,充分合理地利用物流资源,有效控制商品质量,杜绝假冒伪劣商品,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同时还可促进实现质量管理的制度化,便于将分散于各中小型连锁企业的物流设施集中起来并形成合力,从而能高效率、低成本地为有关企业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

4.供应商配送模式

供应商配送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由生产企业直接将超市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各个连锁门店甚至到货架的物流活动。

通常中小超市公司由厂方直送商品的比例较高,而大型连锁超市公司趋向于通过自己的配送中心对门店实施配送,据估计厂方直送商品只占总量的15%-20%。

三、连锁经营的物流管理优势

1、连锁经营物流的系统化连锁经营物流系统。

其是由采购、仓储、流通加工、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六个功能构成这些功能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它们各自特定的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运行、共同产生出新的总功能,这个总功能再去协调各个子系统,从而使各子系统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保持协调一致,在发挥各自特定功能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总功能,实现商品的流动。

2、连锁经营物流的合理化连锁经营物流的系统化是其物流合理化的基础。

而物流合理化则是整个连锁经营物流管理所追求的目标首先,物流合理化可以降低物流费用,减少商品销售成本其次,物流合理化可以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物流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3、连锁经营物流的标准化物流系统。

这样一个大系统的管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关联系是系统能否生存的首要条件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物流标准化能加快流通速度,保证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从而较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4、连锁经营的核心—配送中心。

配送是指以客户的需求为先导,围绕商品组配与送货而展开的接受汀货、预先备货、分拣加工、配货装货、准时送货通货等一系列服务工作的总称配送中心是承担物流专业化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它是连锁经营的核心这是因为连锁经营的集中化、统一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配送中心来具体实施的,通过配送中心的作业活动,不仅可以简化门店的活动,从而降低连锁企业的物流总费用,而且还能实现商品在流通领域中的增值,并向门店提供增值服务。

四、连锁业的物流配送新趋势

物流配送是连锁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物流配送的统一与效率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流通的效率,因此物流配送也就自然成为连锁经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连锁企业物流的主要方式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方式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

建立企业自有物流配送中心。

在国际上,以大型零售商为主导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代表企业是沃尔玛。

据有关资料,目前该公司独立投资建立的配送中心有100多家,专为本公司连锁店按时按需提供商品,自配比例高达八成以上,两天内就能顺利完成补货计划。

另外,家乐福、麦德龙、西尔斯等国际大型零售商,都建立了企业内部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

我国部分大型连锁企业也建立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

第二类是:

由供应商代理物流,即由供应商直接进行商品配送。

第三类是:

借助第三方物流。

有专家学者预计连锁商业物流配送发展趋势,在未来几年内,随着连锁经营不断向多业态、多业种、多地域和多形式拓展,以及信息技术在连锁经营企业应用的日益广泛,物流配送将呈现出新的趋势:

首先,冷冻生鲜品的配送将备受关注。

第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将加快,连锁企业引入第三方物流将是一个发展趋势。

第三,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提升企业物流的现代化水平与连锁企业物流。

第三章:

连锁企业运用现代物流方式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现行的配送方式也相对落后,这为我国连锁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

配送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连锁企业的经营成本高低,影响企业赢利的能力。

实践证明,连锁经营的发展离不开物流配送,合理的物流配送使连锁经营中的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价格得以实现,能否建立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关系到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能否充分发挥。

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是连锁经营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连锁企业现代物流的特点

连锁企业的发展状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以连锁化、信息化和规模化为特征的零售业发展很快,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

目前,就销售额而言,连锁企业已超过制造、金融服务、信息等类型企业而成为世界第一,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

而其中连锁这个先进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应用是今天商品连锁企业能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的一个核心因素。

我国发展连锁商业的时间不长,但已逐步成为商业零售业的一支主力军,最近几年,连锁企业的销售增长均在50%以上,2003年中国100强连锁企业将实现销售额3500亿元。

门店总数将达到20000个左右,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在8.0%以上。

连锁企业逐步扩大的销售规模使连锁商业企业在供应链上的作用日益增大,并且对中国的流通现代化产生巨大的推动。

连锁企业的实质是五个统一、即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标识、统一管理。

而统一配送是连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连锁企业现代物流的几个特点相对于工业物流有以下几点:

1、变价快:

即商品的进货价格变动快:

通常连锁超市经营的快速消费品的价格随着市场供需的会有较快的变化,同时生产商或零售商的促销频繁引起经常变价。

2、订单频繁:

连锁零售的店铺多,订单频率高、同时有时间要求、有些小型的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

3、拆零:

供应商大包装供货,配送中心需要按照店铺的订货量进行拆零、分拣。

4、退货:

配送中心还有处理诸如赠品、退货(正品、残次品)等问题。

5、更换:

商品新增汰换的频率也很高,增新品,汰换滞销品。

6、保质期:

消费品通常有不同的保值期,需要有针对性的保质期管理。

这些特点使得商业零售的物流要求更快的反应,更复杂的技术和信息支持。

二、连锁企业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比较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二者的区别,下面从物流功能、运作理念、价值实现和管理模式四个角度对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做一比较分析。

(1)物流功能。

连锁企业传统物流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仓储,而连锁企业现代物流则包括了除运输、仓储之外的物流配送、物流信息技术处理和物流服务等诸多功能,同时强调功能的集成。

物流功能的集成是连锁企业现代物流与连锁企业传统物流的本质区别之一。

(2)运作理念。

连锁企业传统物流理念是以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即产品生产为价值取向的,企业在向市场提供服务时,主要着眼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并以自身的成本核算为服务价值取向,从而造成了比较淡薄的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在服务的被动性、波动性、短期性难以达到服务增值的目的。

连锁企业现代物流理念则是以企业的客户服务为价值中心取向,因而更加强调了物流运作的客户服务导向性。

连锁企业现代企业物流服务由传统的单项发展到综合,由一般化发展到个性化。

(3)价值实现。

连锁企业传统物流主要通过商流与物流的统一来实现物的使用价值的转换,从而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比较单一。

连锁企业现代物流强调以满足消费者和市场需求为目标,以第三方物流为基础,联合供应商和销售商,把战略、市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运输、配送和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活动有机整合在一起,通过“商”、“物”分离,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供特色和专业物流服务等来实现物流价值的增值,其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途径灵活多样。

(4)管理模式。

连锁企业传统物流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物流管理意识,物流各要素之间独立发展,基础设施和管理机构“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强调单项的物流管理,不能控制物流链,而且商流与物流合一,以第一、第二方物流为主等。

在物流成本管理上,不是以降低物流总成本为目标,而是分别停留在降低运输成本和保管成本等个别环节上,结果只能是物流总成本的上升。

连锁企业现代物流的管理强调建立横向产业关联或系统集成的新机制,超越现有的组织界限由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而注重外部关系,将供应商、分销商以及用户等纳入物流管理的范围,并建立和发展具有网络组织特点的物流联盟,实现最终消费者和初供应商之间的物流与信息流的整合。

严格地讲,供应链管理与连锁企业传统的物流管理在许多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

三、连锁企业现代物流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连锁企业现代物流是运用现代物流原理、技术和管理方法所形成的一个完整体系,它是在传统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融入了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使得现代物流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现代物流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物流合理化。

连锁企业现代物流理念特别注重合理化运作。

物流合理化是通过优化管理,推动物流构成要素及其经营活动和谐一致,快速便捷,从而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物流过程。

主要包括物流作业合理化、物流结构合理化和物流体制合理化。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物流合理化对于降低物流费用、减少产品成本;

缩短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

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

改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物流系统化。

连锁企业现代物流的理念强调不再孤立地看待参与物流的各个环节,而是从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物流的各项功能包括:

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

物流系统化是物流合理化的首要问题。

物流系统作为一个涵盖范围广泛的开发系统,其有效运行,是通过具有独特功能的、相互关联的各个子系统有效运作和密切协调来实现的。

(3)物流专业化。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物流行业也不例外。

连锁企业现代物流思想强调,物流专业化就是要在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不要面面俱到,要树立做专、做精、做大、做强的观念,形成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在物流供应链上他人不可取代的一个环节和链条。

物流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在企业中,物流管理部门作为企业一个专业部门独立地存在着并承担专门的职能,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物流需求的增加,企业内部的物流部门从企业中游离出去成为社会化的专业化的物流企业;

二是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出现了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着各种不同的物流服务,并进一步演变成为服务专业化的物流企业。

物流专业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4)物流信息化。

随着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和发展,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使货物运输环节、运输方式科学化和最佳化,有效地减少了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了资金周转,为客户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物流信息化主要表现在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物流信息自身的商品化等。

物流的信息化是连锁企业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5)物流标准化。

没有物流的标准化就没有物流的现代化。

物流标准化就是以物流作为标准目标系统,按照物流业的复合产业特征,充分考虑既有相关行业标准的现状,加强行业标准间的衔接和协调,对物流设施和工程、物流机械和器具、物流工作和服务等物流活动规定统一的标准,并实施该标准的过程。

物流标准化主要包括:

物流用语和物流计量的标准化、物流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标准化、物流作业的标准化、物流服务的标准化。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

物流标准化涉及面较为广泛,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并且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往往是多者并存,相互融合和交叉,充分体现了连锁企业现代物流的独特优势。

四、华润杜邦物流信息化案例

华润物流有限公司(英文简写为CRCLogistics)是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全资附属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其前身华夏企业有限公司,于一九四九年在香港建基立业,从事海运业务,逐渐扩展至物流内各个领域,华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自2001年1月1日起更名为华润物流有限公司。

杜邦集团(DuPontGroup)经过近两百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业务最多元化的跨国企业集团,分布在全球的制造厂多达180余家,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遍布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杜邦公司有六个SBU(部门)将货物委托给华润物流进行物流服务。

华润物流有限公司为杜邦服务的仓库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分A、B、C、D四个库区,约400个库位。

杜邦的产品没有特殊的存储条件要求,各类产品可以在一起存放,平均每天的业务量为3-4个集装箱。

(一)现存问题

华润物流公司在为杜邦公司提供物流服务时,由于自身物流信息化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实施信息化之前存在下面的问题:

1、现存数据不准确,准确率只能达到90%左右。

杜邦的产品要求满足先进先出原则,由于库存数据不准,致使有些货物达不到客户的要求,而在库存报表中没有体现。

2、货物经过严密包装,不同的货物从外观上很难区分,经常出现发错货物的情况;

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大,人工操作易出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