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441010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政以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为政以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为政以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为政以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为政以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为政以德Word文档格式.docx

《为政以德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政以德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为政以德Word文档格式.docx

(1分) 

(2)孔子强调“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的作用,但是他又叫他自己的学生对求“鸣鼓而攻之可也!

”,这样做不是自相矛盾的吗?

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呢?

(4分)

2、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问政。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2.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2.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2.11)

同是“问政”,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

(1)从这些不同回答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治国思想?

 

(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

请说说你的理解。

(3分)

3、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曰: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6.1)

选文中画线词语“均无贫”中的“均”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一样?

为什么?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A、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子适卫,冉有仆。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

“既富矣,又何加焉?

“教之。

C、子曰: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D、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E、哀公问于有若曰: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

“盍彻乎?

“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根据上述材料,分点概括孔子的“百姓观””。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题目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孔子曰: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D、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E、季康子问: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

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孔子对为政者自身提出了哪些要求?

请结合上述材料作一番分析。

6、孔子认为政治上最重要的事情是养生、送死和祭祀。

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

他劝鲁哀公减轻人民的赋税,藏富于民:

”这是否表明孔子是主张君民平等、贫富不分的呢?

请简述之。

(不超过100字)

8.孔子主张以德治国:

”他坚持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但他的主张却被当时的人们视为迂腐。

你怎么理解孔子的这种坚持?

9、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勉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宫适出。

“君子哉!

若人。

尚德哉!

(1)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建立一个 

的社会。

(1分)

(2)在《论语》中孔子多次称颂尧、舜、禹、稷,有人说是孔子对“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的向往,在这一点上和老庄思想是相同的,对此你怎么认为?

8、“德治”与“法治”犹如鸟之双翼,试分析两者关系。

孔子的“德治”思想对今天来说,仍有哪些启发和借鉴?

参考答案:

24.

(1)以德治国(1分) 

(2)孔子为政的根本思想应该是以德治国国,并且这种以德治国的思想有很多是值得肯定的,比如说教育熏陶(1分,要肯定孔子的思想);

但是道德的作用并不是无上的,有时在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人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1分);

冉有的这些话让孔子觉得他是那种屡教不改的人,所以孔子认为冉有再也不用用那种道德去感化的方法,而应当去声讨他。

(1分)表述通顺、完整(1分)(共4分)

2、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讲究礼节。

(回答其中任何两个既可。

2.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

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

齐景公是一国之君,故孔子提醒他要讲究礼节秩序。

3、不一样。

农民起义的口号“均贫富”,是站在穷人的立场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

“均无贫”则是站在贵族统治者的立场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

“均贫富”是要劫富济贫,而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是不可能有这种思想的。

孔子要人们严守礼制,各得与名分相应规格的财富,安于等级名分,不可互相侵夺,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

4、

(1)以德、礼导民;

(2)富而后教;

(3)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4)反对横征暴敛;

(5)“足民”“富民”。

5、孔子认为,“政者,正也”。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只有当一个人的内心修养达到了君子的要求,他才可能为国家做事,也才能够做成事。

所以后代的儒家主张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自身的修炼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孔子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如果这样,就没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

小人必然会被感化,“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样,孔子自然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统治者自身的榜样是对老百姓最好的教育,“临之以庄,则敬;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不是。

孔子主张的不是均贫富,而是上下各得其分。

于统治者而言,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对百姓是需要教育的:

曰:

教之。

”教什么?

教之以礼、信、孝悌。

8、在历史进步与道德堕落的二律背反中,孔子毅然选择了以道德作为评价社会的价值准则。

从现象上来看,孔子是文化保守主义者,但他的真正目的是追求建立道德至上的理想社会。

在孔子学说保守的现象后面,包含着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9、

(1)有道∕有德∕为政以德 

(2)在《论语》中孔子虽然多次称颂尧、舜、禹、稷,但他赞美的主要是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并非“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

在这一点上孔子与老庄思想是不同的。

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他希望通过恢复周礼,通过道德教化来积极地建设理想社会(秩序)。

优秀高尚的道德是人类的本质特征,它应该成为人类的永恒精神。

因此,孔子学说保守的现象后面,包涵着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本课总的思想内容

孔子身处“礼崩乐坏”的时代,在多次碰壁后,知道自己的主张、抱负不能实现,但他仍然为之奋斗,被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

而孔子的这种精神却遭到了许多隐士(有识之士)的反对。

如接舆(狂放游侠似的隐士)、长沮、桀溺(匿迹山林的隐士)、荷蓧丈人(清高孤傲而性格复杂的隐士)。

他们对孔子师徒极尽奚落和嘲弄。

同时还遭到普通人的反对,如晨门人、荷蒉者。

认为孔子固执,不因势利导改变自己。

@@@@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

“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

“为孔丘。

“是鲁孔丘与?

“是也。

“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

“子为谁?

“为仲由。

“是孔丘之徒与?

“然。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

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

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二、问题阐释

例1: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4·

21陈成子弑简公。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

“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公曰:

“告夫三子。

”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

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为什么要“沐浴而朝”?

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

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假设哀公同意了孔子的请求,让孔子负责此事,孔子会怎么做?

答案:

“沐浴而朝”体现了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

“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

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味。

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孔子反对武力攻伐,但也并非绝对反对战争。

试想孔子连“八佾舞于庭”都无法忍受,而陈成子臣弑其君,此乃人伦大变,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

按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与国以讨之。

例2:

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念,不少隐者对孔子的行动持否定态度,连他的弟子也颇有微词。

当他与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没有粮吃的时候,他曾经征求三位弟子对行道的意见和看法。

子路持怀疑态度,认为孔子也许还没有达到仁、智,子贡肯定孔子之道极大,但因天下不能容,希望孔子修改一下。

孔子为何坚持自己的信念?

你怎么看孔子的这种行为?

(不超过100字)(6分)

孔子之所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坚信自己的事业合于仁道,即使前身不能实现,也要给后人树立一个典范。

“不可”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天下不容,只是证明天下见识浅,反而显示孔子的仁人君子的高尚品格。

例3: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18·

6(桀溺)曰: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

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

(2)、你赞成谁的观点?

(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赞成孔子的观点。

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担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

赞成桀溺的观点。

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

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然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

“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

“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荷蓧丈人留子路住在他家,杀鸡做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有何用意?

(2)、如何理解子路的“不仕无义”的一番言论?

(1)、荷蓧丈人开始对子路很气愤,很骄傲,见子路对他恭恭敬敬,又热情地接待他。

这是有用意的,是向子路展示田园生活的宁静、安闲、团聚。

实际上也向子路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即清静无为,隐居避安。

(2)、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

君对臣有恩(赐其奉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

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说:

“不仕无义”。

他们认为:

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废除呢?

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

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

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

例4:

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

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

首先,要分析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

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

其次,从斗争策略上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牺牲。

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他们在本朝代已经全无希望的情况下作出了挽狂澜于既倒的努力,只能是以身殉职。

这里有一个被康德称之为绝对命令的东西,无条件无保留无商量,我们无法想像他们可以有别的选择。

多少革命志士也是这样做的,比如秋瑾,比如李大钊,他们在最艰难的情势下没有惧怕付出代价。

还有如韩愈的谏迎佛骨,海瑞的罢官,也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科学实验科学研究中,艺术创造中,学理探讨中,新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一个垫脚石,成为铺路的石子,成为划时代的突破的一个序曲的例子不胜枚举,没有他们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后人的为而使之可,就没有历史的前进与科学的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积累与辉煌,就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与未来。

例5: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

“有心哉,击磬乎!

”既而曰:

“鄙哉!

硁硁乎!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则厉,浅则揭。

“果哉!

末之难矣。

” 

(1)、“深则厉,浅则揭”是什么意思?

“荷蒉者”这样说的用意是什么?

(2)、孔子是如何看待“荷蒉者”的观点的?

(1)、“深则厉,浅则揭”的意思是说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

“荷蒉者”是在说孔子就是一个不知水深水浅、不顾水深水浅的人,讽刺孔子不知通达权变。

(2)、孔子认为荷蒉者的评说干脆利落,很难辩驳。

《仁者爱人》

一、思想内容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

“仁”的根本:

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仁”的具体准则(内涵):

对人尽心竭力。

待人宽厚仁慈。

“仁”的理想效果:

使老人安逸,让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爱。

“仁”的最高境界:

能施恩于百姓,周济大众。

“仁”的途径和方法:

能近取譬,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看一个人是不是“仁者”,不能过于注重小信小节,要看他是否对社会、对百姓作出了贡献。

“忠”和“恕”的内涵:

“忠”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指待人宽厚,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5子曰: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

“唯。

”子出,门人问曰:

“何谓也?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0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上述章节是从哪些角度入手论述“仁爱”思想的?

1.6章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学文倒在其次。

4.15章提出“忠恕”乃待人的基本原则。

6.30提醒在实践仁爱的过程中不妨从小处着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7子曰: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22子曰:

“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

“管仲俭乎?

“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dià

n),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

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难,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

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

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

这说明,孔子的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

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

26颜渊、季路侍。

“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

“愿闻子之志。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从各自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

为什么说只有孔子的“志”最接近“仁”?

子路轻财重义,心地单纯,光明磊落。

颜子有善而不自称,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

子路偏于小圈子的荣辱,而颜回则心存人间大爱,其境界之高,是子路无法相比的。

孔子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仁德爱民。

(P25课文练习二):

同是主张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惕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

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答案:

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

请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写一句评点。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评点】 

反映了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

重人不重财

例6: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曰:

” 

 

(2)在本章中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仁?

(2分)

(3)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

(4)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

(2)“推己及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

(3)“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

“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

(4)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圣”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这并不是说“圣”的境界不可追求。

《君子之风》

君子具备的道德素养(风范):

文质兼美。

“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

“质”就是内在的修养。

“质”的具体要求:

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

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

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

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文”的具体要求:

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

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

@4·

16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本章内容是义与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