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436972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物营养学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x

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色素蜡质;

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

动物脂肪含量高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二、饲料概略养分分析的过程及主要成分?

(一)水分:

饲料除去水分后的剩余物质称干物质。

干物质有风干物质和全干物质之分。

样品在60-6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风干物质;

样品在100-10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全干物质。

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均集中于干物质中,所以干物质是动物营养的主要来源。

(二)粗灰分:

?

(三)粗蛋白质:

是饲料有机物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分析上=N×

25,凯氏定氮法

(四)粗脂肪:

(五)粗纤维: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多缩聚糖等,它是影响饲料利用率的重要限制因素。

(六)无氮浸出物:

无氮浸出物(%)=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非淀粉多糖(NSP)是植物组织中出淀粉外所有多聚糖的总称,非淀粉多糖可分为不溶性非淀粉多糖和可溶性非淀粉多糖,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果胶和抗性淀粉(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葡糖甘露聚糖等)组成。

其中大部分NSP是可溶性的,阿拉伯木聚糖与β-葡聚糖就是主要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化学益生素:

化学益生素是一类具有益生素功效的化学合成物质,本质上为低聚糖。

非淀粉多糖:

植物组织中除淀粉以外的所有多聚糖的总称,也作结构性多糖。

一、碳水化合物有什么营养功能?

碳水化合物总营养性多糖的生理作用有:

1.动物体内的能量源物质2.动物体内的能源储备物质3.动物产品合成原料4.营养性多糖的其他作用还有减少动物体内蛋白质的的分解功能,同时ATP的大量合成有利于氨基酸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等;

结构性多糖的作用对于反刍动物来说有提供能量,一种必须的营养素、促进消化道的正常发育,影响产奶等生产性能。

单胃动物来说,提供能量,促进消化道发育,有时也会降低有机化合物的消化率。

二、寡糖的功能性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促进机体肠道内微生态平衡;

2)结合并排出外源性病原菌;

3)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

4)寡聚糖的能量效应。

三、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有何不同?

单胃动物前段消化道对于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淀粉多糖没有消化利用的能力,未被消化的结构多糖进入消化道后段。

在单胃动物肠道的后端基本不分泌消化酶,但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对这些未被吸收的多糖起到发酵的作用,产生部分挥发性脂肪酸。

草食动物如马、驴、兔等的盲肠特别发达,结肠的容量也很大,其中的细菌对纤维素以及半纤维素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因此饲料中的纤维物质对这类动物也有较重要的营养作用。

猪、禽盲肠不如马、兔发达,结肠的容量也比较小,其中的细菌对纤维素以及半纤维素的消化能力有限,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因此饲料中的纤维物质含量不宜过高。

 反刍动物由于瘤胃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发酵作用,因此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利用与单胃动物有很大差异。

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主要消化部位为瘤胃,被吸收利用的主要物质为挥发性脂肪酸,而以单糖形式被吸收利用的数量则较少。

成年反刍动物口腔和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与单胃动物相类似,幼龄反刍动物由于瘤胃发育还不完善,瘤胃内微生物活动还很弱,对糖类的消化吸收参考单胃动物。

瘤胃每日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量占总采食量的50%-55%。

因此,瘤胃是反刍动物消化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器官。

第三章动物食量

标准采食量(VFI):

指动物饲养标准或动物营养需要中所规定的采食量的定额。

分绝对采食量与相对采食量。

自由采食量:

自由采食。

自由采食量是动物在自然条件下采食行为的反映,是动物的本能。

消化:

是机体通过的运动和消化腺分泌物的酶解作用,使大块的、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分解为能被吸收的、分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化学物质的过程。

吸收:

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物理的、化学的、微生物的消化后,经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

通过动物采食、咀嚼和胃肠运动,将饲料磨碎、混合和推动的过程。

化学性消化:

通过消化道分泌的各种消化酶或饲料中含有的消化酶对饲料养分进行分解的过程。

微生物消化:

指动物消化道内共生的微生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进行分解的过程。

消化率:

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

表观消化率:

表观消化率食入饲料养分减去粪中排出的总养分(未扣除内源性养分)再与食入饲料养分之比(%)。

公式为:

=(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100%。

真消化率:

如果在测定粪便中待测营养物质的同时,测定来自消化道分泌的消化液、肠道脱落细胞、肠道微生物等来源(称之为内源性物质)中相应营养物质,在计算消化率时扣除粪便中的内源部分,所得出的消化率为饲料中某种营养物质的真消化率,计算公式如下:

饲料中某营养素真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粪中某营养素+消化道内源某营养素)/食入饲料中某营养素*100%。

一、动物采食量的影响因素?

一)动物因素:

1、动物种类2、动物体重3、健康状况4、动物生理状态5、感觉系统6、条件反射

二)饲粮因素:

1、物理性状2、适口性3、能量浓度4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5、脂肪含量6、粗纤维7、矿物元素和维生素8、饲料添加剂

三)饲喂技术:

1、饮水2、饲料形态3、饲喂方式和时间

四)环境因素:

1、温度、湿度、通风及有毒有害气体2、应激状态

二、鸡、猪、牛的消化各有什么特点,有何不同?

1、鸡的肠道较短,化学消化为主酶和微生物消化都弱。

2、猪主要是酶的消化,微生物消化比较弱。

3、牛前胃以微生物消化为主,皱胃和小肠以酶消化为主。

三、影响消化率的因素有那些?

1、动物因素:

动物种类,年龄及个体差异

2、饲料因素:

种类,成分,饲料中的抗营养物质,饲料加工调制

3、饲养管理技术:

营养水平,饲养条件,饲料添加剂

第四章脂类的营养

瘤胃氢化作用:

饱和脂肪酸经过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变成饱和脂肪的现象。

脂肪的酸败:

脂肪在适当的条件下(如氧气、适宜温度、水分、微生物、金属离子等到)发生氧化,生成醛、酮、酸并有异味的现象称之。

一、脂类的组成、主要性质?

二、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

1、脂类的供能贮能作用:

动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额外能量效应;

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备形式。

2、脂类可作为机体结构物质。

3、提供必需脂肪酸。

4、协助脂溶性物质的吸收。

5、维持体温、防护作用。

6、调节内分泌功能。

7、油脂在饲料加工中的作用。

三、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在脂类的消化、吸收、代谢方面有何异同?

何为胆汁肠肝循环?

单胃动物对脂类的消化机理:

脂类进入十二指肠与大量胰液和胆汁混合,在胰脂酶作用下甘油三酯水解产生甘油一酯和游离脂肪酸,磷脂由磷脂酶水解成溶血性卵磷脂,胆固醇酯由胆固醇酯水解酶水解成胆固醇和脂肪酸,三者聚积在一起形成水溶性的适于吸收的混合乳糜微粒,可携带大量非极性化合物如固醇、脂溶性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等。

当乳糜微粒与肠绒毛膜接触时破裂,所释放的脂类水解产物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被吸收。

脂类水解产物通过易化过程吸收。

在肠黏膜上皮细胞中,吸收的长链脂肪酸与甘油一酯重新合成甘油三酯,新合成的甘油三酯外被一层蛋白膜,它与少量磷脂、胆固醇酯和蛋白质构成乳糜微粒,通过胞饮作用的逆作用逸出黏膜细胞,经胸导管将乳糜微粒输送入血。

反刍动物对脂类的消化机理:

脂类进入瘤胃后,实质是微生物的消化,瘤胃微生物将甘油三酯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后者被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主要通过瘤胃壁吸收。

大部分不饱和脂肪酸经微生物作用变成饱和脂肪酸,部分氢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异构变化,支链脂肪酸和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增加。

脂类经过重瓣胃和网胃时,基本不发生变化,在皱胃,脂类逐渐被消化,微生物细胞也被分解。

进入十二指肠的脂类由溶血性卵磷脂、脂肪酸及胆酸构成。

链长小于14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可直接被吸收,空肠前段主要吸收混合微粒中的长链脂肪酸,中后段主要吸收其它脂肪酸,其余脂类消化产物,进入回肠后都能被吸收。

胆汁肠肝循环:

胆汁酸是脂类食物消化必不可少的物质,是机体内的最终产物。

初级胆汁酸随胆汁流入肠道,在促进脂类消化吸收的同时,受到肠道(小肠下端及大肠)内细菌作用而变为次级胆汁酸,肠内的胆汁酸约有95%被肠壁重吸收(包括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重回肝脏,经肝细胞处理后,与新合成的结合胆汁酸一道再经胆道排入肠道,此过程称为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四、反刍动物脂类瘤胃微生物消化的特点?

(一)、不饱和脂肪酸氢化,必需脂肪酸减少

(二)、部分氢化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异构变化

(三)、脂类中的甘油被大量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

(四)、微生物酶解的产物是甘油而非甘油一酯

(五)、支链脂肪酸和奇数碳原子脂肪酸增加

五、EFA的概念与作用?

必需脂肪酸:

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作用:

1、是细胞膜、线粒体膜和质膜等生物膜脂质的主要成分,在绝大多数膜的特性中起关键作用,也参与磷脂的合成。

2、合成类二十烷的前体物质。

3、维持皮肤和其他组织对水分的不通透性。

4、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

第五章蛋白质的营养

EAA: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LAA:

与动物需要量相比,饲料(粮)中含量不足的EAA。

氨基酸缺乏、某种或几种氨基酸含量不足,不能满足动物需要,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

氨基酸中毒、由于饲粮中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动物生产性能下降,添加其他氨基酸可部分缓解中毒症,但不能完全消除。

氨基酸拮抗、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称为氨基酸拮抗作用

理想蛋白:

AA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的蛋白质。

RDP瘤胃内被微生物降解饲料蛋白质称为瘤胃降解蛋白。

UDP瘤胃内未被微生物降解饲料蛋白质称为瘤胃未降解蛋白。

蛋白质周转代谢在特定的代谢池内,蛋白质被更新或替代的动态过程

美拉德反应:

饲料热处理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对氨基酸的消化有不利影响,在干燥的条件下,使得蛋白质肽链上的游离氨基酸与还原糖中的醛基形成一种氨糖复合物,不能为蛋白酶消化称为美拉德反应。

一、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1.机体和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机体更新的必需养分

3.参与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4.提供能量、转化为糖和脂肪

二、生长猪、禽的EAA包括哪几种?

猪:

8种EAA----赖、蛋、色、苯丙、亮、异亮、缬、苏氨酸;

禽:

12种----包含甘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精氨酸;

三、简述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一)、口腔内的消化主要是机械磨碎,蛋白质和氨化物均无多大变化

(二)、胃内的消化:

蛋白质在盐酸和胃蛋的酶的共同作用下,分解成多肽和少量的氨基酸,氨化物分解成氨;

小肠内的消化内含有丰富的分解蛋白质和多肽的胰酶和肠酶,是消化和吸收蛋白质的主要场所,将蛋白质、多肽分解成氨基酸、氨化物分解成氨;

(三)、大肠主要是微生物作用为主,未被胃、小肠消化的蛋白质、氨化物在大肠被微生物分解成氨基酸、氨,微生物利用这些物质来合成微生物蛋白,单胃草食动物可部分利用这样微生物蛋白,猪、鸡的利用效果较差,多数是随粪便排出体外。

四、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

第一LAA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

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LAA?

1、限制性氨基酸(LAA):

2、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

3、猪赖氨酸,禽蛋氨酸

五、简述AA间的相互关系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由于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而引起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称为氨基酸拮抗作用。

赖氨酸与精氨酸(结构相似,碱性AA)亮氨酸、异亮氨酸与缬氨酸(结构相似,支链AA)苏氨酸、甘氨酸、丝氨酸与蛋氨酸(影响酶活性)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较:

(1)相同—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维持动物生长和生产的必需成分;

—数量必须满足蛋白质合成需要;

(2)不同点:

—动物的内源合成量与需要量的差别

LAA与EAA比较:

相同:

LAA一定是EAA,动物需要量与合成量和饲料供给量的差值

不同:

LAA是针对特定的饲料而言EAA是针对特定的动物而言

六、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反刍动物真胃和小肠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单胃动物类似。

但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使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利用与单胃动物又有很大的差异。

进入瘤胃的饲料蛋白质,经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成肽和氨基酸,其中多数氨基酸又进一步降解为有机酸、氨和二氧化碳。

微生物降解所产生的氨与一些简单的肽类和游离氨基酸,又被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

如果饲喂的蛋白质含量过高,降解的氨会在瘤胃积聚并超过微生物所能利用的最大氨浓度,多余的氨会被瘤胃壁吸收,经血液输送到肝脏,并在肝中转变成尿素。

饲料供给的蛋白质少,瘤胃液中氨浓度就很低,经血液和唾液以尿素形式返回瘤胃的氮的数量可能超过以氨的形式从瘤胃吸收的氮量,在瘤胃中可转变为微生物蛋白质。

因此,瘤胃微生物对反刍动物蛋白质的供给有一种“调节”作用,能使劣质蛋白质品质改善,优质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降低。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品质一般略次于优质的动物蛋白,与豆饼和苜蓿叶蛋白大约相当,优于大多数谷物蛋白。

所以,通过给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尿素,提高瘤胃细菌蛋白质合成量已成为一项使用措施,此外,优质蛋白质要进过适当处理,如包被等,使其在瘤胃中不过多的降解。

七、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1.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2.日粮的精粗比:

NPN与真蛋白CP<

13%,加NPN有效;

高于13%,效果差

3.能蛋同步释放:

微生物蛋白合成效率高

4.增加动物采食量及饲喂频率,微生物蛋白合成速度下降;

5.饲料加工、保藏不当,降低饲料降解率。

八、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尿素的措施。

尿素→NH3+CO2

CH2O→VFA+酮酸

NH3+酮酸→AA→菌体蛋白

(1)延缓NPN的分解速度

(2)增加微生物的合成能力

(3)正确的使用技术:

1)用量:

不超过总氮的20-30%,不超过饲粮干物质的1%

2)适应期:

2-4周逐渐加量

3)不能加入水中饲喂,与喂水时间间隔2h

4)合理搭配饲粮,将尿素与谷物精料混合饲喂,促进碳氮同步释放

5)适当降低饲料蛋白质含量,12%以下

6)避免与含脲酶活性高的饲料(生大豆)混喂。

7)幼龄动物禁止饲喂尿素

九、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反刍动物瘤胃蛋白质消化的优缺点:

1、利用NPN合成微生物蛋白和必需氨基酸,可满足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

2、将劣质的蛋白质合成微生物蛋白,提高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3、维持适宜的瘤胃蛋白降解率,避免饲料蛋白质浪费;

4、饲料蛋白质被微生物降解,存在能量及蛋白质的双重浪费。

十、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

(1)、动物因素种类、年龄、性别

(2、)饲料因素:

蛋白质种类与水平、纤维水平、饲料添加剂、抗营养因子

(3)、饲料加工(热损害)美拉德反应

(4)、饲养管理(补饲、饲喂次数、饲喂量)

(5)、影响吸收的因素(AA平衡、肠粘膜状态)

第六章能量代谢

一、能量、能值的概念?

能量:

为做功的能力

能值:

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称为该能量的能值。

二、饲料中哪些成分可提供能量、有何特点?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来源:

胃动物:

单糖、寡糖、淀粉

反刍动物:

单糖、寡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

脂肪次之

对单胃动物,蛋白质不宜作能源物质

三、饲料中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

四GE、DE、ME、NE、ADE、FE、TDE、FmE、AME、UE、Eg、UeE、TME、AMEn、TMEn各代表什么,如何计算?

总能GE:

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产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

消化能(DE)=总能(GE)-粪能(FE)

代谢粪能(FmE);

真消化能(TDE)

粪能(FE):

粪中所含的能量(不能消化的养分随粪便排出)。

表观消化能=总能-粪能,即:

ADE=GE–FE

真消化能=总能-(粪能-内源物质所含的能量)即:

TDE=GE-(FE-FmE)

尿能(UE):

被吸收的营养物质进一部参与机体代谢,其中饲料蛋白质和代谢机体蛋白质不能充分被氧化,以含氮化合物的形式排出,这些由尿中排出物质中的能量被称为尿能

FmE:

代谢粪能;

表观消化能(ADE)?

(TDE)真消化能

代谢能(ME):

即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能量。

ME=DE-(UE+Eg)=GE-FE-UE–Eg

气能(Eg):

消化道发酵产生气体所含能量

代谢能=总能-粪能-气能-尿能=消化能-气能-尿能

即:

ME=DE-(Eg+UE)=GE-FE-UE-Eg对于单胃动物气能可忽略不计

禽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总能-排泻物含量

=GE–(FE+UE)

猪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DE-UE

表观消化能(AME)=总能(GE)-粪能(FE)-尿能(UE)-气能

真代谢能(TME)=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

即TME=GE-(FE-FmE)-(UE-UeE)-Eg

UeE:

内源尿能,也称内源氮,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

氮校正代谢能(MEn)根据体内氮沉积进行校正后的代谢能,主要用于家禽。

校正公式:

AMEn=AME-RN*

TMEn=TME-RN*

RN:

家禽每日沉积的氮量

净能(NE)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饲料代谢能扣除饲料在体内的热增耗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

NE=ME-HI=GE-DE-UE-Eg–HI

五、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原理与措施。

动物种类、动物生产目的、增重成分

饲料种类、饲料营养成分、饲料添加剂

3、环境温度

六、热增耗指什么?

有何营养意义?

热增耗绝食动物饲给饲粮后,产热量增加,增加的那部分热量损失掉了,这个部分热量就叫热增耗。

第七章维生素

一、什么是维生素?

维生素的分类?

维生素是一类代谢所必需而需要量极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1、脂溶性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A、D、E、K

2、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整个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二、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的特点?

脂溶性维生素特点:

1、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2、脂溶性维生素在消化道内随脂肪一同吸收。

3、脂溶性维生素以被动扩散的方式穿过肌肉细胞膜的脂相,主要经胆囊从粪中排出。

4、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可引起代谢中毒和生长障碍。

5、缺乏症一般与其功能相联系。

水溶性维生素特点:

①可从食物和饲料的水溶液中提取。

②除含碳、氢、氧外,多数含氮,有的还含有硫或钴。

③主要作为辅酶,催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的各种反应。

多数情况下,缺乏症无特异症状,食欲下降和生长受阻是其共同的缺乏症。

④多数通过被动扩散方式吸收,在饲粮供应不足时,可以主动方式吸收。

B12吸收需要一种内因子帮助。

⑤除B12以外,水溶性的维生素几乎不在体内贮存。

⑥主要经尿排出。

三、维生素A的生物学功能及缺乏症?

1、视觉:

防止夜盲症和干眼病

2、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3、维持动物正常繁殖性能

4、有助于骨的正常生长发育

5、影响免疫力

6、其他作用:

维生素A可促进肾上腺皮质酮的分泌,维生素A还具有某些类固醇激素相同的功能。

缺乏:

夜盲症或全盲及干眼病;

免疫力下降;

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下降

四、维生素E生物学功能?

维生素E与Se的关系?

1、生物学功能:

(1)生物抗氧化作用

(2)维生素E刺激合成辅酶Q,促进免疫蛋白生成,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应激能力;

(3)促进十八碳二烯酸转变成二十碳四烯酸并进而合成前列腺素;

促进性激素分泌,改善生殖机能;

(4)维生素E促进肝脏及其他器官内泛醌的合成,而泛醌在组织呼吸中起重要作用;

(5)维生素E在生物氧化还原系统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的辅助因子;

(6)参与细胞DNA合成的调节;

(7)可以降低镉、汞、砷、银等重金属和有毒元素的毒性;

(8)维生素E与硒存在互作,维生素E可以节约硒。

(9)维生素E也涉及磷酸化反应、维生素C和泛酸的合成以及含硫氨基酸和维生素B12的代谢。

维生素E的缺乏症:

(1)反刍动物表现肌肉营养不良。

犊牛和羔羊出现白肌病。

(2)猪表现为睾丸退化、肝坏死、营养性肌肉障碍以及免疫力下降。

(3)生长鸡小脑软化,渗出性素质,肌肉营养障碍;

免疫抗病力下降。

成年鸡,繁殖性能下降。

五、VB1、VB2、泛酸、烟酸的生物学功能?

维生素B1:

1)硫胺素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能量代谢2)维持神经组织和心脏的正常功能,维持肠道的正常蠕动。

VB2:

核黄素(FMN和FAD)以辅基的形式与特定的酶蛋白结合形成多种黄素蛋白酶。

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某些酶系统的组成成分。

泛酸:

泛酸在动物体内以辅酶A和酰基载体蛋白(ACP)的形式发挥作用。

辅酶A是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中最重要的辅酶之一,辅酶A与来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氨基酸的二碳成分形成乙酰辅酶A,使得这些化合物得以进入三羧酸循环。

烟酸:

烟酸在动物体内以辅酶Ⅰ(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