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笔记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6797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笔记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免疫学笔记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免疫学笔记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免疫学笔记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免疫学笔记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疫学笔记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

《免疫学笔记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笔记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免疫学笔记复习知识点总结Word格式.docx

I类分子

CD8+T细胞

内源性

胞质蛋白酶体

内质网腔

钙联素TAP,tapsin

所有有核细胞

II类分子

CD4+T细胞

外源性

内体、溶酶体

CIIV或MIIC

钙联素,Ii链

专职APC

固有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主要参与的细胞

黏膜上皮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gdT细胞、B1细胞

abT细胞、B2细胞、抗原提呈细胞

主要参与的分子

补体、细胞因子、抗菌蛋白、酶类物质

特异性抗体

作用时相

即刻-96小时

96小时后启动

识别受体

膜式识别受体,胚系基因直接编码,较少多样性

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胚系基因片断发生重排,具有高度多样性

识别特点

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具有识别“非己”的能力

T细胞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B细胞直接识别抗原表位具有高度特异性

作用特点

不经克隆扩增和分化,迅速产生免疫作用,没有免疫记忆功能

经克隆扩增和分化,成为效应细胞后发挥免疫作用,具有免疫记忆功能

维持时间

维持时间较短

维持时间较长

0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homing):

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

0.淋巴细胞再循环(lymphocyterecirculation):

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可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

淋巴细胞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可穿越HEV,并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

0.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

摄取、加工并递呈抗原;

参与T细胞亚群的分化;

参与中枢和外周免疫耐受的诱导;

参与调节B细胞功能;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

0.TCR/CD3复合体:

中的两个多态型亚单位(TCRαβ或TCRγδ)主要功能是识别结合MHC分子的抗原,而胞浆区非常短;

CD3分子的主要功能是参与TCR/CD3复合体的装配和稳定以及信号转导.简单的说,也就是APC或B细胞提呈的抗原由TCR-CD3复合体识别,TCR为T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CD3的作用则是将T细胞识别的抗原信号(第一信号)转导进入T细胞内。

0.T细胞在胸腺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详细分析:

Thegeneticmechanismsthatpromotelineagecommitmentandeliminateautoreactivecellsinthethymusarenotwellunderstood.Tobetterunderstandthisprocess,wehaveidentifiedandquantitatedtranscriptsinthetwomajorthymocytelineagesbyusingserialanalysisofgeneexpression.Approximately25genesdisplayedalmostcompletesegregationtooneortheotherTcelllineage.CommitmenttotheCD4lineagewasmarkedbyup-regulationofgenesassociatedwithincreasedsurvivalandchaperonefunctionfollowedbyexpressionofgenesthatregulatenucleosomeremodelingandTcellreceptorsignaling.DifferentiationwithintheCD8lineage,ontheotherhand,wasmarkedbyup-regulationofgenesthatregulatelymphocytehoming,followedbyquenchingofgenesthatinhibitapoptosis.DefinitionofdifferentialgeneexpressionduringdevelopmentofthetwomajorthymocytelineageswillallowinsightintomechanismsofTcelldevelopmentafterpositiveandnegativeselection.

0.T淋巴细胞

(一)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

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

在胸腺中分化成熟后,进入外周,通过血液和淋巴在全身二级淋巴器官和组织间循环。

T细胞在胸腺内的成熟包括TCR基因重排、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阶段。

1.TCR基因重排产生功能性TCR基因。

此时T细胞表面同时表达CD4和CD8分子,所以称为双阳性(DP)细胞。

2.阳性选择

DP细胞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凡是其TCR能够识别皮质上皮细胞上自身MHC分子的DP细胞通过选择而存活,否则将在3-4天内凋亡。

所以,阳性选择的结果产生能够识别自身MHC分子的,即受自身MHC分子限制的胸腺细胞。

这种细胞只表达CD4或CD8之中的一种,故称为单阳性细胞,简称SP细胞。

3.阴性选择

通过了阳性选择的SP细胞进入髓质。

在髓质中,凡是其TCR能与DC和Mf上的自身肽-MHC高亲和力结合的细胞,即自身反应性细胞,均发生凋亡。

所以,阴性选择的结果是清除自身反应性T细胞,产生对自身抗原耐受的T细胞。

(二)T细胞表面分子及功能

1.TCR-CD3复合体

1)TCR

TCR是T细胞特有的抗原受体,是T细胞识别抗原的功能性结构。

外周和胸腺中95%的T细胞表达abTCR,少数T细胞表达gdTCR。

a链和b链都是跨膜糖蛋白,两者通过二硫键共价连接。

a和b每条链均包含胞外、跨膜和胞内三部分。

a和b链胞外段都由2个Ig样结构域组成,2条链的胞外段通过折叠后形成的结构与Ig的Fab段非常相似。

a和b链V区中变异程度最大的部位也称为互补决定区(CDRs)。

当T细胞识别MHC-肽时,CDR3与抗原肽相互作用,而CDR1和CDR2则与MHC分子抗原结合部位上的2条a螺旋相互作用。

2)CD3分子

CD3分子与TCR通过非共价结合组成TCR-CD3复合体。

CD3分子是TCR在细胞膜表面稳定表达所必需的,并且转导TCR接受的抗原特异性信号。

CD3是一种由6条跨膜肽链组成的复合体。

有g、d、e、e、x、x与g、d、e、e、x、h二种形式。

CD3分子中每条链的胞内段均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

ITAM中的酪氨酸是特异性蛋白激酶催化的目标,它是T细胞活化所必需的。

gdTCR结构与abTCR类似,并且也与CD3分子构成复合体。

2.CD4和CD8分子

1)CD4分子:

CD4分子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其胞外段含4个Ig样结构域,N端的头2个结构域能与MHCII类分子b链结合,在TCR识别MHCII类-肽的时候,加强CD4+T细胞与APC之间结合的强度,使TCR识别MHCII类-肽复合物的灵敏度提高100倍。

2)CD8分子:

CD8分子也是跨膜糖蛋白,通常以ab异二聚体的形式存在。

每条链的胞外段N末端有一个Ig样的结构域,可与MHCI类分子结合。

3.CD28和CTLA-4(CD152)

CD28是协同刺激分子B7(CD80/CD86)的受体。

当TCR识别APC表面MHC分子-肽复合物时,CD28与APC上的B7分子配接,为T细胞激活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CTLA-4(CD152)也是B7的受体。

只表达在活化T细胞上。

CTLA-4与B7配接后向细胞发送抑制性信号,下调T细胞的功能,阻止活化了的T细胞继续活化,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4.CD45

CD45又称淋巴细胞共同抗原(leukocytecommonantigen),它是一种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其胞内段具有磷酸酶结构域,能使蛋白磷酸激酶Lck和Fyn中的一个酪氨酸去磷酸化而活化,在T细胞活化的启动中起重要作用。

CD45有3种同工型,其中CD45RA表达在初始T细胞表面,CD45RO表达在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表面。

CD45RA和CD45RO两者均能与CD4和CD8结合,但是CD45RO与CD4和CD8的亲和力高于CD45RA,因此效应细胞对第一信号比初始细胞敏感,不需要第二信号就能对靶细胞或APC上的MHC-肽复合物产生应答。

5.细胞因子受体

T细胞表面表达的细胞因子受体的种类多达十几种。

一个T细胞具体表达的细胞因子受体的种类依细胞的分化阶段、抗原刺激和活化状态等因素而定。

细胞因子受体与自分泌或旁分泌的细胞因子结合,参与细胞的各种活动。

细胞因子受体一般由2个或2个以上的亚单位组成。

细胞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诱导受体链聚合,激活细胞内信号发送途径(例如激酶级联反应),产生活化的转录因子。

转录因子进入细胞核,与基因的启动子或增强子结合,使有关基因转录而表达相应的功能。

6.CD40L

CD40L表达在活化的Th细胞表面,它与B细胞表面的CD40的结合为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CD40L-CD40的配接不但与B细胞的活化有关,而且与抗体的转类有关。

CD40传送的信号诱导B细胞中B7分子表达的上调,反过来又为Th细胞提供了第二信号。

7.丝裂原受体

丝裂原(mitogens)是一类能够非特异性地激活T或B淋巴细胞的因子。

因为它们能同时激活许多淋巴细胞克隆,所以丝裂原被称为多克隆激活剂(polycolonalactivators)。

常见的能激活T细胞的凝集素包括植物血凝素(PHA)和刀豆蛋白A(ConA)。

8.粘附分子

T细胞表面表达许多粘附分子,这些粘附分子与其它细胞表面相应的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参与T细胞的活化、移动和效应等功能。

T细胞表达的选择素与细胞的移动和归巢有关。

CD2(LFA-2),LFA-1分别与APC或靶细胞表面ICAM-1(CD54),LFA-3(CD58)等结合,延长并加强T细胞与其他细胞之间的接触,促进TCR对MHC分子-肽的识别,同时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三)T细胞亚群

1.abT细胞和gdT细胞

这两类T细胞分别表达abTCR和gdTCR。

abT细胞占胸腺和外周血中T细胞的大多数。

但是在粘膜上皮中,大多数是gdT细胞。

这些粘膜gdT细胞的特征是表达CD8,而外周血中的gdT细胞大多数为双阴性细胞,不表达CD8。

粘膜中CD8+gdT细胞的多样性不如abT细胞丰富,它们的TCR主要针对某些细菌和病毒抗原,在粘膜表面发挥保护作用。

此外,某些gdT细胞能直接识别抗原而不需要APC递呈。

2.CD4+和CD8+T细胞

CD4+T细胞在功能上主要是辅助细胞(Th细胞),而CD8+T细胞在功能上主要是细胞毒性细胞(CTL)。

CD4分子和CD8分子限定了T细胞所能识别的MHC分子的类型:

CD4+T细胞识别MHCII类-肽复合物,CD8+T细胞识别MHCI类-肽复合物。

3.Th1和Th2细胞亚群

根据所分泌的细胞因子格局的不同,CD4+T细胞可进一步分为Th1和Th2两个亚群。

Th1和Th2产生的细胞因子种类不同,这是鉴别这两种细胞亚群的主要依据,也是两个亚群功能差别的主要基础。

Th1细胞主要产生IL-2、IFN-g和TNF-b,而Th2主要产生IL-4和IL-5。

Th1参加迟发型超敏反应,辅助CD8+T细胞活化,促进Mf活化和促进IgG2a的产生。

所以Th1细胞主要参与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Th2细胞主要辅助B细胞对胸腺依赖性抗原的应答,刺激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生长和分化。

因为IL-4促进IgE的转类,所以Th2细胞促进I型变态反应的发生。

Th1和Th2在功能上互相拮抗。

Th1分泌的细胞因子抑制Th2的功能,同样地,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抑制Th1的功能。

4.初始T细胞和记忆T细胞

初始T细胞指离开胸腺后,从未接触过抗原的成熟T细胞。

初始T细胞是静止的、处于G0期的细胞。

初始T细胞集中在外周淋巴器官和组织中的T细胞区内。

初始T细胞的标志是CD45RA。

记忆T细胞是指已经接触过抗原(已致敏)但是没有经历终末分化成为效应细胞的T细胞,其标志是CD45RO。

记忆T细胞是长寿细胞,存在于血液和外周淋巴组织和器官中。

记忆细胞在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产生迅速而又强烈的反应。

刺激产生记忆细胞(包括T和B记忆细胞)是疫苗接种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B淋巴细胞

(一)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

B细胞成熟过程分骨髓内和骨髓外两个阶段。

本处叙述的B细胞均指B2细胞,不包括B1细胞。

骨髓内分化包括从淋巴干细胞发育成为成熟B细胞,这一发育阶段不依赖抗原,是BCR基因重排和对重排基因产物选择的过程,此外还有其他表面分子表达的变化。

B细胞骨髓外发育受抗原驱动,在外周淋巴器官滤泡的生发中心内进行,包括亲和力成熟、Ig转类以及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形成三个事件。

B细胞骨髓外的发育实际上是B细胞在对胸腺依赖性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发生的Ig基因的体细胞高频突变、对高亲和力受体的选择和重链基因重组的过程。

也可以说是在非己抗原驱动下,抗原受体进一步发育和被选择的过程,使得所产生的抗体更适合于与抗原结合。

1.抗体亲和力成熟

亲和力成熟是指抗体平均亲和力的提高,通常在再次应答中发生产生。

B细胞对抗原产生应答后,其BCR基因发生高频突变,产生高亲和力BCR的B细胞被选择,产生低亲和力BCR的B细胞被淘汰,所以抗体的亲和力提高。

2.抗体类别转换

体细胞高频突变后发生Ig重链同种型转化重组,g、a和e重链取代m链,分别产生IgG、IgA或IgE类抗体。

转类过程中抗体分子的Fab段保持不变,转类后的抗体的特异性因此也保持不变。

由于抗体的生物学效应是由Fc段决定的,转类可以改变抗体的生物学效应。

转类需要Th2细胞的辅助和细胞因子的参与。

3.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分化

表达高亲和力受体的中心母细胞分化成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二)B细胞表面分子及功能

这里叙述的是成熟B细胞表达的各种膜分子,它们在B细胞的功能中起不同的作用。

1.BCR和BCR复合体

B细胞的抗原受体即是成熟B细胞膜表面的IgM和IgD。

IgM和IgD与另外两条链Iga和Igb一起组成BCR复合体,

Iga-Igb是BCR的装配和在细胞膜上的表达所必需的,并且转导BCR识别抗原后产生的第一信号。

2.BCR协同受体

与TCR一样,BCR也有协同受体。

BCR的协同受体包括CD19,CD21(CR2)和CD81(TAPA-1)3种膜分子,它们在B细胞膜上与BCR直接接触(图9-8)。

BCR协同受体能够促进通过BCR-Iga-Igb产生的活化信号。

BCR协同受体的参与可使BCR复合体介导的信号提高1000至10000倍。

3.CD40

CD40是B细胞膜上表达的一种糖蛋白,它与CD40L结合后向细胞发出第二信号,导致B细胞激活、增殖并分化。

CD40与CD40L还在抗体转类中起重要作用。

CD45已在T淋巴细胞中叙述,它也在B细胞表面表达。

5.B7

B7包括B7-1(CD80)和B7-2(CD86)。

B7-1和B7-2以同源二聚体形式表达在B细胞表面,是APC表面最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

静止B细胞不表达B7,B细胞在摄入抗原后诱导性表达B7。

Th细胞表面CD40L与B细胞表面CD40相互作用可使B7的表达上调。

B7是T细胞表面的CD28和CTLA-4的配体(图9-3)。

B7与CD28的相互作用为T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延长和增强IL-2和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阻止耐受的发生,并促进CD40L的表达。

B7与CTLA-4的结合抑制IL-2受体a链的表达,抑制IL-2的分泌和IL-2mRNA的积累,抑制细胞分裂,其结果是抑制T细胞继续活化。

6.MHC

B细胞表达MHCI类和II类分子,MHCII类分子的作用是向T细胞递呈外源性抗原。

金葡菌A蛋白(SPA)能使B细胞分裂。

小鼠B细胞表面有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LPS)受体。

脂多糖中起丝裂原作用的是其脂类成分。

8.细胞因子受体

活化B细胞表达IL-4、-5、-6等细胞因子的受体,在Th2细胞分泌的相应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和分化。

(三)B细胞亚群

根据发育早晚、存在部位、表面标志和功能的不同,可以把B细胞分成B1和B2两个亚群。

B1细胞组成性表达CD5,所以又称为CD5+B细胞,B2细胞不表达CD5,故称为CD5-B细胞,但是活化的B2细胞也表达CD5。

1.B1细胞

B1细胞主要存在于体腔表面,例如肠道粘膜的固有层。

其表面表达IgM而不表达IgD。

主要产生IgM类抗体。

B1细胞的多样性贫乏,只产生胚系抗体基因编码的抗体。

这些抗体的特异性差,交叉反应强(polyreactive),而且亲和力低。

B1细胞主要识别微生物的多糖和脂类抗原,这种抗体应答不依赖T细胞的辅助。

B1细胞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功能:

第一,在体腔表面发挥抗微生物作用。

第二,通过产生自身抗体发挥免疫自稳作用。

B1细胞产生的自身抗体清除衰老细胞,维持免疫耐受。

第三,独特型网络的调节作用。

2.B2细胞

如果不加说明,通常所指的B细胞就是B2细胞。

B2细胞介导抗胸腺依赖性抗原体液免疫,其特征已在前面叙述。

0.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抗体Ig分子可看作是一个四方面的“二合一”分子:

结构上:

由重链和轻链组成、由Fab和Fc组成;

功能上:

Fab段/V区表现抗原识别功能,Fc段/C区表现效应功能;

特性上:

既是抗体—与抗原结合、又是一个抗原—被抗抗体结合;

效应上:

既可对机体有利,也可对机体有害。

2.IgV区的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

在体内,可中和毒素、阻断病原入侵、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导致免疫病理损伤;

B细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构成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

在体外可发生各种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有利于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和功能的判断;

0.IgG:

1.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亲和力高,分布广;

2.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

3通过胎盘(IgG1、IgG2、IgG3,新生儿抗感染);

4.激活补体(裂解细胞);

5.调理作用(促进吞噬);

6.介导ADCC(细胞毒作用)

3.参与T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的种类、结构特点、识别配体及其功能有:

种类

结构特点

识别配体

功能

CD3

五聚体,与TCR组成TCR/CD3复合物

稳定TCR结构、传递活化信号

CD4

单体分子

MHCⅡ类分子

增强TCR与APC或靶细胞的亲和性,并参与信号传导。

CD8

异源二聚体

MHCⅠ类分子

CD2

CD58(LFA-3)

增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的粘附及CD2分子所介导的信号传导

CD58

促进T细胞识别抗原,参与T细胞信号传导

CD28

同源二聚体

B7

提供T细胞活化的辅助信号

CD152

对T细胞活化有负调节作用

CD40L

三聚体

CD40

是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和淋巴结生发中心形成的重要条件

4.参与B细胞识别、粘附及活化的CD分子的种类、结构特点、识别配体及其功能有:

CD79

与mIg组成BCR复合物,介导B细胞信号传导

CD19

促进B细胞激活

CD21

C3片段EB病毒

增强B细胞对抗原的应答,参与免疫记忆

CD80/CD86

CD40

0.白细胞分化抗原的生物学作用有:

参与细胞生长、分化、正常组织结构的维持

参与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细胞的相互识别,免疫细胞抗原识别、活化、增值和分化,以及免疫功能的发挥

造血细胞的分化和造血过程的调控

参与炎症的发生、血栓形成和组织修复

肿瘤的恶化和转移。

0.试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免疫应答的过程可人为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识别阶段、活化与分化阶段、效应阶段。

识别阶段:

抗原被APC所摄取、加工、处理;

T细胞/B细胞通过TCR/BCR特异性识别抗原肽。

提呈和识别的过程。

活化与分化阶段:

T、B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产生其活化的第一信号;

T/B细胞与APC表面的多种粘附分子间相互作用,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

另外,激活的APC和T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它们以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参与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最终形成T效应细胞或奖细胞,并分泌免疫效应分子如各种细胞因子和抗体。

效应阶段:

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共同发挥作用,清除非己抗原物质或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从而维持机体正常生理状态,或引起免疫相关疾病。

0.简述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分化成熟的过程及转归:

B细胞直接识别天然抗原表位,无需APC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

接受抗原刺激的特异性B细胞,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后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Th细胞相遇,被阻留在T细胞区,接受Th2细胞的辅助并活化,活化后,一部分B细胞迁移至髓质,分化为浆细胞,产生IgM类抗体(IgM类为主),两周后凋亡;

另一部分B细胞迁移至附近的B细胞区(初级淋巴滤泡),继续增殖并形成生发中心(次级淋巴滤泡)。

在生发中心,一部分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迁移至骨髓,产生高亲和力抗体(IgG类为主),还有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参与再次免疫应答。

B细胞在生发中心分化成熟过程中经历三个事件:

即体细胞高频突变和Ig亲和力成熟、抗原受体编辑及抗体类别转化。

0.细胞黏附分子的功能:

1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2黏附分子参与淋巴细胞的归巢3黏附分子参与免疫细胞的识别与活化4黏附分子参与细胞的发育、分化、附着及迁移5黏附分子与肿瘤细胞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