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使用和维护保养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
《板式换热器使用和维护保养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式换热器使用和维护保养规程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用于汽水热交换的板式换热器,蒸汽入口处须安装蒸汽进入阀和温度计。
用于调节蒸汽进入量和监控蒸汽温度。
为了节能,蒸汽冷凝水出口处应放空并将冷凝水收集于敞口的存水箱,以便送回蒸汽锅炉回用。
放空高度不应高于换热器冷凝水出口高度。
蒸汽冷凝水出口不得安装疏水器或阻力很大的其它元件,否则冷凝水不易排出,影响蒸汽进入量,以致影响换热效果。
4、冷热介质若含有杂物或泥沙,尤其是换热器用于不能经常拆洗的场合,冷热介质必须进行有效地过滤,以保证换热器的正常运行,避免泥沙或杂物堵塞板片通道,影响使用效果或引起事故。
5、在管路系统中应设有放气阀开启后应排出设备中空气防止空气停留在设备中,降低传热效果。
6、冷热介质进出口接管之安装,应严格按出厂铭牌所规定方向连接。
否则,影响使用效果或引起事故。
7、对于严格要求换热器的冷却水在任何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不得进入热介质(油或其它工作介质)的场合,冷却系统的工艺设计应保证热介质运行时在换热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压力均大于冷却水的压力,并大于某一数值,该数值由有关要求规定。
二、操作规程
1、开始运行操作时,要先应缓慢打开低压侧阀门,然后打开高压侧阀门。
2、停车运行时应缓慢切断高压侧流体,再切断低压流体,请注意这样做将大大有助于本设备之使用寿命。
3、启动时不得猛烈冲击,防止冲坏密封垫。
4、设备应在本产品规定的工作温度、压力范围下操作。
严禁超温超压运行。
超温超压可能破坏密封性能造成泄漏。
禁止操作时猛烈冲击。
用于汽水热交换的场合,产品规定的设计压力不作为蒸汽的工作压力,蒸汽工作压力应使蒸汽进入温度不大于本产品规定的设计温度。
三、维修保养
1、清洗:
(1)一般情况可不解体清洗,用水以与介质流动反方向冲洗,可冲出通道内少量的泥沙沉积或介质中的杂物沉淀,但压力不得高于工作压力,也可用对换热器材质无腐蚀性的化学清洗剂清洗。
(2)如长时间使用,板片表面会有一定的沉积物结垢而影响换热效果,因此设备应根据水质、温度、介质特性等实际情况定期须定期拆洗。
清洗剂的选择,目前采用的是酸洗,它包括有机酸和无机酸。
有机酸主要有:
草酸、甲酸等。
无机酸主要有:
盐酸、硝酸等。
换热器材质为镍钛合金,
使用盐酸为清洗液.容易对板片产生强腐蚀,
缩短换热器的使用寿命。
多采用的是硝酸。
硝酸清洗所用的缓蚀剂可为
0.2%~0.3%的乌洛托平,
加入
0.15%~0.2%的苯胺和
0.05%~0.1%的硫氟酸铵。
经硝酸清洗并冲洗干净后的设备在空气中可自行钝化。
通过反复试验发现,
选择甲酸作为清洗液效果最佳。
在甲酸清洗液中加入缓冲剂和表面活性剂,
清洗效果更好,
并可降低清洗液对板片的腐蚀。
通过对水垢样本的化学试验研究表明,
发现甲酸能有效地清除附在板片上的水垢,
同时它对换热器板片的腐蚀作用也很小。
酸洗温度:
提升酸洗温度有利于提高除垢效果。
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加剧酸洗液对换热器板片的腐蚀,
酸洗温度控制在
60℃为宜。
酸洗液浓度:
根据反复试验得出,酸洗液应按甲酸
81.0%、水
17.0%、缓冲剂1.2%、表面活性剂
0.8%的浓度配制,
清洗效果极佳。
拆洗时将换热器解体,用棕刷洗刷板片表面污垢,也可用无腐蚀性的化学清洗剂洗刷。
注意不得用金属刷洗刷,以免损伤板片影响防腐能力。
2、设备的仪表调节应有专人负责,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板式热交换器压紧螺帽与上下导杆,应经常加润滑油脂进行润滑。
4、在进行板片清洗同时还必须检查各传热片与橡胶垫圈的粘合是否紧密,密封垫本身是否完好,以免密封垫脱胶与损坏而引起的漏泄。
5、当需更换的密封垫或修补脱胶部分时,需将该板片取下,放在桌上,将旧垫片拆下,或在脱胶处将传热片凹槽的胶水遗迹用细砂纸擦尽,再用稀料等溶剂把凹槽内的油迹擦尽,再把新密封垫的背部用细砂纸擦毛,同样用稀料等溶剂把油迹擦尽。
然后在凹槽和密封垫背面均薄薄敷上一层胶水,待稍干一下,以不粘手指,但仍发粘为度,即将密封垫嵌入槽内,四周压平,敷一层滑石粉,随即将板片装上设备机架轻轻夹紧。
根据胶水说明书要求隔一段时间即可投产使用。
6、更换板片密封垫时,须将该段全部更新,以免各片间隙不均,影响传热效果。
7、每次将板片重新压紧时,须注意上一次压紧时的刻度位置,切勿使密封垫压过度,以致降低垫圈使用寿命。
8、损坏的板片应进行更换,如没有备用板片,在操作允许的情况下两个相邻板片(两张板片不应是换向板片而应是带四孔的板片),夹紧尺寸应相应减少。
9、组装换热器时板片和密封垫应保持干净,板片摆放应整齐,并遵照产品组装形式图组装板片。
压紧时螺栓应对角压紧,受力应均匀,防止个别螺柱过紧损坏螺柱及板片。
10、供暖运行结束后,对板式换热器有湿保养和放干保养两种,对于水质较好的场合,可以采用将换热器充满水进行保养。
但对于水质不好的场合,应将换热器内的水放干进行保养。
11、故障检查
(1)板片片与固定板间发生介质泄漏现象
操作:
在发生泄露的地方作上标记,然后打开换热器。
A、检查最后一块板片上的垫片及连接处,看是否有错位,杂物,裂痕,或其它损伤。
B、检查活动盖板上是否受力不均,或板上有杂物附着,以致于有可能破坏垫片与邻近面的连接。
C、检查板片本身是否出现裂缝或孔眼。
校正:
A、重新安装垫片,排出杂物,更换破损的垫片,如果合适的话,更换连接处的垫片。
B、排出影响垫片与活动盖板连接的杂物。
C、带有裂缝或孔眼的板片必须更换掉。
(2)法兰与框架板之间有介质泄漏
拆下法兰,检查法兰与接口是否对中,垫片是否错位或破损,垫片或法兰表面是否有杂物。
如果合适的话,更换连接处垫片。
重新安装管道,以消除应力及校直。
重新安装垫片。
如果合适的话,更换连接处垫片。
清除法兰与垫片间的异物。
重新安装,注意法兰与接口对中。
(3)板片之间的介质外泄现象
请注意:
对于高温操作而特殊设计的版式换热器,极度的或突然的温降有时会造成一时的泄漏,突然切断热介质流体就是典型的例子,一旦温度稳定,换热器通常会恢复密封状态。
在发生泄漏的两块板片上做记号,检查并记下固定盖板内侧与活动盖板内侧的距离,然后拆开换热器。
A、检查垫片是否松脱,错位或破损。
B、检查发生泄露的板片片,对照图纸校核板片组装尺寸,看是否可能由于组装过紧而引起板片或垫片损坏,或只是由于组装得不够紧而发生泄漏。
C、检查板片两端的悬挂凹口是否变形,凹口处的变形会引起板片间发生不对中。
D、注意板片悬挂的正确与否。
E、检查板片上是否有孔眼(腐蚀)。
A、重新安装垫片。
重新粘结松脱的垫片。
更换破损的垫片。
B、在多数情况下,破损的板片必须卸下修理或更新,若是带有四个孔的板片:
将破损的板片和其前面或后面的一块四孔板片撤下来。
只要换热器重新组装后的新尺寸比图纸上的尺寸小二块板的距离,换热器重新组装后便可以投入运行。
换热面积的略微减小通常不太重要,至少是短时间内。
C、如果可能,修理破损的悬挂凹口,或更换该金属条,对减少板片的临时组装,参见上述第2条。
D、纠正板片组装顺序的错误(A-B-A-B)。
重新组装板片时,注意板片是否完好无损。
E、有孔眼的板片必须更换。
作为临时措施可参照上述第2条进行。
(4)介质间发生混淆现象
A、检查换热器上各管道接口位置是否正确。
B、将一侧下部接口打开,提高另一侧的压力,观察打开的接口,看是否有被加热侧介质渗入,如果有渗漏,位置在哪儿,如果没有渗漏,则可以从其他方面寻找介质混淆的原因。
C、如果查出有渗漏,注意渗漏发生在板片组件的什么位置,然后打开换热器板片组件。
D、在检查板片之前,首先检查大垫片与环型垫片间的角落区是否清洁,其漏孔是否通畅。
这可确保任何泄漏都可排至大气,故不会构成压力使介质从垫片密封处渗入另一介质中。
E、如果不可能按照上述第2条确定泄漏位置,则可按照下列任意一种方法对每块板片进行检查看是否有孔眼:
在板片后面用强光束照射,看是否有透光的孔眼或裂纹。
用放大镜检查可疑的地方。
将板片清洗干净后,使用化学渗透剂进行检查。
A、将管道正确连接。
B、必须清除角落区漏孔中的所有沉积物。
如果垫片上的漏孔已经破损,则必须使用适当的工具重新开孔,或更换。
C、一般来说,有孔眼的板片为破损板,应更换。
(5)压力降问题现象---压降增大
检查是否所有的阀们包括止回阀都已经打开。
测定换热器前后的压力和流量。
对于粘性介质,应采用直径至少为30mm的膜片压力计。
如可能,应测定或估算流量,当流量较小时,只用一个料斗和一只秒表就足够了,当流量较大时,则要求使用任何一种型式的流量计进行测定.将实际测定的压降值与规定的压降值进行比较。
A、如果实际压降值高于规定压降值,还需检查温度。
B、如果温度表读数与规定值一致,换热面可能是相当洁净,但换热器进口可能是被异物堵塞。
如果温度表读数与规定值不一致,很明显,热传递降低,且低于规定值,这是因为在换热面上有沉淀物产生,同时由于沉淀物使流道变窄,压降变大。
C、如果压降同规定值,就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
D、如果压降低于规定值,则泵的能力太低,或是测定有误。
A、打开换热器,排除异物,如有反冲装置,可采用反冲装置冲洗堵塞处。
B、如果有就地冲洗装置,按说明书冲洗,如果没有这种装置,打开换热器冲洗金属板片。
(5)传热问题现象---传热效率降低
如果有可能,测量二种介质的进出口温度及流量,至少必须测出一种介质的温度和流量。
核对换热量是否与规定值符合。
如果精度要求非常高,则有必要使用实验室温度计,精确为0.1℃,而且需要采用最好的设备测量流量。
如果传热效率降低至规定值以下,换热表面必须清洗,可以采用已有的就地清洗装置清洗,或拆开换热器肉眼检查,并人工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