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基本知识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4896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基本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理学基本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理学基本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生理学基本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生理学基本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理学基本知识点.docx

《生理学基本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基本知识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理学基本知识点.docx

生理学基本知识点

一、定义

1、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及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具有适应意义的反响。

2、负反响控制系统:

负反响是指受控制局部发出的反响信息抑制或减弱控制局部的活动。

3、易化扩散:

体内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细胞膜蛋白的协助下,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这种转运方式称为易化扩散。

4、主动转运:

细胞膜通过本身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进展的转运过程。

5、细胞膜静息电位:

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细胞膜静息电位。

6、细胞动作电位:

神经细胞,骨骼细胞在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细胞膜在原有的静息电位的根底上发生一次迅速而短暂的电位波动,细胞兴奋是发生的这种短暂的电位波动称为细胞动作电位。

7、阈电位:

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

就引起膜上的钠通过,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某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8、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9、血液凝固:

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10、血型:

是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11、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与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脏的机械活动周期。

12、纤维蛋白的溶解:

是指凝血块中的纤维素蛋白水解成可溶性小片段肽的过程

13、每分输出量:

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入动脉的血液总量

14、血压:

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15、微循环:

指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心血管系统及组织细胞直接接触,并进展物质交换的场所。

16、中心静脉压:

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通常称为中心静脉压

17、呼吸:

机体及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18、肺泡外表活性物质:

肺泡壁上的二型细胞分泌的肺泡外表活性物质,其成分为二棕榈酰卵磷脂。

19、潮气量: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20、肺活量:

指在最大吸气后,用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21、肺泡通气量:

指每分钟进入肺泡或由肺泡呼出的气体量

22、消化:

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23、吸收:

指食物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与淋巴的过程

24、容受性舒张:

当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食管、胃壁、牵张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胃底与胃体部肌肉的舒张

25、胃排空:

胃内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26、肾小球率过滤: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总量

27、肾糖阈:

尿中开场出现葡萄糖的最低血糖浓度

28、渗透性利尿:

由于渗透压升高对抗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所引起的尿量增多现象

29激素:

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能分泌各种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运输而发挥调节作用,这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30、允许作用:

有些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物效应,然而它的存在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的增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

二、标准值

1、正常成年人血细胞比容:

男性40%-50%

女性37%-48%

2、正常成年人血液总量占体重的7%-8%

4、成年男性细胞红细胞数量为〔4.5-5.5〕X10^12|L;

成年女性细胞红细胞数量为〔3.8-4.6〕X10^12|L;

5、成年男性血清蛋白浓度为120g-160g|L

成年女性血清蛋白浓度为110g-150g|L

6、正常成年人的血小板数量是〔100-300〕X10^9|L;

7、每搏输出量:

60-80ML

8、心排血量:

4.5-6.0L|min

9、窦房结细胞的自律性最高为100次|分

10、收缩压:

90-140

舒张压:

60-90

11、正常成年人中心静脉压为4-12cmH2O

12、呼吸频率为12-18次|分

13、潮气量平均为500ml、

14、肺活量正常成年男性约为3500ml

正常成年女性约为2500ml

17、肾小球过滤率为:

125ml|min

18、正常成年人每昼夜排除的尿量是1-2L之间

19、白细胞数量成年人〔4-10〕*10^9/L

新生儿〔12-20〕*10^9/L

20、正常成年人心率:

60-100次/min

21、通气量:

6-9L/min

22、肺通气量〔正常人安静时〕:

4、2L/min

三、简答

1、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1)神经调节特点〔1〕反响迅速,准确,作用局限而短暂

(2)体液调节〔2〕反响相对缓慢,作用持久,广泛

(3)自身调节〔3〕幅度小,灵敏度低,对某些组织与器官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生理意义

2、载体介导的异化扩散特点〔1〕高度构造特异性

〔2〕饱与特点

〔3〕竞争性抑制

3、细胞兴奋性后兴奋性的周期性改变:

〔1〕绝对不应期

〔2〕相对不应期

〔3〕超常期

〔4〕低常期

4、血小板的功能〔1〕参及生理性止血〔2〕促进血液凝固〔3〕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5、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的形成

〔3〕纤维蛋白的形成

6、室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离子根底

0期:

〔初化期〕:

Na+内流

1期:

〔快速复极初期〕:

K+外流

2期:

〔缓慢复极期,平台期〕:

K+外流,Ca2+内流

3期:

〔静息期〕:

Na+K+泵,Ca2+,Na+交换

7、心肌为什么不会发生强直性收缩

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长,相当于心肌整个收缩期与舒张早期,故心肌不会像骨骼肌那样产生完全强直性收缩。

8、、心脏的兴奋传到途径示意图

9、心肌收缩的特点

〔1〕同步收缩〔2〕不发生强直性收缩〔3〕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

10、动脉血压的形成:

〔1〕血管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

〔2〕心脏射血与循环系统外周阻力

〔3〕主动脉与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11、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其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及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产生大量的CAMD,使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房室交界传导力强。

〔2〕心迷走神经:

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及心肌细胞膜上M型受体结合,从而导致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心房肌收缩力减弱。

12、肺泡外表活性物质具有的生理意义:

〔1〕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

〔2〕防止体液在肺泡里积聚

〔3〕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

13、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

〔1〕使肺与小气道维持扩张状态,不致因回缩力而使肺完全塌陷

〔2〕有助于静脉血与淋巴的回流

14、影响肺泡气体交换的因素

〔1〕呼吸膜面积〔2〕呼吸膜的厚度〔3〕通气与血流的比值

15、胃酸的生理作用

〔1〕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2〕为胃蛋白酶的作用提供最适PH

 〔3〕促进食物中蛋白质变质,使之易于小虎

〔4〕具有抑菌与杀菌的作用

〔5〕盐酸进入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缩胆囊素等激素的释放,促进胰液,胆汁与小肠液的分泌

〔6〕酸性环境有助于钙与铁在小肠的吸收

16、胃运动的主要形式〔1〕容受性舒张〔2〕紧张性收缩〔3〕蠕动

17、胰液的主要作用〔1〕中与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粘膜免受胃酸的侵蚀

〔2〕为小肠内各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PH

〔3〕水解淀粉、糖原与其他糖类物质,不能水解纤维素

18、生长激素的作用:

〔1〕促进生长〔2〕促进代谢作用

19、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

是促进物质及能量代谢,促进生长与发育过程

〔1〕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2〕对生长及发育的影响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0、肾上腺素皮质由外向内分三层:

最外层的是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主要是醛固酮;中间是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最内层为网状带,主要分泌性激素,如脱氢表雄酮与雌二醇,也能分泌少量的糖皮质激素

21、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1〕降低血糖

〔2〕促进肝脏合成脂肪酸

〔3〕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与抑制其分解

22、如何调节血糖平衡

〔1〕血糖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下降

〔2〕血糖过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高血糖素——血糖上升〔3〕可将淀粉、糖原与其他糖类物质分解

三、论述

1、心脏泵血过程:

(1)等容收缩期:

心室收缩,室内压开场升高,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心室内血液推动房室瓣使之关闭,此时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动脉瓣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内容积不变,称为等容积收缩期。

(2)快速射血期:

心室肌继续收缩,室内压继续上升,当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动脉瓣被推开,血液由心室注入主动脉,此时血流速度很快,称为快速射血期。

(3)减慢射血期:

快速射血后,由于大量血液进入主动脉,主动脉压相应增加,心室内的血液减少,心室肌收缩轻度强度减弱,心室容积缩小的速度也减慢,称为减慢射血期。

(4)等容舒张期:

心室肌开场舒张后,室内压急剧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倒流而推动动脉瓣使之关闭,但此时室内压仍明显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依旧关闭,室内容积不变,称为等容舒张压。

(5)快速充盈期:

心室肌继续舒张,当室内压下降到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放,心房与大静脉内的血液迅速流入心室内,此期间是心动周期中室内容积增加最多与增加速度最快的时期,称为快速充盈期。

(6)减慢充盈期:

快速充盈期后,随着心室内血液不断增加,心室、心房、大静脉之间的压力差逐渐减小,充盈速度已明显减慢,称为减慢充盈期。

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心输出量:

每搏量:

影响收缩压,每搏量增加时,收缩压升高,反之那么降低

心率:

影响舒张压,心率加快时,舒张压升高,反之那么降低

(2)外周阻力:

影响舒张压,外周阻力增加时。

舒张压升高;反之那么降低。

(3)主动脉与大动脉的弹性:

贮器作用,能缓冲收缩压,维持舒张压,老年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4)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关系:

比例高,血压升高;比例低,血压降低

3颈动脉窦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过程及意义

过程:

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里感受器受到机械牵张,于是传入神经冲动增多,到达延髓心血管中枢后,是心迷走神经紧张加强,心交感与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减弱,经迷走神经传出,活动增强,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减少,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少,经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传出冲动减少,血管扩张,外周压力降低,因而动脉血压回降,称此为降压反射

生理意义:

保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4.Pco2,Po2对呼吸的调节

Pco2:

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刺激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调节,呼吸中枢的活动,但主要是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而起作用。

Pco2降低,使中枢兴奋减弱,出现呼吸减弱或暂停,知道Pco2升高至正常水平;肺泡与动脉血中Pco2升高,呼吸加深加快。

PO2:

动脉血PO2降低时,能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多;缺少O2,依靠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

5肾小球率过滤的因素

(1)滤过膜:

通透性{机体屏障作用——血尿}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面积{正常时肾小球率过膜总面积是1.5m2}

{滤过面积下降-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尿量}

(2)有效滤过压〔图P300〕

〔3〕肾血浆流量:

肾的血浆流量增高,导致血浆交渗压上升,速度缓慢,滤过平衡更靠近出球端,有效面积增加,肾小球率过滤增加,尿量增加,反之尿量减少。

6、抗利尿激素合成与释放的调节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

当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释放的ADH增多。

排出尿量减少,反之,大量饮水,降低血浆晶体渗透压,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减弱,抑制ADH合成,故尿量增多

(2)循环血量及血压改变

当循环血量增多时,抑制合成与释放ADH,引起尿量增多,反之,循环血量减少时,ADH的合成与释放增多,尿量减少,血压升到时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