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历史事件Word格式.docx
《日本的历史事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的历史事件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也进行栽培,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绳文时代于前公元300年正式结束。
弥生时代
【やよいじだい】
公元前300年至公元250年之间被称为弥生时代。
这个时代的命名是由在这个时期被视为有代表性特征的弥生式陶器而来,以种植稻米为中心的农耕社会,从北部九州向日本列岛各地快速蔓延开。
当时的日本列岛被中国称呼为倭、倭国。
公元前300年,水稻种植技术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由朝鲜转入九州北部。
稻作技术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扩大了生产,产生了贫富等级之差,使农村共同体趋向政治集团化。
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弥生式陶器
根据陶器的形式,可分为前、中、后三期。
前期从九州扩展到近畿一带(东日本尚处于绳纹时代末期),中期波及到东北地方。
扁平片刃石斧等磨制石器、青铜器和前期北九州的支石墓等类似于大陆文化。
弥生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先进的农耕技术,通常认为它受到了来自朝鲜的移民的影响。
中期以后灌溉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渐趋稳定。
后期,铁制农具普及,石器基本消失。
铜铎、铜剑、铜矛、铜戈等青铜祭器发达,出现制铁和制盐等社会分工。
通过交易和战争等,形成了统一的政治性的地区集团。
此时北海道尚不能种植水稻,仍处在绳文文化的残余阶段。
【こふんじだい】
古坟时代即盛行修筑古坟的时代(公元250年至公元600年)。
前方后圆的大小古坟之后出现了群集坟,以奈良县为中心,散布在北起福岛县、南至熊本县和大分县的广大地区,5世纪又从宫城县扩展到鹿儿岛县。
古坟起初只埋葬部族首领,由部族成员共同修筑。
3世纪左右,在奈良县一带兴起了大和国,并且逐渐
日本古坟
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首领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于4世纪末、5世纪初大和国形成较大国家。
5世纪,原始的所有制关系开始崩溃,大家族发展为生产单位和动产所有单位,原有部族内部发生利害矛盾。
从五世纪中期起,畿内强大部族间的内战激化。
有些强大的部族与出现倭五王的百舌鸟古坟群和古市古坟群有关。
到六世纪,继体天皇系统的新兴势力统一畿内东部各部族,确立了大王的地位。
以筑紫君磐井为首的北九州势力,曾希望获得与此类似的地位而进行反抗,但在其获得这种地位之前,这种反抗即已溃败。
在内战过程中,各地首长授予部族成员以修造小古坟的权利,以此增强战斗力。
因此,原来只是首长墓的古坟,到5世纪后半叶便向小古坟群(群集坟)演变。
这种倾向到6世纪进一步发展。
日本全国各地修造的古坟超过十万个。
古坟的主体部分也采用横穴式石室。
石室内埋葬数代家族成员,并以武器为中心,陪葬有须惠器、土师器等死后生活的必需品。
但大量小古坟群的出现,逐渐减弱了古坟作为统治者的建筑物的性质。
因此,从6世纪末到7世纪初,倭王权在畿内尽力建造寺院,同时限制修筑小古坟群,大王和强大的豪族则葬于模仿中国皇帝陵墓而建的大型方坟。
这样,古坟时代临近结束,而所谓大化《薄葬令》更进一步助长了这种倾向,留下来的只不过是高松冢古坟等贵族阶层的古坟,坟丘小但很华丽。
关东和东北地方古坟时代结束的比西日本晚,直到七世纪前半叶仍修造前方后圆坟。
日本的近代时期明治时代
国门大开
参见:
黑船事件
19世纪中叶,日本仍处在小农经济的封建社会,天皇并无权威,大权掌握在第三个封建军事政权德川幕府手中。
[4]江户幕府末期,天灾不断,幕府统治腐败,民不聊生。
且幕府财政困难,使大部分中下级武士对幕府日益不满。
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叩开锁国达200余年的日本国门。
1853年美国海军将领马休;
佩里率领四条蒸汽船闯进日本的江户湾,迫使日本打开国门,对外通商,日本上下惊慌失措。
[4]
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将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门死死关上。
外国人中仅有中国和荷兰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开放口岸;
;
长崎从事商业活动,国民没有信仰自由。
[4]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日本人逐渐认识到,只有推翻幕府统治,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才是日本富强之路。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幕运动展开了。
倒幕运动
倒幕运动、大政奉还
明治天王
在当时所发生的抗议和反对运动中,有一些暴动竟有4000农民参与,而且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形势。
在武士里也有大量的思想改革运动”。
很快,“倒幕”阵营就壮大起来,不仅有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小市民、中下层武士,也包括力主发展实业的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中的改革派。
1867年11月8日,与幕府矛盾深重的日本明治天皇睦仁(1852年;
1912年),下旨组织倒幕军,讨伐幕府德川庆喜。
十月十四日(11月9日),德川庆喜假称还政于天皇,却在大阪并着手组织兵力,图谋反叛。
1868年1月3日,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维新三杰”之称的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的领导下,成功发动政变,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德川庆喜交出政权。
日本明治天皇颁布了“王政复古大号令”的谕令,表示准许德川的辞退。
当晚,天皇即主持召开了由“倒幕派”的皇族公卿,大臣和武士列席的御前会议。
会上宣布:
废除幕府,责成幕府德川庆喜交出领地以及财产;
重新赋予天皇以权威,亲主朝政;
建立新的中央政府。
1868年1月27日,倒幕军连战连捷,最终在京都附近的大战中击败了3倍于己的幕府军队,德川庆喜逃往江户。
倒幕军继续高歌猛进,攻陷幕府残余在北海道的最后据点,取得了内战的最终胜利。
以明治天皇为首日本新政府成立了。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重掌朝政的明治天皇,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决心使日本走上富强之路。
[4]新政府积极引入欧美各种制度及废藩置县等等,这些改革被统称为明治维新。
一方面,新政府确立国家制度,如设立帝国议会及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
一方面,又以培植产业及加强军力(富国强兵)为国策推进,急速地发展成近代国家。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并改名为东京。
之后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
这些重大变革,在日本国内迅速推开,成效显著。
为消灭国内的封建割据势力,他采取“奉还版籍”政策,废藩设县,将全国划为3个府72个县,终于建立起了统一的中央集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军队
权国家。
他还废除旧的“士、农、工、商”阶层制度,将所谓公卿诸侯之类的贵族改称“华族”,将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大胆废除了封建俸禄。
此外,他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在全国改革军警制度,建立新式军队,创办军工产业;
学习西方文明,引进西方科技与管理;
发展现代教育,培养现代人才,整体提高国民素质。
1873年,日本开始实行新的兵役制度,在全国征召义务兵,同时改革农业税,统一货币。
[4]在国民“万事决于公论”的呼吁下,明治天皇决定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实行立宪,建立了内阁制度,并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次年召开了首届国会。
政治改革日新月异,以军事工业,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经济变革筹划也迅速变为现实。
继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后,又于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西方的科学技术得到大力提倡。
到19世纪末;
20世纪初,日本基本铺平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完成了部分预定的改革目标,成为中国周边迅速崛起的强邦,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明治维新”。
侵略扩张
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
日本国力逐渐强大。
在甲午战争(日本方面称“日清战争”)中打败中国北洋舰队及日俄战争中歼灭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其中的一角。
在确保国际地位的同时,于1879年染指清朝朝贡国琉球国,并改设为冲绳县。
后1910年吞并朝鲜。
文化上,日本从欧美传入了新的学问。
艺术上,带有未曾在日本出现过的个人主义小说,文学开始出现,与江户时代以前不同的文化展开了角逐。
宗教上,改变了以往神佛合流的现象(神佛分离),出现了打压佛教(废佛毁释)等等的运动。
大正时代
大正年间(1912年-1926年)称为大正时代。
大正天王
明治天皇于1912年驾崩,子嘉仁继位,改元大正,是为大正时代。
大正元年,因为陆军倒阁而引起了第一次护宪运动(大正民主运动(大正デモクラシー)),开始出现政党政治。
大正时代前期,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力最高峰的盛世,但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摄政,数年后发生关东大地震,以及在国际会议中节节败退,使日本社会日渐艰难。
权贵与政党不断抗争,发生了第二次护宪运动,实行了全民普选(1925年)。
亦由唯一的元老西园寺公望推荐首相,提倡“宪政之常道”。
与明治时代取得社会发展成就相比,大正天皇被称为“不幸的大正”。
大正天皇在位15年,政绩还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为脑病所困,最后被迫让权疗养,由裕仁亲王摄政。
昭和初期
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
昭和时代前30年,对于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来说,是黑暗的30年。
这时的日本政府致力于侵略扩张。
1931年(昭和6年),“九;
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41年(昭和16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这一时期,不仅给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给日本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这是日本历史以及中日两国关系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战后初期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军投降。
美军占领日本,改日本实君立宪制为虚君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
日本投降诏书发出的同时,昭和天皇所信任的铃木贯太郎内阁总辞,授意与皇族东久迩宫稔彦王组阁,东久
麦克阿瑟和昭和天皇
弥宫是皇后久弥宫良子的伯父。
东久弥宫内阁,是日本历史上唯一的皇族内阁。
天皇大命降下,那就是为了稳定变局。
当时,东久迩宫内阁中,有前首相近卫文麿任国务大臣、重光葵任外务大臣。
后来重光葵因故辞职,由前奉天总领事,元老牧野伸显的女婿吉田茂继任。
此时,盟军送来一位太上皇,那就是道格拉斯;
麦克阿瑟,盟军总司令部要求罢免禁制不利皇室言论的内务大臣山崎巖,东久弥宫内阁于是总辞。
成为日本史上最短命的内阁,寿命五十四日。
东久弥宫内阁倒台后,昭和天皇任命亲美英派的币原喜重郎组阁,昭和二十年(1945年)十月九日,币原内阁成立。
币原令人熟悉的就是二十年代的币原外交。
战后的政党如雨后春笋一样大量成立,包括日本自由党(总裁鸠山一郎)、日本社会党(片山哲书记长)、日本进步党(总裁町田忠治)、日本协同党(委员长山本实彦)、日本共产党(书记长德田球一)也恢复活动。
翌年一月,盟军总部公布公职追放令,所谓公职追放令,就是要禁止战犯出任公职。
战后,第一次总选举在昭和二十一年(1946年)四月十日举行,自由党得到141席、进歩党得到94席、社会党得到93席、协同党得到14席、共产党得5席、其余诸派38席、无党籍81席。
自由党成为第一党,鸠山一郎正准备组阁之际,总部的公职追放令也烧到他身上,使他失去组阁的权力,于是他把自由党以及职位暂交给外务大臣吉田茂。
结果,吉田茂成为旧宪法下,最后一个被天皇大命降下而任命的大臣。
他邀请前首相币原入阁,与进步党联合组阁。
战后在盟军的占领下,根据日本国宪法,天皇成为国家的象征,国民主权与和平主义也在宪法中得到确立。
日本国宪法下第一次国会大选,吉田的政党大败,以日本社会党为首的在野政党胜出,组成以日本社会党及民主党为首的联合内阁,社会党的片山哲、民主党的芦田均相继出任首相,可惜当时社会党内部左右派严重对立,而且又爆发昭电疑狱事件,这一个“中道政权”就这样倒台了。
吉田茂再次重登相位,连续四次组阁,合共第一次组阁为日本史上唯一的。
旧金山和约签定后,日本恢复了国家主权。
鸠山一郎复出后,与吉田茂对立,最后吉田茂在内外交困下,不得不下台,鸠山一郎以上台后立即解散国会
吉田茂
为条件与在野党妥协组阁,大选以后再次组阁,时已经分裂了的左右社会党合并,再次结成日本社会党。
鸠山一郎再次结合他的民主党及自由党,结成自由民主党,时称为保守合同。
1955年的选举,自由民主党得到过半议席,日本社会党成为最大在野党,这一个政治生态一直持续到1993年,称为“五五年体制”。
鸠山一郎在促成日苏建交后退下来,由石桥湛山继任,谁知石桥组阁不久,身体出现重大问题,又不得不辞职,最后由曾被指为战犯的外务大臣岸信介继任。
岸信介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要修改日美安保条约,为此,革新与保守两大势力进行最终对决,爆发日本现代史上最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安保斗争”。
其后,日美安保条约修订自然生效后,岸信介退任,由吉田茂的得意弟子,通产大臣池田勇人继任。
池田上场后,面对岸信介所留下的社会对立局面,他提出“宽容与忍耐”口号。
经济高速增长(尤其在1960年代池田内阁时期,所得倍增计划得到实现),还被称为经济大国。
池田连续三次组阁,甚至与同属吉田茂门下的佐藤荣作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竞争,最后因患上喉癌不得不辞职。
佐藤荣作继任。
佐藤组阁后,把冲渑县回归日本,并在池田打下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日本的经济进一步上扬。
昭和时代后期
佐藤荣作连续四
次当选自民党总裁,并连续三次组阁,任期也超过了恩师吉田茂及明治时代的桂太郎。
他宣布引退后,自民党有五人参选党总裁,分别是佐藤派的田中角荣、大平派的大平正芳、福田派的福田赳夫、三木派的三木武夫,四人参与总裁选举。
结果只有田中与福田二人出线,世称为角福战争,田中角荣成功拉拢大平、三木以及中曾根(康弘)结果以击败福田当选总裁组阁。
田中角荣最重要政绩,也是日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日本列岛改造计划。
同时田中被指责的是金权政治。
自此自民党走入一连串的弊案之中。
昭和四十九年(1974年)十月,文艺春秋刊出“田中角荣研究他的金脉及人脉问题”,引来党内及国会的追究。
田中在同年十一月宣布辞职。
自民党副总裁椎名悦三郎召见大平正芳、福田赳夫、三木武夫、中曾根康弘。
指定由三木武夫继任总裁,世称椎名裁定。
三木武夫组阁后,美国白水门案所引发的余波,揭发了洛瓦希德事件。
田中涉及贪污丑闻。
三木武夫企图拿此事向田中角荣开刀。
结果引来党内大派系组成举党协,推举福田赳夫为继任总裁,结果在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大败,三木辞职,由福田赳夫继任。
福田赳夫原本与大平正芳有密约,福田把党务交给大平,许诺只做一任,会让给大平。
但福田背约竞选连任党总裁,大平参选。
结果在初选中压倒性击败福田,福田宣布退选。
大平组阁。
翌年众
东京塔
议院选举,自民党由于一连串的丑闻落败。
福田、三木、中曾根三派要求大平辞职,大平得到田中派支持而拒绝,引发四十日抗争。
昭和五十四年(1979年)十一月,自民党创党以来,首次在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自民党党总裁与党员同时参与选举,结果大平在田中派以及小党新自由俱乐部支持下,在决选投票中击败福田赳夫组阁。
昭和五十五年(1980年),日本社会党、公明党、民社党提出内阁不信任动议,非主流派组成党风刷新联盟。
要求整顿纲纪。
但领导层的回复不完整,结果非主流派态度强硬,结果在非主流的支持及缺席下,不信任动议以243对187通过,大平被迫解散国会,在选举中大平突然死去,由于大平之死,自民党大胜。
最后由铃木善幸作为过渡人物组阁。
两年后,铃木善幸不连任,结果中曾根康弘当选党总裁组阁,中曾根带领自民党再次走向高峰,总裁任期也曾被延长一年,直指1987年宣布辞职,指定竹下派的竹下登继承总裁及组阁。
平成时代
昭和天皇于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驾崩,子明仁继位,驾崩隔日起(1月8日)改元平成,称为平成时代(公元1989年至今)。
自民党受到瑞克鲁特弊案所影响,竹下登内阁受到严重冲击。
竹下登被迫辞职。
由外相宇野宗佑继任。
但由于宇野宗佑上任后被爆出与艺姬桃色丑闻,加上民众不满瑞克鲁特弊案及自民党政府施行消费税,三大问题严重冲击,结果在当年七月参议院选举大败。
自民党当选席次创历史性新低。
结果宇野内阁倒台。
由海部俊树继任。
1991年末,海部俊树放弃连任,由宫泽喜一继任首相。
翌年末,自民党竹下派的会长金丸信因案辞去竹下派会长之职,为了继任人的人选而分裂成为小渊派及羽田派。
1996年,村山富市下台,由自民党新总裁桥本龙太郎继任。
社会党改名为社民党,改为于阁外合作。
两年后,桥本内阁因为参议院选举大败而倒台,由小渊惠三继任。
小渊惠三拉拢以前同一派系的小泽一郎(此时小泽已经建立自由党)与新公明党合作。
2000年,自由党脱离执政联盟,同时分裂出保守党继续留在执政联盟。
小渊惠三中风入院未几死去,由干事长森喜朗在党内高层协议下继任。
森喜郎任内形象低落,时常失言。
宣布不再连任,小泉纯一郎与桥本龙太郎争夺自民党总裁,结果小泉胜出,开始了五年多的小泉时代。
2003年,小泽一郎的自由党与民主党合并,在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夺得过半,而合并后的民主党在选举大有斩获。
翌年的参议院选举中,民主党更越过自民党成为第一党。
显示小泉的改革受到挑战。
但2005年小泉的邮政改革案未被参议院通过后,解散众议院。
成功把所有反对者打成反改革,自民党加上公明党夺得议会三分之二席次,稳夺国会的控制权(尽管参议院否决法案,但众议院三分之二再通过即为国会之决议)。
2006年,小泉不再连任,由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当选新首相。
安倍虽一反小泉反华的政策,但由于多位农林水产大臣身陷弊案,引致自民党在2007年参议院选举中受到空前惨败,当选数与1989年的参议院选举一样,更被在野民主党控制参议院。
尽管内阁及党领导层改组,但状况百出,结果不得不下台。
福田赳夫之子、前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当选自民党总裁,以老成持重举党一致执政,但执政一年,内阁仍无法提振民意支持度,来届众议院选举只余下一年不到,宣告倒台,由四次参选党总裁选举、曾在安倍及福田时代出任干事长的麻生太郎以在国民的人气得到党内支持而当选组阁。
自2006年至2012年,由于日本内部政局混乱,已先后有6人出任7届首相,分别为安倍晋三(2006年-2007年)福田康夫(2007年-2008年)麻生太郎(2008年-2009年)鸠山由纪夫(2009年-2010年)菅直人(2010年-2011年)野田佳彦(2011年-2012年12月)安倍晋三(2012年12月-今)。
到了平成时代,经济泡沫爆破,陷入低迷。
长期的不景气下,失业率增加,贫富悬殊加剧,这个90年代被称为“失去了的十年”(失われた10年)。
在这段时期,中国、韩国等邻近国家经济急速增长,日本经济实力相对地下降。
其后,虽然推出了正式的改革,但在改革下未能受惠的以低收入阶层却存在着不满。
有人说,这些不满转而至海外,就像昭和初期所出现的民族主义再次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