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56963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自然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自然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自然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自然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自然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测量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自然测量教案2

  活动目标

  1、能用回形针、吸管、雪花片测量小鱼的长度,尝试记录测量结果。

  2、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

  课件、回形针、吸管、雪花片若干、卡片鱼、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图,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1)出示课件。

夏天的池塘真热闹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池塘里举行运动会,青蛙、大白鹅、小乌龟都来了,我们小朋友就做鱼宝宝也去参加吧!

大家想请我们小鱼作裁判,愿意吗?

  2、探索测量工具、测量方法。

  

(1)比赛开始前,先量一量鱼宝宝有多长吧!

  

(2)你准备用什么来测量?

从哪儿开始量?

  (活动实录:

幼儿一:

我想用铅笔。

  幼儿二:

我想用回形针

  幼儿三:

我想用牙签。

  幼儿四:

用吸管。

从鱼头开始量……)

  (评析:

孩子们都能想到用自然物来测量,可能看到老师为他们准备的操作材料才想到说的,但这并不影响活动效果,孩子们的表现欲望特别强烈。

  3、幼儿操作

把回形针一个搭一个连在一起量。

量鱼的周长。

虽然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但没有按一条直线量。

  其余幼儿的方法基本正确。

本环节我没有把测量方法抛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自由探索测量方法,然后再纠正改错。

有的幼儿方法不正确在情理之中。

  4、请个别幼儿示范测量小鱼。

谁愿意来试一试?

让我们看他量的对么?

有没有从头开始量?

回形针之间连接的好吗?

  5、老师示范。

  6、继续操作

瞧,青蛙和龙虾比跳远,大白鹅和乌龟比游泳。

比赛结果出来了,那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呢?

请各位裁判,用吸管、雪花片量一量。

把结果记录下来。

  7、展示测量结果

  

(1)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

  

(2)为什么同样的长度,用不同工具量,结果不一样呢?

  :

同样的物体,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因为工具不一样长,所以结果就不一样。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手、脚或者身边的自然物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活动室的面积、桌椅的高度。

  2、玩“量身高”的游戏。

请幼儿两两结对,互相为对方描画出身体的轮廓,然后再用回形针测量出各自的身高有多少个回形针的长度。

自然测量教案3

  活动目的:

  1、学习自然测量长度的方法,尝试测量周围的物品并表达测量结果。

  2、了解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用测量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标遇到的简单问题。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指导要点1、提供小棒、吸管等测量工具,人手一份记录表/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桌子的一边有多长,有多宽?

长比宽长多少?

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2、教师示范测量的方法:

首尾相接,做下记号,记录次数。

  3、幼儿自选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结果。

  4、交流和比较各自的测量结果。

  5、组织幼儿讨论:

  大家的结果一样吗?

为什么?

说一说分别用什么工具,比一比工具是不是一样。

引导幼儿得出结论:

工具不同,结果不同;

工具长,次数少;

工具短,次数多。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

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

自然测量教案4

  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桌子等物体,知道测量的正确方法。

  2、能表达测量结果,感知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用自然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1、测量工具:

纸条、绳子、小木棍等;

  2、相关的ppt课件、记录表、记录用的铅笔等。

  

(一)激趣导入,动手尝试

  1、电话铃声响起,师以“接电话”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喂,您好!

你是喜羊羊呀,你想买跟我们班一样的桌子,哦,等会儿我量好再告诉你!

  2、幼儿讨论,自选方法。

我们要用什么量?

怎么量呢?

(老师这里有绳子、纸条还有小木棍,我们用这些工具可以量出桌面的长度吗?

)一起来试试吧!

边量边想自己是怎么量的。

  3、动手尝试,交流方法。

刚才你们是怎么量的?

(个别提问,口头表述)

  4、结合幼儿的回答,教师用ppt演示要测量的桌面的长边。

好,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方法,谁愿意来这里演示一下,你刚才是怎么量的?

(幼儿演示)

  

(二)示范讲解,合作测量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找准起点,做上记号,移动工具,头尾相连,不留空白,不能重叠,一直量到终点。

数一数有几个记号。

  2)请幼儿两人一组用小木棍量桌面的长边,各自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

  3)个别幼儿演示测量方法,表达测量结果。

请红黄蓝绿四队代表汇报测量结果。

用什么工具测量桌面的长边,结果是多少?

  4)师幼共同小结:

用同样的工具测量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

  (三)反复实践,发现秘密

  1)请幼儿选择另外两种测量工具量桌面的长边,并记录测量结果。

如果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桌面的长边,结果会怎么样呢?

我们再来试试吧!

  2)幼儿操作,记录结果。

刚才我们已经用了其中一种工具进行测量,还剩下两种工具,请小朋友用这两种工具分别来测量桌面的长边,记下结果想想发现什么秘密?

  3)分享交流,提升小结。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总表上记录,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发现什么秘密?

  4)师幼小结:

工具不同,结果不同,工具长,量的次数少,工具短,量的次数多。

  四、经验迁移,解决问题

  1、打电话回复喜羊羊

你好,喜羊羊啊!

我们小朋友帮你量好了,用三种不同的工具量结果不一样,我把这三种不同的工具和量的结果都寄给你自己定吧。

这样做出来的桌子会跟我们一样吗?

  幼儿:

会一样,因为我们的工具和测量的结果都告诉喜羊羊啦。

  2、师:

你们真聪明,现在我考考你们,不用自然物和工具,你能很快测量这个教室从门口到对面墙脚的长度吗?

(启发幼儿用跨步和用手连接等方法)

  3、幼儿在游戏中活动自然结束。

自然测量教案5

  1、初步选择和使用材料与工具,在探索中积极思考,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喜欢动手操作,萌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1、教师用具:

记录纸、水彩笔。

  2、幼儿用品:

幼儿人手一份材料:

记录纸、水彩笔、吸管、小木棒、毛线、积木、图形片、曲别针、矿泉水瓶、软尺、纸条。

  3、环境创设:

将教室布置成‘宝宝学园’的环境。

  一、教师以“帮助小动物测量‘宝宝学园’用具”引题。

  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交流、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导入:

“小动物们想在森林里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可是‘动物学园’里的东西要怎么来设计和建造呢?

熊猫校长认为我们教室的用具和玩具都很适合它们,可是它们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尺寸。

所以想请我们帮助它们来量一量、记一记,然后把这些测量的结果告诉它们,好让它们照着这些样子来建造自己的‘动物学园’。

  2、教师让小朋友们探索学习用吸管测量自己坐的椅子的高度,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我们教室里的小椅子高度正好很适合小动物们。

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根吸管和一张记录表,请大家用吸管来量一量、记一记,看谁能更准确地测量和记录自己椅子的高度。

  

(2)教师提问:

“你是怎么量的?

量了几次?

  (3)请有不同结果的两位幼儿示范用吸管测量椅子的高度,师生共同寻找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

“他们的方法都不同,那么谁的方法测量起来更准确呢?

  (4)教师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记录方法。

“我们测量东西的时候,为了能测量和记录的更准确,测量的工具要和测量的东西一端对齐;

量一次后用自己的方法做个记号;

第二次量的时候,要和前一个记号对齐了再量;

量一次记一次,为了不让自己忘记量了几次,可以用点、竖线来帮助自己来记,也可以心里记住次数。

最后在记录表上画上用的工具和量的物体,记上量的次数。

  二、教师指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

  1、教师指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

  ①教师介绍自由探索活动的材料及活动要求

“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正确的测量方法,现在教室里有许多物品都需要小朋友们来测量和记录?

  “我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小方篮,大家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篮子里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你想测量什么就测量什么,你们可以选2-3种工具测量,一边测一边想用哪种东西作测量工具测量起来比较快。

  ②根据幼儿的测量情况引导幼儿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可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

“你量了什么?

你用了几种工具来量?

还可以用哪些工具?

  2、引导幼儿通过再次的探索,了解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并发现和掌握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

  ①猜测及讨论。

“刚才我们已经用正确的方法来量了一条直线的长度。

现在,小动物们想知道我们桌椅的圆边――也就是那圈圈(曲线)到底有多长?

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来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更合适?

  ②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共同探索。

“大家的想法都不错!

那么,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有圆边的,它们到底有多长呢?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找一个好伙伴一起合作,选出合适的工具,互相帮忙,完成测量的任务。

你们能做到吗?

  “如果你们在活动中碰到了什么困难,又没办法解决。

那么,没关系,呆会儿可以和大家一起来讨论”

  ③了解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并发现和掌握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

“你和谁一起合作?

量了什么东西的圆边?

用什么工具量的?

为什么你们会选择用这种工具?

你们又是怎么合作的?

  ④幼儿演示,教师小结。

  三、结束语:

  教师:

“今天大家学会了怎样来测量物品;

又帮助小动物们测量了教室里的这么多东西;

还知道了不同的东西应该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测量,这样才能更方便、更快捷、更准确。

  延伸活动:

  想一想、记一记:

如果没有工具来测量,那该怎么办?

(如:

用脚步量操场的距离;

用帽子测量头的大小等)

“现在又有一个难题了:

如果小动物想测量我们的大操场,但又没有工具来测量,那该怎么办呢?

  “呆会儿小朋友们可以用你的办法去试一试,然后告诉小动物们,帮助它们建造一个和我们幼儿园一样美丽又好玩的‘动物学园’。

好吗?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

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

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

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第二个环节

我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特点,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均能遵守规则,并且学习效果较好;

老师组织也比较轻松。

我设计的小环节比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儿什么都想试一试,操作时间显得不够充分。

  1、各个小环节的设计均为了一个目标――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

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个小环节和第二个小环节结合起来,让幼儿操作起来时间显得更充足呢?

  2、难度会太大了吗?

因为幼儿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况要幼儿初步感受了测量方法后,马上就步入第二个目标――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进程是否会太快?

  1、考虑将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三个课时,把此次的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上。

第二个大环节,就改为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操作,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

当然,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有圆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不同的测量方法。

  2、把“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这一个目标放在第二个课时来进行。

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不会那么辛苦,操作的时间也更宽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整体感受:

设计活动环节,既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设计好环节,又要很充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好各个小细节的处理。

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的设置、随机的观察、引导语的把握均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小百科:

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

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自然测量教案6

  2、了解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初步懂得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铅笔、长条积木、吸管、纸条等)、笔、记录表、黑板、粉笔、抹布等。

  1、幼儿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归纳、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

  2、幼儿用同种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1)幼儿尝试用铅笔测量并在表

(一)做记录。

  

(2)请全班幼儿展示记录表,集体验证测量结果。

  (3)引导幼儿感知同种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物体,次数多的较长,次数少的较短。

  3、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地板方格线的长度。

  

(1)幼儿尝试选择三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在表

(二)做记录。

  

(2)引导幼儿探索量具的不同与测量的结果有关,工具长,次数少,工具短,次数多。

  4、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教室周围的物品。

  

(1)幼儿说说:

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当测量工具?

  

(2)引导幼儿互相合作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在表(三)。

  1、本活动操作的材料大部分是现成的,有的是和幼儿一起准备的,随手可得的,适合日常教学。

  2、创设幼儿操作探索的环境,引发幼儿大胆参与尝试。

活动以幼儿动手操作为主,通过操作实践,由浅入深,环环紧扣。

让幼儿尝试测量,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同种工具测量桌子的长或宽,并做记录――不同工具测量地板方格线的长,并做记录――自选工具测量自选的物体。

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索,到最后大部分的幼儿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获得了有关自然测量的经验,通过测量、记录比较明白了测量工具与测量对象的关系。

  3、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操作,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趣味性和探究性。

在活动中的材料有:

铅笔、纸条、吸管、长条积塑、绳、小棒、纸筒等等,每个幼儿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在看、想、说、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作用,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幼儿在测量时都忘记了地板是脏的,有的跪着量,有的趴着量,看着他们那么专心的样子,我都不忍心一直提醒他们要蹲着量。

  4、教师还是紧张语速较快,测量方法讲得不够清楚,第一次测量时对幼儿提的问题给予了回避,教师不能灵活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语言还是不够简练,说的话还是比较多。

  活动点评:

  “自然测量”这个活动,是20xx年XX市幼儿园“教坛新秀”张秋云老师在参加评比中组织的集中教育活动。

教材选自大班科学领域。

该活动以生活化为主导思想,以来自幼儿园环境中的自然物品作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操作材料互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该活动有许多值得大家借鉴的地方,归纳起来有四点:

  整个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楚。

  第一环节是“幼儿尝试测量,教师归纳、演示正确的测量方法。

”让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用同种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和宽”,从中感知“同样的.测量工具,量次数多的就长,测量次数少的就短。

”第三环节是“让幼儿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地板方格线的长度”,从中感知“测量工具长,量的次数就少,测量工具短,量的次数就多。

”第四环节是“同伴合作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教室周围的物品”,利用创设的情景,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测量工具与测量对象的关系”与“要比较两个应该使用同样的测量工具”。

在四次的测量中,

自然测量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3、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大胆的交流。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黑板、摸箱、标记

  【活动过程】

将幼儿分成五组,进行跑步比赛。

你们知道刚才跑了有多远?

有什么办法知道呢?

(量一量)

  2、提出测量要求:

这里有许多材料,每组商量一下选一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工具和结果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3、幼儿第一次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4、请测量方法正误的两组幼儿分别演示,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精确。

老师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是第二次测量的开始,依次接着量)。

  如幼儿测量的都正确,也请一位幼儿示范,教师加以解释。

  5、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行第二次测量验证第一次的测量结果。

  6、请每组推选一位幼儿介绍本组的测量结果。

  7、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

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因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8、游戏:

找宝藏。

第三次尝试测量。

  幼儿从摸箱里摸出一张画有宝藏地点的标记图,根据图进行测量,找到宝藏。

  9、结束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还知道了测量的结果和量具的大小、长短有关。

除了今天用的量具外,还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测量呢?

小朋友回去后找一找、试一试好吗?

  【活动反思】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

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