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2.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4521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2.doc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2.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2.doc

祝您考试顺利通过,更多免费考试资料可以访问经济师考试网http:

//www.kao8.cc/jingjishi/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2011年经济师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全面的了解2011年经济师的相关重点,考吧网小编特从互联网搜集比较权威的试题供大家参阅,希望对大家都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D】

A.生产场所

B.地下矿藏

C.交通道路

D.生产工具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资料生产三个基本要素之一:

劳动资料。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2.构成一定社会形态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的是【D】

A.生产方式

B.生产关系

C.经济规律

D.社会经济制度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经济制度。

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3.商品的自然属性是【B】

A.价值

B.使用价值

C.交换价值

D.社会价值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4.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称为【B】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5.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D】表现出来的

A.商品销售数量

B.产品生产数量

C.货币流通速度

D.商品价格运动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商品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6.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市场中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主要是通过【A】表现出来的

A.价格运动

B.交易规模

C.交易范围

D.交易方式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对市场中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7.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是【A】

A.金融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政治资本

【答案解析】:

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即金融资本。

8.【D】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

A.跨国公司

B.全球资源配置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

【答案解析】:

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

9.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两个时期的区别在于【C】

A.垄断组织的形式不同

B.垄断资本是否由国家占有

C.国家是否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节

D.是否出现金融寡头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区别。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C】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股份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民营私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1.目前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A】

A.股份制

B.公司制

C.合伙制

D.私营制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目前我国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制。

12.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方式的基础是【B】

A.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

B.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C.农村税费制度改革

D.农产品流通体制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方式的基础。

1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是【A】

A.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B.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

C.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D.法人财产权的形成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

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

1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消费基金的是【C】

A.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B.扩大生产基金

C.国家管理基金

D.社会后备基金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

其他三项属于积累基金。

积累基金由扩大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部分构成;消费基金分为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社会消费基金包括国家管理基金、文教卫生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

1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

A.统筹兼顾

B.以人为本

C.全面可持续发展

D.发展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6.当经济发展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时,需要【B】,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A.增加税收

B.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C.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D.提高再贴现率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其他三项都属于抑制总需求的政策。

17.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上,必须考虑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发展差距,这体现了公共财政【B】的特征

A.营利性

B.提供公平服务

C.法治性

D.效益性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共财政的特征。

公共财政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平服务、非市场营利性和法治化财政。

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上,考虑区域间和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体现了公共财政的提供公平服务的特征。

18.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范围的大小,取决于【A】

A.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B.政府收入的多少

C.政府级次的设置

D.市场经济的需要

【答案解析】: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范围的大小,决定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19.在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中,反映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和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程度的指标是【B】

A.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C.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D.增值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综合反映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程度,反映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和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程度。

20.将财政收入分为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收入,这是按【C】进行的分类

A.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B.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

C.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

D.取得财政收入的稳定程度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收入的分类。

按取得收入依据分类,可将财政收入分为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收入。

21.国债依存度是表示国债发行规模与【D】的比率关系

A.历年财政收入

B.当年财政收入

C.历年财政支出

D.当年财政支出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表示国债发行规模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关系,即当年财政支出中有多大份额是依靠发行国债来满足的。

22.按照【A】划分,税率可以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A.与课税对象的变动关系

B.表现形式

C.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

D.计税基数的级次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税率的分类。

按照税率与课税对象的变动关系,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按税率的表现形式,分为用绝对量表示的税率和用百分比表示的税率。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属于用百分比表示的税率。

23.在各国税收体系中,【A】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A.财产税

B.增值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产税。

在各国税收体系中,财产税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4.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B】

A.财政收支计划安排

B.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C.财政收支执行的总结

D.收支表格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

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25.下列选项中,属于间接税的是【A】

A.流转税

B.个人所得税

C.企业所得税

D.财产税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税收分类。

按税负能否转嫁,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在直接税下,纳税人即负税人;在间接税下,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

BCD三项属于直接税。

26.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政府预算可分为【C】和零基预算

A.平衡预算

B.年度预算

C.增量预算

D.差额预算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分类。

按预算编制形式,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分为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分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27.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必须提请【D】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A.国务院

B.财政部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批。

中央预算调整方案必须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和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28.实质上,电子货币是新型的【B】形态

A.纸币

B.信用货币

C.代用货币

D.第二代货币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当前最新的一种货币形态,是信用货币与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实质上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的形式。

29.根据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既属于狭义货币供应量M1,又属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是【C】

A.储蓄存款

B.定期存款

C.银行活期存款

D.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层次的划分。

其他三项只属于M2而不属于M1。

30.在当代已成为信用关系中的主体和基本形式的典型间接信用形式是【C】

A.直接信用

B.国家信用

C.银行信用

D.消费信用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已成为信用关系的主体和基本形式。

31.“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于【D】

A.银元本位制

B.银两本位制

C.平行本位制

D.双本位制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劣币驱逐良币。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于双本位制。

32.下列关于商业银行的职能不正确的是【C】

A.信用创造

B.信用中介

C.并购重组

D.支付中介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商业银行的职能。

参与工商企业的创建、重组及并购等活动是投资银行的职能。

33.信用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对于其本质的认识错误的是【C】

A.它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B.不同社会的信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

C.它是双方面的价值运动

D.它是一种债权关系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信用的本质。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单方面的价值运动。

34.金融市场历来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是公认的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这体现了金融市场的【A】功能

A.反映

B.配置

C.补偿

D.聚敛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市场的功能。

题干所述为金融市场的反映功能。

35.债务人必须在信用凭证所载明的发行日至到期日的期限内清偿债务,这是指金融工具的【B】特征

A.流动性

B.期限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金融工具的特征。

金融工具具有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的特征。

题干所述为金融工具的期限性。

36.需要是指人们在想要达成某一目的时感觉到某种【A】的状态

A.匮缺

B.动机

C.满足

D.矛盾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指人们在想要达成某一目的时感觉到某种匮缺的状态。

37.社会责任营销除了关注企业的利润和顾客的需求之外,还特别强调【D】

A.产品质量

B.生产效率

C.人力资源

D.全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