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基础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48753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基础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基础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基础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基础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基础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基础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基础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基础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基础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

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

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

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光明日报》2018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

B.在韩非子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侠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

C.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D.侠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而真正的“豪侠”并不聚集于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

B.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逐层深入的印象。

C.文章在选择事例进行论证时并不局限于中国武侠小说,还选取了不少人们熟悉的中外电影等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形象。

D.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与“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进行对比论证,揭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它们毫无共同之处。

B.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

C.作者并不完全认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而是赞同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观点。

D.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礁石与灯塔——诗人艾青印象

张骥良

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礁石》

读到艾青先生写于1954年的这首《礁石》,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油画家刘宇一先生为这位现代诗人画的半身侧像:

蔚蓝色的大海上,白浪翻卷,海鸥翱翔,礁石旁的诗人,目光凝视着远方。

我第一次见到艾青先生,是在16年前。

1980年3月5日,那天晚上风很大,20多名诗歌爱好者早早赶到劳动人民文化宫东配殿,等着聆听艾青先生谈诗。

我去得尤其早,抢占了一个有利地形,就坐在诗人斜对面,连诗人的呼吸都能感觉到。

重返诗坛的诗人,精神饱满。

那天晚上,围绕着诗歌爱好者们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他谈了许多。

我甚至来不及抬头领略先生风采,只是带着崇敬之情,埋头记录他讲的每一句话。

这次谈话后来被整理成文章收入他1982年出版的《诗论》。

16年过去了,那本当时用的笔记本已经泛黄,但我一直珍藏着。

两个月后的一个下午,为写《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赏析文章,我找到了诗人下榻的北纬饭店,再次拜望了这位我自小敬仰的诗坛前辈。

先生一眼就认出了我,大概因为我视力不好特征太明显。

我伸手到裤兜里找烟,发现自己匆忙中竟带了一个空烟盒。

先生看着我站在那里的尴尬样子,笑了,顺手递给我一支“中华”。

家里刚好没别人,先生执意要亲自为我泡茶,我怎么劝阻也无济于事,只好红着脸接过一杯冒着热气的香茶。

从那次听先生讲诗,我已经知道他平易近人。

但一个年逾古稀、蜚声海内外的诗坛泰斗,竟给一个二十出头的后生小辈递烟、泡茶,还是让我不知所措。

先生的烟瘾很大,几乎是一支接一支地抽。

先生每吸一支,都没忘了也递给我一支。

我渐渐地忘却了拘谨,无拘无束地与先生聊起来。

在烟雾弥漫的客厅里,先生把我带到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时代。

他带着淡淡的微笑回忆起他父母怎样听信算命先生的话而嫌弃他。

而当他谈到那个叫大堰河的保姆时,他的目光和声音里包含了那样多的感激和依恋。

老诗人对泥土一样朴实的保姆的朴素真挚的感情,使我默然很久。

又过了半个月,我拿着写好的鉴赏文章再次登门求教。

先生认真地阅读了拙文后,认为大体还可以,只是有些话说得过了头。

我看我的原稿上密密麻麻批满了字,在那些他认为说过了的地方,他都画上了粗线。

他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写文章一是一,二是二,别说过头话,别人为地抬高,也别人为地贬低,要实事求是,做人也是这样。

要想成为一个被人民爱戴的诗人,就要说实话,说真话,说自己的心里话。

”这一席话使我想起了先生的另一首诗《在浪尖上》。

诗通篇都是大白话,但由于感情朴素真实,朗诵时一次又一次被暴风雨般的掌声打断。

我想起我坐的这张沙发上,坐过文坛泰斗,也坐过我这样的业余作者。

我想每个人都会在先生这里感受到诗与真。

记得我的朋友——河南省周口地区商水县的农村残疾作者娄自立,曾跟我提起他拜望先生的情景。

当他蹲着用双手搬着双脚,一寸一寸蹭进这个客厅时,先生格外热情地接待了他,满足了他的一个又一个要求,为他题字,与他合影。

临别时还把自己正在使用的金笔送给他,并执意送他出大门。

娄自立说起这些的时候,眼里闪着泪花。

先生的确教给我很多。

这次以后,我看先生年高体弱,不便打扰,一直未去看他。

1993年金秋十月,我带着40多位残疾作者的共同心愿,又一次走进先生的客厅。

第一眼看到先生,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先生竟已老成这个样子。

他的话明显地少了,精神有些不济。

我这次本来想请他为我们选编的残疾人作家诗文集《地平线的呼唤》题词。

看先生这样老态龙钟,我张了好几次口都没好意思说。

过了一会儿,先生的儿媳傅大姐走了进来。

她向我介绍了先生的近况。

老诗人自从摔断胳膊之后,尽管打上了钢筋,手还是抖得厉害,写字已经很吃力了,所以不得不放下握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谢绝了所有的社会活动、交往应酬。

我终于不肯放弃这个机会,鼓起勇气向傅大姐转达了残疾人作者对先生的敬仰之情,简单介绍了我手里的诗文集的编选标准和过程,表示希望得到先生的题词。

仅仅5个字的题词,加上签名和日期,先生竟写了十多分钟。

看着“残月同样美”这5个厚重的字,我久久说不出话来。

先生已老迈,但仍能简练准确地概括出残疾人文学群体与整个文学群体的关系,并形象地表达出来。

(原文有删改)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艾青先生的《礁石》,使“我”想到刘宇一为艾青先生画的半身侧像,侧像画上,礁石旁的艾青“目光凝视着远方”,说明艾青先生很有远见。

B.艾青先生在烟雾弥漫的客厅里,和“我”谈到大堰河保姆时,目光和声音里包含了感激和依恋,说明他对泥土一样朴实的保姆的那种感情是朴素的真挚的。

C.艾青先生认为写文章和做人是一个道理。

要想成为一个被人民爱戴的诗人,就要说实话,说真话,说自己的心里话,不人为地抬高或贬低自己。

D.艾青先生自从摔断胳膊之后,写字已经很吃力了,一写字手就抖得厉害,所以不得不放下握了半个多世纪的笔,谢绝了很多的社会活动与交往应酬。

5.本文主要写了艾青先生的哪几件事?

请简要概述。

(6分)

6.简要回答艾青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徐志摩的另一面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

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

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攻读法律专业。

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

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1919年底,徐志摩来到纽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政治学。

徐志摩对于社会主义抱有同情的看法,在纽约的这一年,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并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书评,宣传社会主义学说。

他因此被叫作“鲍雪微克”,就是布尔什维克。

值得一提的是,徐志摩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他接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相距甚远。

为了追随罗素,徐志摩于1920年9月去往伦敦,此行的代价是他放弃了即将拿到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

这是徐志摩的又一次转折,从此,“中国少了一个政治经济学家,多了一个诗人、文人”。

在伦敦,徐志摩喜欢这里频繁的社交活动和自由的民主学术气氛,他和陈西滢、章士钊等留英中国学者混熟了,也结识了傅斯年、赵元任、刘半农等中国留学生,还认识了不少英国的作家、诗人。

这对于徐志摩从事文学创作并加深对文学的认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1年春,徐志摩进入剑桥大学皇家学院学习,从此开始了剑桥生活。

他说:

“我在康桥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这辈子再也得不到那样甜蜜的洗礼。

”可以说,康桥的美唤起了徐志摩心中的灵性,让他苏醒。

康桥的一切给了徐志摩新的洗礼——生命的蓬勃、自然的和谐。

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殿堂,情感的孤独与美景的融合,个性的追求与现实的困顿,使徐志摩在康河的波光潋滟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学蕴思。

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

1922年10月,徐志摩回国。

在他回国之前,已经出现了两个颇具声势的文学社团,一个是1921年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一个是同年7月在东京成立、很快移师上海的创造社。

这两个文学社团可以说都是由五四运动精神催生的,都有不可抹杀的功绩。

但持续五四精神、影响广泛的还要数1923年徐志摩首倡成立的新月社。

他是新月派的中坚分子,曾一度出任《新月》的主编。

梁实秋晚年回忆说:

“胡适先生当然是新月的领袖,事实上志摩是新月的灵魂。

领袖要的是德高望重,应者云从。

而灵魂即生命,有他在,不管人多人少,这一轮新月升起落下、落下升起,运转自如;

没了他,这轮新月只会落下,不复升起。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31年11月,徐志摩遇难后,标志着新月派活力的《新月》月刊,虽经叶公超等人艰难支撑,终是气数已尽,不久便寿终正寝。

徐志摩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

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

像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

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了这么久(相信今后仍将被谈论下去),而且人们的谈论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

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历史要忘掉他,也许他真的曾被湮没,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摘编自韩石山《揭秘徐志摩的另一面》、孙晓娅《读懂徐志摩》等)

【相关链接】

①我觉得在他所有努力过的文学体裁里,他最高的成就是在他的散文方面。

(梁实秋《谈徐志摩的散文》)

②徐志摩是一位说不清楚的复杂的人。

他的思想驳杂这一事实,长期受到了忽视。

一些评论家论及他的艺术,往往以漫不经心的方式进行概括,判之以“唯美”“为艺术而艺术”一类结论;

论及他的思想倾向,则更为粗暴,大概总是“反动、消极、感伤”一类。

在徐志摩那里,由于视野的开阔,培养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化性格。

(谢冕《云游》)

7.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申如先生具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徐志摩能成为现代中国著名的诗人与文化人,与他的教育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B.徐志摩在国外结交中西方贤达名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游学于西方名校,涉猎广泛,在多个领域均有建树。

C.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是20世纪20年代初国内很有影响的文学社团,但就文学创作的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

徐志摩创办的新月社最好。

D.徐志摩对社会主义学说抱有同情,他购买相关书籍、撰写论文和书评、获称“鲍雪微克”等都是很有力的证据。

8.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志摩的思想性格复杂多变,对这样一位文化名人不应该只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而应站在历史的高度作出全面评价。

B.徐志摩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立志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转折。

C.在康桥的学习经历,对徐志摩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创作灵感是康桥唤醒的,这一时期是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D.徐志摩是一位具有世界性文化性格的著名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创作获得同时代名家的高度评价。

9.徐志摩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选自《左传·

僖公三十年》)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夜(名词作状语表时间)缒而出 

B.晋军函陵(驻军)

C.行李(包裹)之往来,共其乏困 

D.若不阙秦(侵损、消减)

11.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3分)()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一条。

12.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与“朝济而夕设版焉”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夜缒而出,见秦伯B.越国以鄙远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日进斗金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分)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14~15题。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是全诗的总纲,写得极有气势,给全诗定下了雄浑悲伤的基调。

B.颔联概写红军翻山越岭,“逶迤”形容绵延不断,“腾”字写出奔腾之势。

C.全诗首尾照应,在结构上十分完美,开篇定基调,结尾显出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D.尾联是全诗的高潮,“更喜”二字,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精神。

15.本诗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找出两种作简要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

长沙》中,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思考的两句是:

_____,____。

 

(2)在《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一个很美的意象比喻河畔的柳树,这两句是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_____,_____。

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遵守学校纪律,他在初中期间转读了五所学校,如今虽上了高中,但初中那三年的峥嵘岁月还深深地印在他脑海中。

②烛之武一身孤胆闯虎穴,在秦营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巧舌如簧,最后说服秦君撤军,真可谓: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③图穷匕见,这个一向以友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交涉了。

④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在选举失败后仍不交权,违背国内民意和国际舆论,以致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⑤面对外敌的肆意入侵,我们要团结一致,积极斗争,争取生存机会,决不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坐以待毙。

⑥夕阳下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①②⑥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左右的时间里都得不到复原。

B.如果人们连续看上四五个小时的电视节目,就会感到十分疲劳。

C.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

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19.依据下列对联,依次判断所指的文学家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

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②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③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④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A.孔子李白 李煜 陆游B.屈原陶潜李煜白居易

C.孔子陶潜李清照白居易D.屈原李白李清照陆游

20.仿照例句,另选一个意象写一句话。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

例:

故乡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夜晚响起,拨动我的心弦在乡音中颤动。

故乡是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很有必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发现疾病, 

① 

一般来说,疾病只要在早期发现, 

② 

但有些民众也许会认为, 

③ 

其实,过度体检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比如做一次胸部CT,辐射剂量相当于拍100张X光片。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有一个地方叫高中,那里,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

那里,有鲜花和掌声,也有失落和泪水;

那里,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强。

请以“我刚刚开始的高中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基础卷)参考答案

1.A【解析】B项,张冠李戴。

韩非子的看法是“侠以武犯禁”,而“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是把双刃剑”等是作者的看法;

C项,强加因果。

聂政、荆轲不能称之为侠,并非没有担当精神,是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是一种工作;

D项,曲解文意。

原文中“很少存在”与“存在”在范围上差别大,且侠与“豪侠”在概念上没区别。

2.D【解析】D项,结合全文可知: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侠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尽管文章对“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走向衰落”表达了忧虑,但这是文章内容的一个点,不能以此归纳文章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

3.A【解析】A项,不能根据是否有社会身份等特征推知两者“毫无共同之处”,过于武断。

并且第一自然段末提到西方的骑士等在中国有“侠缘”可以推至他们之间有共同之处。

4.B【解析】A项,“说明艾青先生很有远见”的说法牵强附会,也于文无据。

C项,“不人为地抬高自己或贬低自己”不合文意,原文说“别人为地抬高,也别人为地贬低”是就“写文章”而言的。

D项,“谢绝了很多的社会活动与交往应酬”的说法不够准确,原文是说“谢绝了所有的社会活动、交往应酬”。

5.【参考答案】①谈诗歌爱好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②递“中华”烟给“我”抽,并亲自为“我”泡茶;

③为“我”讲述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时的情形;

④给我的鉴赏文章提出中肯意见,并教育我写文章应采取的态度;

⑤为娄自立题字,与他合影,送金笔给他,并送他出门;

⑥为残疾人作家诗文集《地平线的呼唤》题词。

(答对三点可给满分)

6.【参考答案】①精神饱满,充满信念的人;

②平易近人,为人诚恳的人;

③待人热情,有求必应的人;

④激励晚辈,感恩戴德的人。

(答对三点可给满分)

7.C【解析】

(“就创作实绩而言,二者远远不如新月社”于文无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