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5687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5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解析版.docx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解析版.docx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解析版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1.(2020年黑龙江大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两极格局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答案】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于1919年召开了巴黎和会,确立了凡尔赛体系,此后在美国的主持下又于1921-1922年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华盛顿体系,因此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重建了战后的国际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正确;AB只是这一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排除;两极格局形成于二战之后,C排除。

故选D。

2.(2020年河南)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决定一切重大问题的是最高委员会。

它由最初的“十人会议”缩小为“四人会议”,整个和会拖了半年多时间,全体会议只开过7次,成为和会的一种点缀。

材料强调巴黎和会

A.是一次分赃会议

B.被大国强权操纵

C.对德国进行严惩

D.使各国矛盾激化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十人会议缩小为四人会议”以及“全体会议只开过七次,成为和会的一种点缀”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被英、法、美三国操纵。

其中A、CD在材料中未体现,不选。

故B项正确。

3.(2020年江苏苏州)虽然,早在1899年美国就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但直到1922年,“门户开放”的原则才以条约的形式被各国所确认。

这个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华沙条约》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但直到1922年,“门户开放”的原则才以条约的形式被各国所确认”,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华盛顿会议上,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

《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门户开放”的目的,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日本企图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B正确;《凡尔赛条约》是1919年签订的对德的条约。

A排除;1943年苏、美、英3个国家首脑召开开罗会议,并于12月发表《开罗宣言》,C排除;根据《华沙条约》,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D排除;故选B。

4.(2020·北京东城�初三一模)1919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枫丹白露备忘录》中写道:

“历史证明,一项作为外交技巧和政治家手腕的成就而受到胜利者欢呼的和约……对胜利者来说,也是充满危险的。

”这一“和约”指的就是之后签署的

A.《开罗宣言》

B.《凡尔赛条约》

C.《九国公约》

D.《波茨坦公告》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是一战后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召开的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各战胜国在缔结和约时,一味追求一己之私,最后因分赃不均计激化了矛盾,导致二战爆发。

故B正确;《开罗宣言》是在1943年,在开罗会议上发表的,故排除A项;《九国公约》是在1922年签署的,故排除C项;《波茨坦公告》是在1945年颁布的,故排除D项。

故选B。

5.(2020·山东潍坊�初三一模)“和约在德国引起的深刻不满,一开始便暴露了这个和约的脆弱性,这种不满立即被法西斯分子所利用,对希特勒的崛起发挥了作用。

”材料中的“和约”是指

A.《凡尔赛和约》

B.《慕尼黑协定》

C.《北大西洋公约》

D.《欧洲联盟条约》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和约在德国引起的深刻不满”,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和约》,严厉惩罚了德国。

导致德国人民的不满。

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分子,利用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广泛的支持。

A项符合题意;《慕尼黑协定》是英法德意签订的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条约,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排除B项;《北大西洋公约》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方面的表现,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的形成。

排除C项;为实行共同的外交、防务,欧洲一些国家签订《欧洲联盟条约》,排除D项;故选择A。

6.(2020·重庆外国语学校龙洲湾校区初三二模)罗伯特.格瓦特在《战败者:

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的革命与暴力,1917-1923》一书中指出:

“对于一战的战胜国来说,1918年11月11日即意味着战争的结束;而对于战败国来说,它却是一场巨大暴力灾难的开始,1917年至1923年间,在战败国重建过程中,和平条约的签署并未解决困扰欧洲诸多国家的民族和边界问题,相反引发了持续数年的暴力冲突……并最终导致了法西斯主义的泛滥。

”能从该段文字中得出的认识有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4年之久

②1918年11月11日对于欧洲各国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③一战结束并不意味着欧洲各国的矛盾就此化解

④法西斯的泛滥与一战后签署的和平条约有着不可分的关系

⑤欧洲的暴力冲突只局限于战败国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B

【解析】一战于1918年已经结束,从题意中无法得出一战持续4年的信息,①错误;根据“对于一战的战胜国来说,1918年11月11日即意味着战争的结束;而对于战败国来说,它却是一场巨大暴力灾难的开始”可知②正确;根据“和平条约的签署并未解决困扰欧洲诸多国家的民族和边界问题,相反引发了持续数年的暴力冲突”可知③正确;根据“在战败国重建过程中,……相反引发了持续数年的暴力冲突……并最终导致了法西斯主义的泛滥”可知④正确。

故选B,排除ACD。

7.(2020·内蒙古东胜�初三一模)弱国无外交是人们的共识。

但在近代,中国一批杰出的外交家巧妙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尽力维护祖国的权益。

以下会议能体现他们利用美国对日本侵略有所遏制的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21-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计划,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美国成为最大的最益国,日本受到限制,中国受损最严重,B正确;巴黎和会由美国、英国、法国操纵,在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故体现不出“美国对日本侵略有所遏制”,排除A;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都商讨对日作战,排除CD。

故选B。

8.(2020·广东深圳�中考真题)20世纪前期,国际社会签订了一个重要条约来调和法德矛盾,以确保地区和平。

但20年后世界大战再次爆发,证明其最终失效。

这一条约是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凡尔赛条约》”“20年后世界大战再次爆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的巴黎和会,战胜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把德国的殖民地瓜分殆尽,该体系表面上是“和平”体系,实质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因分赃不均,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使得各国矛盾加剧,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1939年德国挑起二战,报复性地打击欧洲,这一体系被彻底打破,1939﹣1919=20年,A符合题意;《九国公约》使中国恢复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故排除B项;《开罗宣言》是在二战期间发表的,故排除C项;《联合国家宣言》是在二战期间发表的,故排除D项。

故选A。

9.(2020·四川南充�中考真题)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英美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关于山东问题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支持日本接收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到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

该转变反映了

A.德国对日本的极大不满

B.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C.英美等国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

D.英美等国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企图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

但巴黎和会上英、美对日本的妥协是暂时的,随着英国在欧洲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开始关心自己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

而美国在欧洲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就把自己的外交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

这时它们都不需要再对日本让步了,反而要尽全力去削弱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而膨胀起来的日本势力,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维护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

所以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不仅会通过各种条约来约束日本,自然也会逼迫日本把在巴黎和会上已经吞下的果实—中国的山东吐出来,由此可知,该转变反映了英美等国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企图,D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D。

10.(2020·河北路南�初三二模)一战结束后,胜利的协约国集团召开了巴黎和会。

下面是法国、中国、德国和美国的漫画家创作的反映本国对和会诉求或态度的漫画。

其中体现当时德国的诉求或态度的是

A.B.

C.D.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在第一次世界中是战败国,B“等我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反映了德国战败的不甘心情,B正确;A想要在巴黎和会上获得青岛,反映了日本想要扩大和巩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A错误;C中人物带着象征美国的高礼帽,并且说“我有的是钱,你们都要听我的”,反映了美国在战后经济发达,想要获得世界霸主地位的欲望,C错误;D中人物主张一次性的彻底打击德国。

这反映了法国在巴黎和会上希望彻底打压德国势力的目的,D错误。

综上故选B。

11.(2020·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初三三模)下列材料是小明同学收集的有关“一战后的国际关系”手抄报材料,据此可以说明

A.为二战埋下了祸端

B.实现了世界的长期和平

C.英国的霸主地位衰落

D.日本未达到参会的目的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英国首相和法国福煦都认识到巴黎和会宰割德国会导致德国报复,而根据材料“为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埋下了种子”可见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无法掩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新的矛盾,为二战埋下了祸端,故排除B,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英国的霸主地位问题,排除C;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但材料并未涉及山东问题,排除D。

故选A。

12.(2020·山东滨城�初三学业考试)下图这幅漫画描绘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束后的国际形势?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朝鲜战争

D.科索沃觇争

【答案】A

【解析】漫画反映的是一战后欧洲各国为了瓜分殖民地在据理力争。

对立。

A项体现的是漫画的现象。

BCD都是一战后的事件。

故排除。

所以答案选A。

13.(2019·山东巨野�初三期末)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其中的“上一轮”和“下一轮”分别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B.鸦片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C.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所以“上一轮”指的是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彻底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新生了一系列矛盾,最终引发了二战,因此下一轮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D正确;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是二战的组成部分,不能代指二战全部,A错误;鸦片战争与巴黎和会无关,BC错误;综上故选D。

14.(2020·广东金平�初三零模)观察下图,1919年6月28日,德国签字《凡尔赛和约》,对德和约条款之一规定了德国军队驻扎波罗的海沿岸与立陶宛。

这一决定,协约国最主要的目的是

A.军队可以对付俄国(苏联)

B.保护法国领土安全

C.德国被严重肢解

D.削弱德国军事实力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