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01综采排放瓦斯专项辨识1226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4743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0201综采排放瓦斯专项辨识1226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80201综采排放瓦斯专项辨识1226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80201综采排放瓦斯专项辨识1226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80201综采排放瓦斯专项辨识1226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80201综采排放瓦斯专项辨识1226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0201综采排放瓦斯专项辨识12261.docx

《80201综采排放瓦斯专项辨识1226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201综采排放瓦斯专项辨识1226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0201综采排放瓦斯专项辨识12261.docx

80201综采排放瓦斯专项辨识12261

80201综采工作面启封密闭排放瓦斯

专项辨识评估报告

第一章概述

一、地面位置概况

80201综采工作面地面投影位置:

位于柳家庄村西北部,上覆地表为柳家坡村,该村已经全部搬迁。

北部为柳家坡移民新村,工作面上覆地表无居民居住;被第四系黄土层覆盖,大部分为农田、荒坡。

对我矿的采掘生产影响较小。

二、井下位置及四邻情况

80201综采工作面位于802采区西部,东邻80202综采工作面,西邻本矿矿界,南邻8号西轨道大巷,北邻柳家坡移民新村保安煤柱。

第二章地质概况

一、煤层赋存状况

80201综采工作面所采8号煤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8号煤层,煤层厚度3.08—3.4米,平均厚度为3.08米。

煤层总体呈单斜构造,煤层倾角3°-6°平均4°,产状(倾向262°、倾角4°)。

二、围岩特征

80201综采工作面8号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石灰岩;底板为灰色砂质泥岩。

表:

围岩特征

顶、底

板名称

岩石

名称

厚度/m

特征

基本顶

石灰岩

3.75

深灰色,生物化学结构。

中厚层状,节理发育,内有少量方解石填充。

含动物化石。

遇盐酸起泡。

坚硬。

直接顶

石灰岩

5.30

深灰色,生物化学结构。

中厚层状,节理发育,内有少量方解石填充。

含动物化石。

遇盐酸起泡。

坚硬。

伪顶

铝土

泥岩

0.3

灰色,平坦状断口,细腻光滑,含大量的植物化石。

直接底

砂质

泥岩

3.2

灰色、泥质结构。

波状文理、节理、裂隙发育。

富含植物化石。

松软。

基本底

粉沙岩

5.95

灰白色,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参差状断口

三、地质构造情况

本工作面位于802采区,无陷落柱,岩浆侵入体及大型断层等地质构造,只发育有隐伏小断层。

根据80201综采工作面两顺槽揭露实际地质情况,并结合8号煤层相关地质资料,推断得出:

80201综采工作面采掘区域内地质构造简单,总体成单斜构造,走向近南北向,产状262°∠3°,属近水平煤层,煤层厚度整体较为稳定,无明显变化。

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范围

本次辨识只针对80201综采工作面启封密闭排放瓦斯。

第四章重大灾害因素

一、水害

根据《山西柳林凌志柳家庄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8号煤层水文地质类型确定为中等。

80201综采工作面水害主要危险因素为工作面上覆采空积水、太灰水、底板奥灰水、断层等构造导水。

1、地表水分析

80201综采工作面上覆地表无常流河、蓄水池、水井等地表水。

2、水文地质钻孔及废弃井筒分析

根据图文资料及实地调查,可确定80201综采工作面上覆地表无深水井及地质钻孔、工程孔等。

3、工作面四邻情况分析

80201综采工作面于802采区西部,南接8号煤层西轨道大巷,北为柳家坡移民新村保安煤柱,西为矿界保安煤柱,与邓家庄煤矿相邻,东为本矿实体煤层,因此工作面四邻无水害威胁。

4、上覆采空区、老空积水区情况分析

根据掌握的水文地质资料得知,本区域上覆5号煤层采空区低洼处可能存在少量采空积水。

8号煤层与5号煤层的层间距为68.0—94.65m,平均间距82.76m,而8号煤层导水裂隙带影响范围为68m,故8号煤层采空后容易导通上覆5号采空区积水,对工作面可能造成威胁。

5、顶板富水情况分析

根据《水文地质类型补充勘探报告》提供资料得知,8号煤层上距5号煤层底板间距为68.0—94.65m,平均间距82.76m。

隔水层的岩性及厚度依次为:

砂质泥岩,厚度为9.9—38.75m,平均厚度为17.25m;泥岩,厚度为0—11.3m,平均厚度为,3.75m;铝质泥岩及炭质泥岩,厚度为0—2.45,平均厚度为0.97m;隔水层累计厚度为12.6—45.05m,平均厚度为21.97m,属良好隔水层。

8号煤层顶板的直接充水水源为太灰岩溶裂隙水,其统一单位标准涌水量为0.0016—0.0417L/s*m,渗透系数为0.0035—0.1159m/d,含水层富水性弱。

该含水层出露面积非常有限,且上覆有巨厚的弱透水层和隔水层相隔,加之岩溶裂隙发育较差,由此限制了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下渗补给作用。

地下水补、蓄条件较差,地下水径流不畅,以及地下水交替循环滞缓,因此一般不会受到影响。

6、底板突水情况分析

经调查及前期顺槽掘进地质资料分析,该工作面底板突水水源为奥灰溶岩水。

根据《山西柳林凌志柳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可知,井田内奥灰岩溶裂隙水水位标高为797.750m,8号煤层底板到奥灰含水层隔水层厚度为60.05m,根据煤层走向及倾向可推断得知,80201综采工作面底板最低标高为540m,该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为:

T=(797.75-540+60.05)×9.8×10-3/60.05=0.0519(MPa/m)

由于该工作面最大突水系数小于底板受构造破坏块段突水系数0.06MPa/m,也小于正常块段突水系数0.1MPa/m,因此80201综采工作面属带压开采安全区。

根据地测科资料可知80201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有少许水量涌出,巷道积水主要来自顶板岩溶水,因巷道封闭时间较长,且80201运输顺槽50—150米范围内为低洼处,可能出现水害事故。

二、瓦斯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瓦发[2013]1682号文《关于吕梁市2013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山西柳林凌志柳家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2018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59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0.68m3/t;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59m3/min;矿井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68m3/t;采煤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84m3/min;掘进工作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2m3/min,为高瓦斯矿井。

我矿虽为高瓦斯矿井,但根据日常检查情况可知,我矿瓦斯涌出量远低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值。

因巷道封闭时间较长,故巷道内瓦斯浓度可能较高,排放瓦斯时,导致引发瓦斯事故。

三、火

根据2018年3月7日由山西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对我矿8号煤层采集样品的测试结果,8号煤层吸氧量0.69cm3/g,自燃等级为II,属于自燃煤层。

根据2014年7月31日由山西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对我矿8号煤层煤样最短自然发火期实验报告的测试结果,8号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天数为89天。

80201综采工作面封闭时间超过最短自然发火期天数,考虑密闭墙若有漏风现象时,可能导致煤层自燃,发生火灾事故。

第五章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2018年12月21日,技术副矿长组织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矿长助理、通风副总、安检科长、技术科长、通风科长、机电科长、通风队长、综采队长、掘进队长、井下机电队长、安全生产信息中心主任、救护队长,成立安全风险辨识工作组,按专题会议要求开展80201综采工作面启封密闭排放瓦斯风险辨识评估工作,并进行职责分工。

第一节辨识评估依据标准

1.《安全生产法》;

2.《煤矿安全规程》;

3.《煤矿防治水规定》;

4.《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5号);

5.《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

6.《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

7.上级文件、规定、标准等。

8、8号煤层相关地质资料。

第二节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依据矿井特点,结合实际,一般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以下简称“LEC评估法”)对本矿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确定风险类别,重点对辨识范围内的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提升运输、供电、爆破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安全风险值计算公式(单位:

分)

D=L×E×C

D-----作业地点、关键环节等存在的安全风险

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E-----人员接触危险环境的频率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表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分数值

事故、事件或偏差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事件或偏差

3

可能,但不经常;或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或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也未做过任何监测;或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做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事故、事件或偏差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判定准则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定准则

分值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人员伤亡

直接经济损失

停工

公司形象

100

严重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10人以上死亡,或50人以上重伤

5000万元以上

公司停产

重大国际、国内影响

40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1000万元以上

装置停工

行业内、省内影响

15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

100万元以上

部分装置停工

地区影响

7

不符合上级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丧失劳动力、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10万元以上

部分设备停工

公司及周边范围

2

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1万元以上

1套设备停工

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1

完全符合

无伤亡

1万元以下

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损失

采用风险判定矩阵(见表4)确定本矿安全风险等级,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警示。

同时,及时关注风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随时对警示等级进行变更,具体分级情况如下。

1.重大风险:

发生事故将难以控制,会造成多人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由矿长组织实施,要根据措施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并有人员、技术资金保障,在划定的重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员上限,此项工作由各分管副矿长组织落实,风险点所在科、队负责管控措施的具体实施。

2.较大风险:

发生事故较难控制,会造成多人伤害或发生死亡事故,后果严重,由分管副矿长组织实施,要根据措施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并有人员、技术资金保障,在划定的较大安全风险区域要设定作业人员上限,此项工作由各分管副矿长组织落实,风险点所在科、队负责管控措施的具体实施。

3.一般风险:

有发生严重伤害事故的安全风险,由科、队制定工作方案和管控措施,并组织实施。

4.低风险:

有发生伤害事故的风险,由科、队或岗位作业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解决。

表4风险等级标准

风险等级

色标

危险性分值D

危险程度

重大风险

红色

D≧320

极其危险,必须高度关注、重点防控

较大风险

橙色

320﹥D≧160

高度危险,应采取严密防控措施

一般风险

黄色

160﹥D≧70

显著危险,应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低风险

蓝色

D<70

可能危险,需严格按章正规操作

第三节风险辨识评估内容

风险辨识采用经验判断法,即:

根据人的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人、机、环、管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分析,确定风险类别。

重点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