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分章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60414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分章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分章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分章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分章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分章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分章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分章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分章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分章习题Word文档格式.docx

2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产生饱和现象的机理是

A跨膜梯度降低B载体数量减少C能量不够

D载体数量所致的转运极限E疲劳

3钠泵活动最重要的意义是:

A维持细胞内高钾B防止细胞肿胀

C建立势能储备D消耗多余的ATPE维持细胞外高钙

4单个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不能完全融合的原因是

A刺激强度不够B刺激频率不够

C不应期D细胞兴奋性过高E离子分布恢复不完全

5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其兴奋性

A为零B高于正常C低于正常D无限大E正常

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取决于

A.刺激强度B.刺激持续时间C.K+和Na+的平衡电位

D.阈电位水平E.兴奋性高低

7与静息电位值的大小无关的

A.膜内外离子浓度差B.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

C.膜的表面积D.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

E.膜对蛋白质等负离子的通透性

8骨骼肌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降低使

A.静息电位增大B.动作电位幅度变小

C.去极化加速D.膜电位降低E.复极化加速

9.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

A.钠离子平衡电位

B.钾离子平衡电位

C.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代数和

D.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绝对值之差

E.锋电位减去后电位

10.在局部兴奋中,不应期不明显的原因是

A.激活的钠离子通道数量少,失活也少

B.与动作电位中的钠离子通道性质不同

C.阈下刺激的后作用时间短

D.没有钠离子通道的再生性开放机制

E.钾离子通道开放

11.运动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A.M受体B.N1受体C.N2受体

D.β受体E.α受体

12.神经冲动编码信息于

A.锋电位幅度B.动作电位时程C.锋电位传导速度

D.动作电位频率E.锋电位传导距离

13.终板膜上与终板电位产生有关的离子通道是

A.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B.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C.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

D.化学门控非特异性镁通道E.化学门控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

本章参考答案:

1D2D3C4C5A6C7C8B9A10A11C12D13E

第三章神经系统的机能

1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与下列哪项没有关系

A纤维直径B刺激强度C温度D纤维类别E动物种属

2神经元的胞体与轴突之间的物质运输和交换依赖于

A血液供应B细胞外液C顺向轴浆流动D反向轴浆流动E双向轴浆流动

3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A兴奋和抑制B正反馈和负反馈C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

D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E神经内分泌调节和神经免疫调节

4反射活动后放现象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之间的

A链琐状联系B环状联系C辐散式联系D聚合式联系E侧支式联系

5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胞体B树突C轴突D轴突始段E树突始段

6动作电位到达突触前膜引起递质释放与哪种离子的跨膜移动有关

ACa2+内流BCa2+外流CNa+内流DNa+外流EK+外流

7下列哪项反射活动中存在着正反馈

A腱反射B排尿反射C减压反射D肺牵张反射E对侧伸肌反射

8神经末梢兴奋与递质释放之间的偶联因子是

ACl-BK+CNa+DCa2+EMg2+

9神经元之间除了经典突触联系外还存在电突触,其结构基础是

A缝隙连接B曲张体C混合性突触D交互性突触E串联性突触

10反射时的长短主要决定于

A刺激的性质B刺激的强度C感受器的敏感度

D神经的传导速度E反射中枢突触的多少

11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与闰绍细胞构成的局部神经元回路所形成的抑制,称为A回返性抑制

B前馈抑制C侧支抑制D交互抑制E突触前抑制

12突触前抑制产生是由于突触前膜

A产生超极B递质耗竭C释放抑制性递质

D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E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

13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哪一类型的突触

A胞体-胞体型B胞体-树突型C轴突-胞体型D轴突-轴突型E轴突-树突型

14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后膜对什么离子的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

AK+和Ca2+BNa+和K+,尤其是K+

CNa+和K+,尤其是Na+DNa+和Ca2+ECl-

15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A是去极化局部电位B是超极化局部电位

C具有全或无特征D是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所致

E是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加所致

16肌梭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A梭外肌收缩B梭外肌松弛C梭外肌受牵拉

D梭内肌紧张性降低E梭内肌受压迫

17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增加使

A梭内肌收缩B梭外肌收缩

C腱器官传入冲动减少D肌梭传入冲动增加E梭内肌梭外肌都收缩

18腱器官是一种

A张力感受器B长度感受器C压力感受器D温度感受器E化学感受器

19当一伸肌被过度牵拉时张力会突然降低,其原因是

A疲劳B负反馈C回返性抑制D腱器官兴奋E肌梭敏感性降低

20脊髓前角γ运动神经元的作用是

A使梭外肌收缩B维持肌紧张C使腱器官兴奋

D负反馈抑制牵张反射E调节肌梭对牵拉刺激的敏感性

21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多巴胺B乙酰胆碱C5-羟色胺D去甲肾上腺素E血管活性肠肽

22下丘脑是较高级的

A交感神经中枢B副交感神经中枢C内脏活动调节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E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中枢

23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瞳孔缩小B逼尿肌收缩C肠蠕动增强D心率加快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24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瞳孔扩大B糖原分解C胃肠运动增强D骨骼肌血管舒张E竖毛肌收缩

25丘脑的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引起触觉B引起牵涉痛C调节内脏活动D维持睡眠状态

E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26丘脑的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协调肌紧张B维持觉醒C调节内脏功能D引起特定的感觉E引起牵涉痛

27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有髓鞘的A类纤维B有髓鞘的B类纤维

C无髓鞘的C类纤维D自主神经节前纤维E自主神经节后纤维

28下列刺激中哪项不易引起内脏痛

A切割B牵拉C缺血D痉挛E炎症

29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

A调节内脏活动B维持身体平衡C维持姿势D协调随意运动E调节肌紧张

30在完整动物机体建立条件反射的关键步骤是

A存在无关刺激B存在非条件刺激C没有干扰刺激

D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

E非条件刺激出现在无关刺激之前

31优势半球指的是下列哪项特征占优势的一侧半球

A重量B运动功能C感觉功能D语言活动功能E皮层沟回数

32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能形成条件反射B有第一信号系统C有学习记忆能力

D有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E对环境适应能力大

33脑电波的形成机制是大量皮层神经无同时发生

A工作电位B诱发电位C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D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突触后电位同步总和

34以下哪一项不是异相睡眠的特征

A唤醒阈提高B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强

C脑电波呈去同步化波D眼球出现快速运动E促进精力的恢复

35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上有大量曲张体,是递质释放部位。

神经冲动抵达曲张体时,递质释放,通过弥散作用到达效应细胞,使效应细胞发生反应。

这种传递方式称为

A自分泌B旁分泌C近距分泌D突触性化学传递E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36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表现出抗重力肌的肌紧张加强,称为去大脑僵直,其原因是脑干网状结构

A抑制区活动增强B易化区活动增强C组织受到破坏

D组织受到刺激E出现抑制解除

37某人在意外事故中脊髓受到损伤,丧失横断面以下的一切躯体与内脏反射活动。

但数周以后屈肌反射、腱反射等比较简单的反射开始逐渐恢复。

这表明该患者在受伤当时出现了

A脑震荡B脑水肿C脊休克D脊髓水肿E疼痛性休克

38某老年患者,全身肌紧张增高、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

临床诊断为震颤麻痹。

其病变主要位于

A黑质B红核C小脑D纹状体E苍白球

39内脏疾病常引起体表某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称为牵涉痛,其机制是患病内脏与发生牵涉痛的皮肤部位

A位于躯体的同一水平上

B位于躯体的同一纵切面上

C位于躯体的同一冠状切面上

D受同一脊髓节段的后根神经支配

E受同一脊髓节段的前根神经支配

40某患者因与人争吵后服用敌敌畏,引起有机磷中毒,被给予大量阿托品治疗,阿托品对有机磷中毒的下列哪种症状无效

A大汗B肠痉挛C心率减慢D肌束颤动E瞳孔缩小

题41~43

41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位于

42脑内极大多数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位于

43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主要位于

A脑桥蓝斑B中脑黑质C低位脑D纹状体E低位脑干中缝核

题44~47

44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释放的递质是

45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46交感舒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47交感缩血管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乙酰胆碱D多巴胺E5-羟色胺

题48~50

48腱反射是

49屈肌反射是

50肌紧张是

A姿势反射B多突触反射C状态反射D牵张反射E对侧伸肌反射

题51~53

51体表感觉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主要位于

52视觉的皮层投射区在

53听觉的皮层投射区在

A中央后回B中央前回C颞叶皮层D枕叶皮层E边缘叶

题54~57

54.成人在清醒、安静并闭目时出现(A)

55频率最慢的脑电波是(C)

56频率最快的脑电波是(B)

A.α波B.β波Cδ波Dθ波E.α波阻断

本章习题答案

1.B2.E3.D4.B5.D6.A7.B8.D9.A10.E11.A12.D13.D14.C15.B16.C17.B18.A19.D20.E21.B22.C23.D24.C25.E26.D27.C28.A29.A30.D31.D32.D33.E34.B35.E36.B37.C38.A39.D40.D41.B42.C43.E44.C45.C46.C47.B48.D49.B50.D51.A52.D53.C54.A55.C56.B

第四章感觉器官

1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称为

A受体B感受器C分析器D感觉器官E特殊器官

2下列哪种感受器属于快适应感受器

A肌梭B痛觉感受器C皮肤触觉感受器

D视网膜感光细胞E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3各种感受器均各有其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称为感受器的

A阈值B阈刺激C感觉阈值D适宜刺激E适宜强度

4在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力可被调节的结构是

A角膜B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E巩膜

5在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射能力最大的界面是

A空气-角膜前表面B角膜后表面-房水

C房水-晶状体前表面D晶状体后表面-玻璃体E玻璃体-视网膜

6睫状肌收缩使悬韧带放松,可引起

A角膜曲度增加B角膜曲度减小C晶状体曲度增加D晶状体曲度减小

E玻璃体曲度增加

7以下关于眼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神经反射B使晶状体变凸C使瞳孔缩小

D使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E增加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8眼经过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能够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点,称为

A主点B节点C近点D远点E焦点

9发生老视的主要原因是

A角膜曲率变小B角膜透明度减小C房水循环受阻

D晶状体弹性减弱E晶状体厚度增加

10以下关于瞳孔对光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感受器在视网膜B传入纤维在视神经中

C中枢在中脑D效应器主要是睫状肌E有双侧互感反应

11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而没有视杆细胞分布的部位是

A黄斑中央凹B视神经乳头C视网膜中心D视网膜周边E视网膜颞侧

12视杆细胞中的感光色素是

A视蛋白B视黄醛C视紫红质D视紫蓝质E视色素

13产生夜盲症的原因是

A视蛋白合成障碍B视黄醛合成过多C视紫红质缺乏

D视紫蓝质缺乏E维生素E供应不足

14暗适应的产生机制主要与视网膜哪种细胞中的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

A视锥细胞B视杆细胞C双极细胞D水平细胞E无长突细胞

15视黄醛被消耗后需要哪种维生素来补充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E维生素E

16三原色学说设想在视网膜中存在对三种色光特别敏感的三种视锥细胞

A蓝、绿、白B红、绿、白C红、绿、黄D蓝、绿、红E蓝、绿、黄

17耳蜗内淋巴所在的部位是

A蜗管B鼓阶C鼓室D前庭阶E咽鼓管

18微音器电位是

A感受器电位B静息电位C锋电位D后电位E突触后电位

19声波振动最终在耳蜗中由机械能转为电变化的关键步骤是螺旋器部位

A盖膜振动B内淋巴振动C外淋巴振动D毛细胞变形E毛细胞听纤毛弯曲

20前庭器官指

A球囊B椭圆囊C半规管D半规管和壶腹E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

21能感受人体以身体长轴为轴所作的旋转变速运动的装置是

A垂直半规管B水平半规管C椭圆囊D球囊E囊斑

22位于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结构中的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

A角匀速运动B负角加速运动C正角加速运动

D人体各种方向的直线匀速运动E人体各种方向的直线变速运动

23在下列人类能分辨的味道中,哪一项不属于基本味觉

A甜B酸C苦D辣E咸

24下列哪种感觉不属于皮肤感觉

A触觉B痛觉C位置觉D冷觉E温觉

25半规管内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

A内淋巴位移B外淋巴位移C直线加速运动D旋转加速运动E旋转变速运动

26当刺激感受器时,刺激虽仍持续,但传入纤维上的冲动频率却已开始下降。

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

A疲劳B抑制C适应D阻滞E衰减

27安静状态下,眼的折光系统正好把6米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

来自近于6米的物体的光线经折射后将成像在视网膜上。

但正常眼在看近物时也很清楚。

这是由于眼在看近物时发生了

A适应B调节反射C瞳孔缩小D悬韧带放松E晶状体弹性变化

28视网膜接受光刺激,由感光细胞产生的电信号经过复杂的细胞网络传递,最后在哪种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传向中枢

A水平细胞B双极细胞C无长突细胞D神经节细胞E节后神经原

29单眼固定的注视前方不动,此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

在同一光照条件下,下列哪种颜色的视野最大

A红色B黄色C蓝色D绿色E白色

30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骨链、听小肌和咽鼓管等结构,当声波经过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的传递时,产生了

A共振作用B增压效应C能量消耗D减压效应E增幅效应

31飞机下降时,若感到鼓膜疼痛,应作吞咽动作,通过咽鼓管使鼓室内压与下列哪项结构的压力之间取得平衡

A内耳B鼻咽部C蜗管D前庭阶E鼓阶

32声波振动通过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压力变化传给耳蜗内液体,引起基底膜振动,基底膜振动以行波方式传播。

当耳蜗顶部受损时主要影响

A低频听力B中频听力C高频听力D低强度听力E高强度听力

33某儿童在游乐园坐旋转椅游玩时,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等现象,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产生了

A低血压B低血糖C脑缺血D低血钙E前庭自主神经性反应

题34~36

34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是

35感受听觉的感受器是

36感受昼光觉的感光细胞是

A肌梭B螺旋器C视锥细胞D视杆细胞E游离神经末梢

题37~40

37因眼球前后径过长而导致眼的折光能力异常,称为

38因晶状体弹性减弱使视近物时调节能力下降,称为

39因角膜球面不同方向的曲率不同所造成的视物不清,称为

40平行光线可聚焦在视网膜上,但视近物需要眼进行调节活动,

称为

A正视眼B近视眼C远视眼D老视眼E散光眼

题41~42

41正常人耳能感受的空气振动频率范围是

42在音频范围内,人耳最敏感的振动频率范围是

A16-100HzB100-1000Hz

C1000-3000HzD16-20000HzE2000-10000Hz

题43~45

43鼓膜穿孔可导致

44耳蜗底部病变可导致

45听神经传导阻滞可导致

A感音性耳聋B传音性耳聋C中枢性耳聋D高频听力受损E低频听力受损

1.B2.C3.D4.C5.A6.C7.E8.C9.D10.D11.A12.C13.C14.B15.B16.D17.A18.A19.E20.E21.B22.E23.D24.C25.E26.C27.B28.D29.E30.B31.B32.A33.E34.A35.B36.C37.B38.D39.E40.A41.D42.C43.B44.D45.C

第五章血液

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

A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B调节细胞内外水的交换

C维持细胞正常体积D维持细胞正常形态E决定血浆总渗透压

2下列哪项为等张溶液

A0.85%NaCl溶液B10%葡萄糖溶液C1.9%尿素溶液

D20%甘露醇溶液E0.85%葡萄糖溶液

3全血的比重主要决定于

A血浆蛋白含量B渗透压的高低C红细胞数量D白细胞数量ENaCl的浓度

4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ENaCl的浓度

5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

A不含血细胞B蛋白含量低CNa+含量高DK+含量高ECl-含量高

6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

A纤维蛋白B纤维蛋白原C凝血因子D血小板ECa2+

7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体积B表面积C数量D比重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8红细胞沉降率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A体积B表面积C数量D比重E叠连

9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下降可引起红细胞

A变形性增大B渗透脆性增大C悬浮稳定性增大

D血沉降率降低E血红蛋白含量增大

10自我复制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造血干细胞B定向组细胞C前体细胞D网织红细胞E淋巴细胞

11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雄激素B雌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红细胞生成素E生长激素

12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肾、肝B脾、肝C肾、脾D胸腺、骨髓E骨髓、淋巴结

13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A纤维蛋白溶解B纤维蛋白的激活C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D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E因子Ⅷ的激活

14血液凝固的内源性激活途径与外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

A因子X的激活过程B凝血酶激活过程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D有无血小板参与E有无Ca2+参与

15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A因子ⅫB因子ⅡC因子ⅩD因子ⅦE因子Ⅰ

16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D增强抗凝血酶Ⅲ活性E抑制血小板聚集

17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水解

A因子ⅤB因子ⅡaC因子ⅫD因子Ⅰ和ⅠaE因子Ⅳ

18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A因子ⅠB因子ⅡC因子ⅢD因子ⅦE因子X

19在凝血过程中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凝血因子是

A因子ⅡaB因子ⅢC因子ⅣD因子XⅡaE因子XⅢa

20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A加速因子Ⅶ复合物的形成B加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C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D激活因子ⅫE促进血小板聚集

21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是因为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

A磷脂酶A2B环氧合酶

C血栓素合成酶D前列环素合成酶E过氧化酶

22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AADPBTXA2CPGI2D胶原E凝血酶

23血管损伤后止血栓能正确定位于损伤部位有赖于血小板的哪项特性

A粘附B聚集C收缩D吸附E释放

24血凝块的回缩是由于

A纤维蛋白收缩B红细胞叠连C白细胞变形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E红细胞破裂

25O型血的红细胞膜上含有

AA抗原BB抗原CO抗原DH抗原EC抗原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