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文件工程部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49907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9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文件工程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文件工程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文件工程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文件工程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文件工程部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文件工程部Word文件下载.docx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文件工程部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文件工程部Word文件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指导文件工程部Word文件下载.docx

设计单位: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深圳市合创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工程地址:

横岗街道安良路号

工程地质:

中软土

1、建筑概况

总建筑面积平方,地上六层,天然基础,基础埋深米,施工水位受自然水和土壤潜水影响较大,地下水位影响较小。

2、结构概况

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震烈度度,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建筑施工场地类别为类,基础所处地基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地基采用天然基础,基础结构为独立柱,承台为一级和二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垫层、基础承台、基础柱、地梁为,抗渗等级。

第三章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

第一节施工程序

测量放线基础土方开挖基础清理素砼垫层基础钢筋绑扎承台模板安装承台砼浇筑承台模板拆除基础柱钢筋绑扎基础柱模板安装基础柱砼浇筑基础柱模板拆除基坑回填平整土方回填及辗压夯实地梁部位土方平整夯实地梁砼垫层地梁钢筋绑扎地梁模板制作地梁砼浇筑。

第二节土方开挖和回填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

(1)制定开挖方案,确定合理的开挖方式、施工顺序和边坡防护措施,选择适当的施工机械。

(2)将施工区城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3)做好建筑物的标准轴线桩、标准水平桩,用白灰洒出开挖线,必须经过检验台格,办理完验线手续。

(4)若设计基础底面低于地下水位,要提前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至低于开挖底面0.5m以下。

然后再开挖。

(5)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6)熟悉图纸。

2、土方回填

(1)回填前,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隐检手续。

(2)将基坑内的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

(3)房心、管沟的回填应在上下水道的安装完成以后进行。

(4)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设置。

在基槽边上钉水平撅,在基础墙表面划分层线。

(5)做好技术交底。

a)施工机具

铲土机、自卸汽车、挖土机、铲运车及翻斗车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钢尺,铅丝、胶皮管、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等。

二、质量要求

1、开挖工程质量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柱基、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标高

±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一般项目

边坡

设计要求

表面平整度

基底土性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土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二)土方回填工程质量要求

分层压实系数

回填土料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二、工艺流程

(一)土方开挖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

(二)土方回填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三、操作工艺

1、人工开挖浅基础、管沟等

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坡→整平

挖土自上而下水平分段进行,每层0.3m左右,边挖边检查槽宽,至设计标高后,统一进行修坡清底。

相邻基坑开挖时,要按照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开挖的原则施工。

2、机械开挖

一般深度2m以内的大面积开挖,宜采用推±

机或装载机淮土和装土。

对长度和宽度较大的大面积土方一次开挖,可采用铲运机铲土。

对面积大且深的基坑,可采用液压正、反铲开挖。

深5m以上的设备基础或高层建筑地下室深基坑,宜分层开挖。

一般机械土方开挖由翻斗汽车配合运土。

机械开挖时,要配合少量人工清土,将机械挖不到的地方运到机械作业半径内,由机械运走。

机械开挖在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预留~土层人工开挖.以防止超挖。

3、开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后,测量人员测出距槽底50cm的水平标志线,然后在槽帮上或基坑底部钉上小木桩,清理底部土层时用它们来控制标高。

根据轴线及基础轮廓检验基槽尺寸,修整边坡和基底。

4、土方开挖完毕后,对基底要进行钎探。

若设计无特殊说明,钎探布置按下表执行。

槽宽()

排列方式

间距()

深度()

小于

中心一排

两边错开

大于

梅花型

柱基

,并不小于短边尺寸

钎探完成后,钎孔要用干中细砂贯实。

同时在钎探平面布置图上注明特硬、特软点。

基坑打钎探测完毕后,会请设计、监理、勘探及质监站等单位人员验槽。

对不符合要求的软弱土层等情况作出处理记录,处理完全符合要求后,参加各方会签隐蔽工程记录。

5、雨期施工时,要加强对边坡的保护。

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在坑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冬期施工时,要防止地基受冻。

6、注意事项

(1)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要考虑工作面的增加宽度,并在开挖过程中试打钎,避免大面积的二次开挖。

施工时尽力避免基底超挖,个别超挖的地方经设计单位给出方案用级配砂石回填。

(2)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若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预留~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再挖。

(3)开挖基坑时,有场地条件的,一次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土方运到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4)土方开挖时,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

要防止邻近建筑物的下沉,应预先采取防护措施,并在项目建设周期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1、回填土一般选用含水量在左右的干净粘性土(以手攥成团、自然落地散开为宜)。

若土过湿,要进行晾晒或掺入干土、白灰等处理。

若土含水量偏低,可适当洒水湿润。

2、深浅基坑相连时,要先填深基坑,填至与浅基坑标高一致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

分段填夯时,交错处做成阶梯形,上下接搓距离不小于1.0m。

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

较长的管沟墙,内部要加支撑。

3、回填土要分层铺摊夯实,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

人工夯实时不大于200mm。

每层至少夯击三遍.要求一夯压半夯。

4、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人工先将管子周围填±

夯实,直到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管道下方若夯填不实,易造成管道受力不匀而折断、渗漏。

5、雨期施工时,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导致边坡塌方或浸泡基土。

冬期施工时,每层回填土厚度比常温时减少,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总填土体积的,且应分散,冻土块粒径不大于15cm。

(1)施工时,基础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回填土的施工,以免对结构基础造成损坏。

(2)基础肥槽回填土,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才能逐层回填。

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水夯法”。

(3)土虚铺过厚、夯实不够或冬施时冻土块较多会造成回填土下沉,而导致地面、散水裂缝甚至下沉。

(4)室内坑槽(沟)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第三节钢筋制作

1、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2、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3、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4、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墙外皮尺寸线。

5、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如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处理。

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浮锈、水泥砂浆等污垢清除干净。

6、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柱顶、墙顶)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混凝土施工缝处要剔凿到露石子并清理干净。

7、按要求搭好脚手架。

8、根据设计图纸及工艺标准要求,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二)材料要求

1、钢筋原材:

应有供应单位或加工单位资格证书,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和见证敢样试验。

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成型钢筋:

必须符合配料单的规格、型号、尺寸、形状、数量,并应进行标识。

成型钢筋必须进行覆盖,防止雨淋生锈。

3、铁丝:

可采用~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铁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4、垫块:

用水泥砂浆制成50mm见方,厚度同保护层,垫块内预埋~﹟火烧丝,或用塑料卡、拉筋、支撑筋。

(三)施工机具

钢筋钩子、撬棍、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1、配制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弯折点,间隔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下列规定。

()级钢筋末端应作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倍.

()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作度弯钩时级\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作不大于度的弯折时,弯折外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倍.

、除焊接封闭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交底第条的规定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

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度;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度.

()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

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倍;

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倍.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方法.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级的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盘条供应的钢筋使用前需要调直.调直宜优先采用机械方法,以有效控制调钢筋的质量;

也可采用冷拉方法,但应控制冷拉伸第率,以免影响钢筋的力学性能.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钢筋安装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主控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第..条

观察检查(全数检查)

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检查接头力学试验报告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观察和尺量检查(全数检查)

接头位置和数量

机械连接、焊接的外观质量

观察(全数检查)

机械连接、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

观察和尺量检查(在同一检验批内,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且≥件。

对墙、板,应抽查有代表性的自然间,且≥间。

对大空间结构,墙安轴线间高度左右划分检查面,板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且≥面)。

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

同上

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

尺量检查(检查数量同上)

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

绑扎钢

筋网

长、宽()

尺量检查

网眼尺寸()

钢尺量连续挡,取最大值

筋骨架

长()

宽、高()

受力钢

钢尺量两端、中间个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保护层厚度()

基础

柱、梁

板、墙、壳

绑扎箍筋、横

甸钢筋

司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水平高差()

尺量和塞尺检查

三、工艺流程

1、柱钢筋绑扎

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2、剪力墙钢筋绑扎

立~根竖筋→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横筋→绑其余横竖筋

3、梁钢筋绑扎

()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及弯起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模外绑扎(先在粱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铺横杆数根→在横杆上面放箍筋→穿主梁下层纵筋一穿次梁下层钢筋→穿主梁上层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横杆落骨架于模板内

4、板钢筋绑扎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负弯矩钢筋

5、楼梯钢筋绑扎

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四、操作工艺

(一)柱钢筋绑扎

1、套柱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个,绑扣要向柱中心。

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

,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

2、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

柱子主筋立起之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表采用。

表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表

钢筋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光圆钢筋

带肋钢筋

级、级

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

3、柱竖向筋采用机械或焊接连接时,按规范要求同一段面接头位置。

第一步接头距楼板面大于500mm且大于,不在箍筋加密区。

4、画箍筋间距线: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5、柱箍筋绑扎:

(1)

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如图。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拄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见图。

(4)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

,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为箍筋直径),见图。

(5)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问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不大于100mm且不大于的要求(为主筋直径)。

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见图。

(6)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同时,可采用钢筋定距框来保证钢筋位置的正确性。

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7)墙体拉接筋或埋件,根据墙体所用材料,按有关图集留置。

(8)柱筋到结构封顶时,要持别注意边柱外侧柱筋的锚固长度为,具体参见《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民用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部分框支剪力墙)中的有关作法。

同时在钢筋连接时要注意柱筋的锚固方向,保证柱筋正确锚人梁和板内。

(二)剪力墙钢筋绑扎

1、立~根竖筋:

将竖筋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在竖筋上画好水平筋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接着绑其余竖筋,最后再绑其余横筋。

横筋在竖筋里面或外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2、竖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本书中“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表”。

3、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4、剪力墙与框架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剪力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柱内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

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5、剪力墙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6、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在模板上口加角铁或用梯子筋将伸出的竖向钢筋加以固定,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护,浇筑后再次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三)梁钢筋绑扎

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

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

放主次梁的架立筋。

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

次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鞘降低一个次粱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大于。

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

4、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

,平直部分长度为。

5、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

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梁柱节点处,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内侧,导致梁筋保护层加大,应采用渐变箍筋,渐变长度一般为600mm,以保证箍筋与梁筋紧密绑扎到位。

6、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7、梁筋的搭接:

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倍。

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

(四)楼板钢筋绑扎

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2、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

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图)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须全部绑扎)。

4、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5、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

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

盖铁下部安装马凳,位置同垫块。

(五)楼梯钢筋绑扎

1、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2、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

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筋后绑板筋。

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3、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

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五、成品保护

1、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

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

2、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

3、钢模板内面涂隔离剂时不要污染钢筋。

4、安装电线管、暖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移动钢筋。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浇筑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动钢筋,浇筑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拄筋、墙筋位移。

2、梁钢筋骨架尺寸小于设计尺寸:

配制箍筋时应按内皮尺寸计算。

3、梁、柱核心区箍筋应加密,熟悉图纸按要求施工。

4、箍筋末端应弯成°

5、梁主筋进支座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弯起钢筋位置准确。

6、板的弯起钢筋和负弯矩钢筋位置应准确,施工时不应踩倒。

7、绑板的盖铁钢筋应拉通线,绑扎时随时找正调直,防止板筋不顺直,位置不准,观感不好。

8、绑竖向受力筋时要吊正,搭接部位绑个扣,绑扣不能用同一方向的顺扣。

层高超过4m时,搭架子进行绑扎,并采取揩施固定钢筋,防止柱、墙钢筋骨架不垂直。

9、在钢筋配料加工时要注意,端头有对焊接头时,要避开搭接范围,防止绑扎接头内混入对焊接头。

第四节模板制作

1、模板设计:

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和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梁柱节点、主次梁节点大样。

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模板平面布置图、分块图、组装图、加固大样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和非定型零件的拼接加工图)。

模板的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

2、模板拼装:

(1)拼装场地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可设拼装操作平台。

(2)按模板设计图尺寸,采用沉头自攻螺丝将竹胶板与方木拼成整片模板,按缝处要求附加小龙骨。

(3)竹胶板模板锯开的边及时用防水油漆封边两道,防止竹胶板模板使用过程中开裂、起皮。

3、模板加工好后,专人认真检查模板规格尺寸,按照配模图编号,并均匀涂刷隔离剂,分规格码放,并有防雨、防潮、防砸措施。

4、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