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筋的下料公式及箍筋的制作过Word下载.docx
《箍筋的下料公式及箍筋的制作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箍筋的下料公式及箍筋的制作过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就已足够做成料了。
箍筋的下料公式多,众口纷纭,说法不一,但我以为,不管你采纳哪一种公式、只要能按图集和标准的要求做上成料,确实是可取的。
下面我谈一下我对公式的明白得。
茅洪斌的《钢筋翻样的方式与实例》p57页“箍筋135度弯钩下料长度的是按钢筋中心线推导,已考虑了钢筋弯曲伸延率,因此在计算箍筋下料长度时只需扣出其他三个直角的弯曲调整值即可。
”
在p246页24号筋第一跨外箍的下料长度:
箍筋周长+2*箍筋弯钩长度-3*弯曲调整值=(320+620)*2+2**10-3*2*10=2058mm【其中320和620是(梁宽-爱惜层*2+箍筋直径*2)。
是箍筋135度弯钩下料长度,3*2*10箍筋下料长度时只需扣出其他三个直角的弯曲调整值】。
之外皮算1(梁宽-爱惜层*2+箍筋直径*2)+(梁高-爱惜层*2+箍筋直径*2)+2*(2个弯钩下料长度)*2*箍筋直径-2*3*箍筋直径(弯曲调整值)。
举例说明:
KL1250*350A10100/200爱惜层25,250-25*2=200,200+10*=220。
350-25*2=300。
300+10*2=320公式如下(220+320)*2+10**2-3*10*2=1258详解{(净宽200+20两个箍筋直径)+(净高300+20两个箍筋直径)}*2(2个面)+(直径10)*(钩长)*2(2个钩)-3(3个直角)*两面箍筋直径=1258(下料长度)。
实际工作中能够、以里皮为准的算法,如此方便初学者明白得。
尽管比理论长度少了点,可是工作用完全能够了,也能够再短1厘米,箍筋钩小点就会便于施工,对构件的正常利用也没太大的阻碍,监理一样也可不能在这方面太较真。
总之翻样员必然本着把“便于施工”放在第一,在对标准和图集没有太大冲突的情形下,翻样必然要便于施工。
举例如下:
KL1250*350A10100/200爱惜层25,250-25*2=200,350-25*2=300。
公式如下(200+300)*2+10**2=1238详解(净宽200)+(净高300)*2(2个面)+(直径10)*(钩长)*2(2个钩)=1238(下料长度)。
*********实际许多工地都用那个公式。
另外,大伙儿在实际作料中,必然要注意工具中轴与挡板的距离。
越宽吃的铁位就越大。
公式还需在实际中调整,一样不同可不能太大。
若是,质量要求的严,就得注意!
)
以下是我用摇扳子做箍筋的全进程,{弯箍机和摇扳子的不同大体不大}供大伙儿参考:
(注意我的下料长度,排尺时必然在板子中轴的左里皮。
若是以里皮为准,200就在200处画上印.若是之外皮为准,200就在(200+箍筋直径)处画上印.钢筋对准印就行。
作完第一个箍筋后,量一下如有不同,调整即可,
1.这是一根直径10的钢筋,我要用它弯成200mm*300mm的箍筋,料长是1240mm。
2.。
3.在摇板子中轴里皮量112mm,划印预备扳第一个135度钩。
3.第一个135度钩扳完,量平直段为10d为100mm
4.扳第一段200mm长,在摇扳子中轴里皮量200mm是箍筋里皮,量210mm是箍筋外皮。
(在那个地址的210mm是200mm箍筋里皮宽度再加一个箍筋的铁位10mm,若是是A8的就量208mm,A12的就量212mm,总之在外皮划印,确实是箍筋里皮宽度加一个自身铁位
5.弯完后,量里皮为200mm。
6.扳第二段300mm长,在摇扳子中轴里皮量300mm是箍筋里皮,量310mm是箍筋外皮。
(在那个地址的310mm也是300mm箍筋里皮宽度再加一个箍筋的铁位10mm)。
7.弯完后,量里皮为300mm。
8.
8.扳第三段200mm长,在摇扳子中轴里皮量200mm是箍筋里皮,量210mm是箍筋外皮
9弯完后,量里皮为200mm
10.扳第四段300mm长,还在摇扳子中轴里皮量300mm是箍筋里皮,量310mm是箍筋外皮
11.让大伙儿看看立面图,注意尺与中轴的里皮一齐。
12.放好印后,扳到135度
13.在里皮量是300mm
14.最后弯钩。
量平直段为100mm(10d)。
箍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