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5656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docx

分析化学复习资料整理

本资料由全长爱整理得出。

全部是老师说的东西、

第二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思考题

1.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

准确度是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来表示,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精密度是指在确定条件下,将测试方法实施多次,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精密度的大小常用偏差来表示。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差,其大小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偏差是指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别,其大小可用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表示,也可以用标准偏差表示。

2.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1)砝码被腐蚀;

(2)天平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3)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4)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5)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

(1)引起系统误差,校正砝码;

(2)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3)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4)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5)引起偶然误差;(6)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或提纯试剂。

4.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答:

在一定测定次数范围内,适当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针对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采用选择标准方法、进行试剂的提纯和使用校正值等办法加以消除。

如选择一种标准方法与所采用的方法作对照试验或选择与试样组成接近的标准试样做对照试验,找出校正值加以校正。

对试剂或实验用水是否带入被测成分,或所含杂质是否有干扰,可通过空白试验扣除空白值加以校正。

2.某试样经分析测得含锰质量分数(%)为:

,,,。

求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

解:

%=%

各次测量偏差分别是

d1=%d2=+%d3=%d4=+%

%=%

%=%

CV=×100%=100%=%

3.某矿石中钨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为:

,,。

计算标准偏差s及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

解:

=%=%s=%=%

查表知,置信度为95%,n=3时,t=∴μ=()%=有一标样,其标准值为%,今用一新方法测定,得四次数据如下(%):

,,和,判断新方法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置信度选95%)

解:

使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求得:

=%s=%

t===

查表2-2得,t(,n=4)=t计算>t表

说明新方法存在系统误差,结果偏低。

第三章滴定分析

思考题

1.什么叫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

答:

使用滴定管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即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物溶液中,直到待测物组分恰好完全反应,即加入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组分的物质的量符合反应式的化学计量关系,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这一类分析方法统称为滴定分析法。

按照所利用的化学反应不同,滴定分析法一般可分成酸碱滴定法、沉淀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等分析方式。

2.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

化学反应很多,但是适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反应定量地完成,即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进行,无副反应发生,而且进行完全(%),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2)反应速率要快。

对于速率慢的反应,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其反应速率。

(3)能用较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凡是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反应,都可以用于直接滴定法中,即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质。

3.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终点

答:

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在待测溶液中加入指示剂,当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

4.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H2SO4,KOH,KMnO4,K2Cr2O7,KIO3,Na2S2O3·5H2O

答:

K2Cr2O7,KIO3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其余只能用间接法配制。

5.表示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答:

常用的表示标准溶液浓度的方法有物质的量浓度和滴定度两种。

(1)物质的量浓度(简称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即C=.

在使用浓度时,必须指明基本单元。

(2)滴定度是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用T被测物/滴定剂表示.

特别适用于对大批试样测定其中同一组分的含量。

有时滴定度也可以用每毫升标准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来表示,如=mL.这种表示方法应用不广泛。

6.基准物条件之一是要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对这个条件如何理解

答:

作为基准物,除了必须满足以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应具备的三个条件外,最好还应具备较大的摩尔质量,这主要是为了降低称量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7.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长期放在硅胶的干燥器中,当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低还是偏高

答:

偏低。

因为H2C2O4·2H2O失去了部分结晶水,用它作基准物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测定结果CNaOH偏低。

8.什么叫滴定度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如何换算试举例说明。

答:

滴定度是指与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组分的质量,用T被测物/滴定剂表示,如TFe/KMnO4=mL,即表示1mLKMnO4溶液相当于克铁。

滴定度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TA/B=CBMA10-3

例如用NaOH滴定H2C2O4的反应为H2C2O4+2NaOH=Na2C2O4+2H2O

则滴定度为:

=10-3.

11.滴定草酸的试样,用去mol·L-1NaOH.求草酸试样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

解:

滴定反应为H2C2O4+2NaOH=Na2C2O4+2H2O

==

==%

第四章思考题

思考题4—1

1.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

H2PO4-,NH4+,HPO42-,HCO3-,H2O,苯酚。

答:

HPO42-,NH3,PO43-,CO32-,OH-,C6H5O-

2.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

H2PO4-,HC2O4-,HPO42-,HCO3-,H2O,C2H5OH。

答:

H3PO4,H2C2O4,H2PO4-,H2CO3,H3O+,C2H5OH2+

4.从下列物质中,找出共轭酸碱对:

HOAc,NH4+,F-,(CH2)6N4H+,H2PO4-,CN-,OAc-,HCO3-,H3PO4,(CH2)6N4,NH3,HCN,HF,CO3-

答:

HOAc-OAc-,NH4+-NH3,F--HF,(CH2)6N4H+-(CH2)6N4,H2PO4--H3PO4,CN--HCN,,HCO3--CO3-

7.欲配制pH为3左右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及其共轭碱(括号内为pKa):

HOAc,甲酸,一氯乙酸,二氯乙酸,苯酚。

答:

由pH≈pKa可知,应选C2HClCOOH-C2HClCOO-配制pH为3左右的缓冲溶液。

8.下列各种溶液pH是=7,>7还是<7,为什么

NH4NO3,NH4OAc,Na2SO4,处于大气中的H2O。

答:

NH4NO3溶液pH<7,NH4+pKa=是弱酸;NH4OAc溶液pH=7,pKa(NH4+)≈pKb(OAc-);Na2SO4溶液pH=7,pKa(Na+)≈pKb(SO42-);处于大气中的H2O的pH<7,处于大气中的H2O的溶有C02。

63页第10题、

习题5计算下列溶液的pH:

(1)·L-1NaH2PO4;

(2)mol·L-1K2HPO4.

解:

(1)·L-1NaH2PO4

(2)mol·L-1K2HPO4

83页2.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

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处于或部分处于滴定的pH突跃范围内;指示剂的变色点等于或接近化学计量点的pH。

习题4-2

用·L-1HNO3溶液滴定mol·L-1NaOH溶液时,化学计量点时pH为多少化学计量点附近的滴定突跃为多少应选用何种指示剂指示终点

解:

HNO3+NaOH→NaNO3+H2O

化学计量点的pH=

计量点前NaOH剩余﹪时

pH=

计量点后,HNO3过量

pH=

滴定突跃为选中性红为指示剂

97页

3.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若采用:

〈1)部分风化的H2C204·2H2O;

(2)含有少量中性杂质的H2C204·2H2O;

则标定所得的浓度偏高,偏低,还是准确为什么

答:

(1)因为c(NaOH)=

当H2C204·2H2O有部分风化时,V(NaOH)增大,使标定所得NaOH的浓度偏低。

(2)当H2C204·2H2O含有少量中性杂质时,V(NaOH)减少,使标定所得NaOH的浓度偏高。

4.用下列物质标定HCl溶液浓度:

(1)在110℃烘过的Na2C03;

(2)在相对湿度为30%的容器中保存的硼砂,

则标定所得的浓度偏高,偏低,还是准确为什么

答:

(1)

Na2C03应在270℃烘干,当用110℃烘过的Na2C03作基准物时,Na2C03中可能有一些水分,滴定时消耗HCl溶液减少,使标定HCl溶液浓度偏高。

(2)当空气相对湿度小于39%时,硼砂容易失去结晶水,故用在相对湿度为30%的容器中保存的硼砂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会使标定HCl溶液浓度偏低。

称取混合碱试样,加酚酞指示剂,用5mol·L—1HCI溶液滴定至终点,计耗去酸溶液,再加甲基橙指示剂,滴定至终点,又耗去酸mL。

求试样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解:

因为V1=〉V2=,所以,混合碱中含有NaOH和Na2CO3

Na2CO3%=%

=%

NaOH%=%

=%

1.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有哪些特点

答:

(1):

配位比1:

1,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配位反应完全。

(2):

带电荷,水溶性好,反应速度快。

(3):

无色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仍为无色容易用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

但有色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颜色加深。

以上三个特点刚好符合滴定分析要求,适合滴定。

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与条件稳定常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引用条件稳定常数

答:

(1):

稳定常数所表现的环境为只存在着主反应,大小只与温度有关;而条件稳定常数表现的环境存在着诸多副反应。

更符合实际情况。

(2):

因为副反应对主反应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要引用条件稳定常数来反映(描述)这些副反应对主反应的影响程度。

3.在配位滴定中控制适当的酸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实际应用时应如何全面考虑选择滴定时的pH

答:

(1):

用缓冲溶液控制适当的酸度,使EDTA的酸效应不致太大,否则,主反应不能反应完全;另一方面,使金属离子稳定存在于溶液中,不致因羟基配位效应而沉淀,导致无法滴定。

(2):

选择滴定时的pH时,既要考虑酸效应,又要考虑羟基配位效应,从而选出最合适的pH范围。

4.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如何它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

(1):

金属指示剂是一些有机配位剂,可与金属离子形成有色配合物,其颜色与游离指示剂不同,因而能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

(2):

在滴定的pH范围内,游离指示剂和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两者的颜色应有显著的差别,这样才能使终点颜色变化明显。

(3):

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应易溶于水。

5.为什么使用金属指示剂时要限定pH为什么同一种指示剂用于不同金属离子滴定时,适宜的pH条件不一定相同

答:

(1):

只有限定适宜的pH,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合物颜色的变化才显著。

(2)

滴定过程要求选择的配位指示剂在pM突跃范围内变色。

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pMep=pMsp±ΔpM

其中pMep是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