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5825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最贴近实际的是()

A、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心跳每秒约60次

B、在浓盐水中悬浮的一枚鸡蛋所受浮力大约为1N

C、教室内节能灯管的电功率约10W

D、家用电冰箱的正常工作电流约1A

【答案】D

【解析】

【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因此一枚鸡蛋的重力约0、5N,当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浮力大约为0、5N;故B不符合题意;

C、教室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40W;故C不符合题意;

D、洗衣机的工作电流在0、7A左右,家用电冰箱的工作电流略大于此数值,在1A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

C、“窗花”是水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要放出热量

D、冰块液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错误;

B、用铁水浇铸工件是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B正确;

C、“窗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寒冷的玻璃上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故C错误;

D、冰块熔化为水,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3、疫情期间,村书记杨百顺每天都通过大喇叭向村民通报疫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因为空气能传声

B、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大喇叭振动产生的

C、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D、村民根据音调,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

【答案】A

【解析】

【详解】A、村民能听到杨百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村民耳中的,故A正确;

B、杨百顺说话时,他发出的声音是他的声带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村民听到杨百顺的声音后,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错误;

D、因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村民根据音色,判断出讲话的人是杨百顺,故D错误。

故选A。

4、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夜间从路灯下走过,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B、雨后的夜晚,迎着月光走,地面上有水的地方比其它地方暗

C、平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成像的

D、如果用激光笔照亮水中的鱼,激光笔要向看到鱼的下方照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较小,形成的影子较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逐渐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逐渐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逐渐变小,形成的影子逐渐变长。

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故A错误;

B、迎着月光走,月光经水面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反射光线多,人感觉有水的地方亮;故B错误;

C、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的原理,故C正确;

D、鱼反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从看到鱼的位置正对鱼照射,才能把鱼照亮。

如果用激光笔对着看到的鱼的下方照射,他不能照亮鱼。

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冠状病毒的传播是扩散现象

B、即使煤炭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也不会改变

C、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它吸收了热量

D、因为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比水升温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A、新冠病毒属于微生物,它通过飞沫传播是微生物所做的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A错误;

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是否燃烧无关,故B正确;

C、一个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此物体做功,故C错误;

D、因为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所以相同质量的沙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比水升温快,故D错误。

故选B。

6、如图是实验室用的手摇发电机,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可以看到发光二极管发光。

下列选项与其工作原理相似的是()

A、电磁继电器

B、电磁铁

C、电风扇

D、动圈式话筒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手摇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工作的,电磁继电器和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AB不符合题意;

C、电风扇是电动机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工作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移向b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变亮B、电流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示数不变D、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C、由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故C正确;

B、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接入电路中,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的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所以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对另一条支路无影响,则灯泡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示数不变,故B错误;

A、因为灯泡的电压和电流不变,所以灯泡的实际功率不变,亮度不变,故A错误;

D、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不变,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比值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8、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分别装满酒精、水和盐水后(ρ盐水>ρ水>ρ酒精),将a、b、c三个不同的小球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关系是F甲

B、三个小球密度关系是ρa>ρb>ρc

C、若将小球b放入丙杯中,小球b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小球b的体积

D、若将小球c放入甲杯中,小球c排开液体的质量小于小球c的质量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于ρ盐水>ρ水>ρ酒精,由可知,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关系是

由可知,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关系是

故A正确;

B、由图可知,a球在酒精中处于漂浮状态,所以,b球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所以,c球在盐水中处于沉底状态,所以,又因为ρ盐水>ρ水>ρ酒精,所以三个小球的密度关系是,故B错误;

C、若将小球b放入丙杯中,因为,所以小球b在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小球b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小球b的体积,故C错误;

D、若将小球c放入甲杯中,因为,所以小球c在甲杯中处于沉底状态,浮力小于重力,所以小球c排开液体的质量小于小球c的质量,故D正确。

故选AD。

9、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R1=50Ω,电灯的额定电压为6V,图乙是电灯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像。

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5A:

当滑动变阻器阻值的接入电路时,电灯正常发光。

当开关S、S1和S2均闭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10V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

C、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25Ω

D、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为6W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B、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电灯L与R2串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时,R2的阻值最大,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由乙图可知,此时灯泡的电压为2、5V,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得,电源电压为

当滑动变阻器阻值的接入电路时,电灯正常发光。

此时灯泡的电压,由乙图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电压为

联合上面两式解得

故AB正确;

C、当开关S、S1和S2均闭合时,电灯短路,R1与R2并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为保护电路,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经过R1的电流为

则滑动变阻器分到的电流为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

故C正确;

D、当开关S、S1和S2均闭合时,电灯短路,R1与R2并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为保护电路,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由可得电路中的总功率的最大值为

当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时总功率最小,由可得,电路的总功率最小值为

故D错误。

故选ABC。

二、非选择题

10、因为疫情,进入校园的人员要测量体温。

如图,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_____(填“发出的红外线”或“反射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

小明测完体温后,走进走廊,发现正对自己放置的平面镜中还有另一个“自己”,如果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的像将以_____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发出的红外线

(2)、1、2(3)、不变

【解析】

【详解】[1]红外线测温枪可以“收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

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计算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故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

[2]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若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他的像也将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

[3]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故当他走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11、中国在2020年6月完成了“北斗”卫星全面组网工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______(填“电磁波”、“超声波”或“红外线”)向地球传递信息。

由于内部时刻发生着氢核的______(填“裂变”或“聚变”),太阳不断向外释放能量。

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则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其使用。

【答案】

(1)、电磁波

(2)、聚变

【解析】

【详解】[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

[2]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作用下发生聚变,释放巨大的核能。

12、教室内的投影仪,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使电脑上的文字在屏幕上成像,投影仪形成的是文字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答案】倒立

【解析】

【详解】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投影仪形成的是文字倒立的像。

13、如图,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有少量乙醚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

因为空气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______(填“大”或“小”),所以容易被压缩。

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________。

【答案】

(1)、小

(2)、做功(3)、剧烈

【解析】

【详解】[1]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分子间作用力较小。

所以气体容易被压缩。

[2]实验过程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空气内能。

[3]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4、先将一只大试管装满水,再把小试管的一部分插入大试管中,小试管在重力的作用下,缓慢向下运动。

迅速将该装置倒置过来,如图甲所示,发现小试管在_____作用下缓慢向上移动。

如图乙,将a、b、c三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悬挂起来,若a带负电,则b带_____电。

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c,二者将相互______(填“吸引”或“排斥”)。

【答案】

(1)、大气压

(2)、正(3)、吸引

【解析】

【详解】[1]迅速将该装置倒置过来,如图甲所示,发现小试管在大气压作用下缓慢向上移动。

[2]由图乙可知,a、b两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相互吸引,b、c两个轻质带电泡沫小球相互排斥,所以a、b两个轻质带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