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年环保与林业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517819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9年环保与林业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9年环保与林业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9年环保与林业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9年环保与林业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9年环保与林业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9年环保与林业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09年环保与林业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9年环保与林业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9年环保与林业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三北防护林工程:

新增封山育林1万亩,完成人工造林6.87万亩,其中:

生态经济林0.7894万亩,庄点绿化0.0873万亩,绿色通道0.1263万亩,防沙治沙5.867万亩。

其中重点项目人工造林3.6469万亩(含扎设草方格0.4万亩),占工程总量的53%。

其中:

1.德援项目完成造林0.3万亩,扎设草方格0.05万亩,撒播0.6万亩,草原可持续管理2.5万亩,乡村发展青贮池59户,羊舍分栏69户,柠条加工机9台,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00%。

2.张记场项目完成治沙造林0.68万亩,扎设草方格0.05万亩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00%。

3.扬黄干渠完成造林0.7969万亩,其中新增造林0.6969万亩,补植补造0.1万亩,完成任务100%。

4.黄记场扎草方格0.3万亩。

5.围城造林0.87万亩。

(三)天然林保护工程:

新增封山育林7万亩,完成任务的100%。

年内新增护林员33名,成立了禁牧应急小分队。

全年共出动禁牧人员200人(次),打击偷牧羊只2万只,有效保护了生态建设成果。

三、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

顺利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总结验收工作,并获得国家环保部授予“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圆满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给我县的总量控制任务:

全年SO2排放量控制在984吨,化学需氧量控制在804吨。

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查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60起,加强环境监察力度。

接待群众环境信访举报24件,立案查处24件,办结24件,信访案件查处率100%,案件办结率达100%。

对县城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共整治污染问题35起。

开展城市扬尘污染综合整治,检查拆迁建筑场地2处,查处夜间施工的建筑工地8家,使城区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开通12369环境热线,重点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问题。

开展乡镇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建立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

申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4个,已通过区厅评审,共争取到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400万元,创建自治区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自治区级生态村1个,争取“以奖代补”专项资金25万元。

争取到农村环保专项资金24万元,为促进项目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奠定了环境卫生基础。

四、主要措施和做法

(一)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指导业务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

通过学习,切实增强了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全体领导能以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精神状态,新的发展方法,解决生态治理中的新问题。

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盐池,夯实产业基础,实现兴林富民”这一目标,提出“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生态治理政策,规定凡是经检查验收合格的人工造林,不论其所有制,不分个人、集体,均按照“统一标准、合理配置,统筹安排、公正公开,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兑现造林补助资金。

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

并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制定出台了《盐池县关于加快生态建设的意见》、《盐池县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实施方案》、《盐池县创建林业科技示范县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指导林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分片包干,落实责任。

将造林任务分片分段,实行领导包片、技术干部包段责任制,各包片领导全面负责,随时处理所包片(区)出现的各种问题;

各包段技术人员各负其责,认真做好整地、放线、栽植、浇水、涂白等技术指导,并负责把好苗木数量及质量关。

同时,将义务植树造林任务划片分区,分配到各乡镇党委和县直各党委、党组,由各党委组织所属单位干部群众进行施工。

各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造林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化措施,保证质量。

一是严格落实“三包”责任制,即:

领导干部包乡包片,技术干部包村包点,责任单位包种包活。

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严把“五关”,按照“挖大坑、栽大苗、浇大水”的要求,严把整地关、苗木关、栽植技术关、浇水关、抚育管护关,确保栽植苗木外观整齐划一,努力提高造林绿化的档次和整体景观效果。

三是科学规划设计。

在造林前,我们首次应用航天遥感影像图结合多次实地踏查、调研,对2009年造林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规划。

按照“先易后难”和造林“保成活”的原则,把12个防沙治沙示范区,15个生态经济林示范区,6个鱼鳞坑示范区,共33个生态示范区5万亩人工造林及围城(镇)造林及村庄绿化,规划安排到城乡交通要道、扬黄干渠、井灌区等能浇上水的地方。

并先后组织召开了多次乡镇分管领导和林业站长工作会议,对2009年春、秋季《造林方案》进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多次修订,确保《造林方案》的可操作性。

同时,对花马池、工业园区、环城道路等重点区域绿化,聘请了区内外林业专家进行调研论证,做到科学规划,努力提高绿化品位。

四是落实水源。

在植树期间,我局协调启用了县城周边所有的水源井,从根本上解决了植树供水问题。

五是加强抚育管护。

春季对围城808亩红柳进行了近地平茬,促进萌芽;

对千余株大榆树进行“输液”疗伤;

对围城34万株乔木林进行全面涂白、浇水。

多次动员广大群众,特别是退耕还林农户,对3万亩经果林、去年“两大工程”万余亩庄点绿化、绿色通道采取拉水浇灌、覆膜保墒、修枝剪杈、抹芽除萌、中耕除草等一切有效措施,加强抚育提高造林质量。

严防“重栽轻管”现象发生。

力保栽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

六是把“保成活”做为经果林种植的第一要务,植树期间按照栽植片(区)所需的苗木数量和栽植进度,力争做到苗木随挖、随运、随栽。

严防在起苗、运输、栽植各环节苗木根部受风干或暴晒,影响成活和生长。

采取“苗不离水”栽植法(灌足水起苗、拎水桶栽(运)苗、浇足水激活苗),栽植枣树0.78万亩。

建成了高沙窝镇东庄子、王乐井乡曾记畔、惠安堡镇萌城3个千亩以上经济林示范区和大水坑镇杨沙沟、冯记沟乡宋新庄、大水坑镇杨儿庄3个500亩以上经济林示范区。

(四)创新机制,加快进度。

建立日督查、日例会制度,造林期间,县委、政府督查室和效能办每天对各乡镇、各单位植树造林进行督查,每日通报情况。

分管县领导每天听取各部门、各单位植树造林情况汇报,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全力推进速度。

积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选择花马池镇柳杨堡村和青山乡猫头梁村作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村。

通过调查摸底、实地丈量、逐块登记造册。

并按照“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指导思想,制定了试点《实施方案》和《细则》,明确了林权改革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

(五)加强培训,激发热情。

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0期,对全县1400多名林业技术推广人员、果树种植大户、森防员、有害生物监测员进行了培训。

邀请区内外林业专家为我县果农传授通俗易学的果树“傻瓜修剪法”,为设施园艺种植户解决园艺树木“疑难杂症”、为林业大户传授林业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知识及森林防火知识。

通过培训,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林业生产经营、保护林木资源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森防员的业务能力。

(六)强化管护,巩固成果。

一是加大林地看护力度,年内新增护林员33名,加大对管护盲点、难点、弱点林区片段、公路干道、偷牧的“钉子村”、“钉子户”的看护力度,全县所有在册护林员,全部实行目标责任制,逐人、逐路段、逐地块落实目标任务。

二是依法行政,保护资源安全。

年内办理临时征占用林地2起,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9.1万元。

受理林业行政违法案件7起,结案7起,结案率100%。

滥伐林木7起,收缴罚款2540元。

所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罚恰当、手续完备、适用的法律条款正确、处罚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定职责权限的办案标准,无行政诉讼败诉案、复议案件撤销案。

三是加强病虫害检疫、防治。

全年种苗检疫面积为0.25万亩,种苗产地检疫率100%。

共检疫调运苗木266.9万株;

复检苗木386.6万株,集中焚烧天牛虫害苗木3759株,从源头上控制了疫源疫病的扩展漫延。

5月上中旬,根据病虫害监测数据,及时组织各植树责任单位,采取树冠喷施药剂、根部开沟施药、树杆插毒签等综合防治措施,对307国道公路林、围城(镇)造林、农田防护林网和去年各乡镇“两大工程”造林,共4180亩30万株树木进行了重点防治。

经防后调查,防治率达98%以上。

有效控制了春尺蠖、槐花球蚧、天牛虫害的扩展蔓延。

圆满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指标,辖区成灾率为10.45‰,无公害防治率为85%,测报准确率为85.6%,产地检疫率为100%。

(七)强化督查,落实任务。

造林期间,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植树现场,调研指导工作,督促各单位加快进度、提高质量。

县绿化办每日编发1期工作简报,及时通报全县春季造林进展情况。

造林结束后,县委、政府督查室、效能办、绿化办安排专人,不定期深入各单位义务植树责任区,对工作进展情况、栽植技术规程、浇水抚育管护措施落实情况等各个方面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确保圆满完成全年造林任务。

(八)勤跑实干,狠抓“两大任务”。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落实县委、政府关于落实“两大任务”的指示精神,全局上下牢固树立“争项目争资金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争取项目与招商引资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任务,正视困难,自加压力,不厌其烦勤跑实干。

全年共争取各类项目23个,落实资金4295.1万元。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为实现环保林业工作跨跃式提供资金支持。

(九)扶贫帮困,切实为民办实事。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为民办实事,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筹资2万元,解决高沙窝村和李庄子两个包扶村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

二是为南苑新村庄点发展4000亩庭院经济林,提供苗木16万株。

三是投资3万元,集中保护管理花马池、大水坑、高沙窝等乡镇水源地。

四是解决2009年农民挖鱼鳞坑劳务补助20万元。

五是为了方便群众出行,投资20万元,为钱记滩、张记场等村修林道4公里。

(十)持续抓效能,提高服务质量。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开展机关效能建设的意见》,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制定并进一步完善了《2009年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方案》,主抓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结合“建章立制,强化问责”活动,进一步完善“十项”制度,严肃落实上班期间“十不准”制度,落实用制度管人管事。

扎实开展“四论四比四争”活动,掀起比学赶超热潮,使机关作风明显好转,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五、2010年林业工作要点

(一)总体思路: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准确把握环保、林业县情,继续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确定2010年环保林业“1345”工作思路即:

明确一个中心(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实施三大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突出四个重点(以德援项目、张记场项目、黄记场项目、百里生态长廊、万亩生态园及围城造林为重点,突出项目示范带动,扩大生态建设规划;

以林业“三防体系”建设为重点,突出资源保护力度,巩固造林成果;

以争取及实施林业工程项目为重点,突出提高林分质量档次,争创国家级园林县城;

以科技培训与技术服务为重点,突出增加林农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做好五项工作(植树造林、林木产业、资源管护、种苗繁育及林改工作)。

(二)2010年奋斗目标。

新增造林(封育)30.5万亩,其中:

人工造林6.5万亩(生态经济林1万亩,重点治沙示范区造林5万亩,围城镇绿化、移民新村、工业园区及绿色通道0.5万亩),封沙育林24万亩。

抚育管护未成林,建立采种基地40万亩(其中育苗基地0.2万亩)。

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整治,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达标。

初步形成总量适宜、分布均衡、特色鲜明的县城绿地系统。

开拓出我县“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发展新局面。

(三)林业重点工作

1.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

对42万亩退耕地造林、4万亩封山育林以及112.9万亩荒山造林进行抚育管护,加强退耕地补植补造,特别是2002年的12万亩退耕地造林要逐块检查,全面补植,确保顺利通过阶段性检查验收。

2.深入实施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

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区治理的原则,建设张记场、黄记场、冯记圈三个万亩生态治理区;

建设魏庄子、兴武营、胶泥湾、二道湖四个两千亩防沙治沙示范区;

继续完善扬黄干渠百里生态长廊、外援项目等治理区。

辐射带动各乡镇扩大围镇(村)绿化、庄点绿化、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规模,推动全县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

3.切实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

依托天保工程,狠抓林木资源保护,实施封沙育林24万亩,加强补植补播、监督检查,抚育管护工作力度。

同时,强化林木病虫防治和检疫,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确保林木资源安全。

4.建立经济林产业基地。

一是对全县1.5万亩经果林进行抚育、修剪,努力提高经果林产出。

二是抓好孙家楼、城西滩、龚儿庄、贾记圈四个千亩以上经果林示范园建设,加强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果农栽培技术,增加果农收入。

5.加强林木种苗基地建设。

培育骨干苗圃,扩大乡土树种育苗面积,争取政策扶持,以万亩生态园、沙生灌木园、哈巴湖林场和育苗大户为主开展育苗,大力发展樟子松和榆树、沙枣、沙生灌木等种苗繁育2000亩。

以青山乡、刘窑头、哈巴湖各分场为主建立沙柳采条基地15万亩,以花马池镇柳杨堡、四尔滩两村为主,建立柠条平茬基地25万亩。

6.抓好林业项目争取和实施。

做好德援项目、全国防沙治沙项目、科技支撑项目、中幼林抚育项目以及高沙窝教学试验基地项目的实施工作。

争取实施世行贷款项目和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与生态村项目。

认真做好项目储备,储备项目在10个以上,力争做到年年有项目实施,年年有项目申报。

7.突出林业“三防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一是加大森林防火工作力度,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二是加大森林资源管护的宣传工作。

三是加强护林员考核管理工作以及护林员队伍培训。

四是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管理。

五是深入开展林业综合执法,加大对涉林刑事案件的打击力度,建立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长效机制。

严厉查处乱砍滥伐、乱占滥用、乱捕滥猎、乱垦滥挖等破坏森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六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制定应急预案,落实责任措施。

8.积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按照区上的统一部署,我县林改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完成阶段性林改工作,探索总结出最适合我县推广的林改之路。

9.全力配合抓好“两创”工作。

积极响应县委、政府的号召,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广泛宣传、科学规划,编制完善《2010-2011年县城外围绿化规划》、《2010-2011年城乡生态建设规划》、《2010-2011年城乡道路绿化规划》、《2010-2011年骨干苗圃建设规划》、《2010-2011年环境保护规划》,通过精心组织、深入实施,争取年内实现“创卫”目标。

到2011年,使县城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0%、35%和14平方米以上,基本形成总量适宜、分布均衡、特色鲜明的县城绿地系统,实现“创园”目标。

六、2010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一)加大环境宣传教育力度

继续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6·

5”世界环境日,组织系列宣传活动,扩大环保宣传面。

认真做好《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的宣传工作。

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活动。

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形成环保与教育的互助、合作新格局,广泛提高社会各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二)进一步完善污染减排体系建设,全面完成污染减排指标

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的环境问题,将污染减排作为一项刚性指标。

一是加强对“一园五区”(即以盐池县工业园区为中心辐射周边高沙窝、冯记沟、惠安堡、大水坑、青山五个乡镇的工业企业)项目的监督管理;

二是加大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稳定运行;

三是加强对县城垃圾填埋场的监管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COD、SO2总量控制指标。

(三)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防止新污染源产生

认真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强化措施,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监督管理制度。

把好新建项目选址定点、审批、竣工验收“三道关卡”,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四)抓好水源地保护工作

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监督管理职能,重点抓好骆驼井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保证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

实施6处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形成政府主导、乡镇参与、环保监管、村组保护的四级保护机制,全力抓好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五)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以国家“以奖促治”政策为契机,下功夫做好“以奖促治”项目的上报工作,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快速发展。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1)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组织实施好青山乡旺四滩村、冯记沟乡冯记沟村、惠安堡镇务工移民新村麻黄山乡麻黄山村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每个村争取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00万元,共计400万元)。

做好环境保护国际合作项目资金的争取工作。

(2)争取实施环境优美乡镇及生态村项目。

申报花马池镇为自治区级环境优美乡镇项目,王乐井乡刘四渠村为自治区级生态村。

共争取中央农村环保“以奖促治”专项资金25万元。

同时,做好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和秸杆焚烧工作,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六)突出重点,强化执法,全面提高环境执法能力

坚持在执法中服务,在服务中执法的理念,通过学习培训,提高环境监察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继续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建康环保专项行动”,严格执法,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依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

一是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化工、水泥、煤炭洗选企业的监督检查。

二是依法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彻底消灭“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并防止其死灰复燃。

三是依法查处违法排污、超标排污、闲置治污设施、不执行“三同时”制度的环境违法行。

四是继续抓好县城区餐饮娱乐业燃煤污染整治工作,所有餐饮娱乐业必须燃烧清洁燃料。

五是加强对城区噪声污染的管理,会同建设、公安、文化等职能部门,对城区的建筑施工噪声、公共场所的大功率音响和机动车高音喇叭等噪声污染源进行整治,逐步改善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

六是全力配合国家园林县城、卫生县城创建工作。

(七)切实抓好环境信访工作

畅通“12369”环保投诉热线,在环境信访工作中做到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严格履行信访投诉办结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八)进一步加大环保能力建设力度

一是不断加强监测、监察标准化建设,提高环境监察、执法能力。

组织申报环保监测执法业务用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8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549万元,自筹137万元。

积极组织申报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专项资金,按照国家西部三级站的标准配备执法取证设备、监测仪器设备。

争取中央财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98.72万元。

充实和完善监测仪器的配置。

二是提高突发性环境问题的监测和处理能力。

三是加大环保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培训,强化环保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理论素质、业务素质。

二○○九年十二月十日

主题词:

林业环境保护总结报告

抄送:

自治区林业局,自治区环保局。

吴忠市园林局,吴忠市环保局。

县委,人大,政协。

县委宣传部,政策研究室,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

农业局,科技局,水务局,扶贫开发办公室,畜牧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

局领导。

局属各单位。

盐池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2009年12月10日印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